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破冰之旅 > 灾后重建2

灾后重建2

这次受灾群众的集体上访,引起了顾维城的高度重视,他特意把天宁县委、县政府的主要领导召回市委,召开了专题会议,研究这一看似独立的信访问题。

政府是应该顺应省委的要求和群众的诉求,深挖细查,处理有监管失职的干部,给社会一个交代。还是,从群众的诉求中找到最核心的要义,就是政府财政资金全额负责重建。

到底该不该给钱?到底该谁给钱?是摆在市县两级领导面前的核心问题。

争论总是存在,分歧也一直延续。

有的认为自然灾害固然损伤了老百姓的切身利益,但并不是政府行政所致,处理有责任的干部是理所当然,但要政府拿出如此大的款项承担全部重建资金,于理于法都没有依据。

有的人也认为,老百姓的生活的确艰苦,灾害毁了家园不说,家里的经济支柱很多都断掉了,政府应该在这个时候承担起社会责任,这点建设资金对于全市而言不算太大,政府财政还是能负担得起。

也有人走了中庸路线,认为干部也该处理,但不能一棍子打死,找几个来以示惩戒就可以了,重建财政也拿出一部分钱来,老百姓自己也要出一点点力,不能闹一闹就给糖吃,这是在为社会养闲人。

当然,也有人提出了相对稳妥和现实的办法,政府财政出一部分资金,到社会中去募捐一部分,老百姓在力所能及的出一点,三个方面合起来,问题总能解决的。

任何问题分类分层来处理,这是顾维城的一贯思维,对于问题不单刀直入,找到症结所在才能最大限度的合理处理社会矛盾。

会议开了大半天,也没有得出一个最后的结论,顾维城只是安排钟永下来做五件事,一是尽快安置好受灾群众,拿出一个过渡性的安置办法来,提前谋划好老百姓过冬的问题,短时间老百姓肯定不能回迁入住,今年的冬天肯定是个难熬的关;二是对事故原因再次核查,给出一个最后的结论,对于事故背后的责任人要提出一个清单,拿出一个处理意见来;三是对这些受灾的老百姓进行一个全面的摸底,建立好家庭信息台账,准备把握每户家庭的真实经济状况;四是结合天宁县的农村改革试点,拿出一个科学的灾后重建方案,特别是对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经济发展、受灾群众扶贫济困都要有一个具体的意见;五是回去给上访群众做好解释工作,请天宁县委代市委、市政府转达一句话,平南市委、市政府一定会给群众一个满意的答复,时间在1个月以内。

钟永带着顾维城的指示回到了天宁,亲自接待了这群上访的群众,把市县两级的态度清晰的表露了出来,给老百姓的承诺真诚接受他们的监督,但也希望他们体谅市县两级的现实困难,能围绕重建这最大的一项工作,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对于钟永的这种安排,老百姓还是勉强接受了,毕竟他们也并不是真正想要市委、县委去处理谁,只是想找到一个由头,协助他们去重建家园。

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这些上访的人不是都心地善良的,也有人心怀鬼胎,只是看到大流如此,也不好说太多的话,但私底下风起云动的态势并没有随之停息。

天宁县的各项灾后重建工作都在有条不紊的推进,郑和平却不得不面临新的选择。

郑和平挂职的时间已经到了,按照规定他需要返回市委政研室上班了,好不容易有了一点基层工作的经历,激情刚被点燃,他亲自主导的天宁农村改革才起步,顾维城又特意安排了,多西乡的重建也要纳入到农村改革的范畴里面,自己精心呵护出的小苗眼见就要长大了,这个时候他到底又该何去何从?满怀不舍的回去,还是向顾维城再争取一下,他也不知道该怎么处理。

邓光跟顾维城汇报了挂职干部的情况,也提到了郑和平的事,顾维城仔细一想,才发现,时间过得真快,一年时间就这么快就到了。他确实想让郑和平留在天宁,大干一番,但如果正式安排他到天宁任县委副书记,说不定会引起基层的意见,虽然郑和平还算有些本事,工作踏实务实,但真正走到一个县委副书记的位置,还是会引起不小的争议,毕竟他的阅历太简单,提起来做副县也不过一年多时间,别人会认为他顾维城是任人唯亲。

顾维城思前想后,和邓光、何建新反复商量,终于拿出了一个较为折中的办法。(未完待续)

加入书签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