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农家娇妻心尖宠 > 第359章 二寻证人

第359章 二寻证人

“娘子,我们的证人看到那个情形也跑了,说是不愿意作证了。”钱久旭苦笑一声道,接着从胸前摸出一张纸。“还好,他将这与陈记饭馆的契书事先交给了我,不然,真的是什么都没了。”

“唉,当时那个情形,就算是他出来作证,估计也没什么用,大家只会认为是我们乱找的人。”海棠叹了口气,接着道:“如今还是等大家冷静几日再说吧。这个证人还是很关键,夫君,我如今身陷囹圄,还得麻烦你多跑几趟,再说道说道。”

“娘子,你我一体,哪里有麻烦一说,钱早早还等你回去呢。我不能在这里耽搁太久,今日就先走了,以后每日都来看你。”钱久旭拍了拍海棠的手背,起身说道。

“嗯”海棠看着钱久旭点了点头,这次在进监牢,有钱久旭陪着突然觉得浑身都充满了力量。“我相信你,我一定能出去的。”

第二日,平康王府派来的人便到了金州镇,见过了徐大人。

而,张孙氏当堂自尽的事经过一夜的发酵,居然越传越广,百姓们好像通过这事,将穷苦人对富人的嫉恨,对权贵横行的不满,一下子全部发泄了出来。不只是针对海棠、钱家,还有远在京都的平康王。

大家自然而然将海棠与平康王划到了一起,每日围在衙门口,给徐大人施压,让他将海棠法办了。甚至还有胆大的,居然跑到钱府门口去仍烂菜叶。

在这种情况下,下人再当堂为平康王澄清,似乎起的作用便微乎其微了。下人见事情不妙,立刻给京都平康王府去了封书信,说明了情况。

而此时的钱久旭,还站在小作坊老板家的院子里。

这已经是他上次升堂后的第二次过来了,这个证人似乎真的不大愿意理他,一直躲在屋里,连门也没出。

钱久旭叹了口气,对着屋里说道:“如今我钱府正在风口浪尖上,我不能再许诺你什么利益。但做人凭良心,我只需要你讲出此事的实情,还我娘子一个公道而已,你的这个善举,我钱某日后定当铭记于心。”说着还恭敬地作了一揖。

此时屋里,老板正在屋里吃着菜还喝着小酒,一点要出去的意思也没有。老板娘端着菜从屋檐下经过,远远地看了钱久旭一眼,刚刚他的那些话,她一字不漏地都听了进去。

进屋后,将盘放在桌上。

“我说,这钱少爷在咱们门口站了也有两天了吧?”

“是啊,两天了,这从早上过来到现在一直站着,滴水未进,没想到这堂堂钱府的少东家居然还是个痴情种。”老板洋洋得意地喝了一口酒,“照我说啊,这完全没必要,不就是个媳妇么?他那样的人家,还愁没媳妇,大不了再娶一个就是了,何必趟这浑水?”

也许是喝了点小酒,有点飘飘然,胆子便大了起来。说者无心,谁知他家婆娘听了立马黑了脸。

两步上前伸手便揪住了他的耳朵。“哦,他那样的不行,就你这样的,居然也编排起人家来了?好不容易碰见个痴情在乎自己媳妇的,就凭这个,你都得去给人作证。去,赶快出去应别人一声,别搁这儿灌这黄汤了,越灌越糊涂。”

“哟哟哟”老板疼得龇牙咧嘴的,连忙跟着站起身来。“去去去,我这就去,你快松手。”

老板娘这才松了手,老板在自家婆娘气势汹汹地注视下,只好灰溜溜地出去了。

应就应吧,反正自己一早已经答应了人家,是自己见事情有变,临时变卦的。

就这样,钱久旭阴差阳错地再次说动了作坊的老板。钱久旭看老板应承自己时战战兢兢的样子,心想:老板这次应该不会再临时变卦了吧!

李老太这次安安静静地去,没有轮上她讲话,又安安静静地回了,心里却是一点也不平静,早就掀起了滔天巨浪。要知道,就差一点,百姓这怒意可就都会奔着她去了。

回到家之后,她自己一个人躲在屋里直到天黑,连晚饭也没吃,蜡烛没燃,就这样睡了。翌日起了个大早,便将二妞叫到了屋里,还特意关上了门。

“媳妇,如今这事的厉害,你可知晓了?”

“嗯,儿媳那天去了,很是吓了一跳,没想到这张孙氏居然性子那么烈,真就朝着大老爷审案的桌子就撞了过去。”二妞点了点头,想起那日堂上的事,脸上一阵青白。

“我今日为何与你再提此事,你可知晓原因?”

李老太想起上堂前一天的下午,有个人突然来寻了自己,说得就是这事。来人还特意拿出了腰牌,据说是宫里来的大人物。

“李氏,你可是有个儿子,今年参加秋试,如今人就在京都?”来人开门见山,一出口就问在李老太最在乎的点上。

“大人,您是如何得知?”李老太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儿子的科举上,来人如此一问,当真是切中要害,立刻就转变了态度。

“我是宫里出来的,你说呢?这种科举的事,自然是要报到宫里去,皇上面前。”来人道。

李老太眼前一亮,还没来得及开口说话,来人带来的随从立即跟上话来。

“要说我们大人,这京都的官员,没有哪个敢不卖他面子,就是这普通的秋试而已,不过一句话的事。”

李老太在这一刻突然觉得自己似乎寻到了儿子科举路上的捷径,立即腆着脸笑起来。

“大人,快请屋里坐,老妇人眼拙,慢待大人了。”

“坐就不必了,大家都是敞亮人,今日我们大人亲自过来,不过是想要你一句话。”随从接着道。

“大人请说,老妇人无有不应的。”李老太笑道。

随从靠了过去,将来人的要求说给了李老太听。

无非就是不管以后再开几次堂,只要是关于这酱料的,就一定要咬死了这瓷坛里原来的酱料就是李棠记的。

李老太本就是这样计划的,这要求简直就是比着她的需求提的,一点难度没有,忙不迭的应了。

来人话不多,确认完这事,便带着随从走了。

至于李老太在意的事,临走的时候只丢下三个字。“等消息”

加入书签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