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渭北春雷 > 50回换新人家里变旧样 出旧屋城内谋新生

50回换新人家里变旧样 出旧屋城内谋新生

常年干活不觉苦,三日无事倍感烦。

老年结伴黄昏美,青春团聚朝夕甜。

家里仍是人几数,腾出能战将一员。

天运降临该谢天,凡夫进城已平凡。

一年又一年,永远过不完。车怕两年停,人怕三日闲。

是人要挣钱,创业有困难。青年当有志,前景是花园。

闲话且住莫多言,紧接上文继续谈。上文说道:玉顺要接玉柔去领结婚证,由于车子路上出了问题,一直到中午时分才赶到玉柔住的哪所学校门前。玉柔却被从上海回来的女儿、女婿接着去了省城。

玉顺不明就理,确实担了不少心,直到打通电话以后才恢复了平静。他没有回家,就在附近食堂里草草吃了个饭,又回到学校门口,一直等到玉柔回来。玉柔见他等了一天,觉得玉顺几十年来,对自己的感情一直没变,心里很受感动,连学校门都没有进去就坐上了玉顺的电动车。

玉顺拉着玉柔,慢慢地走在回家路上。远远的西北山顶,夕阳的光辉还是那么灿烂明亮,柔和的光线照过千里良田、照过万座村庄,一直照到他们身上,照得二人的脸上泛着红光。他两个乐呵呵、喜洋洋,不拘礼节不违章,闻着路旁瓜果香,说说笑笑向前方。

玉柔坐在后边的车箱里,只能看见玉顺的后背,她就拽了拽他的衣裳说:“喂,我打电话让你先回去,你怎么就在哪里等了一天?”

玉顺开着车不敢回头,眼睛看着前方说:“咱两个说好今天结婚哩,我就非等你回来不可,你要是不回来,我这一晚上可咋过呀?”

玉柔拍了他一下说:“哟,你不见我,难道就活不成了?”

玉顺又说:“那倒不至于吧,你以前嫁了别人,我还不是活过来啦。年轻时都能行,何况现在老啦。人只要知道随缘而过,怎么都能过去。”

玉柔又说:“看样子,你的境界还不低哩。我这回要是真和女儿去了上海,你准备咋办呀?”玉顺说:“还能咋办,顶多也就是难受几天,失眠几个晚上就过去了。往后遇上合适的人,可能还会另娶一个。”

玉柔握紧拳头,轻轻在他背上捶了一下说:“哦,现在的退休老头可是抢手货,有多少年轻的漂亮姑娘都争着嫁,你怎么还在乎我?”

玉顺回过头向她诡秘地一笑,立刻看着前方说:“你说得没错,退休老头都有不少工资,想嫁给退休干部的姑娘的确不少,她们看上的都是那些容易得到的钱。同时,退休老婆也有工资,她们也是那些光棒汉的抢购目标,我可千万不能粗心大意呀!”

玉柔又在他的肩上捶了一拳说:“咱两个都是无忧无虑,不种只收,谁不靠谁,各有春秋。咱们结合到一起,可不是为了对方的钱。”

玉顺又回头笑笑说:“那你怎么不和女儿住到大上海去,哪里可是世界名城呀!你到那里就成了洋夫人啦,比咱这农村强百倍。”

玉柔叹着气说:“唉,我女儿就是不放心我,才和女婿商量着想把我接回去,女婿不好说啥,只能和她一起来。他们家里还有两个老人,我说不行,时间长了就会发生矛盾。我女儿还说:‘这你尽管放心,都是父母亲,我能照顾他的父母,他就能照顾你。都是有知识的人,一定会深明大义、和平相处的。你就打消一切顾虑,放心大胆地和我们走吧。’

我把咱两个的事情对他们说了一遍,我女婿首先高兴地说:‘好呀,这就好,你们相爱了几十年,到现在才能结成伴侣,互相照顾,共同生活,那就再好不过了。这样一来,把我们的疑虑、难题,全解决啦。’

我女儿听丈夫这么说,自己心里明白了,也跟着高兴地说:‘这样也好,我们就不用太担心你啦。你说的这人我知道,他还是我的中学老师哩。你很有眼光,他的确是个好人,你们能够一起生活我就放心啦。’

我叫他们明天过来看看,她女婿说他的时间紧,过来看看不起作用,还得麻烦人家。既然后顾之忧解除啦,那就赶快回去工作。

回来的时候,女儿拿出五千元给我,我说用不上,家里啥都不缺。我们也不想大过,不讲形式,不收礼待客,两人去领个结婚证就完了,要钱干啥呀?一点都用不上,还得给它操心,你们带着走吧。

他女婿还说:‘你可以给你存着慢慢用吗。我们离得远,不能经常照管你,就不能连你的生活费都不管。你把这点钱收下,有啥困难尽管说。’

我对他们说:‘你们去安心工作吧,尽量把自己的事弄好。我两个都是退休教师,每个月都有不少工资,我们自己的钱都用不完,会有啥困难哩’。我还给他们说你创办着助学会,用自己的钱帮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他们听了都很高兴,当时把五千元塞进我这包里说:‘你用不上就捐给助学会吧,就算我两个的一点心意。’并说回去和他们的父母说说,他们都是退休干部,看能不能加入这里的助学会。”

玉顺‘吱’地一声刹住车,把玉柔闪得朝前一扑,双手爬在了玉顺背上。玉顺回头忙问:“怎么样,他们能行不?实在,这实在太好啦。”

玉柔嘟囔着说:“看把你急的,我还以为你问我怎么样。人家才说回去问问,就是坐火箭也没有那么快,你就急着把车刹住了。”

玉顺又说:“刹车不过闪了一下,你又趴在了我背上,能怎么样哩?咱们的助学会如果能发展到上海,那就非同一般了。你想想,上海那么大的城市,退休干部要有多少哩。他们退休了没事干,如果能在哪里办个助学会,参加的人数一定不会少,这样一来,就把大问题解决啦。”

玉柔说:“看你想得多美,大多数有钱人都图自己享受,谁会有你那么高的品位。你也不要太乐观了,那种向人要钱的事不好办。”

玉顺说:“我哥给我说,正因为困难大、不好办,才要有人去做工作、去克服困难。每个人的思想认识都不同,有了知难而进的人,社会才能前进、才能发展。如果人人都知难而退,社会就只有倒退了。”

玉柔催着他说:“咱现在先走吧,天都黑啦。这个问题太深、太大,咱们以后再慢慢探讨,现在说得再多也起不了什么作用。”

玉顺朝西看了看,西北山顶上的晚霞不再灿烂,山头上只剩了一点点白光,还没有完全再见。他没有再说什么,立即打开车灯,继续前行。

车速并不太快,电动车也比自行车快多了,他们最多只用半个钟头就到家了。家里的大门开着,玉顺直接把车骑进门里下车,桃花出来打着招呼,接过电摩放好,顺便插上充电器。

玉顺和玉柔刚到客厅门口,就听里边有人大声说道:“你两个逛美啦!领个结婚证就能领到天黑。是不是缓带轻裘、携手漫游,贪恋良辰美景,喜得乐不思蜀。可能把我的话早就撂到耳朵背后去了。”

他们走进客厅,里边不只是老蝴蝶一个人,还有常大伯和三快婆。茶几上放着糖果瓜子,饮料花生,还有一盒高级香烟没有拆开。

三个人手里端着茶杯,眼睛看着他们,玉柔首先打过招呼,三快婆放下茶杯,拿起饮料说:“快坐下歇歇,逛了一天啦,先喝点饮料。”

三快婆正倒饮料,桃花又进来招呼着,要给他们准备饭菜。玉柔忙说:“我今天在省城吃得太多,一点不饿,你爸可能没吃好吧?”

玉顺尚未开言,三快婆又说:“怎么,你们今天逛到省城去啦,我说怎么到天黑才回来。你都吃得太多,他还吃啥呀?都喝饮料吧。”

三快婆给他们每人递了杯饮料说:“都逛累了,好好歇歇,喝吧。”

桃花问过话后就出去了,老蝴蝶喝着茶没再说话,玉顺喝了口饮料说:“老花,我们今天没到县里去,你说的话明天去了再打听。”

老蝴蝶背过头说:“我就知道没问,逛到大地方去啦,哪里有时间上县呀!算啦,还是我自己去。明天,明天说不定还要上北京哩!”

玉顺说:“唉,你咋不听人说哩,我今天把车子放了炮你知道呀!一直推着走了几里路,修好就到中午啦,到她那儿没有见人。后来才知道她女儿回来把她接到省城去啦。我,我一直等到天黑她才回来。”

大家都明白了,老蝴蝶不生气啦,其他的人也放心啦。坐在一起吃着瓜子,说着闲话,看了一会电视,各自告别回家。

众人走了以后,他们看完电视,玉顺只想着今晚就可以和心上人同床共枕。自己几十年来对她的感情,一直可望而不可及,今晚就要如愿以偿,变成现实啦。可是,他万没想到,玉柔看毕电视却进了桃花住房。

桃花有啥办法?她就不能把人硬推出去,只好和她同床而眠。

玉顺眼睁睁地看着自己思念了几十年、今天又等了一天的心上人走进儿媳妇的住房,只急得抓耳挠腮,一点办法也没有。他只好单独走进卧室,往那张催眠床上一倒,气得喘着粗气自言自语:“都啥年月了,怎么还这般教条的,在乎一个晚上。明天把结婚证一领,看你还有何说?”

也就这么一个晚上,竟使他整夜睡不着觉,几万元的催眠床,完全失去了功效。他不时看看钟表,只嫌它走得太慢,一心盼着天明,太阳就是不见。真好像,挨饿的饥民盼麦黄,断奶的婴儿望亲娘。

玉顺好不容易熬到东方破晓,天光刚亮就起来了,先洗脸、再刷牙,又对着镜子梳光了头发,还拿起一瓶护发素往头上喷了几下。接着打开衣橱,换了身干净合体的夏令时装,走出房门看看,桃花房里还是静悄悄地没有动静。他便走进厨房,用电热壶烧了壶水,给自己泡杯茶,坐在客厅里慢慢喝着,眼睛一直瞅着桃花那扇房门。

直到天光大亮,玉柔才跟着桃花走出房门,又一同走进卫生间清理梳洗,然后才进厨房摘菜淘米。玉顺走进厨房说:“玉柔,咱们就不在家里吃早饭啦。趁早上天凉,先去办手续吧。”

玉柔说:“急啥哩,去得太早人家不上班。你还是等会把学生送进学校,回来吃点再走,这样啥事都不耽搁。”

玉顺觉得合理,去早了办不成事,还把送学生耽误了,他就喝了会茶去送学生。当他从学校回来,她两个已经做好早饭,三人一同吃毕,桃花又去刷锅洗碗,玉顺推起电动车,和玉柔一同走出大门。

二人上车以后,玉顺又习惯地在自己口袋摸了摸,发现自己早上换了衣裳,钱和证件都没有装。他叫玉柔先在车上坐一会,自己进屋取来,上车就开。玉柔坐在后边说:“还得到我那里去一趟,我昨天下午回来,被你感动得没进校门,身份证、户口本都没有带,去了也办不成事。”

玉顺说:“没带再去一趟,绕不了多少路,你坐好,咱先去你那儿。”

玉顺启动电动车,很快出了村庄,上了大道。一阵晨风吹来,无不使人神怡心旷,树上垂下的柳叶细条,轻轻地撩摸到他们脸上。池塘边爬着许多声乐名将,还在鼓着肚皮歌唱;瞧,草丛里还有两只多情小狗,一个爬在一个身上乱晃;惊得一对五颜六色的野鸡,扑噜扑噜地飞到远处树上。田地间包罗万象,鱼池里碧波荡漾;果园内果实膨胀,蔬菜棚银光闪亮;奶牛场槽头兴旺,鲜瓜果整齐摆放;老母猪品种高档,小猪娃肥肥胖胖;大白鹅昂头伸项,红公鸡引颈高唱;老山羊抬头咩咩叫,小羊羔摆尾突突跳;东方的红太阳蒸蒸日上,晨练的老年人身体强壮;他二人在车上东张西望,空气新景色好心花怒放。

他们很快来到玉柔住的地方,玉柔下车开门,玉顺坐在车上说:“你进去取东西吧,我就在这里等会。你放快一点,别让我心急。”

玉柔开着门说:“那你不再看看我这个野生动物园啦。”

玉顺跳下车说:“去就去吧。动物倒不想看,就是怕你被狼叼走了,我岂不是弄个竹篮打水一场空,鸡飞蛋打瞪眼睛吗。”

二人说着走着、笑着瞅着,来到住房门前,玉柔打开房门,进屋翻找证件,玉顺跟进门,看着里边的东西说:“你这些东西不处理,小心招贼。”

玉柔边找边说:“不要紧,贼娃子当时不会知道。还是先叫在着,我得给自己留条后路,这一步走出去,要是不好了还可以再回来吗。”

玉顺笑着说:“你打算得真周到呀!人还没走就把退路想好了。我看你这一步就叫‘画蛇添足’,纯粹是多此一举。”

玉柔也笑着说:“那也不见得,现在这社会,人都是会变的,坏人可以变好,好人也可以变坏。不论啥事都兴竞争哩,年轻的漂亮女人多的是,咱这过了期的老婆子,也得有点自知之明,不行了就要退位让贤哩。”

玉顺在她背上拍了一下说:“我看你已经变坏了。”接着就把玉柔推倒在床,搂在怀里,两片喘着粗气的嘴唇,紧紧地贴到她的脸上。

玉柔推着挣着说:“别,别,咱得赶快去领结婚证呀!”

玉顺放开手坐在床沿上,玉柔整了整衣服梳了下头,擦了擦眼睛抹了点油,找到证件没停留,两人一同往外行。

二人走出房门,仍旧把门锁好,踏着落叶枯枝,蹚过没膝荒草,走出花框铁门,坐上三轮电摩,上了宽敞大道,奔往县城方向。

民政局里的工作人员上班不久,玉顺把车子寄存到保管站,就领着玉柔进去了。上班的同志看他两个都是县里的知名教师,而且年龄相仿、手续齐全,退休以后能够走到一起真是太好了。办手续的同志不但没有刁难他们,还为二人祝福,只要了点喜糖就给他们顺顺利利地办了结婚手续。

他们从民政局出来,先去照相馆照了张结婚纪念照,接着又进商场,玉顺想给玉柔买几件衣裳,还问她想要啥就尽管开口。

玉柔想了想说:“我啥都不需要,你就别麻烦了。穿的戴的我都有,以后需要啥,随时可以买吗。何必现在置那些闲物,用不上还占地方。再说,现在的时兴东西,对咱也不合适,还是别买啦。”

玉顺说:“这事你说了算,以后想要啥自己随便买,可别说我舍不得。”

他们没有买东西,只在前几天没去过的地方转了转就去吃饭。玉顺领着她要进饭店,玉柔说:“别去那种地方,动辄就得几百,不见得有多好。”

玉顺说:“那咋办呀?咱们去吃羊肉泡吧,也就几十块钱的事。”

玉柔说:“去你的吧,这么热的天,谁吃羊肉泡哩?你都不怕受了热。我看就在小吃摊上吃个凉皮、凉粉、凉调饸饹什么的,既畅快又凉快。”

玉顺说:“凉,凉,我看你连一点温度都没有啦!也不怕感冒了。”

玉柔笑着说:“不怕,不怕,多调点辣子,只要心里热就行了。外表要是太热,我,我怕把你烫伤了,花钱还得受疼,那种滋味可不好受。”

玉顺不再说笑,领着她走进一条小吃巷说:“你想吃啥就往啥地方坐,我这人吃啥都行,不管是热的凉的,咸的糖的,荤的素的都能吃。”

玉柔走到一家有风扇的摊点坐下,叫老板调了两盘凉粉,玉顺在隔壁要了两个肉夹馍拿过来说:“光吃凉粉不实在,一会又饿了。来,一人一个肉夹馍就着吃,再要两碗醪糟,连吃带喝,花钱不多,还要什么随便说。”

玉柔边吃边说:“我吃这些就够了,你要是不够随便要,但也不能吃得太多,小心吃个营养过剩就麻烦了,我可不想二次守寡。”

玉顺说:“多谢关心,哪我也不要了,吃完了咱就回家。”

玉柔说:“回家,你又把人家的事忘啦,那个花穿衣裳的老头叫你帮他打听啥哩?这人好像怪怪的,让人帮忙还那么大的脾气。”

玉顺说:“我不是忘啦,是不想帮他找。其实,这人是个好人,早期计划生育的时候,他自愿做了绝育手术,以后爱穿花里胡哨的衣裳,村里人就把他叫成‘老蝴蝶’啦。这人有个特点,就是一辈子都爱告人,过去为告状得罪过不少村干部,一直没干出什么丰功伟绩。

现在上了年纪,他这个特点还是有增无减,经他反映的情况,公安机关今年成功地破获了一个非法团伙,一个在铁路系统横行了几十年的火车帮,还领着一个脑梗巡逻队和公安机关巧妙配合,破获了一个影响极大的盗羊团伙,为国家人民的确做了不少好事。

他现在要告的是承包全县农村道路硬化工程的包工头。他们偷工减料,管事的徇私枉法,检验员贪财受贿,国家花了钱,私人腰包圆------。

总而言之,他要告的事情多了,我劝了几回也没起作用。自己到县里跑了好多回啦,政府部门把他推来踢去,没有单位处理这事。叫他去找信访局反映,自己找不到又叫我帮忙,我是不想叫他惹这些麻烦。”

玉柔说:“这有啥哩,百人百性么,社会上啥人都有,有啥好奇怪的。这或许就是人常说的‘柳木钻牛角,一物降一物’吧。世间各种事物都是相生相克的,有了违法犯纪的,就会有多管闲事的。”

玉顺说:“是呀,只可惜违法的人太多了,而且势力强大;爱管闲事的人太少,而且还非常弱小,我就是怕他吃亏才不想让他继续跑下去。你想,这不是明摆着的事吗,各部门都是感到棘手,又不能明说,才互相推来推去,好让他知难而退。然而,他却是个不到黄河不死心的人。”

玉柔说:“不管怎么说,他这种精神是难得可贵的。咱就帮他打听打听,顶事不顶事就当尽心哩,回去也好有个交代。”

二人吃了饭,清了账,冒热又到街上逛。头上太阳明晃晃,满身汗水粘瀼瀼,走遍三街五道巷,要找的地方没见向。

二人走得人困腿乏,还是没有找到信访局在哪儿。玉柔说:“这地方怎么这般难找,我累得不行了,咱们坐在凉处歇歇再找吧。”

玉顺说:“县里地方大了,这样盲目乱跑不行,只怕地方找不着,把人累坏了。咱得改变策略,先调查清楚,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玉顺抬头朝四面瞅瞅,突然惊叫着说:“啊呀,咱们怎么转回来啦?你看,那儿不是咱们领结婚证的民政局吗,咱的电摩就在那儿寄存着哩。走,到哪里问问,信访局和民政局都是局级单位,他们一定知道。”

玉柔只好跟他二次走进民政局,给他们办手续的那个同志吃惊地说:“啊!怎么又是你两个?是不是离婚来了?这年头今天结婚,明天离婚的事多了,像你们这样,早晨结婚,下午又来离婚的还是头一次。”

玉顺忙说:“不是,我们好不容易结了婚,怎么会离哩?我来想向你打听个地方,和民政局是平级,你们一定是知道的。”

那人松了口气说:“啊,原来是这么回事,到这里打听地方的人,你也是头一个。你问吧,不管是商业局、教育局、公安局、交通局、农林局、水利局、工商局、电力局,只要是局级单位,没有我不知道的。”

玉顺说:“同志,我问的是信访局,麻烦你给我说在啥地方哩?”

那人忙说:“哎呀,你咋找什么信访局,刚结婚的不好好过日子,找那地方干啥?我不论对啥局都熟,就是这么个局没去过。”

玉顺又说:“我是替别人打听哩。你知道就给我说说,回去好交代。”

那人又说:“我听说有这么个局,可能在西门外一个小巷子里。你就是找到地方也不顶啥,不一定有人,要找就去碰碰运气吧。”

玉顺向那人说声‘谢谢’,就和玉柔走出民政局大门。玉柔说:“西门外还远着哩,咱们开车去吧,我的腿实在跑不动了。”

玉顺说:“对,咱过去把车取出来往回走,时候不早啦,咱也不跑啦。只要知道个大概地方,回去有啥对他说就行了。”

二人走到寄存车子的地方,取出电动车,游游荡荡地回到村里,天色已经黑得伸手不见五指。村子里静悄悄的,学校门前的皂角树下还坐着许多乘凉的人,看见他们回来不再惊奇了,只有老蝴蝶迎上来打着招呼。玉顺对他说了信访局的大概位置就告别回家。

玉顺家里从此就把麻将婶换成了金玉柔,人数没有变化,平时吃饭还是这么几口人。可是,换了个人就把常规生活全打乱了,一切情况也跟着变了。麻将婶的专业工作就是打麻将,每天除了吃饭而外,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牌场过的,对家里的大小事宜一概不管,各种活路从不粘手。玉顺经常外出,若大个家里平时只有桃花一个人,她可是连东带长,啥都不想,全家人都有自己的工作,互相之间没有影响。

桃花每天都是洗衣扫院、烧菜煮饭,管管孩子吃穿,看看学生试卷;操心的是油盐米面、买菜用电,收入向来不问,花钱从不计算。一家人各讨方便,每日里无忧无怨,一直太太平平、相安无事。

玉柔过门不到三天,桃花这个家庭主妇的地位就保不住了,一切都和以前大不相同。这个金玉柔首先不打麻将,很少出门闲逛,停在家里闲不住,总是做这干那,没活也想找个活干。早晨,桃花还没起床,她就把桃花每天要干的活干完了,早早进厨房搭锅造饭,桃花起来也就只有给她打打下手,陪她说说话,做做伴而已。每天都是两个人做着三个人饭,其他一点杂活,大都是两个人同干,可以说桃花的工作基本让她剥夺了。

家里自从有了玉柔以后,玉顺也不经常出门了,时常陪着玉柔看电视、听广播,说古道今、评论时事;他两个吃饭同桌,有话同说,好得如胶似漆,进出形影不离,真算得一对幸福美满的老年伴侣。有时做饭,玉顺也进来帮忙,桃花在家里简直成了多余的,这样一来,这位家庭主妇感觉无聊极了。她想干没活干,想说没有伴,天天看太阳,晌晌前后转。急得桃花没有办法,就到常大伯那边转转,想帮大伯干点家务。

常大伯爷孙两个能有多少家务,夏季的脏衣裳也没有啥,换下来几件短衣短裤,常大伯随时就洗啦,把个经常干活的桃花闲得有点烦恼。正是:

家宽不觉柴米贵,经常无事最乏味。

穷人奔忙谋富有,富绅闲暇混社会。

金鱼入缸最温馨,翠鸟脱笼方幸甚。

众生芸芸合尽责,硕果累累靠勤奋。

且说桃花在家里没有活干,觉得无聊之极,想到隔壁找点事做。可是,大伯也是个闲不住的人,有点家务不够自己干的。

桃花自然而然地想到了大伯写的那些文章,就过去对大伯说:“大伯,我在家里闲得没事,想把你写的那些文章拿过去仔细看看,如果有必要,我就帮你整理整理,说不定有机会还能发表哩。”

常大伯笑了笑说:“我写那些都是无关紧要的闲言碎语,字迹潦草,乱七八糟,多是铅笔写的,有点模糊不清,可能不大好看。你想看拿过去看看可以,要说发表,谈何容易,咱们不可能有那个能力。我平时胡写乱划,只不过是爱好而已,没想指望它出人头地。

我看你那边家里有了人,你能腾出来,最好出去找个事干,停在家里是个浪费。挣钱多少无所谓,人总不能经常闲着。”

桃花说:“是呀,人不可三日无事,家里换了个人,情况就变了,我成天闲得无聊,想出去找事还得有个过程。我玉柔姨刚过来也不熟悉,啥活都靠她做,好像又不大妥当。我先把你的文章拿过去看看,等过一段时间再看情况。当时要找个合适工作也不是容易事,得慢慢来。”

常大伯说:“也好,我这几年写的都在那个柜子里,你随便去拿吧。”

桃花一个人走进大伯房子,把他写的那些大小不一的作业本收拾一起,装了多半蛇皮袋子,拿到自己家里,放进书房柜子里。

玉柔和玉顺正在客厅闲聊,看见她拿着什么东西进来,好像沉甸甸的,急忙走出来问:“桃花,你从哪里拿的什么东西,好像挺沉的?”

桃花和她走进客厅,往沙发上一坐说:“我闲得无事,把我大伯这几年写的文章收拾了一下,想拿过来详细看看,没事了整理整理。”

玉柔高兴地说:“好呀,我没事了也可以看看,就当是消遣光阴哩。”

过了几天,桃花看到大伯那些文章很有水平,就是太乱,用铅笔写的字时间长了,有些已经看不清啦。觉得这些东西就此埋没下去太可惜,自己就想买些稿纸、油笔,好好帮他整理一遍。

这一天吃过早饭,桃花未下餐桌就说:“爸,妈,我今天想上县逛逛。”

玉顺忙说:“好,好啊!你也该好好逛逛了。这些年家里走不开,你很少出去走走;现在家里有了人,就出去走动走动,到县里玩玩,回娘家看看父母,你哥你嫂那儿也该看看呀。去吧,多逛几天。”

玉柔也随声附和着说:“对呀,年轻轻的娃,经常窝在家里不好,你就好好出去玩玩吧。家里的事情尽管放心,我和你爸的身体都能行。”

桃花简单地收拾一下就告别出村,到村口坐上班车,很快到了县城。她先走进祥俊教书的学校大门,门房的人都认得,互相打声招呼就进去了。

桃花来到祥俊的住房门口,祥俊上课去了,自己掏出钥匙打开房门,屋子里打扫得干干净净,拾掇得整整齐齐,她想收拾也没啥可收拾的,只能放下提包,坐在椅子上看那些放在桌子上的教材。

下课铃声响过不久,祥俊回来看到桃花,甚觉惊喜,第一句先问“家里可好?”桃花说:“好,好,他们好的不得了,而我却难受死了。”

祥俊惊慌地问:“怎么,他们对你不好,把你给得太扎了?”

桃花苦笑着说:“可不是吗,把我所有的工作权利剥夺完了,啥活都做不成。他两个每天热热火火,形影不离,而我却冷冷清清、孤苦伶仃,完全成了多余的啦。简直无聊之极,真是度日如年呀?”

祥俊笑着说:“这还不好吗?辛苦了好多年,也该享享清福啦。”

桃花说:“这样的清福咱可享不了,我实在闲得发慌,就把大伯写的那些文章拿过来看看。他写得确实不错,想帮他系统地整理一下,只买点稿纸、油笔就行了,摊不了多少成本,说不定日后还能派上用场。”

祥俊高兴地说:“好,你这想法不错,既能帮大伯整理文章,又能解自己心慌,真是一举两得的好办法。油笔、稿纸不用你买,我上完课到文具店去,人熟,最不行也能享受个批发价格。”

桃花说:“那好,你就把各种作业本也批发一点,小平小凡都要用哩。”

祥俊说:“行,这事交给我,你就别操心了。”上课铃声响了,祥俊拿起教材要去上课。桃花说:“你去忙吧,我想到我哥那儿看看。”

祥俊往出走着说:“那你去吧。自家开的食堂,当然比学校的大灶好得多。你去多吃几天,别忘了回来捎点,让我也换换口味。”

祥俊说着走着去远了,桃花没有多坐,锁上房门就出了校门。

桃花他哥的食堂在车站附近,离祥俊的学校没有多远,桃花却走了好长时间。她好久没有来过,县城里的变化真是太大了。街道宽了,楼房高了,车辆多了,容貌变了,-------。总而言之,原先的一切全不见了。

桃花边走边看,只见过去的一切,已经改变,各行各业的铺面鳞次栉比、争奇斗艳;各式各样的商品,无不令人眼花缭乱;饭店门前的女招待点头哈腰,笑容满面;医院门口的新车辆进进出出,络绎不断;街道两旁的推销员能说会道,唾沫飞溅;卖保健品的经纪人巧舌如簧,连哄带骗;化妆品门前的老板娘妙语连珠,现场试验。一家家门前的广告牌设计新颖,醒目好看;一个个阔老板气宇轩昂,大腹便便。保安上岗门外立,店员值班柜台站。商贩昂首喊声快,顾客摇头脚步慢;青年男女挽臂走,老人见惯不讨厌。象棋摊子人挤满,麻将桌子通着电。退休干部求长寿,树荫底下把拳练,精神饱满营养全,头发灰白儿童颜。抱猫搂狗甜如蜜,鸟笼狗绳栓金链。宠物不知贵何处?开口竟要上百万。买主未说多与少,惊得路人瞪眼看。有个绅士派头足,打眼一看像高干,左手提着名贵鸟,右手托着练功弹,藏獒巨犬随从牵,物品清单女眷念。鱼料狗粮喂猫食--------。

桃花脚下走着,眼睛看着,耳朵听着,觉得一切都很新鲜。当她路过一个宠物市场的时候,无意中听到了几句交易行情,竟惊得她目瞪口呆,驻足不前,呆呆地站在那儿看了起来。她不知道这些长毛的东西好在哪里,比没长毛的人可值钱多了。那是个什么信鸽吗,它的特长不过是能飞罢了,唯一的用处就是传递信息,在如今这信息时代,它能和电波通信相比吗,恐怕早该下岗,变得一文不值啦。可是,那人竟狮子大开口,成几十万着要钱哩。就这么大的价钱,还有几个傻子在争着抢购。

桃花傻乎乎地站在旁边看着,她只能在自己心里为那人叫屈,为那几十万元叫屈。然而,人家有钱,要出那么多钱买,她有什么办法?

桃花只能为之叹息着,再看那些非凡的小猫、小狗,杀肉不过二斤,有啥用处吗?怎么就那么值钱,个个都是几万、几十万的身价。更使她吃惊的是,听说那条吓人的大犬,比一个小型工厂都值钱。她不知道这些价钱是谁定的,它们凭啥那么金贵?人的贵贱是凭身份地位、能力大小而定,难道这些东西就跟过去的皇室贵族一样,天生尊贵吗?她百思不得其解,干脆咱不看了,也不想了,还是赶快走吧,眼不见为净。

桃花她哥的食堂位于县城要地,她去正好赶上吃饭的时候,食堂里的生意特别好,顾客盈门,座无虚席,客人出出进进,主人应接不暇。桃花进门只和兄嫂打声招呼,就忙着帮他们招呼客人,端饭倒茶,收拾碗筷桌凳,忙得不亦乐乎,连一点和他们说话的时间都没有。

食堂里只雇了一个厨师,一个服务员,根本忙不过来。她哥主要负责进货、备料,还要和厨师掌勺,她嫂收钱、招呼客人,和服务员端饭倒水,直到晚上才能记账、算� �,准备第二天的所需物料,每天都得忙到半夜以后才能休息。开食堂就是这样,生意不好没有收入,生意好就得下苦。

桃花帮他们一直忙到天将下午,顾客才渐渐少了下来,他们也开始换班吃饭。食堂里的东西应有尽有,自己吃饭各随所好,谁想吃啥就吃啥。

她哥炒了两盘菜,煮了两碗饺子,和桃花坐在一张桌子上边吃边说,她哥问她今天怎么有空来哩?桃花说:“我在家里闲得发慌,就想出来走走看看。咱父母最近身体怎样?我还想回去看他们哩。”

他哥说:“父母亲你就别操心了,他们的身体结实着哩。咱爸每天要跑好几公里路,他们还加入了村上办的老年协会,搞文体活动哩。他们活得精精神神、有滋有味,啥都好,倒是你这个家务院总理怎么能闲哩?你婆婆过世了,你还不得日理万机吗,怎么反倒闲得发慌?”

桃花把家里的情况给她哥大概说了一遍,她嫂子有空也过来听了听说:“桃花,这不是正好吗,我们这里缺人手,实在忙不过来,你却闲得没事做。来这里帮忙,我给你把工资开上,岂不是正好的事吗。”

她哥也说:“桃花,你就帮帮哥吧。你原先不是当过会计吗,过来给哥当个会计,把财务管上,我一个月给你开一千元的工资。你放心,我再雇个服务员,不要你下多大的苦,只要把账目管好就行了。这样一来,咱这个食堂就路路有将,啥都完整啦,还可以扩大经营范围。你有了工作,也给我把忙了,这不是两全其美的好事吗,你觉得怎么样?”

她嫂子也说:“好妹子哩,你就来吧。凭你的能力,管这点账还不是轻车熟路、不在话下吗,我看你最适合这份工作,别人我还不放心。”

桃花说:“你们这话可以考虑,容我想想再做决定。”

她哥着急地说:“有啥可想的?现在就开始,我马上给你把账交了。”

她嫂子又说:“你要是嫌钱少,先干一月试试,如果收入差不多,工资还可以再加么。咱们谁跟谁呀,肉烂了都在锅里,你哥不会亏你。”

桃花忙说:“好嫂子哩,说啥钱不钱的,我就是给你帮忙也是应该的。”

她哥强调着说:“自己人更要言明叫响哩,我开食堂是为了挣钱,怎么能让你帮忙挣钱哩。我给你说一千是基本工资,还可以随行就市、水涨码头高,效益好了也有奖金哩,哥这人可是说话算话的。”

桃花不耐烦地说:“哎呀呀,我只要好赖有个工作就不错了,谁在乎钱多少。你们总得让我回去和丈夫、公公、婆婆说一声吧。”

她嫂子忙说:“对呀,妹子也是有家室的人,必须征求丈夫的意见,取得家里人同意才行,咱怎么能让妹子先斩后奏,你就回去说说吧。”

她哥又说:“说就说吧,咱紧慢不在三两天。我估计没有问题,他两个关系那么好,巴不得你快点出去,省得在家里碍手碍脚。”

她嫂子又说:“你回去也要把工资说清哩,你家里虽然不在乎那点钱,咱们必定是两家呀。人常说:‘省分结长远哩’,朋友要好勤算账,亲戚之间更要豇豆一行,茄子一行,小葱拌豆腐,弄得一清二白哩。”

她哥说:“是呀,你嫂子说得对,帮忙是帮忙,挣钱是挣钱,越是亲戚,越要先说响,后不嚷。你的基本工资是每月一千,奖金多少不定。”

桃花边吃边想:自己正当青春年少、精力旺盛之际,就不能经常和两个老人守在家里。老人们年纪不太老,身体也很好,生活能自理,啥事都知晓。他们不用人照料完全可以,自己待在家里反倒有许多不便。

桃花想到这里就说:“哥,嫂,我真该出来找点事干,收人大小,工资多少都没有啥,只要有点事心里就踏实啦。我今天看你们确实太忙了,就应该帮你们做点工作。我这次出来本想好好转转,回娘家看看,听你们说父母啥都好我就放心啦。你们这里又等着用人,我就不逛了,今天下午赶回家和公公婆婆说说,如果顺利,明天就能来上班。”

她嫂子高兴地说:“好,好,一定会顺利的,我们等你。”

吃过饭后,桃花再帮了会忙,直到下午六点,她才回到祥俊教书的学校里。这时候,学生放了学,祥俊正在宿舍看教材,看她回来就起身说:“快坐下歇歇,跑累了吧,我给你倒水去。”

桃花往椅子上一坐说:“累了,累了,今天确实累了。”

祥俊倒了杯水递给她说:“累了喝点水,躺在床上好好歇歇。”

桃花喝着水,把她哥哪里的情况说了一遍。祥俊高兴地说:“这就好呀,你有了工作,就不会闲得发慌啦。而且还能增加收入,也不用停在家里,干也不是,不干也不成,挺别扭的,而且还有一个大好处哩。”

桃花知道他所谓的大好处是什么,却故意问:“还能有啥好处吗?”

祥俊笑着说:“你当真不知道吗?我可以提醒你一下。那就是:咱们这对牛郎织女,再不用鹊桥相渡啦。”

桃花拍了他一下说:“看把你说得可怜的,我又不常来,谁知道你在外边有没有同学、校长之类的相好。”

祥俊调皮地说:“有是有几个,不过,都没有我娘子这般漂亮。”

桃花又拍了他一下说:“你几时把耍贫嘴的本事学会了,咱这人可不好奉承。我出来做事好是好,在大伯跟前说的话就不算话啦。”

祥俊说:“哎呀,不就是帮他整理文章吗,这项工作还能做。咱家不是有两个老知识分子吗,你回去可以和他们说说,让他两个来做这项工作再合适不过了。反正他们闲得没事,在一起还可以商量探讨,共同研究,有点事干就不无聊了。如果他们要出去工作,咱们的麻烦就来了。”

桃花说:“去你的,年轻人闲了害心慌,老年人还找啥工作哩?他们就是想找,可能也没人敢要。我回去商量一下,估计不成问题,他们都是教师出身,教了一辈子书,和文字有深厚的感情,一定愿意干。”

桃花要马上动身回家,祥俊想叫她明天再走,桃花说:“我得抓紧时间,明天就想上班哩。往后经常在这里,非把你住讨厌不可。”

祥俊不好再说什么,就揹起他买回来的东西,把桃花送上班车。

黄昏时分,玉顺两口坐在门道里乘凉,对门的三快婆也和他们闲聊。桃花这时候回家,完全出乎意料之外,他们都以为祥俊和桃花吵了架,三个人有点吃惊,六道目光一齐朝桃花脸上扫来。

桃花先和他们打了招呼,然后放下背上提包,坐在旁边的闲凳子上。三个人从她脸上没有看出丝毫生气的样子,还是三快婆最先开口问道:“桃花,你难得有空出去,咋不多逛几天,急着回来干啥呀?”

玉柔接着说:“是呀,家里有我们在,你还有啥不放心的?”

桃花说:“不是,我在县里找到了工作,急着回来和你们商量一下,如果家里能离开,让我出去,明天就可以到县里去上班。”

玉顺担心地说:“现在的工作不好找,你怎么出去就找到了?可靠不可靠呀?听说现在搞非法传销的很多,你可不敢上当受骗呀!”

玉柔也说:“家里当然能走开,只要工作保险,我们怎么会不让你去哩?就怕不保险,各种骗子手、人贩子,都是以找工作为名行骗的。”

三快婆也插言说:“是呀,你们在乎那几个钱吗?人家大学生都找不到工作,你就那么容易,可能是卖当的。娃呀,你没出过门,没有社会经验,可不敢出去瞎碰,要是被人贩子骗去就不得了。我娘家--------。”

桃花急忙打断她的话,抢着把她哥食堂里的事说了一遍。玉顺首先表态说:“这事能行,保险可靠,给你哥管账哩。你去吧,我支持你。”

玉柔也说:“在你哥的食堂里当会计,一月给一千元的工资就不少啦。这事稳当着哩,你就好好干吧。家里有我,不用担心。”

三快婆又说:“只要稳当就好,食堂里的事能干,既能挣钱又不摊伙食,而且吃得也好。你说哪里还要雇个服务员,把我介绍去,我干------。”

三快婆的老板四慢叔出来找老婆,听到这话就嚷着说:“不行,不行,你去了叫我咋办哩?咱不挣那钱,把羊娃养大明年就有奶啦。”

桃花笑着说:“别怕,别怕,谁也不敢雇用老婆子,你们就在家里好好过吧。还有隔壁我大伯,我祥合哥两口走的时候,托付我照料大伯,我这一走,恐怕就有失前言啦。”玉柔忙说:“没事,我们这几个老年人互相关照就行了。”看起来,桃花要把会计当,临行又说事一桩,直叫那:

老农作文有人帮,退休教师再放光,要知所言什么事?接着再看下一章。

加入书签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