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奋斗在残明 > 第007节 出师之礼

第007节 出师之礼

才过二三月,不知怎么回事,苏州开始没日没夜的下起雨,阴雨绵绵,就像梅雨季节提前来了。青枫看着窗外,看到夜幕中的房子大概的轮廓,心想家乡怎么样。蓝书瑶却突然从床上惊起:“娘!娘!!”

蓝书瑶总是这样,常常从梦中惊醒,在苏州才没几日,也不管别人怎么看,晚上总是拉着青枫。青枫没有办法,很多时候都是坐在蓝书瑶的床榻边,天气热的时候就为她轻轻的扇拂,天气冷的时候就把她抱在怀中。有的是蓝书瑶梦中会叫起来,朦胧中的青枫就会轻轻抚摸她为她放松。有的时候抱着她的头,有的时候握着她的玉足,为她输送内力,让蓝书瑶能安心歇息。

做这些事的时候,蓝书瑶并不担心别人在跟前,就算董小宛亲自过来也不回避。青枫倒有一些不好意思,有一次蓝书瑶有咳嗽的症状,青枫亲自吹拂喂她喝,这时董小宛走进来,看到二人也未露出太大惊异。青枫原来准备给董小宛行礼,却被蓝书瑶死死的抓住,动弹不得。蓝书瑶本来瘦的和根麻杆似的,可是看到董小宛的眼睛却让董小宛都吓一跳,就像一条掩护自己幼崽的母狮。董小宛没有说别的,淡淡说几句安慰的话就离去了。

蓝书瑶睡得不安的时候大多是思念自己爹娘,但是这么长时间,蓝书瑶也没有说过自己爹娘是谁,青枫也不多问。此番蓝书瑶惊醒,青枫赶紧过来安抚她,蓝书瑶紧紧抓住青枫的手不放开,青枫安慰她:“又梦到爹娘了?”

“唔。”

“她们还好吧?”

“娘让我回家。”

青枫笑了:“回哪里?”

蓝书瑶坐起身来,轻轻整理一下涩衣,竟然起身准备打扮:“青枫大哥去看看消息吧,我想,我们该回大同了。”

青枫细想,离开大同确实有些时日了,也许蓝书瑶说得对。蓝书瑶说的这种情况叫做梦占,是蓝书瑶最近与阎应元书信中所得,青枫是不信的。

但是从榆林会馆拿到信,青枫不信也不行了,因为给蓝书瑶的信是百里芸亲自写的,让蓝书瑶回到大同。此外还有姜瓖和刘晨宇的信,都是要青枫千方百计护送蓝书瑶回到大同。

青枫和蓝书瑶商量一下,决定向董小宛请辞。董小宛听到二人的意见,淡淡的说:“你离开这里,是辞行逃走,还是学成辞师而去,这有很大分别。我决定你为摆一场出师宴,如果你能顺利通关,我会将你亲自送走。届时秦淮八艳都会出现,让你走的风风光光。时间定在三天之后,主题是我的名号——厨艺,你去准备吧。”

三日后,苏州山塘街,一如既往雨幕西陲,将眼前景象轻轻带歪,就像被风吹过一样。

山塘街说是一条街,其实是一条河,河两边都是各种商家,还有不少名姬在此。今日秦淮八艳全部到齐,各种商家都不再营业了,也不顾正在下的细雨,打开窗户去看热闹,一艘三层的画舫在河中央。画舫上摆满了鲜花,一些衣着艳丽的姑娘正在奏乐。大家议论纷纷,什么人有这么大阵仗,让秦淮八艳的人都出场。

一声笛音唐突的从远处而来,将画舫中的乐曲打断。青笛带着淡淡的忧愁,将一艘乌蓬船带到河中央,向着画舫开去。乌蓬上,一名蓝衣女子坐在船上吹奏,乐音从她手指中流散开来。她身后,一个青衣年轻男子手持一盏油纸伞,为她遮雨。油纸伞无法挡住雨,但是年轻男子根本是用自己宽厚的肩膀为她挡雨。

乌篷船距离画舫还有一丈之地,青枫扶起蓝书瑶:“小瑶,我们该上去了。”说罢手中一挥,一支袖箭带着丝线射倒画舫上。青枫将蓝书瑶拉倒怀中,一支油纸伞还在打着,不过是在蓝书瑶手中。青枫拉着袖箭的丝线,向着大船飞过。

轻轻细雨下,青衣男子带着蓝衣女子,飞过河水,周围不知是谁,喝了一声好。

杨夫人哼了一声,她本是南京兵部尚书史可法的妾室,其实是史可法的贴身女护卫。此次秦淮八艳的聚会,其实是出云社的一个活动。看到蓝书瑶竟然敢如此大胆作秀,杨夫人心就不打一处,随手一下,一支绣花针飞了出去。

杨夫人的绣花针不同于一般人的绣花针,其实是船上缝帆的针,个头上要比普通绣花针要大很多。只是她暗自藏在绣花盒中,无人知晓。此针一出,一道寒光,便将丝线射断。

青枫感到丝线断裂,知道有人作梗,也不担心,空中做个转身,再次一根袖箭飞出,带蓝书瑶从下降阶段反而腾空而起,将蓝书瑶送到三层画舫上。蓝书瑶一言不发,将油纸伞送到青枫手中,然后从袖中掏出一枚手帕,为青枫轻轻擦拭雨水。然后才转身,向着众人走去。

柳如是赶忙喝住杨夫人,让她不敢如此造次。其实董小宛教徒弟出师而已,为什么董小宛要搞这么大的阵仗,柳如是也不知道。柳如是是秦淮八艳之首,是出云社真正的头脑人物,号称“女侠国士”。看到蓝书瑶亭亭玉立的走来,实在看不出来她就是年前在董小宛屁股后面跟随的丫头。面前这个瘦姑娘,身材长得高多了,没变的是两道柳烟眉似浓却淡,一双微睁眼不知道藏着多少忧愁,和普通人最大的不同,此女的上眼睑的划上了淡淡的紫色,也不知道从哪里学的化妆术。蓝色的长装勉强将她瘦弱的身子撑起来看起来不至于太纤细,但是走起来左右微摆,更是一种风吹就倒的感觉。柳如是看到蓝书瑶走到近前,对董小宛点头。

董小宛清清嗓子:“蓝书瑶,如你所见,秦淮八艳都在这里。”董小宛站起来介绍:“这位是蝶衣御霜黄艳秋,这位是陌上书仙郑妥娘,这位是恨爱桃花李香君,这位是醉卧潇湘卞玉京,这位是眉楼南曲顾眉生,这位是女侠国士柳如是。”董小宛转身,望着中间的牌位:“那位是故去的大姐马湘兰。”说罢众人起立,为马湘兰的牌位共同鞠躬行礼。杨夫人虽不是秦淮八艳,只是扮作普通人,但也跟着行礼。

董小宛施礼完毕,重新坐下来,认真的说:“今番是蓝书瑶的出师礼,作为她的老师,我对她是极有信心的。只是按照规矩,我需要以出师礼证明。我会提出三个问题,诸位姐妹要为她的表现进行评价,我一人做两票,诸位一人一票。若诸位认为小瑶表现可以,可投赞成票,否则可投否认票,不得弃权。若小瑶不能通过五票,就按做失败处理。一共三个问题,小瑶需要至少通过两道题。”

蓝书瑶微蹲行礼:“知道了。”

董小宛向着左右看看,看诸艳都准备好了,便对蓝书瑶说:“我第一道问题是:秦淮八艳是什么?”顾眉生和郑妥娘互相看看,满意的点点头。

蓝书瑶心中暗道,这是一道历史题目,非常符合董小宛的风格。董小宛号称奁妆厨神,自己将历代秦淮河上名姬们化妆的学问总结一本书,唤作《奁妆》。第一道问题虽然是文化,却和历史有关,对于柳如是、郑妥娘等诗词功底很好的人来说,这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文化题目——既不能说没有深度,也不是二人文化擅长之处,相反是董小宛擅长的领域。

蓝书瑶稍微一迟疑,便说道:“秦淮八艳是一个名号,是秦淮河上的姐妹们,百年传承留下来的名号。世人多欺辱女子,于是秦淮河的姐妹团结在一起,闯出秦淮八艳的名号,现在泛指江南和我们一样的女子。秦淮八艳的数字取得是偶数之最,八,表示我们虽然只比男人差一点,但是团结起来的力量也比他们大。秦淮八艳的人数其实远超八人,除了在座的姐妹外,尚在京城的色艺双绝陈圆圆、以及侯门夫人窦大姐等都可以用秦淮八艳的名字,据我所知,尚在兴起的李十娘、龚之路也有潜力使用这个名号。”

蓝书瑶顿顿,说道:“秦淮八艳说的就是两个字——团结。”

诸艳不断点头,蓝书瑶说的都是诸艳心知肚明的事情。柳如是小声问道:“此女才几日,竟然能说的头头是道?”董小宛也小声笑道:“小瑶来我门下之前便以识字,这些道理她都懂的不算稀奇。”随后蓝书瑶大声说道:“诸位姐妹,认为小瑶说得不好的,请举手。”

没人举手,董小宛满意的点头:“小瑶,这一关你表现的很出色。不过接下来的是第二道题目,刚才的题目是文斗,现在是武斗。”董小宛顿了一下:“诸位都知道我有个混号,叫做奁妆厨神。小瑶你身为我的弟子,厨艺上自然要和我有的一比。我们现在就以一个时辰为限,做出一道菜来,由诸位姐妹品尝,小瑶你要拿出你的全力。”

和董小宛比试厨艺是应有之事,蓝书瑶早有准备。她的身后,原本消失的青枫带着食材过来。董小宛和蓝书瑶同时开始做菜,就在这画舫上。(未完待续)

加入书签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