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三国:我二弟吕布天下无敌 > 第330章 再次信任

第330章 再次信任

许攸也确实有自己的理由。

“文则此战虽败,但其中大多是因为轻视敌人而致,有此一败,文则必然不敢再对陆逊有任何轻视,陆逊也就没有可乘之机。”

“此后,文则便可以凭借自己丰富的作战经验,找到可乘之机,一雪前耻。”

曹操眉头轻展。

许攸继续说道:“主公,文则这些年跟着您南征北战,立下汗马功劳,对于文则的能力,主公应当非常清楚才是。正是因为如此,主公应当对文则有更充足的信心。”

程昱也站出来说道:“主公,子远所言不差,我们还是要对于禁将军有足够的信心才可。”

曹操思考半会儿之后,点了点头,然后神情逐渐振奋,之前的颓丧逐渐消失。

显然,在这个过程之中,曹操的脑海里出现的是过去这些年于禁的种种表现。

确实,于禁的能力在过往今十年的征战生涯之中,已经充分证明。

他是当之无愧的顶级统帅。

确实不应该怀疑他。

当下除了于禁,难道还有更好的选择吗?

于是曹操下令:“着李通引五万精兵,去湖阳支援于禁,一切听从于禁指挥。”

南阳郡新野。

于禁兵败之后,带着残兵就逃到了这里。

新野虽然不是易守难攻之地,但是对于当下的于禁来说,却是一个栖身之地。

陆逊在围城几日之后,便下令退兵。

太史慈不解,便问陆逊:“伯言,我们为何退兵,那新野城中,并无多少粮草,只需围困十五日以上,必然能叫他绝粮,届时,可一战而下。”

陆逊便道:“若是只有于禁作为敌人,围困新野,的确是上上之策。可某所料不差的话,曹操的援兵很快就要来了。”

太史慈恍然。

“还是伯言考虑周到,这于文则乃是曹操爱将,地然不可能叫他牺牲在这里的,此时估计援兵应该已经在来的路上了。”

陆逊点点头:“不错,子义,接下来,到了考验我们的时候了,曹操新来援军,必定会给我们造成一定的压力。”

太史慈自信道:“那又如何,有伯言你在,就是再来十万兵马,咱们也未必会怕!”

这一句话,就已经体现出此时的太史慈对陆逊这个小辈是何等信任。

陆逊颇有一些感动。

能够如此都知道了晚辈的军中名宿,古往今来,少之又少矣。

此时他心中已然有一些猜想,难怪主公会让太史慈配合自己。

若是换做别的将领,怎可能这般信任自己?

陆逊心中忖度,一定要打好接下来的大战,方能不负主公重托,不负太史子义将军的信任。

太史慈自然不知道陆逊心中所想,只是说道:“伯言,你说,接下来应该怎么打?我都听你的。”

陆逊早有想法。

“接下来我要退兵蔡阳。”

退兵?

太史慈不解。

“伯言,不对啊,现在不是我们占据优势吗?为何要退兵啊?”

陆逊解释道:“湖阳毕竟无险可守,不能久战。之前一战,不过是那于禁轻视于我,才会有此一败。此战过后,他必然会谨慎小心。”

“以于禁之能,只需曹操派来援兵三万,就足以对湖阳造成巨大的威胁。”

“届时,我等就只能被困在湖阳城中防守,等主公派兵来援。”

太史慈大惊:“啊!那可不行!主公身边现在只有吕布将军,若是派兵来援,岂不是无将可用了?”

这一点基本认识,太史慈还是有的。

陆逊点点头:“因此,我等必须以自己的能力应对曹军接下来的进攻,而不是将希望放在主公的支援上。”

“这也就意味着,固守湖阳乃是下下策。”

“而蔡阳不同,蔡阳有滚河护卫,又和枣阳相近,若是将枣阳蔡阳连成一片,必然可以以此作为进退之据。”

太史慈恍然,原来如此。

“那我领兵去枣阳!”

既然要将枣阳蔡阳连成一片,必然是要有人过去的。

陆逊摆手说道:“莫急,子义将军,你另有去处。”

太史慈疑惑,便问:“那我应该去哪里?”

“子义将军,这一次,你带本部人马,潜入桐柏山之中,莫叫暴露了行踪。等我信息即可。”

太史慈这一次没有问自己去桐柏山之中干什么,只是领命。

翌日,于禁发现围困自己的吕军竟然全部走了。

于是他立刻着人去打探。

太史慈由于带着本部五千骑兵,一万步兵,共一万五千人,藏匿了行踪,所以斥候只打探到了陆逊的行踪。

还别说,就藏匿行踪这一方面,纵观吕哲麾下所有将领,没有一个人能够比得上太史慈的。

就连吕哲本人也不行。

好像太史慈这个人天生就很低调一样,自带霸夫,可以降低自己的存在感。

于禁虽然不知道太史慈到底去了哪里,但是知道陆逊的的确确是领着四万大军撤退了,心中稍定。

“这陆伯言此时撤退,定然是有别的计较。”

于禁沉吟片刻,也猜到了曹操那边派了援军过来。

果然,三日之后,李通率领五万兵马而来。

“末将阳安都尉李通,见过左将军!”

李通此人,名字还是颇有意思的。

他的大字叫做文达,小字叫做万亿。

历史上,官做到最大就是一个汝南太守。

这在曹操众多文武之中算不上什么出色的人物。

但是历史上,李通曾经干过一件非常漂亮的事情,因此得到曹操的信任。

官渡之战期间,袁绍对曹操麾下所有人许以重利。

当时整个许都以南,所有官员莫不心动,再加上对曹操的确是没有信心,所以民心军心统统乱成一锅粥。

只有李通负责防务工作的阳安,一片安定。

这其中,李通的功劳最大。

因此,一直以来,李通都深受曹操信任。

这可是患难之交。

“文达多礼了,主公让你前来,可有命令?”

李通将文书交给于禁:“主公命我将兵马交托于左将军,然后在帐下听用。”

“另外,主公说了,将军此败,悉骄纵所致,其罪大焉,需将军接下来好生注意,莫要重蹈覆辙,更望复建功业,洗清耻辱。”

加入书签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