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表妹有光环 > 32、第三十二章

32、第三十二章

待软甲装好, 魏临便亲手提着离开铁器店。

他没有假手于人, 因为这是要给娘子的, 自然是要她自己亲手拿回去才行。

不过刚一出门, 就看到街市上不似刚刚的喧闹, 而是显得有些安静,道两边还来了差役维持秩序, 人群都涌到了路两旁。

见人多, 魏临也就没有往里面挤, 而是站在人群后面,眼睛瞧着装软甲的盒子,脸上虽没有笑意, 可是神态格外和缓。

郑四安站在魏临身边, 只瞧了魏临一眼就知道他在想什么呢。

不过这次郑四安也学乖了, 没有开口问,省得再一口狗粮喂进嘴里把他噎住。

就在这时,远处有囚车缓缓驶来。

其实如今能被用得上囚车的犯人并不算多。

三国并立, 各有各的律例法条, 判罚轻重也是不同。

只是战事一多,前线就会出现大量缺口。

征兵带走的都是壮劳力, 对百姓负担大,于是朝廷只能想尽办法从其他地方找人。

于是, 犯了律条的犯人大多不会像是以前那般押解进京,而是直接捆起来扔到战场上去,要是命好活下来就算戴罪立功, 命不好死在那儿也不算冤枉。

魏临当初还在做百户时,就曾经接手过戴罪之人组成的队伍。

而在这种背景下,用来游街的囚车就显得很没必要了。

但是这次却是个例外,衙门好像是有心拉着人出来转一圈儿,把他们的罪责昭告天下。

郑四安一开始还不明白为何要如此大张旗鼓,不过等他瞧见囚车上的人后,脸上就有了些了然。

李六郎和钱师爷。

因着李六郎闹了食肆的事情沈山告诉过魏临,郑四安也有所了解。

李家衰败的很快,除了有李氏在知州面前失了宠爱的缘故,还因为背后推波助澜的是魏大郎和魏二郎,这两位一个有人脉一个有手段,加上魏临留下来的二十名亲卫暗中保护,李家根本没有反手之力。

魏家人打压李家的缘由不足为外人道,但郑四安知道,若不是当初魏临心血来潮要去广泰楼买鱼圆,若不是霍云岚坚持要带鱼圆回家,只怕魏四郎如今已是坟头长草了。

原剧情里,魏四郎可不就是死在了齐楚大战前夕么。

魏家人只怕对此也是心知肚明,这才对李家一点情面都没留。

不过这次囚车游街,除了要替魏家消火,还是要给百姓有个交代。

当初李六郎压价敛粮欺压百姓的事情其实是瞒着知州的,这知州虽然耳根子软,还有些识人不明,但他胆子小的很,规行矩步,从不敢让手下人做违法之事。

但是阎王好见小鬼难缠,师爷联合主簿就能把城里搅得天翻地覆。

等后来真相大白,知州知道其中还牵扯了校尉……如今是归德将军,一时间又急又怕,当晚就发了热,可他还是坚持夜审钱师爷和李家,把他们尽数落了大狱后便去找知府请罪,好不容易保住官身,知州听说魏临归家后,头件事便是把这些人拽出来游街示众。

不仅要游,还要大大的游,哪里繁华去哪里,好生安抚一下百姓,也要让魏将军知道自己的态度。

郑四安面无表情的瞧着囚车上喊冤的李六郎,半点都不觉得他有哪里冤枉。

此人心术不正,之前是诓骗四少爷不学好,后头更是有了机会就要死命捞钱,说句无恶不作也不为过。

在囚车经过时,便由之前被李六郎欺负过的人家对着他破口大骂,只是因为这次游街示众来的太急,百姓没有准备好臭鸡蛋烂菜帮,用新鲜的又舍不得,但他们还是来得及去拎桶泔水来泼上去的。

而同样作为受害者家人的魏临神情很是淡漠,平静的看着囚车来了又走,半个字都没说。

倒是站在不远处的一个身穿蟹壳青色长衫的男人叹了口气,道:“做了再多恶这会儿怕也已经是知道悔改了,他也没真的闹出祸事,又何必呢。”

此话一出,郑四安就看过去,眉尖微挑,想要过去怼正面。

可是比郑四安反应更快的,却是同样在两边看热闹的百姓。

“话怎么能这么说?那李家人狗仗人势低价敛粮的时候,怎么不见你发善心?”

“坏事做尽的还能有人同情,我瞧你该去庙里做和尚普度众生。”

一书生打扮的人声音不大,不过他看起来是认识这穿着蟹壳青长衫的男人,说起话来很是扎心:“陈二,你如此心善,倒不如去了庙里剃度当和尚,或许还能点化恶人为民除害呢。”

一旁有人嗤笑:“他可舍不得,家里娶一个外面养一个,快活似神仙的日子,哪里舍得去剪了头发当和尚?”

郑四安:……场地给你们,会说就多说点。

寻常百姓或许对家国大事不甚敏感,可是对这些带着点颜色的坊间闲话尤其热衷,而且陈二郎屋里屋外攀扯不清的事情已经不是新鲜事儿了,不少人都知道,闻言便跟着笑起来。

陈二郎涨红了脸,却不知如何反驳,只能念叨着“我不过是收留她”、“人性本恶”、“你们怎能如此没有同情之心”之类的话,见争辩不过,就挤出人群遛了。

而郑四安则是冷笑一声:“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

魏临则是看了一眼那人蟹壳青色的背影,声音低缓:“人心之恶更甚于刀剑,可伪善之人更为可怖,世上最不缺的就是伪君子,争也无用,况且……”魏临突然翘了翘嘴角,“他这般模样果然不是良配,幸好有人抢着要。”

其实在成亲前,魏临就让人好好的探查过有关霍家的事情,霍云锦抢夫之事就连霍家父母都不清楚,魏临却是知道的。

只是他一直隐而不发,见霍云岚疏远霍云锦,魏临也当作全然不知,跟着疏远,提都不提,至于陈二郎和霍云锦日子过得怎么样,魏临半点兴趣都没有。

今日其实是魏临头一次看到陈二郎。

只能说,这门亲事霍云锦抢的好。

魏临希望以后两家不再有来往,也衷心祝福他们能把日子过好些,白头到老。

郑四安却不知道魏临最后这句良配说的是什么意思,不过光听前半截,就足够郑四安惊讶:“将军,我觉得你现在讲话越来越有道理了。”

魏临则点点头,脸上有着不易察觉的自得:“都是娘子教的好。”

郑四安:……行吧。

被秀的已经不想说话的郑四安跟在魏临身后,两人很快就回到了广泰楼。

等上了三楼时,宋家人已经走了,霍云岚看到魏临来,便笑着对他招招手:“表哥来得巧,这鱼圆刚刚送上来,赶热吃吧。”

魏临把盒子撂到一旁,便走过去坐到了霍云岚对面,眼睛瞧着面前汤头澄澈的鸡汤鱼圆,不由得笑道:“总算有机会和娘子一起来吃了。”而后端起碗,三两口就把自己面前这碗吃掉了。

霍云岚才记起,当初从娘家回来时经过镇子,魏临曾要带她去广泰楼,只是一来二去耽搁了,而带出来的鱼圆也多是进了魏宁的嘴巴里。

不过对比当时魏四郎进青楼,鱼圆不过是小事,偏偏这人记得清楚。

虽然城里镇里的广泰楼不是一处,可都是同一个招牌同一个东家,味道想来也该是一样的。

霍云岚抿唇而笑,没说话,见他的碗空了,便夹了自己碗里的一颗鱼圆递给了魏临。

这还是霍云岚头一遭给他喂东西吃。

在伸出筷子后,霍云岚也觉得有些不妥当,正要缩回来,魏临却抢先一步握住了霍云岚的手腕,拉着她往自己这边凑了凑,而后探头过去咬掉了筷子尖的鱼圆。

魏临腮帮子鼓鼓的,说话却格外清楚:“比我的好吃。”

霍云岚在桌子底下踢了踢他,轻声道:“都是一样的东西,好吃自然是一样好吃。”

魏临却是一脸理直气壮:“不一样,”说着,魏临夹了一颗递给霍云岚,“不信你尝尝。”

霍云岚微红耳尖,张嘴接了,只吃不说话,但因为魏临的眼神过于专注,霍云岚还是点点头:“嗯,是好吃的。”

其实哪里有什么不同呢,不过是心里装了糖罐子,看到对方就打翻,吃什么都是香甜的。

苏婆子站在一旁,很是为自家主子高兴,见他们吃得欢喜,便退到一旁,小声对着郑四安道:“千户大人,主子说也给你备了一桌,可要现在上?”

郑四安嘴角动了动,小声回道:“劳烦苏妈,还是等等吧,我现在撑着呢。”

苏婆子有些惊讶:“可是刚才吃了什么?”算着时候,从家里出来已经三个时辰,早饭应该早就消化了才是。

郑四安没有回答,只是瞥了眼魏临。

吃了什么?吃了男主硬塞过来的狗粮啊,一塞就是好几口,他觉得自己特别饱,真的。

不过就在这时,外面传来了些细碎的吵闹声。

苏婆子走到窗前往外看了看,就发现声音是从街对面的一户人家里传出来的。

从广泰楼的三楼,很容易就能瞧见对面发生的事情。

只见两个女子打成一团,抓的披头散发,瞧不出模样,一旁身着蟹壳青长衫的男人一副想上前又不敢上前的模样,后来竟躲得远远的,任由那边两个女人又吵又闹。

苏婆子不由得皱眉。

她年纪大了,见过的也多,这种家务事并不新鲜。

男子养了外室,正妻找过去也只会打外室,却不知男子偷腥有一就有二,一旦开了口子就是止不住的。

打了这个来了那个,没得尽头。

见那边场面不堪,苏婆子侧过身挡住了霍云岚的视线,然后去关了窗,不让他们吵到自家主子用饭。

等几人下楼时,外面已经恢复了平静。

待上了马车,霍云岚就靠在魏临怀里,眼睛半睁不挣,由着他帮自己摁腰。

其实她不觉得身上难受,可是魏临帮她揉捏成了习惯,捏的也舒服,霍云岚自然不会拒绝。

而魏临的眼睛一直在朝着车舆对面的布料上瞟。

其实霍云岚买了很多东西,大多都是给他置办的,魏临下定决心以后一定要好好做官,给自家娘子赚诰命。

不过魏将军一直记着自家娘子说要给他做里衣的事情。

硬算起来,里衣做起来不复杂,既不用绣花也不用贴身,比起寻常衣服要简单不少。

但是魏临就是喜欢穿霍云岚做的。

哪怕霍云岚之前让他带去的那一包袱里衣都洗的有了毛边,魏临也舍不得丢,每一件都好好地收着,宝贝得很。

霍云岚也明白他的心思,只管靠在这人怀里,伸手让苏婆子把那边的布匹拽过来,一个个指给他看:“那边黛色的给娘,那两匹鲜亮的给大嫂二嫂,余下的都是给你买的,眼瞅着天就要凉了,石青色的做袍,紫檀色的做衫。”

魏临指了指最后的一捆象牙白的:“这个呢?”

“这匹软的很,给你做里衣,边角料就留给福团。”

一开始她看中的就是这布柔软。

说是棉布,价格却不便宜,比寻常的贵了三倍不止。

论光滑比不上绸缎,论透气比不上轻纱,可是这棉布却很舒服,寻常买回家往水里加点白醋,把布煮一煮,在洗净晒干就是极软的。

霍云岚温声道:“你如今还有伤,这个虽布没那么金贵,却透气随身,我回去给你裁两件里衣,可能不会太禁穿,舒服就好,穿坏了我再做。”说着,霍云岚拿着布在他身上比划了一下,道,“应该是够了的,还能有富余。”

魏临有些好奇:“给福团做什么?”不过很快魏三郎就觉得做什么都好,父子穿一样的衣裳,也是不错。

霍云岚随口回答:“作尿布。”

魏临:……???

于是,在魏大人的坚持下,霍云岚改了主意要用这布给小家伙缝肚兜。

等马车出了城,魏临把她往怀里拢了拢,道:“其实我今天买了东西的,很合适你。”说着,魏三郎就把盒子打开,拿出了里头的软甲。

霍云岚知道这是软甲,却只是在书上读到过,没见过真的,听魏临细细说了,她便有些惊讶:“当真如此好用,八十几两很是值得,买的真好。”

魏临就把这句话当做对自己的夸赞,嘴角也翘起来。

而后,霍云岚抬头看向魏临,声音软糯:“谢谢相公。”

四个字,就让魏临觉得指尖有些麻。

他下意识的把手背到身后,又拿出来,把娇软的娘子抱得更紧了些。

等回了府,魏临本想趁着气氛正好,要拉着自家娘子在园子里转转,顺便瞧瞧银杏树又结果了么。

可是霍云岚刚一下马车,就快步走向了自家院子。

魏临赶忙跟在后面。

等他一踏进院门,就听到了个响亮的哭声,直破云霄。

见惯了大风大浪的魏大人竟然愣在当场。

等霍云岚抱着哭的吭哧吭哧的小家伙出来晒太阳时,魏临才想起来,哦对我当爹了,我有孩子了。

迅速回过神,魏临赶紧快步上前,帮着霍云岚哄娃娃。

其实小家伙醒来后,没见霍云岚的时候不觉得想,家里有奶娘也饿不到他,现在突然看到霍云岚回来,他才像是猛地记起自己今天一直没见娘亲,立刻闹起来。

福团才一个多月,不会说话,也听不懂别人说话,除了哭也没什么旁的办法。

幸好小胖墩还是很容易哄的,霍云岚给他喂了奶,又搂着在院子里走了走,福团立刻忘了刚才的小委屈,脸上又有了笑。

一双眼睛乌溜溜的,看着就可人疼。

霍云岚则是抽空对着魏临道:“表哥,我要给福团换襁褓,你要不要看看?”

魏临立刻点头,跟着进屋,因着这会儿已经有了些寒凉,魏临便合上门,省的风吹进来,这才走到霍云岚身边来有些好奇的瞧。

福团的襁褓用了两层,外面是缎,里面是棉,裹着小娃娃白胖胖的身子。

而后魏临就看到了襁褓上绣着的字。

福。

他写的福。

换下来的这个绣着福,换上的新的还有福,都是他写的。

只是魏临笔锋苍劲,可到底写的不多,纵然都是福字,每个和每个也略有不同,于是这两个襁褓上的字也不甚相同,显然是用两个福字分别绣的。

心里猛地扬起化不开的暖意,魏临偏头看霍云岚,而霍云岚似有所觉,扭头想对着他说什么,下一刻就被这人亲了下嘴角。

霍云岚先是没反应过来,而后便红了耳尖,见小福团正眯着眼睛晃晃悠悠的,根本没往他们身上看,霍云岚才松了口气,往魏临身上靠了靠,但很快就站直了身子,握着拳头想捶他。

魏临则是接住了自家娘子的拳头,引着她的手放在自己的腰侧,缓声道:“娘子要打打这里,仔细手疼。”

这不是魏临头遭说这样的话,每次霍云岚想锤他的时候魏临都会这么说。

并不是魏临故意岔开话题,而是自家娘子手指纤纤,皮肤也细嫩,稍微用力就会出红印子,他舍不得让娘子受累。

但此话一出,霍云岚本就没多少的火气就散了,只对他道:“以后别再孩子面前如此。”

魏临想了想,一脸严肃的问道:“福团什么时候能自己睡?”

霍云岚没说话,而是在他的腰上结结实实的捏了一把。

就在这时,门被叩响,外面苏婆子的声音传了进来:“刚才有人来说,四少爷种的葡萄熟了,想请主子们一起去尝尝。”

作者有话要说:  魏三郎:走,去看四郎锄地

魏-突然变黑-连着几章木得戏份-只存活在别人的对话里-热爱读书-已成为魏家著名景点-四郎-宁:qvq

=w=

继续日更,又是大章,勤快花觉得可把自己自己厉害坏了!

站起来叉会儿腰.jpg

加入书签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