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三国:我二弟吕布天下无敌 > 第372章 吕哲施仁

第372章 吕哲施仁

这是何等的信任?

诸葛亮听了这个命令之后皱了一下眉头。

吕哲注意到了诸葛亮的异常,心中沉思。

在看三国演义的出后,曾有一段诸葛亮和魏延之间非常著名的戏码。

那就是魏延投刘备的时候,诸葛亮见魏延第一眼就认为魏延脑后有反骨,叫人将他架出去砍了。

只不过类似的事情在魏延投靠吕哲的时候并没有发生。

吕哲还以为三国演义里面的事情是虚假的,是故意构建的。

事实上,历史上的以及自己眼前真实的诸葛亮都没有认为魏延是一个脑后有反骨的人。

一直以来,吕哲都是这么认为的。

而且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面,吕哲都在考察魏延其人。

结果发现魏延其人忠诚度可能不高,比较追求个人价值最大化。

注意,这里说的是个人价值最大化,而不是个人利益最大化。

换言之,魏延一直追求的是一个展示自己才能的舞台,而不是要多少享受,要多少钱。

魏延追求的功成名就。

这也是吕哲敢于让魏延带兵出去自己随意行动的原因。

吕哲自信,自己能给魏延的,曹操和刘备都给不了。

那他魏延从哪里去反?

再者说了,历史上,魏延在蜀国那么艰难的情况下,还依旧没有反叛。

这就足以说明魏延并不是一个有反骨的人。

甚至可以说是一个知大义,有小义的人。

只不过此时的诸葛亮为何要会有这种反应?

吕哲心中很是疑惑,但是并没有问出来。

贾诩皱眉问道:“主公,温侯和魏延将军都离开金陵,那金陵的安全该怎么办呢?”

吕哲笑笑说道:“交给徐盛和马岱吧,除此之外,文鸳,周泰也留在金陵,加上我,一共五员大将,足够守卫金陵安危了。”

众人皱眉,吕哲所说的这四员将领,其实都算不上是最顶级的大将,让他们去打一些局部战役,完全是没有问题的。

可如果是想要靠他们镇守一方,这就不行了。

至于吕哲本人,他们还是不希望走到让吕哲亲自上战场的那一步。

吕哲见众人犹豫,笑笑说道:“放心吧,有诸位在此,作为众武将的脑袋,足够防守金陵了。”

此言一出,众人才点点头。

不错,有四位能够打好局部战役的将领在,只需要和他们这些谋士好好配合,完全可以镇守一方。

甚至这样的阵容开疆拓土都没有问题。

“既然如此,完全遵照主公的意思去办。”

此时议定,吕哲又一个问题,犹豫了一下之后,还是说出来了。

“诸位,其实今日我突发感想,觉众将士已经有四月之余未曾见到自己的亲人了。虽说将士百战不还乡,乃是常态,但是我觉得有机会的话,还是要给将士们,尤其是底层士兵们一些关心,或许可以分批次让将士们回家探亲,诸位觉得可否?”

这突如其来的话,让众文武都懵逼了。

随后无一不是感慨的。

能够为士兵们思考到这个地步的,古往今来,唯此一人耳。

真乃仁之至矣。

不过众人对于这个建议基本上是持否定态度的。

贾诩第一个说道:“主公,您的想法是好的,但是为人兵将者,常年征战在外乃是常态,儿女情长,这些,在他们上战场的时候,就已经置之度外了。”

上来说的话就这么重,只差指着吕哲的鼻子说你这是妇人之仁了。

谨慎如贾诩,能够说出这样的话,那其他人的话,自然就更不好听了。

徐庶说道:“主公,是何人在你耳边聒噪,让你说出这般不顾大局的话?需要严厉惩治其人。”

“主公,切莫要有这等想法……”

一时间种种劝说,反而让吕哲懵逼了。

这是怎么了?

最终还是诸葛亮站出来说道:“主公,将士们征战在外,时间一长,自然就思乡心切。平日里,这种思乡之情会被他们压制在心中,可若是有人故意点出来,尤其是身为主公的你点出来,这种感情就会彻底无法压制,到时候一旦家里有什么麻烦的话,则势必会导致军心大乱。”

诸葛亮这么一讲,吕哲立刻就明白了众人为什么要这么反对了。

确实,若是真的允许部分士兵先回乡探亲,定然会因为种种因素导致他们的心不在战场上。

毕竟这个时代的士兵,集体信仰以及觉悟还没有到那个地步。

也罢,只好放弃这个想法了。

不过诸葛亮的话又让吕哲想到了另外一件事情。

“对了,若是士兵的家属在生活上出现了困难,我们是不是要专门组织一个部门帮助一下?”

对于这一个提议,再也没有人觉得不合适,反而觉得这大大有利于提升士兵们的归属感荣誉感和作战意志。

于是,最终认命虞翻成立了相关部门,建立一套从军队到地方的独立系统。

主要负责对军属的情况收集以及反馈,若是出现问题的话,作为报给诸葛瑾主持的军政部门,让军政部门给出一个处理方案。

这件事情对吕哲他们来说只是一个小的不能再小的事情,甚至付出的成本也不过是给一些人俸禄而已。

除此之外,就是一部分连正常生活都无法维持的军属,在我需要给他们一些特殊照顾,让他们至少过上不次于普通人的生活。

有工作能力的提供工作,没有工作能力的则提供保底生活物资。

最后就是避免他们受到地痞流氓以及腐吏的欺负。

这个才是吕哲成立相关部门的最重要的目的。

不能让士兵在前方厮杀,家属却在后方被人欺凌,这不像话。

但是对于吃士兵们来说,确实超越他们生死的大事。

“大王仁厚,古之未有也,我等当效死命啊!”

类似这样的话,在军队里,突然流传开来。

众将们无不发现士兵们的作战意志以及作战积极性都高出许多。

有家人的,感念吕哲恩情,知晓自己没有后顾之忧,

没有家人的,感念吕哲的仁义,愿意用死。

加入书签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