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乡镇官途 > 第204章 副县长人选

第204章 副县长人选

严享春和杨星灿便讨论了一下最近县里面的事情。

严享春便说:“最近常委会有个预热会,说是要准备推荐副县长人选了,你看,我们有机会推人不?”

杨星灿笑着说:“我们能推谁呢?我没资格,沈雪梅也没资格,再说了你之前不是答应过陈安了么?”

严享春点头说:“是啊,我是答应了陈安,这也算是坏中挑稍微不算太次的吧,几路人马都要推出自己的人,宋远华这次特色的人物吴雄因为落马,所以,他不打算再推人了,据传现在人大常委会主任朱杰安与他走得比较近,估计是朱杰安在做他的工作,想让他支持交通局长方星。

另外还有一派人马便是冯兵在推选民政局长马开亮,现在的人选就是这两人呼声最高,反倒是陈安几乎被忽略了,根本没有人推荐他,不知叶县长到底是怎么想的。”

杨星灿突然问:“书记,那你认为哪个会胜出呢?”

严享春笑着说:“你小子当我算命啊?我哪能得知谁人胜出,那得看谁在常委会上的得票人数多少了,如果有人推荐了陈安,那么我这一票当然是投他了,如果没人推荐的话,那么我便不投任何一人,因为另外两人都是差不多的货色。”

杨星灿突然笑着说:“现在方星与马开亮公开了要竞争副县长了,而陈安则是在暗中观察,会不会他明知实力不济,好先让这两人相互攻击,他再来捡一些便宜?”

严享春躺在沙发背椅上面,分析了一下说:“有可能是吧,只是这两个人再怎么争我想都会适可而止的,毕竟他们背后的人没有太大的利益纠纷,所以会平衡好的。”

没过多久,杨星灿看到山远县的民政局长马开亮和交通局长方星争相出现在县报和丰足市报上面。

反而是招商局长陈安一直安静地没有一丝消息出现。

杨星灿有一次下班后遇到陈安,便问了一句:“陈局长,你有没有看新闻?现在另外两人风头正盛啊。”

陈安笑着说:“我不相信他们能一直这么平和地笑着竞争下去,如果两个小孩子只有一个玩具的话,他们都有可能打架,况且他们都不是小孩子,这个玩具也不差,还是一个副县长!”

杨星灿便笑着说:“那陈局长反而还有些沉得住气啊!”

陈安叹息一声说:“那也没办法啊,谁叫人家有背景,而我也只有背影了,只有看他们两虎相争时,我出来捡个便宜了。”

随后几天,交通与民政都是轮流上消息在县报,也有丰足市的报纸在报道相关新闻。

大家都知道这两家单位的局长在开始寻求舆论支持了。

杨星灿随手看了一篇县的报道,发现县报用了一个专版来报道民政的事情。

那个专版的标题就是《大爱无痕:我县民政救济补齐民生短板》,介绍民政事迹也少不了民政局长马开亮的事迹报道。

杨星灿拿着当天的报纸递给严享春说:“书记,你看,现在专版报道了民政,是不是意味着马开亮已基本上胜出了?”

严享春看了一下报道说:“不一定,这或许只能说是宣传部长在支持他而已。”

杨星灿有些担忧地说:“马开亮这么高调地亮相,他就不怕人曝光了民政的负面事情么?”

“当然不怕了,他现在有冯兵撑腰,从现在的盘面上看,宣传部长向志勇也在支持他了。马开亮自然也怕记者来负面新闻了。”

杨星灿突然笑着说?:“宣传部长能管县报,但是管不了外地的媒体啊。”

严享春没好气地说:“谁没事会跑一个县来报道这些杂乱事情啊。”

可是,没等严享春把话说完,杨星灿便收到了陈安发给他的一条短信:杨秘书,外地媒体曝光了我县留守儿童冻死于街边的事情。记者为罗烈!此人曾曝光了山寨企业后消失的。

杨星灿一惊,马上把短信递给了严享春看。

严享春顿时有些惊讶地说:“才说不会有事,结果便来事了,这个罗烈到底是何方神圣呢?为何在当初一战成名之后消失不见,现在又在关键时刻出来曝光了负面信息?”

杨星灿想了想便说:“我想还是先找找他写的什么报道吧。”

杨星灿便占用了严享春的电脑,在网上搜出来了那篇报道。

发出报道的媒体也恰好是今天,只是媒体是外省的一家都市报,记者正是杨星灿要寻找的罗烈!

从那篇报道中,杨星灿才知道了事情的原委:

罗烈的报道指出,他只是顺路到山远县,在一家贫困户中借住了一晚。很多家庭的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只留下家中的老人和小孩。

那户老人腿脚不方便,但为人极为热情,临走时,那个老人拜托他帮忙寻找一下十多岁的孙子,因为他的孙子已有三天未回家了。

罗烈便联系了那个老人外出打工的儿子,让老人的儿子传了一张小孩的照片。

罗烈收下了照片了之后,他在采访过程中无意看到了工棚,工棚位于山远县城边的大工地,不知何故没有施工了,那儿的废旧工棚比较多,也有不少小孩长期在那儿玩,也有一些生活困难的人在那个地方寻找一个临时住宿。

这些人自然是买不起烤火工具,便只能用最原始的木材来烤火取暖,结果由于这些工棚通风不好,在里面烤火极易引发一氧化碳中毒。

罗烈原本是想采访一下这些住工棚的人,结果却意外发现一个工棚里面死亡了一个小孩,而那个小孩正是老人拜托罗烈要寻找的人。

罗烈便马上报警,随后把消息告之了老人。

罗烈在新闻中毫不留情地指责山远县对困难群众的关注度不够!对弱势群体的关爱只停留于表面文章,根本没起来基本的救济作用。

严享春看了新闻之后,便问:“怎么这个事情我没收到消息呢?你收到没有?”

杨星灿也摇头说:“没有人给我说,我马上查一下是哪儿出了问题。”

严享春闭眼想了会说:“不用了,估计是委办截留了,没有报给我,也罢,现在事情已闹大了,如果马开亮没有这么高调可能还没事,现在他这么高调宣扬民政工作如何好,结果连最基本的取暖保证都无法保证,还谈什么托底啊!”

杨星灿也有些好奇地问:“那个记者罗烈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啊?消失了那么久,我之前一度以为他被人灭口了,结果现在又突然冒出来了,并且曝光的事情都这么有料,都可能对全县产生重大的影响,他不会是有人故意请来的吧?”

严享春想了想便说:“你试着寻找一下罗烈的线索,看能否联系上他,如果能够让他说出多年前的旧事当然最好了。不过,我猜想的话这会很困难吧。”

杨星灿点头说:“再有困难也要迎难而上啊,不然的话,我们在县里面真的是找不出任何的突破口了。”

只是让杨星灿没有想到的是,罗烈对留守儿童遇难只是打响了第一枪而已,后面的形势变化已远远超出了严享春和杨星灿的估计。(未完待续)

加入书签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