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人生五味 > 29、第十九回诠解红楼(上

29、第十九回诠解红楼(上

第十九回

葛龙泉诠解红楼甄士隐被宠至尊

姚校长倾听好了受教诲得到真谛

有葛龙泉的艺术衔接,市陶瓷职工中专学校的校长姚辩与市新来的副部长姚止喝了一个天昏地暗,唱了一个不亦乐乎。之后,姚辩在家足足睡了两天两夜才算是醒酒,即使是到了第三天,才勉强能到学校上班。不过,那也是被酒老爷指使得人不是人鬼不像鬼,整个人恍恍惚惚,昏昏沉沉,没有半点的精气神。什么事情也懒得去问,什么事情也没有精神来做。

又过了三天,姚辩总算是恢复了正常,仍然与往常一样,一早起来,司机干烈将他从家中拉到学校。办公室内,卫生早已经让打字员郎红打扫过了,开水也已经打完了,几只茶杯也都整齐地摆放在那里,新来的报纸也放在办公桌面上。

学校一切如旧,上课铃响了……,下课铃响了……。

可姚辩依然多是斜躺在办公室内的沙发中,头还是有那么一点点的沉,不过,精神头已经好多了。他有点后悔,那天晚上就不应该喝得那么的多,自己长这么大,从来就没有喝过这么过量的酒,更没有喝过这么多的酒。而当时自己为什么要喝得那么的多,而且是连想没有想,连眨巴眨巴眼都没有,而且是即便到现在这个时候也不知道自个那时喝了多少。这是他有生以来第一次喝得最多而且是最不要命的一次酒。至于为什么,他当时没有想,现在也想不出来是个什么理由。除了舍命赔君子外,恐怕是再没有什么有值得拿来作为理由打发的理由了,什么叫“人在江湖,身不由已”,姚辩似乎有了一次深层次的直截了当的感悟。

姚辩正糊里糊涂地想着,葛龙泉突然推门进来,只见他意气风发,进门朝着姚辩甩过去一个响手指。但也可能是这个响手指甩得并不怎么的响,葛龙泉同时甩出一个响舌,以增加那个响手指的份量,并非常兴奋而干脆嘹亮地朝着姚辩一笑:“成了!”

也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这姚辩突然间一个鲤鱼打挺式的从沙发上折身起来:“成了!什么成了?!”

葛龙泉笑嘻嘻地坐到了姚辩的办公桌后的坐椅上,说:“文件已经发到市局了,你校长的任命。看来,我给你认的这个本家二哥,还真的行呀,够朋友!”说话间,葛龙泉显露出一种满足的自傲。

姚辩兴奋地抬手拍了一下大腿,几乎精神了十倍:“奶奶的,苍天有眼,总算是没有给元书府这个王八尿的给毁了。”

“看看,看看,又来了,又来了是不。关键时候,你总是掉链子,到了要办真事的时候,你就不知道你是谁了,怎么又扯上了元书府了?”葛龙泉指责姚辩。

姚辩嘻嘻一笑:“我也是这么一说。你看看,把那天晚上的费用拿来报了吧。”

“什么费用?”葛龙泉问。

“那酒。”姚辩说。

“这个你就不要问了。让你做了酒陪,哪里还能再让你掏钱。”葛龙泉说。

“咱还得真的要感谢这个二哥了。下个星期,咱是不是先到他家里走一趟。”姚辩说。

“他家还在省城哪。”葛龙泉说。

“怎么也得给人家送一个人情过去。”姚辩说。

“你呀,简直是没法说你了,说你头脑简单,是有些亏了你,你的头脑是不是应当地再适度复杂一点。”葛龙泉有点认真地说:“你以为眼下这个时代,凡当官提拔就只从钱上算?你以为想当官要当官就必须要花银子来买?你这观点太极端,太形而上学了。现在这个时候,还不能一提当官一想提拔就要与金钱与腐败联系到一块,现在还不是这个样子的,至少还没有这个条件,以后是不是这样,只能以后再说。我不是预言家,也不是诸葛亮。”葛龙泉对姚辩有些推心置腹的样子,他继续地说:“但是,今天,我还真的要提醒你一下,即便是给你上一次政治课也行,还真的要给你讲一讲这其中要特别注意的问题。是的,不可否认,这官场上是有些人把钱给看大了,但这不代表一切。说句我现在不应该说的话,当然,在你面前,应当别论。有道是:各有所好,各行其道,这就是事物的特殊性。商场上有商场上的经营之道,官场上有官场上的经营之道,商场上的经营之道,永远是双眼盯钱,而官场上的经营之道却永远是双眼盯官。所以,官场上需要的与缺少的永远是官,哪怕是一个局里设十二个局长,也仍然是达不到需求的需要,也就是说,在官场上缺少的永远不是钱。你可能要说,有的人已经是官高禄厚了,还要什么官呀,如果给我的这个官,或者是比他低上三级甚至五级也心满意足了。其实,你错了。就昨天的你和今天现在的你而言,就应当别论了,昨天的你,就想着今天的这个任命,而现在的你,就已经不再想这个任命了,而是再想着任命之后又会如何如何了。所谓心无止境,或者是人心无尽,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在官场上,相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很少有人会认为目前的职位是他自己的最后一站,相反,每一个人都在不约而同地在为他的下一个目标而努力。不是有这样一句话吗,叫做不愿做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咱这里换一句话放到官场上,不求做局长的科长不是好科长,不想当厅长的处长不是好处长,不盼做正职的副职不是好副职,不求升职的干部不是好干部。这猛然听起来是有点听不习惯,甚至是不对劲或者露骨赤裸了些,其实,这与那句不愿做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是同一样的道理。为什么不愿做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却成了名言,成了座右铭,而后面的这几句,谁也不敢在官场上道上一句。文明一些,这叫不实事求是。实在些,也可以说是虚伪。老农民都希望有个春种秋收,有个好年景,多打个三斗两升,当干部的为什么就不能也一个好的春种秋收呢?说得再贴切一点,咱们窑场中有哪一个窑工师傅不希望装进去的是生坯,而烧出来的是好瓷?这当官的攀升职也与这个道理是一模一样的简单。”

姚辩认真地听着,起身倒过一杯开水,送到了葛龙泉的面前。葛龙泉接过水杯,轻轻地喝了一口,又接着说下去:“当然,任何事物都有其应有的结束,即便是有人知道他自己到了最后一站,已经没有了下一站,他也不会没有常人说的哪个继续攀升的欲望,不过,这个攀升的形式变了,有的人把金钱看重了,想着在这最后一站做点什么,或者是淘些什么。但这不是大部而是少数。而更多的人看重的并不是钱,仍然是官,是想着在这一站下车之后,我这个官所继续能够存在的潜在的价值还有多少,这个官不仅可以带回到自己的家里去,后半辈子由国家提供与绝大多数人所不同的高人一个级别或多个级别的供养,而且还会有一种保值、增值甚至还能经过挖潜改造之后,实行更大增值。只要做好了这一点,那个表面上或形式上白花花的钱的多与少,就已经没有意义了。谁人心里都有一本小九九,自然规律,来也空空,去也空空,谁都懂。”(未完待续)

加入书签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