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奋斗在残明 > 第047节 设计存粮

第047节 设计存粮

不过乐妙春想想又笑了:“好像波斯猫。”河马怪听到之后从旁边跳下地来,不屑的走出屋去。

乐妙春明显感觉周围气氛一变,贺兰璒头发重新盖住眼睛。乐妙春自知不对,身体向后翻去,双脚向前登去,妄图挡住贺兰璒的攻击。

贺兰璒伸手没有抓住乐妙春,只抓住乐妙春长长的衣襟。正欲上前,百里芸从一旁赶来,大喝一声:“月华之刃。”

一道亮白色的月光迎空斩去,将乐妙春的霞帔斩断。

贺兰璒愣愣的站在那里:“我怎么了?”看到自己拿着一截霞帔的片段尖叫起来:“怎么回事?我又闯祸了?”

百里芸上前安慰她:“没事没事,快去换身衣服洗把脸。”贺兰璒已经满脸泪水,完全不知道怎么回事。

看到贺兰璒离去,百里芸悄悄和乐妙春解释:“妹子不好意思,老五,老五她听不得那个词。”乐妙春点头:“我知道,大概是有所经历吧。不过贺兰姐姐能够凭借双手走上今天的路,她还真是了不起。”百里芸苦笑:“妹子换一身霞帔吧,这身没法用了。”

趁着贺兰璒离开的时候,百里芸拉着乐妙春看几个女人,各个都像即将开放的花苞一样,翠嫩欲滴。百里芸用汉语介绍:“他们是琳琅、珊瑚、璇玑、玛瑙、琥珀、珠玑,做你的伴娘好吗?”乐妙春奇道:“怎么全是王字旁的字呢?”百里芸望着她们:“我希望她们像美玉一样惹人怜爱啊。”

乐妙春想起了曾经见过的蓝书瑶,问道:“莫非蓝书瑶姑娘回来,就是带领她们?”百里芸十分高兴:“你见过小瑶?太好了!她怎么样?”

乐妙春说不出这个女人什么情况,她很多才多艺,会唱歌,会跳舞,会写一笔好字,还会一手好厨艺。但是这个女人眉目中带着淡淡的愁容,说不清楚是喜是悲。迟疑一下说:“我们见的时间不长,她的日子过的很辛苦,似乎睡觉都不够。”百里芸想想:“都快一年了,时间过得真快啊。”

结婚的程序十分复杂,比如迎亲,礼车、迈火盆,吃饺子等等,百里芸在接下来的日子就为乐妙春介绍婚礼的内容。乐妙春建议婚礼的宴请就安排在荣春阁,百里芸想想还是同意了。因为荣春阁是个花楼,不是餐楼,需要准备一些。

就在百里芸改造荣春阁的时候,张悦也赶回大同城,在都司为姜瓖介绍了与韩昭德的商议结果。姜瓖知道此番大事,马虎不得,趁着韩昭德大喜之事,趁机去见卫景瑗。百里芸已经捎话给他,韩昭德的婚礼准备在集宁的荣春阁里摆,因此很多大同的商家也准备去送礼。很多大同府周边普通人也准备去凑热闹,因为韩昭德婚礼当日肯定有流水席,席面是不停换的,难保证里面没有巡抚的人。

卫景瑗是从来都不参加婚丧嫁娶这种活动的,因为卫景瑗速来不喜乱串关系。卫景瑗刑狱出身,一直以来独善其身,与同僚只是官场上的交流,并不深交。他一直信奉君子之交淡如水,平日里过得也很清苦,家里只有老母一人,也没个赡侍的人。好在去年商人来的很多,地面上的税钱不少,日子才稍稍好过一点。

这日卫景瑗走到街上,看到街面人人面带喜气,都说仁义粮行的大掌柜韩昭德要结婚了怎么样怎么样,卫景瑗心说奇怪一个人结婚怎会有这么大影响,这时身后传来一个声音:“卫老爷好。”

卫景瑗回身看到姜瓖一身皂衣,没有一丝官家形象,想到自己也是一身青衣,笑道:“姜老爷好,今日有时间出来逛啊?”姜瓖笑着答道:“恰好是的。我知道前面有个酒楼即将要开业,叫做凤临阁,我认识老板,可以先去品尝,卫大人愿不愿意一起去啊。”卫景瑗笑道:“算了吧,姜老爷一顿饭我可回请不了。”姜瓖却说:“我正巧有事要请教卫老爷。”

卫景瑗眉毛不经意一动,大明朝最忌讳收受贿赂,姜瓖一年以来在都司与自己的巡抚井水不犯河水,今天这是怎么了,不如探探底也好。

姜瓖带着卫景瑗便来到凤临阁,何守孝一看姜瓖和卫景瑗都来了,他可是知道二人身份,当即遣散周围刷墙的工人,让几个人看住周围不放一个人进来,自己亲自炒了几个菜送上去。

姜瓖和卫景瑗二人坐着二楼靠窗的桌子,此时隔壁华严寺的僧人们大概刚刚散了早课,一丝吵杂传来,又瞬间消失,十分有禅意。姜瓖端起一杯高粱白:“在下在此谢谢卫大人在工作上的支持,这高粱白酒,其实非常挣钱,而且不伤百姓吃食。但是此事别人不敢弄,只有卫大人支持并且坚持推广。不瞒卫大人,我送此物到京城,张尚书大人对此还颇为推崇。”

卫景瑗微微品了一口,他比不了姜瓖,可喝不惯这种烈酒。卫景瑗笑笑:“姜大人来此,不会就是请我喝酒的。”姜瓖点头:“关于松锦前线的败战,卫大人怎么看?”

松锦大战全线溃败,大同总兵王朴被抓,现在在刑部候审,想到同为大同总兵的姜瓖有此担忧也在情理之中。卫景瑗慢慢说道:“王大人他——”姜瓖却打断他:“我是说,对于松锦前线的失利,卫大人有何看法?”

卫景瑗有些奇怪姜瓖今天的举动,不知道他要说什么:“朝中有人说洪督师踌躇不前,有人说洪督师贻误战机,有人说皇上催战,有人说将士不能齐心。总之众说纷纭。”卫景瑗看了一眼姜瓖,补上一句:“当然也有人说粮食不够。”

姜瓖突然一拍大腿:“想不到卫大人还懂军事,当浮一大白。”说着把桌上的高粱白一饮而尽。卫景瑗默默的看着姜瓖,看他发什么疯。

姜瓖说道:“其实松锦前线,最关键的问题就是粮食。卫大人也知道我在松锦大战溃败后派大军打狼,其实在那前后我已经派人暗暗深入敌后探查情况,打狼只是个幌子,也有为前线败兵回到军中做保护的打算。去年我大明江山闹灾,虏清那里也不例外,探子回报虏清的粮食绝对坚持不到今年过年。洪督师的缓战其实很有策略。”卫景瑗点头:“可是就在去年九月,松锦前线全线败亡。”姜瓖答道:“是的。有人说皇上催战,不催战没办法,京城已经没有粮食了。东林党那些人拼命减税,江宁府的丝税竟然不过十几两白银,真是岂有此理。”

卫景瑗看着姜瓖,姜瓖却叹一口气:“我想卫大人已经知道,松锦前线败阵的第一原因就是被虏清截了粮道,没有粮,这仗怎么打都不会打赢。如今洪督师以身报国,什么也不用说了。”

卫景瑗举起杯中酒,轻轻倒在地上:“愿战士们安息。”姜瓖也将酒倒在地上。

姜瓖缓缓情绪:“松锦前线败得实际就是粮食,其实我一直以来就很重视粮食,因此这件事要求卫大人。”姜瓖郑重颜色:“我想在大同府屯粮,每两月一百万石粮食,地点就在大同巡抚府下面,还望卫大人成全。”

卫景瑗很奇怪:“这是为何?”姜瓖解释道:“我每两个月能运来九百万石粮食,天津卫留下一百万石,京城一百万石,沿途二百万石,大同府二百万石,还有一百万石在集宁,一百万在东胜,基本上还有还有一百万石空余,若洒在市场,与粮价稳定不和,但是若存起来,准备战事,却十分有利。”姜瓖缓缓的说:“如今松锦前线全部摧毁,我们大同府就在第一线,此时存粮已经迫在眉睫,每两月一百万石,我看有一年存粮就够战斗一个月。”

卫景瑗点头:“为何在大同巡抚府?”姜瓖认真的说:“我想卫大人知道,民间就用粮食换东西,如今粮食和白银一样,是硬通货。交到别人手中,我害怕被偷偷卖了。但是放在巡抚府中,我想谁也不敢这么做。”

卫景瑗哈哈大笑,这个马屁拍的舒服。他问道:“那也不能明着搬到巡抚府。”姜瓖点头:“我也这么想,所以设下一计。”姜瓖侧一侧身子:“我希望卫大人允许民间办庙,只要交一定额的银两,居民就可以保留一定时间的庙,三十年五十年都可。只要有庙先盖起来,自然有人跟着盖,在城中大修土木之时,在巡抚府地下修一座大型粮库,这个情况是不会有人发觉的,因为工人才不会知道那是不是粮库。”

韩昭德点头:“这就可以解决民间私自建庙引起山火的问题。但是谁来建第一座呢?”姜瓖点头:“卫大人想的深刻,自然是我来建,但是我有计策,我出钱,您来修府文庙,我来修武庙,有了这两座庙的修建,其他庙就不愁了。”(未完待续)

加入书签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