31小说网 > 诱拐小皇帝:皇后六岁半 > 第27章

第27章

可惜,士兵庄严威武,守备森严,銮驾垂帘厚实,前有数十名内饰官和宫娥引路,后有两名余名宫廷护卫军保护,两侧更有镇国大元帅冷战天陪同护送,实在令人无法窥视轿内之人。

于是大街上的市井百姓和富庶公子千金们也只是议论纷纷,争相说着这个六岁的冷婉儿究竟是怎样的倾国之色,如何能够匹配的上太后所言的‘嘉淑德顺,风姿雅悦’……

巍峨宫门,气派森严,銮驾停下,赵公公立刻上前搀扶云倾上了一驾小巧别致的步辇,撤退了跟随守护的护卫军和几十名内侍,独留两名宫娥和四名抬辇的小太监,宣了声起驾,便快速的向内宫的御花园快步行去。

今日皇上下旨册封,太后悦容赏赐,此刻已经召集满朝文武官员及后宫嫔妃及排得上名号的命妇前赴御花园擎天亭侯旨,此刻,众人都已经会齐,甚至冷仲与冷战天父子也随之更穿了朝服,匆匆忙忙的赶至花园中,静观其变。

华丽高耸的八角擎天亭内,四周新挂起的明黄幔帐用一个个凤尾金勾拴住,上悬汉白玉龙腾坠雕。当中,一条透逛朦胧且细密的金丝绣龙的纱帘后,一张紫金九龙銮驾摆设中央,这是小皇帝的龙椅,而后面则设赤金溜边的明黄垂帘,左右各三名宫娥执大扇,帘后的人便是当朝皇太后王氏。

御花园中,烈日荼毒,余丈的方块青石在正午阳光的照耀下,蒸起热暑的闷燥,朝中各大人分两排恭敬守立,虽然有内侍监的太监来送冰块包裹的帕子,但是这些人依旧热得汗如雨下,不是的擦拭额头,但却也都敛气噤声,无人敢有一声抱怨。

“皇后娘娘驾到——”焦人的等待中,终于听到了赵公公尖锐的唱音。顿时,御花园中燥热难当的官员几乎都松了一口气,忙整袍提靴,齐整化一叩拜在地:“臣,参见皇后娘娘,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随之,众人屏息,都偷偷的抬头瞥向那刚停下的明黄鸾凤步辇。

步辇停落,赵公公撩起金丝绣鳳的垂帘,只见辇内伸出一直纤细白皙的小手,搭在了赵公公的手臂上,随之一抹小巧的艳红夺入众人眼中,使所有人都为之一振。

云倾委身出辇,一名年小的内侍太监赶紧上千跪趴在车辇前。云倾踩在那名内侍的身上步下,华盛艳丽的凤纹长摆拖延在青石地砖上,金线刺绣在阳光下闪烁着刺眼的光芒。

“臣妾参见太后娘娘千秋长乐,皇上万岁无极”云倾缓缓走到擎天亭前,提起袍摆裙裾叩拜。

这一声稚嫩的声音让所有人为之一怔,左右跪拜的官员都抬头望向跪拜在中央身材娇小,神色淡然无惧的云倾,瞬间,众人顿时都眼露惊异。

她就是顽劣之名满金陵的冷婉儿?为何此刻她身上竟没有办点顽劣娇贵的千金小姐之气,反而让人产生一种高贵冷淡,持高倨傲的感觉?

此刻,众人不由得都将目光转到了擎天亭内,纱帘后的小皇帝和位居龙椅后一直沉默不语的皇太后身上。可惜,纱帘朦胧,他们根本就看不见龙颜,更无法揣测圣意。

“皇后一路劳乏,平身吧,来人,赐鸾垫”纱帘后,一道低沉的声音慢慢的说道,令人窥探不出喜怒。

众大臣也都缄默,神色疑惑好奇的盯这云倾,想要看这位小皇后究竟是何方神圣。

“谢皇上恩典”云倾说的不卑不亢。但这简短的五个字却再次惊起四座,众人都惊诧,难道这位小皇后当真对高高在上,凌驾权利之巅的皇帝和太后毫无恐惧?

究竟是愚蠢还是无惧?

天真还是沉睿?

云倾起身,在两名碧衣宫娥抬着金丝绣鳳的明黄垫走到擎天亭前,摆放在皇帝鸾塌下时,毫无恐惧的走去,不动神色的跪坐在鸾垫上,端庄平静的面对着花园中的众大臣和后宫中个个面带嫉妒,暗自咬牙的嫔妃。

两侧的大臣都看到了云倾的面容,不免各自在心头惊叹。他们没有想到如此一个六岁女娃,居然也可以生的这般玲珑清透,粉妆玉琢,并且那处事不惊的从容实在让他们望而敬佩,同时也不由生畏。

纱帘后,小皇帝微微眯起了双眼,似乎对云倾的平静淡漠也有些诧异,他面色淡泊无痕,眸光深沉阴冷,薄唇启动:“两月不见,皇后愈发出落得标志了,还是父皇英明,竟为朕寻了这个一个才德双贤的皇后,皇后,你告诉朕,朕的后宫该如何统辖管制?”

皇帝这一问,不仅满朝大臣怔住,就连后宫的佳丽们也都心头一凛。这话包含了太多的说不清道不明的意味,像是测试小皇后,却更像是要威慑一下后宫的嫔妃们。

云倾眨了一下长睫,略抬起精巧的下颌,稚嫩柔顺的声音慢慢的道:“臣妾以为,该拟定后宫规制,颁布行德效令,宫妃日出夜寝,入座起安加以约束,若有出矩,按规制效令处罚。”

御花园中顿时哗然一片——

擎天亭两侧的宫妃都目瞪口呆,而亭前的百余官员也都再掩藏不住内心的惊诧,瞪大了眼睛望向云倾。明明只是一个六岁半的孩子,如何竟能出口便是惊天之语?

‘拟定后宫规制,颁布行德效令’,御花园内的众人都心头惊骇,擎天亭两旁的嫔妃们也都瞪大了眼睛,不敢置信的望着一身艳红着装,面容稚嫩却平静镇定的少女,随之下面便开始响起了细微的议论声。

这是轩烨国建国以来第一次有人敢提出为后宫设立制度,颁布效令。后宫之事,太祖皇帝打下这轩烨江山后就颁布法令,就算是朝堂上的权臣都不得干涉后宫之事,否则就是窥探皇室之私密,这条纲要至今都以国法之制篆刻在君为臣纲之上。

因而,轩烨国建立数百年,都不曾有臣子敢提出以规矩方圆来治理后宫之说,不过,轩烨国的历代帝王都勤勉持政,因而在历代也没有出现过为嫔妃妇人耽误朝政社稷等事,再加上凌氏一族的历代皇帝身体都极其虚弱,久病缠身,子嗣稀少,故而也没有所谓的夺嫡之争,后妃争宠等事。(未完待续)

加入书签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