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悠然我思 > 没去玩月10

没去玩月10

母亲与直七院(10)

十、"彦"的来历

那篇《直属第七保育院大事记》记载:1944年月,五中队毕业,学生分别考入**江北董家溪思克职业学校和国立十五、十六中学,其中就有我的二姨彭金香。

那篇《直属第七保育院大事记》记载: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全院师生欢呼,并望早日复原。八中队毕业。其中就有我的母亲。

抗战胜利后,根据有家的回家,升学的升学,参加工作的参加工作的复员原则,母亲在1945年初秋离开了直七院,离开了这所承载了有关她从一个几乎什么都不知道的女童长成为一个含苞欲放的少女的全部过程,而母亲在这块土地上,几乎经历了直七院的成立、成长、巩固、提高和结束的全过程。正是因为有了在直七院打下的良好的学习基础,她才能轻松地考入后来很有些名声的宜都师范,当然那是后话了。

对于母亲而言,直七院的伟大就在于:"从199年7月到1946年6月底结束,历时七年,一直沿着爱国、民族、进步的道路在发展,在前进,她像慈母一样哺育了五百多个从战火中抢救出来的受难儿童,教给他们大千世界的知识,教他们识别善恶美丑,给他们指引人生的正确航向。()"童年时代的启蒙教育,往往奠定一个人一生的人生道路,从母亲的8年的人生道路留下来的点点足迹就可以见证直七院对她的深刻启示,以及对她的思想的形成、文化的传承都留有清晰的烙印,这是不可否认的。

对于母亲而言,她对那个为人正直、大公无私、*襟宽广、关心难童、爱惜人才,是院长又是妈妈,是严师又是益友的杜彦桐应该比其他的保育生怀有更强烈的感激和眷恋,因为在拿到这本《中国战时儿童保育会直属第七保育院(199.7-1946.6)史料汇编》、读到了杜彦桐的名字的时候,我就如同醍醐灌*、恍然大悟了:我就知道了母亲在改名字的时候,就是直接从那个杜妈妈的名字中间取出了一个"彦"字作为自己的新名字,而且绝对是这样的!

有两种可能。一种可能是杜彦桐喜欢我母亲,认为那个彭金元不太好听,索*将自己名字中间的那个"彦"字送给了自己的学生,告诉她,彭彦这个名字的含义就是有超强的忍耐力,仔细想想还真是这样的;另一种可能是母亲出于对杜彦桐的崇拜,主动要求将杜妈妈名字中间的那个"彦"字作为自己新的名字的。杜彦桐是一个有知识、受人尊重的新女*,我母亲也是一个"小荷才露尖尖角"的小女生,这两种可能*放在当时都有极大地可能。更为凑巧的是,母亲也和她的杜妈妈一样,一辈子忠诚于教育事业和妇女运动,这一点似乎还有些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总之,在庆祝日本投降、抗战胜利的锣鼓鞭炮声中,在自己一方面归心似箭、另一方面也恋恋不舍的错综复杂的心理之中,14岁的彭彦离开了直七院,离开了杜妈妈,也离开了那些朝夕相处、患难与共的兄弟姐妹。她当然会唱杜彦桐写的那首《毕业歌》:"别矣南川,秋水潺潺,远山苍苍,国家的恩惠,同学的友爱,老师的温情,铭刻在我们心中,永不忘!(4)"(未完待续)

加入书签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作者宜昌石头其他书: 屐痕点点 红杏枝头 直挂云帆 印象宜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