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诱拐小皇帝:皇后六岁半 > 第400章

第400章

“皇上生气了?”云倾的声音酥柔的可以媚骨,巧然的笑让她充斥着诱惑的窈窕身姿散发着迷惑人心智的暗香。凌烨轩喉结滚动,随后硬生生的压下了身体里的骚动,撇开眸子,但是眼底却布满了猩红的血丝。

凌烨轩的呼吸越来越急促,他猛地擒住她的手,眼底的深幽已经化作了迷离和深邃,他粗喘着气息,低哑的道:“你不是不想理朕吗?这又算什么?”

云倾对上他的眸子,粉舌舔着他的宽厚的胸膛,凌烨轩蓦地闭上双眼,呼吸声陡沉,他已经抵挡不住这致命的诱惑了,但是他依旧不愿意抱紧怀中这个令他日思夜想,心痛难当的温柔和娇小,虽然此刻他的深思已经不由自主了。

“呵……”云倾低低的笑着,纤细的素手探进了他的衣襟,在感觉到他的紧绷之时,眼底划过一丝狡黠。凌烨轩气息粗起,待他再次睁开双眼,云倾缓缓的将身上的薄纱褪去,唇边撩人的笑意像极了一只狡猾的狐狸。

“妖精”凌烨轩咬牙切齿,他不知道眼前这个女子何时变得这样妖娆,她以前总是那样生硬,喜欢拒绝,可是现在……

“皇上累了,就让臣妾来伺候吧”云倾的声音缓缓的,随后在俯身吻他的时候,陡然点住了他的大穴。所有的迷情瞬间在凌烨轩的眼底退去,他低怒的咆哮道:“冷婉儿,你……”,可是这个字还没有吼出,就被云倾吻住了薄唇,他震惊的瞪着不敢置信的双目,而云倾的双手却已经将他的衣裳如数退去,然后在他再次蒙住双眼的时候,用最撩人诱惑的身姿让他癫狂……

明黄幔帐遮掩住的满殿旖旎,昏沉的烛火滴下蜡泪,缓缓的熄灭,窗外的狂风陡增,飓风晃灭了窗外的灯笼,顿时一片漆黑,淅沥的雨声淹没了所有的声响。

即便漆黑的看不见,他似乎也能清楚的找到她的红唇,眼角,眉梢,以及圆润如玉珠的耳垂。黑暗中,云倾睁着双眼,虽看不见以往熟悉的深邃眸子,却能感觉道他的大手在她身上一次又一次的挑起热情,带着野蛮而孟浪的纠缠。

这个男人的精力多得令云倾觉得可怕,当她累得已经无力说话时,却还是能闻到他低沉的声音,仿佛在嘲讽她的不自量力。她原本以为,自己服侍他的本事已经够火候了,却不知道一次缠绵之后,点开他的大穴之后,他竟如狼似虎的扑上来,让她连半点反抗的余地都没有,就只能在沉沦和累倦中不断的徘徊。

天色渐亮,云倾却困倦的一动不动,全身的骨头似散架一般的发酸,可是埋在她后颈上,怒气全无的男子却低低的笑着,抱起她的布满吻痕的身子,在她光洁的背上留下一窜嫣红。云倾睁开朦胧的双眼,转首瞪着他,而凌烨轩则是笑着吻了吻她的眉眼,沙哑的声音仍然遮掩不住未散去的迷离,沉声道:“婉儿累了,睡吧,今日由朕伺候你”

嘟起红唇,有些羞涩的扭过头去,不愿意理会他,但是这样的娇柔却引来低沉而有磁性的朗笑声。两个月没有听过他的笑声了,竟然是这样的令人心神荡漾,她闭上双眼,佯装熟睡,但却又被一阵酥麻的吻给惊得睁开了双眼。

“皇上该早朝了”连续两个月的临朝,让云倾不问时辰也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她瞪着眼睛看望凌烨轩,琥珀色的眸子有些宝石的光泽,让凌烨轩看得有些沉醉,他吻上她的轻颤的长睫,爱怜的道:“恩,今日朕上朝,你多睡一会……”

云倾敛下了长睫,对于凌烨轩的提议毫不客气,因为她真的累了,全身的疲乏让她觉得身体已经不像自己的了。凌烨轩的薄唇轻柔的触着云倾的精致娇美的面容,带着不舍和眷恋,深深的凝视她满是倦意的睡容,久久不愿移开双眼,直到,大殿外的蛮儿入殿小声提醒已经到了卯正时刻才回神,不得不踏下床榻更衣早朝。

魏堰进了皇城,与雷霆两个人不负重托的将南齐的俘虏全部押送进宫,雄纠纠气昂昂的五千将士被下令先由兵部收纳,驻扎在大营外。

蛮儿进殿伺候的时候,已经是正午时分了,沐浴更衣后,云倾披上华裳,梳起朝天髻,带着凤头宝瓒,眉心坠着碧玺珠坠,缓缓的踏出凌霄殿,前往御书房。

御书房内,杨飞、魏堰、王言平以及兵部的几名将领和尚书、侍郎都已经到齐了,见云倾踏步进殿,立刻俯身叩拜。

凌烨轩看着云倾,深幽的眼底带着宠溺的笑意,抬手将她拉到自己身侧,低沉道:“今日无其他朝臣,诸位不必拘礼,都入座吧”

“是”众人谢恩,起身位列两旁坐下。

“皇上,魏统领已经将皇后娘娘在云山布置的五千兵马都已经带回来了,目前安置在兵部大营中,统帅全军的是一名叫做雷霆的男子,看他的摸样很像契丹人,不过雷霆说他认得皇后娘娘”杨飞冷淡的上前禀报。

听闻到雷霆的名字,凌烨轩并没有太大的反应,而杨飞自然也是认识的,当初在苗疆边缘的草地上扎营的时候,那个男子曾经单人匹马冲进大营,将契丹和南齐的地图给了云倾,而后豪气十足的说要前往云山了。只是谁也没有料到,相隔一年,他竟然可以将原本谁都没有放在心上的云山五千兵马训练得比轩烨国的十万大军一样威风,所向无敌。

云倾也知道杨飞的心思,却只淡淡浅笑,随后转头对凌烨轩道:“雷霆的确是契丹人,不过多年前他就已经流落在中原,臣妾敢担保他的忠心”

凌烨轩点头,对众人道:“云山的五千将士押送南齐的俘虏入宫,一路辛苦,可谓是轩烨国的功臣,理当论功行赏,而他们既然又愿意投效朝廷,答应招安,这也足以证实他们的忠心,更可昭显我轩烨国仁德,魏堰,听赏”(未完待续)

加入书签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