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北朝世兵 > 第二百三十五章 图兰平原

第二百三十五章 图兰平原

萨珊人是大秦帝国的死敌,只要攻下嚈哒,萨珊与匈奴永结同好,便再无东顾之忧。――时·文书

阿史那部悠久的故乡,便来自于巴尔喀什湖的西边儿。究其历史,已经根本无从察知。因为敖包立的实在太多,祖先的痕迹,很快就消散了味道,只有老人口中的远方,还有天地穹庐下的夕阳。

孩子们在羊油还没真正腻肚子的时候,便放下了大骨头棒子,一心想着出去牧羊遛狗。老牧羊人的故事还没讲完,孩子已经左耳朵出右耳朵进,压根儿看不到祖先的福祉会不会在他的身上出现。

草原上的故事,只留在贵族人们的心里,但是每当草原出现战乱,贵族们便会与故事一同下葬,直到桑海桑田,曾经肥沃的草场变成了无边的沙漠。新的贵族开始出现,繁衍生息。战火如果没有烧了三百里的草原,恐怕瘟疫和鼠疫,会裹挟着生灵涂炭,慢慢侵略向四方。

巴尔喀什湖向西,除了一望无际的分割开来的小沙漠,便是图兰平原的接壤之地。嚈哒人与匈奴人在此地来回争夺了不知多久了,或许从匈奴西征的那天开始……就已经开启了轰轰烈烈几百年的民族融合。

一个斜线切割的锡尔河,将匈奴与嚈哒隔绝在两岸。另一条斜线切割,却将嚈哒与萨珊王朝隔绝在两岸。实际上北方的丘陵区和东方巴尔喀什湖一带,双方都曾在此地相互攻劾,相互扶持生存。而南方整个伊朗高原也是双方互相融合,互相攻劾的地方。这里一如汉王朝之于匈奴,双方互有攻守,城镇与游牧的杀戮,始终蔓延在整个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包括东欧与君士坦丁堡。

草原的雄鹰,带给萨珊王朝的,除了动兵数十万,以整个匈奴西方所有部族的精锐攻击嚈哒以外,还有结盟嫁女的消息。萨珊王朝的王子,终究要与草原的雄鹰结合。

阿姆河与锡尔河,是整个图兰平原的精髓,也是整个草原与萨珊王朝意图争夺的目标。拜崇赞教给木杆可汗的第一件事,就是临阵知兵,一合百万!

十五路军队,各有安排,自古以来与中华的战争,让他们学会了安排各路军队,军队之中各司其职。从曾经严密的前后左右军阵,慢慢形变到临阵用兵,各安其和的用兵之到。不过大抵上的阵线,还是处在左中右三军之上。

中军为最,中军的行进退却要有非常多的标准,比如行军路上的草木车马是否能有序通过,进退道路是否宽广,粮草的道路是否能顺利到来。派出去的军队是否能与中军相互融合,又相互为犄角。进退是否符合当初的要求,要求之中是否能谋取进退之道。都是制约中军前进后退的各种要求,一件事情的预期达不到,中军便是废军。

中华自古以来能胜匈奴,在中军安排严格,行事谨慎且迅速。进退如风,攻陈有度。卫青霍去病能长驱直入,很大一部分的因素便在于,能将军队抛出去,不失中军的人数和气势,又能让众散兵与中军相互沟通和搭配。达到一种散去则广耳目,合则攻强敌的灵活多变。

广袤草原之上,进则广耳目,听八方。攻则集重兵,发厚重,以多欺少。守则以武钢车阵环节守备,以利弩节圆。退则以重兵

安尾,如行狼夹尾,如是而已。

十五路军队,安排纵然看似散乱,实际上却处处针对要害。优在以此攻之,则嚈哒必不能守备,瞻前顾后,拆东补西,久而久之则会出现久守必失的情况。

中军的钳制十分重要,萨珊王朝与大秦帝国的攻守,拜崇赞也时常耳闻。进退的名将,大抵上都不懂如何利用中军为势。如同东方围棋之中的虎口和棋眼的盘布,处处为乱,攻时不觉有败,等到进退维谷之时,便会破绽百出,如果是有名望的老将军在,定能等待时机,一招击破。

而劣则在匈奴的军队结构之上,拜崇赞实在太老了,不足以在照顾四方家国的时候,同时安排军队的结构和部族的倾轧融合。

高车部的散落民族,茹茹的内附部落,实在太多太混杂。如果不暂时稳定内部,用小可汗制度,给予权力和草场。匈奴成国,必然会土崩瓦解。但是长此以往很容易出现问题,而且会出现不止一种问题。

拜崇赞的眼中,一直盯着冒顿单于的事例,他很清楚,想要做到冒顿单于的威势,要解决的事情……实在需要付出太多太多了!

从丘陵区向南进攻的三路军队,实际上是部分白匈奴的军队临时组成。不过此中暗藏着的,却有阿史德部的精锐骑手三千人。目的在于将咸海一带的牧人全部赶走,同时又能沿着河流,抄撤嚈哒人的后路。东方在巴尔喀什湖一带进攻的六路军队,则由阿史那燕都亲自指挥。

而中军的六路军队,则十分讲求攻守兼备,不仅仅要将中军的进退想明白,还要考虑沙漠与草原的合理行程。因为这六路军队,是正面战场的最坚实的大盾和最锋利的长矛。

嚈哒人能否实现抵抗胜利,就要对这六路军队进行强有力的还击。双方向上的军队,则通过决战,驱赶,围猎等方式,将咸海与锡尔河下游,巴尔喀什湖和锡尔河的上游,帕米尔高原和南下天竺的走廊,全部拿下。

而后实现在河的北岸,对其军队进行彻底的隔绝与包围。嚈哒人没有城镇,一妻多夫制,如此部落,会很难把握战争的律动,从而彻底败下阵来。

更重要的则在于东方的战场之上,也是拜崇赞最想让木杆可汗用兵临阵的最大考验。南进的走廊,便是帝国大业的雄途。嚈哒人也时常通过此走廊,不断向南进攻。不仅掠夺商道人口与土地,更重要的则在于中国古称西域商道上的繁荣,握住这片土地,对他们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一如狼群的进攻,从不肯轻易流露情感,从不愿轻易暴露自己的獠牙。将部族的鲜血涂抹在面孔之上,安静地等待敌人的退却,从那惊慌的必经之路上,对敌人实施彻底的打击。

一如武功之中的辗转腾挪,上兵之法很难让人读懂,所有人都在推崇狼的精神,却根本不知道,狼在团战的时候,才会发挥最大的作用。退以诱敌,进以骚扰,以人之不欲断人之许,以人之惊慌而擒人之命。狼的进退……足够让人研究一生。

有人生来沉稳,有人生来暴躁。天下的大势,唯有一点不能变,便是镇定自若。天崩地裂,岿然不动。日月星辰,唯我独尊。故而拜崇赞教给木杆可

汗的第二件事情,便是冷静。

行军用兵,最忌讳鲁莽。用兵之人,无外乎刚猛、鲁莽、沉稳、坚守这几样。用兵临阵多了,自然就会产生这样那样的问题。木杆可汗雄才大略,在拜崇赞看来,能安匈奴家国的,必定也数此人!

行军用兵,中规中矩是一种境界,能打破常规又是一种境界。天底下的将领,无论如何带兵,带的是什么兵,不分古今,不分中外,都是要讲求用兵之道。用在何时,发在何势,进以何攻,退以何守。

拜崇赞曾经唯一不明白的,便是东方帝国的人对于“师出有名”的过分迷信,到了现在他才明白,争夺什么,都要下定决心。有了决绝之意的军队,很容易适应各种环境,并且对着目的迅速做出各种反应。

东方之所以能在乱世之时不断统一,最重要的便在于此。师出无名,打仗便散漫没有目的。战争来临,则动刀动枪,拿到就走,失去就急。来来回回动了几百年的战争,伤筋动骨,举措无能。

师出有名的军队和国家,则更容易投入更多的力量和心思,去营建一个更加有利于统一的条件,拓展整个世界的路上,更容易走下去。

而萨珊王朝与大秦帝国,则没完没了,甚至西去更远的路上,这个国家甚至分成了好几块,股掌之间的攻劾,甚至不如一支凶猛的匈奴骑兵来的更让人畏惧。

让国家整个进退有名,国家的可汗镇静自若。何愁不能征战四方,将整个世界,纳入匈奴的国土之内?

拜崇赞挺着身躯,将整个草原的大势一一告知于木杆可汗,而后侧卧在卧榻之上,教会木杆可汗最后一件事,便是对东方帝国的态度和应对的举措。

东方的国家,为何会在第一时间发现匈奴的崛起,又会为何会在第一时间便与之通婚,共同约定家国大事?(西魏帝元宝炬长乐公主先出嫁匈奴)

首当其冲的便是东方世家大族只手遮天的本事,幽州贾氏,遍布天下。其子孙远走萨珊与察尔白干(保加利亚地区),甚至与君士坦丁堡的人做贸易,更向西则不知其是否已经到达。

次之,则弘农杨氏、赵郡李氏、长孙氏都有人为匈奴王庭出谋划策。看似确实在出谋划策,实际上却一直在监视着草原上的一举一动。东方帝国的晦乱,在内部人看来……就是一种乱象,至于外部人看去。则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一种态势,这等态势……让人有些畏惧,有些警惕。

拜崇赞起初并未将这些人当成太大的威胁,起码是二十年以内最大的威胁。但是当他有一天,接触到了一个青年在大漠驰骋纵横的事迹,听闻这个青年的勇猛和谋略,甚至面对匈奴可汗,镇定自若的那种态度,让他有些疑神疑鬼。

赵烈的事情越做越大,每年组织的商贾,从萨珊帝国援引而来,甚至能将嚈哒人的兴趣调动起来,整个国境之内,商贾之行,人寸步不扰。东西方……甚至匈奴国内的部民,都在边境买赵烈所部生产的东西和生铁。

这让拜崇赞实在担忧,他隐隐约约觉得……东方帝国,神秘莫测,纵然能亲自接触到他们的人,却也如同隔着迷雾一样,难以择断。

加入书签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