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奋斗在残明 > 第014节 锦若公子

第014节 锦若公子

锦若嘿嘿一笑:“李先生不如说点高兴的,山西人有何振奋人心的,不再是这种失败的英雄?”李建泰笑笑:“那还用问?他的老乡,”李建泰看着傅山:“自古晋阳就是龙兴之地,那大唐王朝就是兴起于山西。”

李建泰长叹一声:“也就是这种无数次人的失败,让这种成功成为必然。山西出了一个李唐,是偶然也是必然。虽然李世民杀兄、妒父、抢劫儿子媳妇,但是他对百姓极好,所以成为一代圣君,万世楷模。他也曾说过,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就在这个角度说,民为贵,君为轻,没什么不对的。”

众人便在应县木塔下分手,李建泰和傅山继续向南,而锦若跟着柳如是前往北方。李建泰看着一直愁眉苦脸的傅山:“怎么回事啊?一路上一直愁眉苦脸。”

傅山不是一个传统意义的文人,他与王阳明相似,是一个文武双全的人物。但是遗憾在于,傅山的文武水平都没有达到出人头地的地步。在武力方面,傅山不能借助星力,无法更进一步,与道术高手、星力高手进行对抗。文采方面,傅山又不愿意加入东林党,没有同僚的推荐,自然无法更进一步,在官场上得意。比傅山更早一步的王阳明是心学集大成者,所以在明朝得到社会各方面人的尊重,但是依然不入皇家的发言。而傅山的造诣还没有王阳明那么高,傅山的内心很复杂,自己空怀一个济世救民的心,可是实现不了。

刚才在应县木塔下,姜旭的词语让傅山感触很深。有些事,看上去不可为,但是世界上就是有这些傻瓜,对着这些不可能事在做着努力。有人说这是镜花雪月,有人说这是坚持不懈。傅山突然觉得自己的见识太少了。以前都知道天下有匪贼作乱,但是山西境内一片祥和,让他感到很不真实。但是这次见到姜旭,他认识到不是因为山西人运气好,可能是因为山西有一批这样傻乎乎的人,而这些傻人的实力是别的地方人因为不这么做而企及的,以实力换取了和平。傅山对李建泰点头:“此番回到太原,我欲南下,去见识一下。”

李建泰点头:“也好,我准备去京城,时代在变,我也需要做一个臣子该做的事情。”

柳如是、小羽和锦若则赶到大同,小羽看到勤快的锦若,心中自惭,什么叫做伺候人,这才叫做伺候人。和当初跟着柳如是出来,回程的柳如才是仿佛是一个江南小姐,而开始时候跟着小羽纯粹在吃苦。

因为刚到应县,锦若就问柳如是要不要去找大夫看看。小羽心中懊悔,这么得体的话竟然被锦若说去了。柳如是知道其实是心中憋闷,姜旭在高空出手时已经认出自己,故而手下留情,那股巨力没有着实落在自己身上。因此喷出鲜血只是将心中郁气散发出来,反而有好处。但是锦若不放心,还是在应县吃饭的时候,和饭店掌柜借了笔墨纸砚,给柳如是开了一个方子,并且抵到柳如是跟前。小羽看到一堆药名,知道那大多数是补血理气的药名,而柳如是竟然能够自己批改,也是安慰锦若的心。

锦若收下药方就去抓药,小羽看到坐在那里安安静静倒茶的柳如是,虽然和自己一样都是红棉袄,为何在她身上就超凡脱尘,在自己身上就俗气得很?小羽自觉自己以前不少,可是一路上怎么也无法和柳如是相提并论。看到方知书到用时方恨少,不禁自愧形色。

回到集宁城的路上,每到一地,都是锦若率先将柳如是搀下马车。到了餐馆,锦若总是率先将凳子桌子擦拭干净,才让柳如是和小羽落座。而吃饭的饭碗筷子,也总是用热水清洗过。点起菜来,锦若也不马虎,总是点一些平时常见却不俗气饮食,比如萱草炒肉,就是市井人常说的黄花炒肉、金针炒肉,加上一些木耳,清清淡淡。

小羽看到原来出游几乎不怎么动筷子的柳如是在回程中,竟然多夹了几筷子菜,心中后悔怎么没在姜瓖家跟着何守孝多学两手,就是多看看也好啊。不过也证明了,锦若的确是太监出身,照顾人的手段是小羽想都未曾想过的。

柳如是在路上和锦若讨要了那个沾满自己鲜血的折扇。柳如是当时鲜血从口中喷出,若撒入那被天地正气渲染的地区,谁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锦若用折扇挡住了鲜血,竟然没有一滴落到应县木塔那里,等于帮了柳如是一个大忙。

在路上,没事的时候,柳如是就拿着胭脂水粉在这把折扇上涂涂抹抹。小羽再次感叹自己的无知,柳如是丹青妙笔,竟然能化腐朽为神奇。锦若的扇子虽是感觉很华丽,但是上手仔细一摸小羽才知道,若说扇子十分珍贵,怕也自欺欺人。更搞笑的是扇面上写着十个字:陌上人如玉,君子世无双,乃是锦若一直挂在嘴边的话。但是扇面上的层层鲜血在柳如是的妙笔治下,由墨黛挑染,变成一座座山峰。

柳如是将扇面放在面前:“好好的一座血染江山图,只是有些伤情。”

当进了集宁城,锦若跟着柳如是来到了荣春阁下。锦若将柳如是送入荣春阁之后,却大模大样的在门口喊着:“小七儿呢?让她来见我!”

锦若这一吵吵,周围围拢了一群人,到没人注意柳如是上楼。锦若得意洋洋的在楼下与人说道:“我与那小七的关系,那真是,哎,千言万语停不住啊。”说着就开始在众人面前吹嘘。

百里芸本来在荣春阁处理事务,当听到下面有这种声音也没太在意,但是看到锦若公子的样子立刻惊慌的从窗户上跳下去,连楼梯都来不及走。百里芸整理了一下满头长发,施施然走到锦若跟前:“呦,我当是谁呢,这不是锦若公子吗?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锦若公子里面请!”

锦若也不管周围看的目瞪口呆的人群,大模大样的走到前面:“就是小七你出来就对了,要不然好像你多怕我似的。”百里芸陪着锦若来到二层,锦若就不走了,点了一个靠窗的位置坐下:“我要在这里等这荣春阁的头牌。”

百里芸暗暗叫苦,所谓花楼天不怕地不怕,就怕一种人。这种人也不是有多大权势,也不是有多大能耐,但是这个人就像一块牛皮膏药,粘在身上掉都掉不下来。锦若就是这种人,从来不捣乱,也不挑事,一有事转身就跑,跑得比兔子都快。但是锦若常常一出口,就让人心里提心吊胆。百里芸赶紧赔笑:“锦若公子说笑了,从西安府不远千里来到这偏僻的集宁城,难道不是找我吗?”

锦若摇头:“那当然不是。陌上人如玉,君子世无双。本公子自然要找佳人。当年你在荣春阁是头牌,我去找你。但是此刻你不是这荣春阁的头牌,我自然不找你。”

“那不知锦若公子找的是谁?”

“陌上人如玉,君子世无双。本公子自然要找这里的头牌。”

“那是谁?”

锦若摇头晃脑:“此人色艺双全,堪称人间极品。”

柳如是已经见到陈圆圆等人,陈圆圆等隔着楼上的纱帘正在往下看,被楼下锦若的话吓了一跳。秦淮八艳此番是暗自到雁北来,不被外人所知,这锦若要干什么?但是接下来一听陈圆圆又放心了。

锦若继续说道:“她舞蹈极佳,而且精通音律。”

这下子黄艳秋又紧张了。

锦若又说:“而且文采极佳,诗词歌赋都能拈来。”

柳如是的心被提起来,这锦若要干什么?

锦若继续说道:“最好的是此人擅长厨艺,在江南地方赫赫有名,人送一句:董姑娘。”

绕来绕去绕到蓝书瑶身上,百里芸开始也想到了,没想到锦若玩了这么一个游戏。看着楼上楼下的众人眼睛,百里芸忍住笑说道:“那锦若公子得多等两天了,董姑娘如今不在。”

“去哪里了?”

百里芸眉头微蹙:“这不好说,我也记不清是哪个巡抚或者总兵请到家了。”

锦若一叹气:“可怜天下美人心,这就是流花有意,流水无情。那没办法,我只好在这里等了。”说着,在桌上一拍,就是五百两的龙头银票。

百里芸也知道这类人不好惹,装作不在意那银票:“那就麻烦锦若公子得多等两日了。”

锦若却不松手,一副嘴馋的模样:“能等到吧?”

百里芸手捂嘴笑道:“瞧瞧,世人都说好菜不怕晚,董小姐一手好菜,您还怕她跑了不成?”

锦若笑道:“陌上人如玉,君子世无双,我定要见见这董姑娘。”说罢手就放开。

柳如是还不知道蓝书瑶改名的事情,陈圆圆解释道:“前日与凤临阁比试厨艺的时候,按照安排,小瑶没有叫出真名,依然叫做董姑娘,今年过年小瑶也这样替董小宛走了很多堂会。”柳如是点头:“这样也好。”(未完待续)

加入书签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