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三国:我二弟吕布天下无敌 > 第356章 孙策劝舅

第356章 孙策劝舅

首先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就是陆逊杀俘的事情。

这个好解决,虽有一些争议,但是大多数人还是同意一点。

那就是魏兵该杀!

那些已经丧失人性的魏兵,今日若是放任他们离开,十个人当中哪怕只有一个人成为祸乱之源,对社会破坏力也是兵不堪设想的。

而一群已经丧失了人性底线的人,这种概率极高。

再者,这群人,不杀也不足以平民愤。

反倒是第二个问题,是否要将魏兵吃白肉的事情对外公开,引起了激烈的讨论,一时间竟然出不来结果。

郭嘉说道:“主公,臣以为不应该将此事公布。”

“其一,食用白肉,在魏蜀吴三国都曾经有过,如果算上这些人的亲属,总数量可以达到两百万以上,非常浩大。”

“其二,很多人在以往日子是真的活不下去,否则何至于易子而食?”

“若是公开谴责,则必定让这些人在我们大军抵达之时,誓死抵抗!”

徐庶却认为:“此等兽行,怎么能纵容?不能因为他们人数众多而放任不管,所以必须公开谴责!”

双方彼此都有自己的道理。

站郭嘉这一边的人想的是尽可能的减少大军攻伐的压力,站徐庶这一边的人想的确实人性道德以及法制的问题。

吕哲在经过权衡之后作出决定:“暂时不对外公开谴责此事,但是在我们治下,一旦出现以白肉为食者,立斩不赦,不计较理由!”

这件事情到此也算是一个结束。

之后庞统向吕哲报告了一个新消息。

“主公,下邳传来消息,牵昭这些日子有动静,似乎要对孙策将军动兵。”

吕哲点点头表示知道:“可有将牵昭的信息完全送到孙策手中?”

世人不知牵昭其名,只因此人低调,并非无能。

牵昭侍从乐隐,与刘备是刎劲之交。

早年在袁绍帐下听用,平乌丸有功,后来受到高干陷害,投了曹操,在和北方各部族的交战过程之中屡立战功,为曹魏北方的安定立下了汗马功劳。

虽然曹魏的牵昭不能和东汉的公孙瓒相比,但是差不了太多。

日前,曹操已经提牵昭为护军右中郎将。

吕哲最担心的就是孙策会轻视这个人。

只要孙策不轻视牵昭,那么以孙策的本事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庞统答道:“主公放心,已经将牵昭的所有信息送到了孙策将军的手中。”

下邳郡!

孙策前不久刚刚从广陵郡过来。

不过在他过来之前,就已经派遣先锋大将吴景安排好了下邳的防务。

本来他是不用过来的,但是最近得到消息说是牵昭要对下邳动兵,所以才来。

吴景见了孙策便道:“大王,不过区区一个牵昭而已,何至于大王您屈尊亲临?末将便能将他收拾!”

孙策摇摇头说道:“舅舅莫要大意,主公特意让军师庞统送来消息,叫我好生查看,便足以说明这牵昭不是泛泛之辈!”

吴景听说是吕哲的意思,心中有些不满。

准确的说,吴景对吕哲骨子里就没有什么好印象。

在吴景看来,自己的外甥孙策孙权二人皆有王侯之象,臣服于他吕哲实是无理。

他不能理解自己孙策的选择。

见到孙策这么听从吕哲的话,更是不爽。

可是他不能在公开场合反对孙策,所以只能将不爽暂时压制在心里。

孙策可不是一个只会用武力说话的莽夫,作为一个诸侯,孙策在察言观色方面的水平也是合格的。

更何况,吴景虽然嘴上不说,但脸上的神色并没有过于隐晦。

明眼人一眼就能够看出他的不满。

孙策心中暗自摇头,平时也就罢了,临阵之时,自己这个舅舅对静安王依旧如此怀疑,这并不是一件好事。

于是孙策尝试着劝解:“舅舅,你可是对我认主静安王有不满之处?”

这是孙策第一次当着众人的面点名此事。

以前都是在私下商议的。

吴景稍微愣了一下,然后说道:“不错,臣不满此事久矣!”

孙策皱眉问道:“舅舅,我先问你一个问题,当今之世,我或者权弟,有希望一统天下吗?”

吴景愣住了,说不出话来。

他当然不敢说自家这两个外甥可以一统天下。

当一方诸侯,称王称霸,或许有机会,但是想要一统天下,基本上不可能。

“舅舅,在我看来,当今之世,有希望一统天下的只有静安王吕哲,也只有他,能够给天下苍生一个安生立命之所。而且,这一天的到来不会太晚。”

“届时,我和权弟若是依旧称王称霸,割据一方,应该如何自处?还是说舅舅觉得,我们能抵抗静安王的大军,偏安一隅?”

“这……”

吴景张了张嘴巴。

孙策趁势追击:“到时候,静安王大军所至,我等只有两个下场,一个是俯首称臣,从此被圈禁起来,另一个就是死路一条。”

吴景脸上出现惊色!

“可现在不同,我们兄弟二人在吕哲需要的时候,以全部身家而投,将来不说是封王封侯,至少可以保住我等家族富贵。”

吴景下意识地点点头。

“舅舅还认为我与权弟投靠吕哲是错误的选择吗?”

吴景深深地叹了一口气,然后说道:“唉,是舅舅目光短浅了!”

随后就低着头不说话。

孙策知道,吴景至少是被说服了大半。

其实孙策的话并不完全是他的心里话。

此时的孙策早已经不是当初那个虎啸江东的小霸王,而是在外征战多年,见识过世界之大,了解到了吕哲的心胸之宽广的孙策。

所谓的家族的富贵,不过是孙策用来说服吴景的一种托辞而已。

他孙策,怎么可能将自己的目光局限在这上面?

只有吴景这种没有远大志向的人才会认为家族富贵是重中之重!

劝服吴景之后,孙策才对吴景介绍起牵昭的背景信息。

不得不说,孙策的确是聪明。

若是在解决吴景心中的不爽之前,将牵昭的厉害说出来,吴景无论如何都是听不进去的。

加入书签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