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人生五味 > 153、第九十三回种胡萝卜(上

153、第九十三回种胡萝卜(上

第九十三回

康锡款下种胡萝卜老天爷历下及时雨

有客商地头来收购发了财不忘葛龙泉

康锡款自从背上了这麻袋的胡萝卜种子,也不知道他从哪里来的这个劲头,这屁股上疼痛就没的想了,撩开两条腿,大步流星,向着康家窑直奔而去,十几里路的路程,也就用了一个小时左右的光景。他不敢进村,也不敢进家,直奔那块责任田,一直来到了这块田地的中间,找了一块细土较多的地方,把那麻袋从背上甩下来,解开口,抓住麻袋的底部,向上一提,来了一个底朝天,一下子把麻袋里的胡萝卜种子全倒了出来。然后他脱掉上衣,露出了赤裸裸的上身,两条腿跪在地上,两手拼命地扒着种子周围的细土,使劲地将土与种子搅拌在一起。工夫不大,这种子全部搅拌到了细土之中。

到了这个时候,康锡款才站了起来,抬头来向着官家庄方向的大道上望了望,见那条道上并没有来人。也就是说,他没有看到自己的那位老娘或者是他的姐姐姐夫从官家庄的方向追过来。但康锡款仍不敢怠慢,马上将搅拌好了的种子,朝麻袋里装了一些,提了起来,一口气跑到了地头,一把一把地将那种子向耕耙好了的地中撒将起来。

这一次,康锡款可真的是出力了,或许这也是他一生以来的头一回。你看看,那额头的汗水,一滴一滴地往下滚,那背上的汗水,一道一道地向下流。那汗水由清变浊,由浊而成为块块的黄泥。康锡款也管不了这么多了,流,就让它流吧,淌,就叫它淌吧,只有将这搅拌好了的种子全部撒到了地里,这才能叫一个放心,这才能叫一个痛快,这才能叫一个开始,这才能叫一个希望。

大家都了解,在中国古代神话中,有一则《愚公移山》的故事,说的是愚公带领子孙们挖山不止,终于感动上帝,上帝便派了两位神仙将大山背走了。而眼前的这个康锡款,平生这头一次如此劳作,或许也感动了上帝,也就在康锡款撒下了种子的第二天,老天爷便稀稀拉拉地下起了小雨,时一阵紧,时一阵松,时一阵停,时一阵又下了起来,而且是接连不断地下了七八天,再来看看康锡款撒下的这胡萝卜种子,那可真是叫人一个喜不自禁。那胡萝卜种子颗颗破壳而出,根植于大地之上,一齐抖起了身子向上冲。呀哟哟,这下子可把这个康锡款给喜坏了,他不由得跪倒在地头,朝着这些小苗苗连跪了三个响头,连叫了三个祖宗。

康锡款变了,康锡款全变了。他一不溜了,二不逛了,吃完了饭之后,哪里也不去了,一门子就钻到了自己的胡萝卜地里,拔拔草,间间苗,捉捉虫,那心事全都扑到了这胡萝卜上了。

老天爷或许也真的被感动了,三天一场小雨,七天一场中雨,半月一场大雨,这小苗儿一天一个样,眼见着朝上窜。村里也有不少的人路过这里,都被康锡款的这一作为搞得好笑起来,有人说他胡来,有人说他乱种,有人说他不懂,有人说他想起么来就是么,也不过就是玩一玩而已。不过,还真的有不少人在为这胡萝卜的长势叫好不止。

俗话说:庄稼是个宝,只要长得好,好了有人热,坏了无人要。突然有一天,地头来了一个人,自称是乡供销社的,是前来推销化肥的,说是赊销,等到收成之后,再还账。不过,价格不能优惠。康锡款一听,心想:“这天下还有这样的好事?收成之后还账,可这收成是什么玩艺,还真的没有体验过。不过,只要能给化肥就行,什么价格不价格的,什么优惠不优惠的。”便向那人说:“行呀,这十多亩地,你就给我撒吧,能撒多少你就给我撒多少,只要别让化肥烧死了我的苗苗就行,如果给化肥烧死了,这化肥钱,我一分不给,你还得赔我的胡萝卜钱。”其实,康锡款从心里就没有还账的这个思想。

那人一听,第二天便拉来了两袋尿素和四袋二铵,一口气给撒了个干干净净。

这也真是,人如果处在了走霉运的时候,你喝一口凉水,也有可能被噎一个半死。如果是走上了鸿运,天上掉馅饼也会接二连三掉到你的头上,你就是有心要躲,也躲不掉的。要不,人们在生活之中不是经常会听到什么祸不单行双喜临门之类的话吗。

这化肥刚一撒过,又是一连几天的小雨,哎呀呀,你再来看那胡萝卜的长势,用什么形容词来形容哪,还真是难,难以找到一个合适的词语来形容。就差没有听到这胡萝卜的“吱吱吱”地往上拔苗的声音了。

转眼之间,这收获胡萝卜的时节已经到了,看那胡萝卜的长势,上面胡萝卜缨,已经长了足有两尺之高,而地下面的茎,也足有一尺长,康家窑种了多少年地的庄稼汉,谁也没有见过长势这样好的胡萝卜。有人站在这地头上认真估算了一下,这十多亩地,至少也能收上十几万斤甚至是更多的胡萝卜,如果有一个好价钱,这个康锡款只此一举,便是发家致富了。况且,全村所有的人都知道,康锡款的这个丰收,做得是一个无本的买卖。

这边正估算着,那边地头上一下子来了三辆小轿车。大家一了解,哈!三辆小轿车下来的都是城里来买胡萝卜的菜商。这下子可把这个康锡款给喜坏了,不由得高兴问道:“你们是怎么知道这里有这么一块胡萝卜地的。”

嗬嗬,几个菜商手中都有一份报纸,而报纸上的几张照片,正是康锡款的这块胡萝卜地,让人看了,感觉是那个美,那个好看,那个惹人喜。原来有一个下来采风的记者路过这里,不由得让这块胡萝卜给吸引住了,便从几个不同的角度拍了几张照片发表到了《陶市晨报》上。

这一下子来了三位客商,自然也就要产生竞争了,价格自然给了康锡款一个自由选择的余地。所以,现在的康锡款并不是去愁这东西不好卖了,相反,成萝卜快了不洗泥了。但他依然客气地对待三位客商,甚至都是一样地称他们三位为爷。这来的这三位客商也不在乎康锡款的这爷不爷的称谓,生意场上,他们自有生意场上的规矩,谁也不会坏了这规矩乱来。三位客商一致要康锡款出一个价,并告诉他,收购是肯定的,而且是一块地全部收购。

康锡款憋了好一会子,也没有拿出一个什么价格来,那脸却憋得如同小鸡下蛋似的了。其实,这样的生意,也就是他由生以来的第一次。开始时,他只知道去种,为什么要种,因为人家正在种,所以自己也得种,不然,这地白耕了,这屁股白挨了。后来种了胡萝卜,在他的心中也就只有官遥说给自己的那个梦,但他从来也没有想到这胡萝卜会是这样的长势,他觉得这是老天爷在帮他。于是,他觉得应当对得起这老天爷,不然,头顶上的这老天爷会一直在看着自己,说不定也会有那么一天不高兴了,将这霉运重新降落在自己的头上。于是他也就如同换了一个人似的,每天在这地里如同照顾自己的那个小时的儿子那样,不停手脚地照看着这一天一个样的胡萝卜。再后来,就到了今天,自己还没有想到过这个卖字,却一下子来了三位客商爷,而且是让自己出价钱。看来,自己走了半辈子的霉运,老天爷真的是对自己开眼了。

“五元,五元,五块钱一斤。”康锡款终于开口了,崩出了一个五元钱的单价。

“疯子!神经病!穷极了,饿迷了,胡说八道。”村子里的来的人都在骂康锡款。

三位客商都笑了,谁也没有回话。而其中的一位拿出手机,走到了远一些的地方,拨打了一阵子的电话之后,又回来了,向着康锡款说:“这样吧,我给你四块钱一斤,但得有一个条件。”

康锡款高兴地说:“行,四块钱一斤就四块钱一斤,什么条件,你说,我一定答应,也保证做到。”

那客商说:“明天,就明天,在太阳还没有落山之前,你要全部一棵不落地将这块地的胡萝卜刨完,除了胡萝卜本身要干干净净之外,还要除掉每一棵的胡萝卜缨。如果在太阳落山之前你没有刨完弄完,我只按四毛钱一斤给你结账。你觉得怎样?敢不敢答应?”

康锡款一听,拍了拍胸脯,兴奋地说:“行!如果太阳落山前我没有刨完弄完,这块地的胡萝卜白送给你了,四毛钱也不要了。”(未完待续)

加入书签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