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人生五味 > 34、第二十二回深山俊鸟

34、第二十二回深山俊鸟

第二十二回

深山俊鸟清清现大婉小婉讨喜欢

英雄救美终难忘原来还有葛龙泉

出了市区,顺着南北国道向北行驶八十公里,有一个出口,从这个出口下道,便进入到了山区,这里的山区已是陶市同时也是全省最北部山区的一个县的地界。这里山穷地贫,一连串的光秃秃的山头上,很少能看得到有几棵像样的树木。再在这蜿蜒的山区公路上行驶两个小时左右,再从一个半山腰处的人行路口下车,顺着这条山间的小路继续向北,爬过两个山梁,翻过两个山腰,前面不远处出现一个不怎么大的山间水坝,在其水坝四周山坡的上下左右之间,稀疏零乱地摆布着不足百户的人家,他们依山而居,傍水而生,是一个典型的农家山村。靠近水坝下方的部分,有一块比较平坦的地方,那里有着东西南北各两间房子组成的一个独立的四合小院,青砖红瓦,给了一种碧水绿树一点红的点缀。这是一所村小学,小院没有围墙,只是由四面所建的房子相围而成,四面透山,可以从这个所谓的小院中随意找个方向,通向周围的大山。走进小院,院子不大,中间的部分也就有几分地面积大小的样子,院子的一侧有一棵枯死的老槐树,在老槐树的树身上,钉着一块不大的木板,木板上钉着一个篮球圈,形成了一个特有的篮球架。在老槐树的树身一侧的树权上,悬挂着一截不长的钢轨,看样子,这就是用来上下课的铃了。在老槐树的树身的上端,用铁丝梱梆着一根长长的竹杆,从上面所系的绳子看,这是学校用来升国旗的旗杆了。这真是一棵任劳任怨忠于职守而多才多艺老槐树!在四合小院的一角,有一个用石板砌起来的乒乓球台,台子的中间有几块石块,这是作为球网而摆上去的。四面房子无疑就是教室了,教室的门窗已经形同虚设,没有了一块玻璃,教室的前后门可以形象地称为是两个大洞,中间的窗户可以形象地称为是一个小洞。教室内的前后,有两块黑板,前面的一块,还较为完好,而后面的一块,已经残缺了三分之一。前面的黑板上,还有老师留给学生的作业题,而后面的一块黑板上,已经是白乎乎的一块,什么也看不清了。从给学生的作业题上分析,在这几个教室内,至少是进行着两个年级的复式教学。学生的课桌,是清一色的石板,在石板的下面,各有高低大小不等的石块与各式各样的板凳混杂其中。

时间已经是放学的时间,学生们已经大多回家去了,留下来做值日的学生,也都背着书包拿着扫帚准备回家了。但留下来的值日的清清老师还没有走,她必须要等到所有学生都要离开学校之后,才能离开学校回家的。终于,最后的一名学生也离开了学校。清清老师还是不放心,又亲自查看了所有四个教室之后,确定真的没有学生存在之后,才背起自己装有课本的书包,捧着两叠学生的作业本,匆匆地赶回自己的家中。

清清老师大概也有三十多岁,但她的外貌与身材却只能让人看她只有二十多岁的样子,除了她身材苗条外,其长而见圆而又圆而见长的脸蛋,再加上那两边两个让人羡慕的吃酒窝,以及天然的双眼皮和嫩嫩的而不加任何修饰的皮肤,自然形成了一个特有的自然之美的深山俊鸟。

清清老师顺着学校后面小路,沿着山坡向上走过四五家的人家,来到一个院墙由石板砌起来的农家小院前,推开虚掩的院门,随着门开的声响,两个女儿从里面欢快地迎了出来:“妈妈,妈妈。”

清清老师放下手中的作业本,向大女儿问:“大婉,你的作文写完了没有?”

“正在写着哪,就要完了。”大婉乖巧地回答。

“小婉的作业做完了没有?”清清老师问二女儿。

“完了。”二女儿也乖巧地回答。

两个女儿也同样是一对美人坯子,或许在几年后,又会是一双深山俊鸟再现。

“好,咱们就去姥姥家去吃饭。”清清老师招呼两个女儿。

一会儿,清清老师收拾好了两大布袋的东西,带着两个女儿一块出门,沿着山坡前的水坝向上,最后在村子的尽头处停了下来。

这里有一处没有院落的两间石屋,石屋的西山处有一简易的厨房,厨房内,正有两个老人做饭,男的在烧火,女的在炒菜。或许是这饭菜已经做完,男的已经停止了烧火,手里拿着一个小板凳从伙房里走了出来,然后拍打了一身上的灰尘,准备要去正屋去吃饭。

“爹。”清清老师来了。

“姥爷。”大婉小婉异口同声地叫道。

“哎,来啦,来啦!”老者非常兴奋,伸了伸腰板,不多的几根黑白相间的胡须顿时起舞,已经干瘪了的两腮往两边一收,嘴中仅剩下的那唯一的一颗门牙,就象一根酱黄色的擎天柱,支撑在上下腭之间。老人的这个喜呀,老人的这个笑哟,一双老眼直直地盯在大婉小婉的身上。他仿佛从这大小二婉的身上看到了清清姐妹过去的身影,也仿佛从大小二婉的身上看到了伙房中还没有走出来的清清她娘过去的那张美人胚子。老人大概也有七十岁左右的样子,身材不高,就象山后石缝中的那棵没有树头的老柏树一样,干瘦健壮格外精神而富有生命力。

“姥姥,今天吃什么饭?”大婉小婉一同向伙房中的姥姥喊道。

伙房中的姥姥出来了,她一手端着一碟白菜豆腐,另一手端着一碟土豆丝,朝着大小婉说:“今天姥姥给咱们的大小婉做了好多好吃的。”姥姥高兴,同样是笑成了一朵花似的。

姥姥与那位独牙的姥爷完全是两个样子,姥姥也已经是迈向六十的人了,但怎么看,也就是四十多岁的样子,那张美人鱼似的脸蛋上,皮肤竟然连一道折痕也难以找得到。整个身段,凹凸有致,与前来的女儿清清,真的是难以找到什么异样,与其说这是一对母女,倒不如说是这是一对姐妹。

正屋内,当门口摆着一张小桌,桌上面已经有了两碟小菜,姥姥又上来了两个,四个小菜,在这个岁月这个山村中,也当属于上上等的生活水平了。

大婉进屋,首先选好了一个位置坐下。而小婉则跑到屋子正面的墙上,从墙上取下了一个不大的镜框,回头向姥爷说:“姥爷,我们老师今天又给讲了一个志愿军的故事,还讲到了鸭绿江大桥,你再给我讲一讲这个鸭绿江大桥的故事吧。”

“咳咳咳……”姥爷赶紧制止小婉:“这可是我年轻时唯一的看家家当了,千万不要给我弄砸了。”姥爷说着从小婉的手中接过镜框,又重新挂到了正面的墙上。

镜框中是一张已经发黄的老照片,照片中一位志愿军战士,身挎冲锋枪,站在鸭绿江大桥边,雄赳赳气昂昂,英姿焕发,一派英雄气概。这张照片里的战士,就是现在大小二婉的姥爷。

姥爷挂好了镜框,回头看了看老伴,又张开那张已经发瘪了的嘴巴,哈哈地笑了起来,朝着大小婉说:“姥爷明天讲鸭绿江大桥的故事,今天姥爷先讲一个与鸭绿江大桥也有关系的故事,怎么样?”

大婉小婉一同拍手叫好。

姥爷又哈哈地笑了起来,他这一生也不会忘记这个终生难以忘怀的往事。

“吃饭,吃饭。”姥姥来阻止姥爷。她知道他又要讲她和他过去的那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

婉她姥爷又张着个瘪嘴大笑起来,他知道她为什么要来阻止他来讲她和他过去的那些趣事。

三十多年前,他复员回家,山村里迎接他的是一个民兵连长的职务。那时的他,已经是三十有余,光棍一条,房没有一间,锅没有一口,也就是因为这个民兵连长的职务,他全天候地吃住在村部里,除了带领民兵训练,就是带领民兵劳动,除此之外,就是一个人吃饱后全家不饿。

那一年的冬天,天特别的冷,他带领着民兵队伍翻越后山,进行军训拉练。后山的山顶上,有一道用石板垒砌起来的分界线,越过这个分界线,不仅是出了县,而且也是出了省。过了这座山,山下有一个大的村庄,足有千户人家之多。每次拉练,他总是要带领民兵围绕着这个村庄,喊着号子,唱着《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转上一圈甚至是两圈,才会返回。这一天,天降鹅毛大雪,他只好带领民兵到后山腰中的山神庙里去暂避。也就是在这山神庙里,他发现了一个年仅十七八岁的女孩子,躲在山神爷爷的后面瑟瑟发抖。这时,有民兵告诉他,她就是山下那个村庄里有名的大地主的最小的闺女,外号九仙姑,是大地主九个女儿中最小也是最漂亮的一个,前面的八个,都出嫁了,说是出嫁,其实都是一个一个被人领走了的。这个还小,而且这个大地主最疼爱这个小女儿,一直留在自己的身边。前几天,一居住在这个山神庙里的老地主死了,而这个山神庙,也就成了她一个人的家。

他当然了解山后这家大地主的一些事情,但是,要说是亲眼看到过这地主的女儿长得如何如何漂亮,还真的没有过,而且眼前的这个女孩子又是最小的也是最漂亮的一个,当然更是头一回。

他慢慢地在女孩子的身前蹲下来,女孩子衣服单薄,长长的发辫围绕在脖子上,双眼叠皮,细眉弯弯,高翘的鼻梁下,一张薄唇的小嘴,那细白的皮肤,就像鸡蛋扒光了二层的蛋皮,就像大葱扒掉了五层的葱皮,再看她那双汪汪的泪眼……,他麻木了,他完全呆痴了,他仿佛是完全被眼前的这个女孩子带入到了另外一个世界。他一屁股在女孩子的前面坐了下来。

有民兵拍了拍他的肩膀,一下,再一下,又一下:“连长,连长……。”

他顿然明白,重新蹲了回来。

他望着女孩,想说什么,但张了张嘴却又没有说出口。于是,他又重新坐回到了地上,静静地看着女孩。

停了一会,他狠了狠心,果断地向着女孩说道:“我,是山前村里的民兵连长,我娶你来做老婆,你愿意跟我走吗?”

身后的一个民兵马上提醒他们的连长说:“连长,她家是个大地主!”

他没有理会这个民兵的提醒,马上又对女孩重复道:“我,是山前村里的民兵连长,你愿意跟我做媳妇吗?”

那女孩看着他,看着他身后几个身上背枪的民兵,一时双眼中溢出一串的泪水。

“你不要害怕,我们是山前村里的民兵,拉练路过这里避雪雨。我是他们的连长,姑娘,你家还有什么人?”他继续问这姑娘。

那姑娘摇摇头,身子瑟瑟发抖,眼里泪珠一颗接着一颗地往下掉。

他脱掉自己的棉袄,披到了这女孩身上,继续问这姑娘:“姑娘,跟我回家去吧,做我的媳妇,你愿意跟我做媳妇吗?”

姑娘挤掉了两眶的眼泪,终于点了点头。

他兴奋极了,背起她,踏着大雪,一口气回到了大队部。后面的民兵怎么样了,他一概不知道了。

这一下,村里的支书可不答应了:“你这小子,狗胆不小,竟敢弄一个地主婆来,你这个连长还要不要!”

“笑话!美国鬼子我都不怕,我怕一个地主婆?”他断然回答。

“你小子作死!你是要连长,还是要老婆?两个只能取一个!”村支书下了最后的命令。

他已经是如同蛇进洞钉入木,看也没看村支书,背起她,来到村后的一个看山的窝棚里安了家。

接下来,……

接下来,她为他生了七个姑娘,一个比一个漂亮。

婉她姥姥将老头子按在了一个板凳上,又拿过一双筷子塞到他的手里,意在来堵住他的那张嘴。

他依旧笑个不停,向着大婉问道:“你爸爸回来了没有?”

“我爸爸没有来,我六姨来了,又走了。”小婉抢先回答说。

“是不是又想酒喝了?”清清从一个布袋里拿出两瓶酒来放到了桌面上,说:“这是汾酒,贵着哪,少喝一点。”

他见到了酒,嘴巴咧得更大了,笑声来的更爽了。

“小七,怎么回事?”婉她姥姥好似有些不放心,向清清问道:“婉她爸爸有些日子没有回来了,再忙也得要回来看看才是。”

“我六姐不是来了吗,东西是六姐捎回来的。六姐说了,他一时是不能回来的。六姐说,他们局里的柴老局长病了,正躺在医院里,人事不省,他整天都是在医院里陪着老局长。六姐还说,现在局里让他来主持全面的工作,一个局,下面几十个单位,几千上万口子的职工,都放到了他的身上,忙都忙不过来,那里还有时间回家呀。”

这真是,深在闹市独一人,远在深山有亲亲;故事一个接一个,老的尚比新的新。(未完待续)

加入书签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