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三国:我二弟吕布天下无敌 > 第416章 战略变化

第416章 战略变化

吕哲点点头说道:“不错,虽然洛阳当年经历过一次惨重祸患,导致宫阙尽数被毁,百姓十不存一,千里良田化作焦土,但是经过这些年的发展,洛阳一带的农业基本恢复,甚至农田的肥沃程度更甚往昔,若不是人口依旧没有完全恢复过来,完全又是一个新都。

再者,洛阳的战略地位非常重要,若是能够将这里拿下,就能够直接控制整个司隶,甚至是对陇右,雍凉两地乃至于关中都产生巨大的影响力。”

诸葛亮和庞统对视一眼,知道主公这是要为攻打蜀国做准备了。

这和最开始的战略发展方向是有一些不同的,甚至可以是说翻天覆地的变化。

吕哲以及一众文武最开始的而发展战略就是从扬州往北,攻打徐州,青州,冀州,幽州,和曹操形成东西对峙的局面,然后对曹操步步紧逼。

前面的部分是没有问题的。

他们确实已经完成了和曹操东西对峙的局面。

后面的步步紧逼,显然已经被吕哲放弃了。

“主公是想要分割曹操和刘备,然后逐个击破?”

诸葛亮再次问道。

吕哲则又是点点头:“不错,正有此意!”

两人彼此对视一眼,脑海之中疯狂转动,开始思考这种改变的可行性。

吕哲开始解释他的想法。

“以前之所以想要步步紧逼,减少曹操的战略纵深,无非就是忌惮曹操地广人多,战争潜力巨大,所以才想着慢慢消耗。”

“可我不曾想到的是,曹操居然会这么快速的消耗自己的兵力和粮草,更让我无法预料的是,曹操会在这一次次的战役之后,最终暴露了自己的本性,失去了民心。”

“此一时彼一时,此时的曹操已经将自己的战争潜力挖掘到了极致,可以说是完全没有退路了。”

“哪怕是有着广袤的战略纵深,曹操也无法将其发挥出作用。”

“因此我军现在完全可以采取速胜的战略,迅速将曹操逼至死角,即便是最终曹操逃脱,也难成大器!”

“没有民心的曹操,即便是逃到天涯海角,都不足为惧,只要他敢出现,我就敢教他做人。”

“主公此言有理!”

诸葛亮和庞统听了之后,恍然大悟。

甚至他们想到的细节比吕哲想到的更多,更到位。

一番交流之后,确定了新的作战计划。

“主公,金陵来信!”

就在三人刚刚说完战略改变问题,准备商量如何夺取洛阳的时候,孙皓找来了。

“你们不当猜猜,郭嘉要说的是什么事情?”

吕哲故作神秘地说道。

一开始诸葛亮庞统二人还不觉得有什么,只是看到了吕哲这个神秘的表情之后,发觉有一些不同之处了。

两人脑子都转的很快。

庞统率先说道:“臣以为奉孝所说之事应该和襄阳有关。准确的说是和我们刚才商议的内容有关。”

诸葛亮没有说话,但是基本上是认可了庞统的说法。

吕哲也没有继续说话,而是打开信件。

看着看着,吕哲脸上逐渐露出笑容:“士元果然聪慧多计,奉孝来信,正式要劝说我改变之前的战略,让我下令攻取洛阳。”

随后就将信件交给两人。

基本上,郭嘉信件里所说的和他们所讨论的内容八九不离十。

诸葛亮感慨道:“奉孝果然有经纬之才,我们这边才刚刚商议好,他在几天之就已经确认了方案,真真正正是叫人佩服啊!”

边上,庞统颇有同感。

当日,一道道命令从下邳传送出去。

既然在大的战略上要发生改变,那么下面每一个作战单位自然是需要通知到位的。

至于说要不要担心被曹操发现。

战略这种东西,是无法隐瞒的。

即便是情报工作做得再好,人家只需要一看你的动作,就知道你想要干什么。

毕竟谁也不是傻子。

曹操更是聪明人之中的聪明人。

一两个奇谋,他可能无法察觉,但怎么可能猜不到战略上的事情呢?

所以战略这玩意基本上就是明牌作战。

马超许褚二人正因为被司马懿戏耍一番之后,怒气无处发泄呢。

现在得了攻打虎牢关的命令之后,瞬间就找到了发泄口。

于是两人留下两万兵马给陆逊作为补充,使得陆逊的兵马重新达到了十万。

然后两人带着七万大军扑向虎牢关。

虎牢关,南连嵩岳,北濒黄河,山岭交错,自成天险。

自古以来,若是人们说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那这里必然就是首选之地。

纵观天下,能够在名气和地位上与之相比的,只有潼关。

因此,这里一直都是兵家必争之地。

这个道理,不仅仅之时吕哲懂,曹操自然也是懂得。

正常情况下,曹操应该在这里设置重兵,派遣一员猛将或者一流统帅防守。

可是这段时间,襄阳的连续告急,使得这里的兵马都被调往襄阳支援。

只留下三千普通士兵在这里防守。

而且这三千士兵之中居然有一半人以上是新兵。

更过分的是,这些新兵年纪大多数都不是很大。

这意味着什么?

须知,在汉朝,二十岁以上,男子必须强制服兵役,一生至少服兵役两次,每次不得少于两年。

但是多年来频发的战乱改变了服役制度。

尤其是最近几十年。

最开始东汉施行的征兵制为主募兵制为辅。

征兵和募兵的主要对象也是接受过兵役的老百姓。

但是黄巾之乱时期,征兵制因为两个原因发生了根本性的破坏。

其一,就是因为普通老百姓在兵役期间,大多数都是被当做劳动力来使用,根本就没有得到过真正的军事训练。

其二,空饷虚兵的事情屡禁不绝。

这就导致了征兵制征召的士兵基本上没有什么战斗力。

于是皇帝下放权力,允许地方自己募兵,自负财政。

从此,征兵制沦为虚设,募兵制成为主流。

后来随着曹魏一同北方,三国鼎立的局面成型,募兵制因为权利过于分散,地方权利过大,被强制废除。

募兵的权利来到了曹操刘备等人手中。

加入书签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