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奋斗在残明 > 第009节 见陈圆圆

第009节 见陈圆圆

事实也证明董小宛的判断很准。秦淮八艳中,诸艳大都想着与文臣相伴,守护众生,但是事与愿违,她们结局都很惨。马湘兰早死。柳如是为了钱谦益费劲了心思,一死自尽保住了钱谦益的家产。李香君因为自己心爱的人血洒桃花,最后不得不出家做了道士。卞玉京苦等吴梅村一世,最后与青灯古佛为伴。窦白门本来是保国公朱国弼的小妾,但是清军南下,朱国弼被抓,窦白门散尽自己的家财,将朱国弼赎身。重新回到歌楼中,郁闷而死。顾眉生却在自己与丈夫投井未死之后,懂得了董小宛此次拜师礼的意思,与丈夫龚鼎孽一起投降了清朝。陈圆圆不必说,成为武将吴三桂的心中爱人。

而董小宛在自己认知的所有人中,只有冒襄是北方人。但是董小宛是以大婢的身份嫁给冒襄。在逃难途中,冒襄“余即于是夜,一手扶老母,一手曳荆人”。而董小宛则“姬一人颠连趋蹶,仆行里许,始乃得昨所雇舆辆。”

董小宛没有得到冒襄的照顾,却并不在意,后来冒襄大病,董小宛衣不解带,亲自照理,“阅冬春百五十日,病方稍痊。此百五十日,姬仅卷一破席,横陈榻旁,寒则拥抱,热则披拂,痛则抚摩。或枕其身,或卫其足,或欠伸起伏,为之左右翼。凡痛骨之所适,皆以身就之。鹿鹿永夜,无形无声,皆存视听。汤药手*进,下至粪秽,皆接以目鼻,细察色味,以为忧喜。”做的事情宛若当年青枫对蓝书瑶所做,董小宛当时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此刻再做也无怨无。

过度的劳累掏空了董小宛的身体,她二十八岁那年,在和冒襄度过了九个春秋之后,董小宛和衣坐化,永久离开了这个尘世。

虽然冒家人“恍惚伤痛”,虽然后人无数人凭吊,虽然冒襄后来活了八十多岁,对于董小宛的这个爱,也不是很懂。

冒襄哪里知道,董小宛坐化之时,只是看着西方的圆月,心里静静的想着:

“小瑶你说的没错,你坚持只爱一个人,所以做了一件事。因为为一个心爱的人做一件事,心里会很高兴的,这也是一种修行,一种我辈的人一种修行。”

“只可惜我比不了你,我碰不到青枫那样对你专一的男人。但是我比你幸运,我比你早离开这个让你痛苦不番的世界,我会在西方极乐世界,去为你接引。”

时年二十八,董小宛永远的离开了人世。世人大多记得董小宛歌舞书画,很少人记得董小宛是开创中国南方一代饮食的厨神,形成南甜北咸的格局,从此彻底的改变了中国人的饮食。人们大多通过《影梅庵忆语》看到冒襄对于董小宛那邪恶的意淫,却很少人感受到董小宛入世修行的一颗僧心。

通过榆林会馆青枫与大同联系,姜瓖很快送来名帖,有这个名帖,柳如是等人前去大同就名正言顺了。青枫雇了一艘二层画舫,顺着长江几天后就到达松江,那里,乐妙春早已率着入云龙丸等候了。

入云龙丸在海上,画舫是不进海的,因此两船隔着还有一段距离。看到青枫的画舫,乐妙春腾空而起,跃上海面,海面出现无数个水柱,乐妙春就踩着这些水柱来到画舫之上。

柳如是等看着乐妙春一身白衣,也不像中原打扮,从海面上架水而来,都感到很惊恐。蓝书瑶和青枫却是见过蓝书瑶的,前来行礼:“乐姑娘。”乐妙春看着蓝书瑶很高兴:“小瑶此番可做好准备了?大同府如今要做一番大事业,你的作用很重要!”青枫敬佩的问道:“恭贺乐姑娘功力又精进了。”乐妙春淡然一笑,自然不会把河马怪的秘密外泄。

柳如是眼睛一亮,但是乐妙春却没有多说,而是帮着将东西送上小舢板。柳如是等人和乐妙春先到入云龙丸上,柳如是看到乐妙春事必躬亲,本来一个妙龄少女却干粗活十分不解。到了入云龙丸上,乐妙春在甲板上为众人摆上菜席,不无遗憾的说:“本以为董小宛姑娘也会来,可惜我这专门从松江采购的菜蔬。”在船上吃新鲜菜蔬很难,因为柳如是等常年在金陵附近活动,常走水路,对这些倒是理解。乐妙春不解的问道:“董姑娘为何不一起北上?”蓝书瑶低下头:“这我不知道,可能是我水平不够,师父不满意。”蓝书瑶对于自己未能全票通过出师礼还是耿耿于怀。

黄艳秋嗓音非常好听,宛若夜莺在啼,笑着说道:“小瑶不必释怀,此事和你无关。全是因为那个冒辟疆。”

乐妙春有些奇怪,顾眉生解释道:“董姑娘原本和陈圆圆姑娘是极好的姐妹,只是因为一个冒辟疆生分了。这个冒辟疆更喜欢陈圆圆,陈圆圆却没福分没有等到冒辟疆,就被迫北上京城。如今冒辟疆就在苏州,董姑娘怎么可能远走,他跑了怎么办?”

虽然众人在笑,但是柳如是却眉头紧皱,对于冒辟疆和董小宛的关系总有一些奇怪的感觉,但是她也参不透是什么。柳如是抬起头:“姑娘似乎不是中原人士,不知姑娘怎么称呼?”乐妙春微微一笑:“我叫做乐妙春,是这个船的船长。”乐妙春的公主身份很少人知道,就算蓝书瑶和青枫也不知道。

但是作为船长就让柳如是很奇怪了,女人竟然可以当船长,难怪会干一些粗活。乐妙春个子不高,但是亚麻色白衣下面双腿极为有利,头发也不似中原人盘起,而是随风飘散,倒是别有一番风味。柳如是有些觉得世界似乎比自己想象的还大,女人,除了温柔敏慧,还有一些别的。

因为在黑水洋上行走,所以很快就到了济州岛。岛上,乐文山早已安排好人,小羽亲自前来迎接。一行人坐上小船到达天津卫,向着京城进发。

柳如是不愿意在京城搞出什么意外,所以很低调的进城,直接进入了燕子坞。老板吴华政没有再像上次一样大操大办,而是等众人到了,悄悄的派人去请陈圆圆。

本以为陈圆圆不会很顺利的出来见众人,没想到陈圆圆很快就过来了。柳如是十分高兴,看着原本就清瘦的陈圆圆更加瘦弱了:“你能出来太好了。”陈圆圆看着和柳如是一起的顾眉生和黄艳秋,知道出云社的人来了,客气的打招呼:“想不到在此地见到诸位姐妹,不知何事到京城来?”陈圆圆拿不准这些人什么打算,上一次自己来到燕子坞,就在京城惹出不少风波,想不到此时又来了三个,秦淮八艳来了一半,应该是有大事。

柳如是不愿太生分,陈圆圆虽不是出云社的人,但是毕竟好久没见,于是拉着陈圆圆的手:“姐姐何必这样,我们都是姐妹,其实我们此番前来是来送小瑶到大同的,不如一起去。”柳如是解释了一下蓝书瑶准备在大同做事情,请陈圆圆也去大同。柳如是早就知道陈圆圆一到京城就和姜瓖接触了,有了陈圆圆在,作为缓冲还是好的。

陈圆圆也愿意见一面姜瓖,她更担心的是吴三桂。吴三桂本来在松锦前线打了败仗,但是现在处分还没下来,依然镇守着山海关。陈圆圆不是傻子,如今京城的粮价三两八钱,山海关的粮价还能维持四两,如果是周奎从京城运粮到山海关肯定不是这个价钱,当年松锦大战失败的时候粮价早就突破七两。姜瓖为了大明守卫不惜亏本运粮,自己虽为一届女流,也愿意为吴三桂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陈圆圆想想:“也罢,我一同去,如今田伯在京城因为捐银之事忙得不可开交,没工夫理我。”

吴华政则悄悄的将小羽叫到一间房间,和她交代了最近京城的一件大事,那就是,崇祯皇帝正在京城号召百官捐银。小羽看着燕子坞外面人山人海,不可置信的说:“怎么,皇上没钱了?让百姓捐银?这没钱还有这么多人过来吃喝?”小羽知道燕子坞位于京城边上,原来就是为了不引人耳目,但是因为厨子不错,因此客人数量和其他京城大酒楼的客人没法相比,但是也比何守孝在大同刚刚营业的凤临阁要多的太多。

其实不仅小羽不相信,而且吴华政也不相信。皇上富有四海,怎么会没有银子呢,还需要百姓捐银?大明朝曾经富甲四海,万邦来朝,银子多的都满地流油。这如今是怎么了,天下大灾不说,皇上还要和百姓借银,这还让不让百姓活了?小羽嘟起嘴来,吴华政却说:“此事不是你我可以评议的事情,你需要尽快将此事汇报给姜帅,请姜帅定夺。”小羽点点头。吴华政叹道:“我听说皇上要朝中大臣捐银,可满朝文武就是没有人愿意捐啊。这才刚开始,捐银的事情还不知道要弄多久,此事要提早拿主意啊!”

小羽反倒劝阻吴华政:“吴大哥还是先把手头的活弄好吧,这秦淮八艳都是挑剔的主,京城虽大,但是名厨不多,您可小心她们挑你的不是。”吴华政点头:“你劝阻的是,我知道该怎么做了。”吴华政赶紧出门,去安排人。(未完待续)

加入书签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