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草根 > 第220章 接触牛叉人物

第220章 接触牛叉人物

第220章接触牛叉人物

感谢∈绝杀→哥对《草根》的月票鼓励。(手打)——

叶斌静静的坐在那里,打量着对面的男子,别精气神与林永波还真有神似,*平头,国字脸,始终挺拔的身躯,都透着一股迫人的气势,尤其那双不算大的眼睛,那种满不在乎的眼神,让人不由会生出放肆的感受。

石景贤显然与他关系很好,话语间透着随意。

这人就是金波所提起的那个牛叉人物,蔡佑汉。叶斌通过石景贤邀请的他,三人酌,气氛更为宽松一些。叶斌并没有跟石景贤透露邀请他的真实用意,只是听了这么个人,想认识一下。

石景贤虽不知叶斌为何非要认识蔡佑汉,但多年的老组织了,那敏锐性还是有的。能被叶常委邀请,要认识认识,对蔡佑汉来应该是一件好事。

双方都是他的好朋友,至少他心里是这么认为的,能够坐在一起互相认识一下,他认为是很值得的,所以他立刻答应了叶斌,并安排了这个三人酌的场合。

“党的十四大的决议标志着改革开放进入到新的历史阶段,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是猛然就出现的,而是经历了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四大长达14年的时间内逐步实现的观念更新。”

“你们看啊,1979年,国家提出了‘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相结合,以计划调节为主’的方针,第一次使市场调节在经济体制中取得了一席之地。党的十二大提出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思想。党的十三大提出了‘建立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经济体制’的主张。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方针。党的十四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这一观念更新的过程表明,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在不断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很务实、很科学。”

话题转到了去年召开的十四大上,蔡佑汉开始毫不客气的夸夸其谈起来,这倒也能跟他现在的工作挂上钩,分析起来头头是道。

叶斌微微一笑,问道:“那么你认为应该建立怎样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这个问题有些尖端了,当时中央也只是确定了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而已,具体的内容则还没有涉及,或者正在讨论之中。

蔡佑汉瞥了叶斌一眼,对这位年轻的市委常委,应该他还是很敬佩的,主要是敬佩他敢拿青港区的**问题开刀,胆量、气魄和勇气都是没的,这也是他听石景贤起还请了叶斌,他还愿意前来的主要原因。

不过,叶斌忽然问起的这个问题,却让他对叶斌又有了新的认识,当大家都在讨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确性的时候,他却已经把目光放到了建立怎样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上了,思维超前,可不是那么简单。

蔡佑汉沉吟了一下,这个问题其实他也思考过,眉毛一扬,道:“首先要建立起与计划经济不同的宏观经济调控体系,其次要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目前我能想到的也就这些,不知道叶书记对这方面有什么高见?”

石景贤微微一笑,对于讨论层面上的交流,他还是很喜欢的,正好也看看这位叶常委的腹中锦绣。

叶斌淡淡一笑,道:“谈不上什么高见,既然是市场经济,首先我认为应该确定下市场主体,从你刚才的分析中不难看出,国家采取渐进式推进改革方式,肯定是要以公有制为主体,形成一种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格局;其次,就像你的要建立市场体系,要建立一种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实现城乡市场紧密结合,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相互衔接,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第三,也如你所言,要建立宏观经济调控体系,这就涉及到政府管理经济职能的转变,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第四、要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走共同富裕的道路;第五就是要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配套的社会保障制度。只有这些基础框架搭起来了,市场经济才会真正的运行起来。”

蔡佑汉非常震惊,他仔细品味消化着叶斌提出的这些新颖、超前的概念。

石景贤虽然从事的是组织工作,但从考查干部大局观的角度,他对当前的经济层面上的东西了解得也很多,因此也陷入了沉思之中。

良久,蔡佑汉眼里流露出敬佩的眼光,道:“叶书记,佩服、佩服啊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真是令人茅塞顿开啊。”

叶斌微微一笑,道:“这些国家大计,我们坐在这里也不过是空谈而已,哪里有什么值得佩服的。倒不如就青港区的经济发展战略,来具体谈谈如何?”

蔡佑汉颇含深意的看了叶斌一眼,微微一笑,道:“叶书记,不会是有什么事让我帮忙吧?”

他倒是一都不客气,直截了当的问了出来。其实也难怪他会这么想,叶斌忽然把话题引到了青港区经济发展战略上来,倒是正好与目前青港区的形势发展相吻合,挖完**的根子,也该发展经济了,要发展经济自然要先考虑拿出一个完整的发展战略。而他身为市发改委副主任,对全市经济发展的全面了解和设想自然也是题中应有之意,具体到青港区的经济发展战略,他考虑问题所占的角度和高度自然更全面,所谈建议也更具有借鉴意义。

叶斌不由笑了,聊侃道:“佑汉兄,还真是一都不谦虚啊。”他忽然换了一种更为亲近的称呼,让这聊侃显得很亲切,以免变成讥讽的味道。

蔡佑汉哈哈大笑,道:“叶老弟,青港区经济发展战略是你的题中应有之意,你既然问我,我又何必谦虚呢。”

石景贤不由莞尔,他心里好像隐约猜到了叶斌的目的。

叶斌也爽朗的笑了,道:“既然如此,那就算弟向你讨教了。”

蔡佑汉又露出沉吟的神色,稍许,才选词斟句地道:“青港区的情况比较特殊一些,三区合一,看似事权统一,但在发展上很容易导致层次不清、重不突出。容易造成什么都想抓,什么都没抓好的局面。所以在经济发展战略的确定上,必须确定出主次、先后,优先发展什么,同步推进什么,什么稍后发展必须明确。”

叶斌露出关注的神色,凝神静听着。

蔡佑汉看了一眼他的神态,越发谨慎,“我认为目前总体发展思路应该定位为:优先发展高新技术开发区,同步推进新城区建设开发,稍后发展旅游杜建区建设。实施高新技术产业化、经济国际化、新区城市化三大战略。”

“围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目标,进行四位一体创新。一是体制创新,要成立一个专门机构,全面承担高新区的开发、管理、监督、服务职能。充分落实上级赋予高新区的高级经济管理权限和部分行政管理权限。最终目标是建立有利于高科技产业发展的办事高效、运转协调的政府工作机制。”

“二是产业创新,要在高新区形成一至两个主导产业,要围绕主导产业形成上、中、下及配套服务的产业链。这样才能形成持续发展的优势,确保高新区快速发展。”

“三是投融资机制创新。要建立起‘以政府为引导,以企业为主体,以风险投资为主要支撑,多方吸纳社会资金的科技投融资体系’,增强企业在资本市场上的融资能力,增强招商引资的吸引力。”

“四是城市化机制创新。要高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推进城区建设由‘城市形象开发向城市功能开发转变’,城区功能由‘单一性生产流通功能向综合性服务、辐射功能转变’,城区设施由‘被动适应的数量扩张型向适度超前的全面配套型转变’。确立中心区与各乡镇的功能定位、城区分工。”

完,他很是期待的望向叶斌,心里竟然有些期盼他的正面评价。

叶斌心中暗赞,就是他了微微一笑,忽然问道:“佑汉兄,可愿意到青港区与我搭伙?”

蔡佑汉哪想到他会弄出这么一句与评价根本无关的话来,当时就愣在那了。

石景贤暗道果然,心里替老朋友欢喜,终于可以迈出发改委,上升一步了。看他仍在发愣呢,不禁好笑的提醒他道:“佑汉,发什么愣啊,叶书记在问你是否愿意去青港区任区长,与他搭伙呢。”

他还害怕蔡佑汉没听明白,直接出了任区长三字。

蔡佑汉这时已经醒过味来了,谁叶斌没有评价,这就是最好的评价了,难怪他会考问自己青港区的经济发展战略。眼睛露出一丝怀疑,望着叶斌,轻声问道:“你能摆平牛晋德?”

这家伙还真敢问。

而另一位还真敢回答,“能不能摆平牛晋德,不是你应该操心的,你就你愿不愿去吧。”

石景贤感觉手心都出汗了,这两家伙还真是天生一对,胆大,竟然拿市委管干部的副书记较上劲了。

蔡佑汉反而放松了,悠闲的望着叶斌,淡淡道:“为什么不去啊,当然愿意去了,做梦都想去。”

加入书签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