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人生五味 > 138、第八十五回卖单饼(上

138、第八十五回卖单饼(上

第八十五回

电视台正点新闻播报卖单饼宣红碰到好人

宋均辞感慨心中纠结马赛克法庭横扫敌人

什么事才能称得上新闻?

什么事才能称得上爆炸性新闻?

你来看看这一个接一个的镜头,你来看看这一个接一个的场景:黑压压一整条马路的人群,满荡荡一校园的师生,一片手舞笤帚拖把将一帮保安打得爬了一地的教职工,一群束手无策的治安民警,还有宋均辞那侃侃而谈的上镜讲演,更有那葛龙泉的尴尬与逃避……

晚上,市电视台的正点新闻,爆炸性地将市陶瓷职工中专学校当天所发生的事情,全方位多角度地报道了一个清清楚楚和彻彻底底,就连胜利路派出所的所长老姚对着陶艺大厦的保安们吼的那一嗓子也作了一个特别的镜头处理,表现得让人感到有滋有味:“快快给我滚回到你们的单位去!”

第二天一早,学校教职工们选出了几个代表,拿着教职工已经签完字的联名信,来到了市政府的信访办。接访处的人一见是市陶瓷职工中专学校的人,便马上对他们说:“你们回到吧,事情已经解决了,合并的事被制止了,市政府已经责令市窑务局恢复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这联名信也不用再交了。你们可以回去正常上班了。”

你看看,你看看,有人总是说,这世上老百姓最难最难的事,莫过于去政府上访了。你看看,这有什么难的,上访的人还没有坐下呢,所要求解决的问题就已经解决了。

然而,当这些上访回来的人再次进入到了学校时,这个学校似乎是已经人走楼空了。

学校还是提前放假了,学生什么时候返校,另行通知。学校办公室门前挂出了通知,教职工一律放假回家,等待通知。

有人在暗中传出话来说,葛龙泉气急败坏地向修胚下了通知,至少在六个月中不发任何人的工资,让这些人悔天悔地悔断自己的肠子,等到了那一天,学校还是要归并到陶艺大厦。

既然是放假了,而且还没有开学的日期。同时,工资也真的是完全停发了。宣红叫宋均辞到外面市场上买来了两袋面粉,自己有一手做单饼的活计,便在家中做起了单饼,然后,再骑上自行车到外面市场上去卖。

一连几天,宣红总是能够生产十几斤或二十几斤,而且也好卖。因为自己的单饼做得劲道,不象有些人图一时之快,直接将面粉用开水先烫了个多半熟,最后,做出来的饼没有半点的劲道,也就没有正常的饭味。所以,每次卖出去的单饼,都有不少的回头客。

十几天之后,宣红的手艺也熟悉了,速度也快了好多,每天做出来的饼便达到了三十斤左右,只是感觉身体有些累。不过,这效益还不错,基本上会有半对半的利润。挣钱不多,至少能保证一家人每天的生活费。宋均辞也感觉不错,自己劳动,自食其果,这没有什么不好的。于是,由先前的多半是在家中看书,改为了在家中帮着宣红操持。有一天,宋均辞还提出来自己去到市场上去卖,让宣红在家休息。宣红知道这些大男人好面子,毕竟也是一个高级知识分子,站在大街上卖单饼,多少这面子上也有点过不去。便对着宋均辞笑了笑,依旧坚持自己去市场上卖单饼。

有一天,宣红刚刚出去了一会,便卖光回来了。

宋均辞好吃惊,问:“怎么这么快呀,一转眼的工夫就卖了个精光。”

“我也觉得意外,刚刚到,就被一个二十岁出头的年轻姑娘给全部包了,还拿出了二百元钱给我。我说,两块钱一斤,有多少收多少。她又拿起一张一百元的钱,往我手里塞,说是不用找零了。我还是不愿意,最后还是有多少便收了多少。”宣红说。

“对对对,这样好,生意不论是好是坏,童叟无欺,公平公正,这是唯一要坚持的。到什么时候,宁可输了生意,也不能输了人。”宋均辞说。

然而,第二天,宣红又如同一辄地回来了。单饼还是被前一天的那个姑娘给全部买走了,而且还是先给二百元钱,宣红不收,又是想给一百元的钱不用找零了。同样,还是被宣红给拒绝了。

到了第三天、第四天,累似的事情再次发生了。

宋均辞觉得有些不对劲,至少有些蹊跷,至于哪里不对劲,蹊跷在什么地方,自己也说不上来。便向宣红说:“明天,我来代替你去卖,你去的什么地方,告诉我,那个姑娘长得什么样子,也告诉我。”

宣红说:“这几天,陶艺广场热闹,九仙姑聚会,看的人特别多,又是早上上班的时间。所以,我就去陶艺广场靠近东西大路一侧的路口处去买。这几次,每次去的时候,那个姑娘总是等候在那里。那个姑娘二十岁出头,头上扎着两把小刷子,瓜子脸,挺俊悄的,个头大致在一米六左右的样子,骑着一辆凤凰牌女式自行车,车筐里常放有两个书包。”

第二天,宋均辞按着宣红所说的地点与时间,来到了陶艺广场的这个路口处,果然,那个姑娘正在那里等候着哪。

“今天换人了,丈夫来了,是不是?”那姑娘笑眯眯地望着前来的宋均辞说。

“姑娘,是你来买单饼呀?对不起,让你久等了。”宋均辞笑着对那姑娘说。

“别客气,我也是刚来到,不用称了,这是二百元钱,你就不用找零了。”那姑娘拿出了二百元钱递了过来。

“才二百元呀,能不能给三百?”宋均辞笑着问那姑娘。

“三百?”那姑娘怔了一下,马上说:“今天经理就给了二百元钱,明天,明天我给我们经理提一下,看看能不能拿三百元来。估计差不多。不过,今天就只能二百元钱了。”

“还真的要拿三百元来呀?”宋均辞笑了笑说:“你们经理可真的有钱呀。不过,今天没有三百,就只能按实际的六十块钱收了。”

“怎么,你也和你爱人一个样子呀,见钱不要呀。”那姑娘说。

“如果那钱不是你的,你也能随便伸手去拿吗,姑娘?”宋均辞问那姑娘说。

“对,你说得对,我也不会的。不过,我们经理硬是这样做,我就有些不明白了。”那姑娘捋了捋自己的那两把小刷子似的小辫子,有些迷惑不解地说。

“你是哪个单位?经理有多大年纪了?”宋均辞问那姑娘。

“这个,我们经理说暂时先不要说,不过,我们经理大概也有六十多了吧,或许也快有七十了,说不准。不过,我看,我们经理大概好像是有点盯上你爱人了。”那姑娘说。

“都快七十岁了?”宋均辞点吃惊,不知想要说什么。

“女的,我们经理是个老太婆。”那姑娘对着宋均辞哈哈哈哈地笑了起来。

“啊,老太婆?不过,我也没有往歪处想。这样,你向你们经理带句话去,一是谢谢,二是问好,三是如果有机会,一定前去拜访。”宋均辞说。

“一定,一定。哎,我今天没有带书包过来,你就把你的包袱皮一块给我吧,下一次,我再给你捎过来。”

“行行行,可以。”宋均辞说。

“我还是放你这一百元钱,当作押金,怎么样?”

“你见谁家的包袱皮值一百元钱呀?不要了,如果你要用,就留着用好了。”宋均辞说。

那姑娘看了看手表,说:“时间晚了,不拉了,一是城管就要来了,二是经理还等着吃哪,我们员工们都还都等着分饼哪。”那姑娘说。

“啊,分给员工呀!”宋均辞问。

“啊,走嘴了,话说漏了。不说了,不说了。”那姑娘拿过单饼,骑上自行车走了。

宋均辞看看天还早,回家也没有什么事要做。再说,自己也已经说不清楚有多少时间没有来到这陶艺广场看一看玩一玩了。于是,索性推着自行车来到了陶艺广场。

广场上,来此晨炼的人们还没有完全退去,而在广场的北部靠近马路不远的地方,琴声悦耳,有许许多多的人正围绕在这个地方,欣赏并享受着这里优美的琴声所给人带来的美感。宋均辞想,宣红说得那个九仙姑聚会,或许就在这个热闹的地方了。

宋均辞对于九仙姑的故事并不陌生。而关于嬴清这个七仙女与其母亲九仙姑的故事,也曾经让这个窑务系统享有“一把火”盛名的老窑工景德振意外遭贬,最终遗憾地离开了他奋斗了半生的地方。关于九仙姑与大金牙民兵连长时期的浪漫故事,特别是有关“你是要连长还是要老婆”的二选一的传说,也是有所耳闻。但现在的九仙姑又会是一个什么样子呢,还有那八仙姑、七仙姑……

宋均辞将自行车放到了人们的外围,自己侧了侧身,从人们的缝隙间,向着九仙姑们集聚的地方挤了挤,然后探头望去,只见仙姑们统一的大紫大红的着装,统一的硕大亮眼的珍珠项链,统一的发式与化妆,从那一个个活生生几乎是同一张脸形的脸颊上,让人还真的一时半会难以分出九仙姑们从老大到老九的排行伦次。不过,从她们所坐的位置上,前后两排,前排四架古筝,后排五架古琴,足可以让人猜测得出从老大到老九的每一个人的坐次。而在各位仙姑们的身边,都有两三个小辈手中拿着小锣、云锣、小钹、碰铃、木鱼、梆子、小鼓等等之类的较小的打击乐器为其合奏。(未完待续)

加入书签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