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还珠之皇后有聊 > 43、太后回宫

43、太后回宫

乾隆二十七年八月三日,敏贵人诞皇十三子永z。

乾隆二十七年八月二十日,令妃诞皇十四子永璐。

木离挺着大肚子跟在乾隆后面站在太和殿等着迎接未见面的婆婆,不用回头,她都知道令妃那眼里的得意。

自从令妃为皇上生了皇子,借着乾隆去看望永璐的当儿,令妃又使出了浑身解数让乾隆重新黏糊上了令妃,即使同年生下皇子的敏贵人被封为敏嫔也没打消了她的气焰。不过说到皇子,历史还真是有些偏差,永z不是皇后生的吗?怎么跑别人肚子里去了?难道是她给蝴蝶了?话说她蝴蝶的够多了。

木离不着痕迹的揉了揉自己的腰,心里特哀怨,太后回来了,以后就要按时定点的给她老人请安,那逍遥快活,天老大她老二的生活就要一去不复返了,唉……

这就是命啊!她到底要站在这多久啊?不知道孕妇是容易累的吗?

木离瞅了瞅身边的乾隆,其实乾隆脑残点没什么不好,要不然向他老爹四四那样,木离现在还不得消耗脑细胞过度而死啊。一想到这儿,木离心里又平衡了,果然上帝关上了门,会给你开扇窗,就算忘了给开窗子,也会从哪给弄个通风口的。

就在木离内心高吼‘你快回来,我以承受不来’的时候,太后娘娘的銮驾终于出现了。

“太后娘娘驾到!太后娘娘驾到!太后娘娘驾到!”

一声声由远及近的公鸭桑现在听在木离耳里简直是天籁啊。

皇太后的轿子落下,后面的两个轿子先撩开帘,出来的是晴格格和四格格。两人走到皇太后的轿子前撩开门帘,一边一个伸出手让皇太后扶着。在皇太后迈出轿子后,皇上带着众人高呼太后吉祥。

“皇额娘一路辛苦了,儿子没有出门迎接皇额娘,实在是不孝极了!”乾隆做孝子状,笑的谄媚。

“哪有皇上辛苦,皇后起了吧!”皇太后慈爱的和乾隆客套了几句,便看见行礼的皇后,瞄了那高高隆起的肚腹,更是笑得和蔼。

对于这个皇后,太后娘娘是十分满意,先不说皇后处事得体,有满洲姑奶奶的范儿,单就是对自己孝顺,恭敬有礼就挑不出一点错,连自己远在五台山清修都安排的面面俱到。可见是个有心的。

站在不远处的令妃看到这一幕,脸上笑得得体,手里却使劲搅着自己的帕子。恨不得在上面揪出两个洞来,让站在她前面的纯贵妃看见,好一阵嗤笑。

不过是个跳梁小丑罢了。

一行人顺顺当当的进了慈宁宫。

待众人行了礼,皇上告退,其他人寒暄了几句,皇太后才想起来离宫这一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格格事件,当时皇上皇后都来信讲过事情的原委,真真假假都有了底,虽然皇上在这件事的处理上算的上满意,可是对这两个从天而降的格格,皇太后还是觉得亲眼见上一面才放心,于是叫人去请两位格格。

紫薇和小燕子心里有些紧张,刚刚去找过四格格,这两年她们也互通过信,所以也并不觉得生疏,四格格说皇太后是个很慈祥的人,按平常就得了,可是皇额娘说了,要想得到皇太后的承认,必须要给皇太后留下好印象,于是两人又开始紧张了。

请两人的嬷嬷是慈宁宫的留守嬷嬷,对这两个养在皇后娘娘身边的格格也是有所耳闻的,何况她平日里也得了皇后娘娘的不少好处,自然是会照顾到两人,眼带笑意道:“两位格格,太后娘娘是个慈祥的人,两位快进去吧!”

紫薇小燕子深吸一口气,把平时学规矩的认真全使出来,平平顺顺的给皇太后请安,低垂着头,任由太后娘娘打量。

“起咯,让哀家看看。”

两人听到一声比较威严的沧桑女声,心都不由得紧了紧,按着规矩乖乖的抬起一点点,没把头全抬起来,但也能让人看的清楚的角度,皇太后看着两人的样子倒是及满意两人的规矩,微微点了点头,这让一直观察她的木离松了一口气。

“哀家听说了你们的故事,过去的哀家也打算在问了,只是以后你们身为皇家格格,必须凡事要以皇家为重,哀家这么说,你们可听的明白?”关于皇上和夏雨荷那笔子陈芝麻烂谷子的账,皇太后也不想追究了,何况一切已成定局,追究也追究不出什么来了,只能对她们警醒一番。

紫薇和小燕子连忙叩头。“一切谨遵太后娘娘教诲。”

皇太后至今很满意二人的行为,稍稍打量了紫薇几眼,其实对于紫薇这个私生女,皇太后心里要说没芥蒂那是不可能的,可是从四格格嘴里说出来的紫薇倒是个琴棋书画的才女,皇家的格格当然不是很需要什么才气,先前见紫薇娇娇弱弱的模样,有些不喜,可是后来的言谈举止倒是中规中矩,不骄不躁,沉稳内敛之气有皇家格格的风范,这一点倒是入了她的眼。

在看看小燕子,对于这个传说中韦爵爷和建宁公主的后代,太后娘娘还是很好奇的,毕竟谁也没想到还有这么个缘分,看着眼前两个格格也是满意,更是听说四格格经常拿来的一些蜜饯之类的都是这两个格格费心思弄来的,心里便有些喜欢了。

想到这里皇太后便露了个笑脸,和蔼道:“都起来吧,跪在地上怪凉的,还有,既然是皇后的义女,也就是哀家的孙女了,以后要叫哀家皇玛嘛知道吗?”

紫薇和小燕子还没弄明白,一旁的木离可是高兴了,这代表皇太后已经接受她们了,连忙冲她俩道:“还愣着干什么,还不快谢恩?”

这时两人才回过味来,连忙又是叩头行礼:“紫薇(小燕子)谢皇玛岸鞯!”

紫薇二人起身站在皇后身后,接下来,皇太后面见兰馨公主倒是简单的多,直接就是笑脸相迎,毕竟的功臣血脉,皇家也要给分薄面的。

照例关心了几句,皇太后就把目光转回到木离身上.“皇后切不可太操劳了,身子要紧。”

毕竟是中宫嫡子,皇太后自然要多关注几分,何况这儿媳是她中意的,以前总认为所有阿哥中五阿哥是最有能耐的,可是现在皇太后却万分怀疑自己以前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明明六阿哥就很不错,其他几个阿哥格格都很孝顺,平时都会给自己来信带点东西,这里面唯独五阿哥一直杳无音信,不要以为她远在五台山就什么都不知道,什么福家,什么男宠。想到那个福尔康是令妃的侄子,太后心里就更是恨死了令妃。

得了皇太后的关心,木离可不能就这么心安理得的接下了,一脸受之有愧道:“劳皇额娘挂心了,皇额娘为大清祈福去五台山清修才算得上是劳苦功高呢。”

恭恭敬敬的送上一顶高帽,木离为了以后的逍遥日子可得好好抱紧太后大腿才行。

对于皇后的恭维,皇太后笑呵呵的接下了,这个皇后就是得她的心,不由想到了五台山的趣事。

“还是皇后有心了,送来的那俩个嬷嬷,哀家可是得了不少的益处,每日诵经祈福也舒服,而且四格格六阿哥可是为了哀家受了累了。”

“皇玛埃锱14椿事笆怯Ω玫模睦锘崾芾勰兀俊闭驹诖抗箦砗蟮乃母窀窳涌冢v慕壳握孤段抟伞?杉突侍蟮墓叵凳呛芎玫牧恕

木离和纯贵妃都是很满意这样的效果。尤其是纯贵妃见两个儿女都在太后面前露了脸,更是不屑于令妃的手段。

“你也不要在谦虚了,你们都做的什么,皇玛岸际强丛谘劾锏摹!被侍笮ψ潘担骸盎屎螅8缈墒歉鲂7车暮19樱忝遣恢溃幸淮危Ъ抑皇俏抟庵刑轿逄ㄉ缴嫌幸恢忠肮苊牢叮墒呛苣颜遥纠窗Ъ乙裁幌氤3懒8缫惶颓鬃源巳ド缴险伊艘惶煲灰梗8缁挂虼烁毫松寺髯虐Ъ遥裙罅耍Ъ也糯邮涛滥抢镏懒耸虑榈木烧媸蔷眨且肮尤皇浅ぴ谛虑捅谥系模Ъ衣裨顾裁床蝗檬涛廊プ觯毫松嘶挂靼Ъ遥墒橇8缯夂19拥秸嬲媸歉龊煤19樱担笔泵幌肽敲炊啵褪窍肴没事俺5矫牢兜墓樱杉夂19拥故钦姘寻Ъ曳沤睦锪耍荷肆艘膊蝗萌烁嫠甙Ъ遥桥掳Ъ乙蛭苌硕圆幌乱肮忝撬嫡夂19涌烧媸浅沾袅耍

皇太后嘴里说着埋怨,其实大家心里都知道她现在心里是非常高兴的,木离没想过还有这茬,心里倒是明了,有了这事,六阿哥是肯定不会被出继出去了。

“纯贵妃,你辛苦了,养的两个孩子都是好孩子,哀家记住了。”夸完孩子,皇太后才想起孩子他娘,孩子是好孩子,可是这不代表皇太后会糊涂了,先子凭母贵,后母凭子贵,纯贵妃是汉军旗,这就离大位有点距离,太后可不想有人凭她的关系想些不该想的。话虽是客气,但也隐含威胁的。

纯贵妃能在宫里多年不倒,这点意思她还是懂的,忙诚惶诚恐道:“太后娘娘谬赞了。臣妾身体嬴弱,全赖皇后娘娘悉心照料臣妾的儿女,臣妾的身体才有所起色,臣妾还要好好谢谢皇后娘娘的。”

话说的婉转,把功劳全推给皇后,一是不想皇后对自己这方产生隔阂,二是让皇太后也知道自己没有野心。这算得上是退一步海阔天空的一步棋。

皇太后见纯贵妃这样说,倒是称了心,打一个大棒给个甜枣还是要的,笑道:“你也不要谦虚了,哀家是清楚的。”潜台词就是,你的心思,哀家明白,放心吧。

木离也听得出来,但也没打算解释,这东西越解释越乱,还不如顺其自然,何况那些皇位什么的,她心里有数。

可是木离明白,不代表有人也明白啊,令妃看着太后娘娘和纯贵妃之间的互动,心里恨恨的扎小人,怎么把六阿哥给忘了,现在好了,六阿哥在太后面前露了脸,别是弄孬了一个五阿哥,又来了一个六阿哥,不行,她的小十四才是最后的赢家,她不允许有人挡在她面前。

眼光一寒,便扯出一丝娇怯的笑容插嘴道:“太后娘娘一路舟车劳顿辛苦了,永璐还着急着见他的皇玛澳亍>团麓蛉帕颂竽锬锏那逍弈亍!

这边其乐融融的三人被一个不和谐的声音打断,都不由的皱了皱眉头,木离心里翻了个白眼,心说令妃你这话说得亏不亏心,小永璐才两个月,知道什么想不想的?不过令妃说到这份上了,她也不能任由她说过去了。挂失得体的笑容接口。

“是啊,皇额娘,敏嫔也为您添了一个小皇孙呢,十三阿哥,十四阿哥都长得可爱极了。皇额娘一定会喜欢他们的,只是令妃说得也不错,皇额娘您舟车劳顿,今天一定是辛苦了,不如安排明天见一下?”

皇太后虽然不待见孩子他娘,可是孙子可是她的亲孙子,还有那个小十三,老人家都是爱孩子的,先前见令妃插话就不喜,可是见皇后的反应,太后又觉得还是皇后大度,贤惠,有母仪之风,哪里是令妃那小家子可以比的,别以为令妃的心思她不知道,哼……

心里不屑令妃的小算计,但是对皇后的体贴还是很满意的,何况这一天也挺累的,便借着皇后的话遣退了众人。

回到坤宁宫,木离一下子就瘫倒在床榻之上,吓到了众人,摆摆手,示意她没事,木离活动了一下有些抽筋的小腿,心里有些委屈。

她干嘛要这么累啊……也许是孕妇情绪不稳定,可是又不能发脾气,只好暴饮暴食来发泄情绪。

我要吃死你,我要吃穷你,哼(ˉ(∞)ˉ)唧……

加入书签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