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奋斗在残明 > 第050节 高杰大军

第050节 高杰大军

主事的高喊:“起灵!”一行人便向西去,人员浩浩荡荡,延续有一里长。

孔林是孔家坟茔,自然不可能埋葬外人。因此衍圣公在附近找到一个风水名穴,用来礼葬这些无辜逝去的战士们正好。虽然衍圣公也有据此保护孔林的意思,孔有德也知道,却也不在意。只要一场风光的葬礼在孔林附近举行,这次目的就达到。

无数旗杆挂着各式旗帜,各式白幡在前面走着,后面是各种乐器,特别是唢呐吹的人断肠。一路上行人们看到这么庞大的葬礼,纷纷驻足,掩鼻而泣。到达墓穴,孔有德率人将棺材打开,将诸人的排位放下,然后将棺材埋葬。

看着面前的墓碑,孔有德暗叹一声:“元华,诸君,我能做的,也就这个了。”

孔有德并没有再回孔林,他带着嫡系部队远去,孔四贞和衍圣公正在十里外凉亭等着他们。衍圣公过来,与孔有德点头示意,孔有德也点头回礼。此事二人都有默契,算是各退一步。但是衍圣公还是说:“我在一日,瑞图就不能进孔庙祭拜。”说罢,带人离去。

孔有德站在原地微微一笑,衍圣公说的很明确,他在一日,拜谒孔庙孔林就不可能。但是他若不在呢?如果大清真如多铎所说代明而立,那么衍圣公为了维持孔子的地位,无论如何会把那个地位腾开,因为孔子的利益是所有孔家人利益的前面,衍圣公无论如何不敢与孔子争什么。此番大清借助自己的名字,给曲阜百姓赈济,花的代价不多,但是造成的影响却不少。

孔有德匆匆交办好事务也赶紧离去,赶到船上,发现济尔哈朗已经吐得不行,他的女儿孔四贞先行离去来到船上,看到这种情况不知从哪里找来几个大夫,都不顶用。孔有德连忙让船将济尔哈朗带到陆地上,济尔哈朗才有所好转。

孔有德照顾济尔哈朗不提。此番皇太极派了三个人领军,分别是睿亲王多尔衮,英亲王阿济格和肃亲王豪格。其中多尔衮和阿济格是亲兄弟,豪格是皇太极的长子。在满清当时,虽然汉人制度已经确立,但是还保留原始的风格,还有谁强,谁王的风格。这三个人眼下都有继承皇太极大宝的资格,而此番统军主帅是阿巴泰,在离开盛京的时候就说了,此番谁的收获多,谁的功劳大。阿巴泰的话摆明是允许清军随意抢劫。

豪格知道自己在与多尔衮和阿济格的争斗中,没有什么上风,因此希望此番南下收获多一些,因此也不顾两翼没有配合好,自己孤军南下,一路横扫县镇无数,没有一支可靠的敌手,竟然率军打到了淮水。然而在淮水上,一支整齐的军队在船上正与豪格的人马对峙,豪格有些犹豫,一直以来南下都没有碰到大明正经的抵抗,这些人是哪里的人。

高杰站在船上,收下黄铜望远镜,交给手下人拿好。这黄铜望远镜是西洋货,是李成栋花了不少钱托人才买到的,不过也确实好用,离着老远就能看到对面的情况。高杰恨恨道:“但愿江北四镇能够配合我,在此战能我方能有万全把握。”

高杰的军队是一支残军,刚刚在潼关跟着孙传庭,却被李自成打得打败。高杰一路东逃,差点让李过抄了后路,但是还是逃脱闯军的包围。此时听说满清南下的消息,高杰气的鼻子都歪了,他虽是农民军出身,做的事却是保境安民。满清竟然敢侵入大明领土,是可忍孰不可忍。因此也不顾上司,寿州同凤阳总督马士英反对,高杰独自带着残兵出现在战场上。

其实包括高杰的部下都心灰意冷,因为高杰的妻子邢氏也随军出来,做的就是没有打算回去的准备。哪知道部队到了淮河,一支船队出现在面前,上面高高的一个大旗——高,这让高杰军的将士们又惊又喜。

从船上下来一个人,正是李成栋。李成栋配合郑芝龙打败倭寇后,郑芝龙已经完全控制了南海海上,因此也十分客气,给了李成栋一个小小的船队。这支船队的船型不大,最大也就是三桅杆,数量也不多,就十二艘。但是可以接受大明的海防,而且还可以进入内河。

高杰之所以敢出来迎敌,不是因为有勇无谋,而是因为早就得到李成栋的消息,有船队配合他。李成栋的船是在福州整编过的,粮草补给充足,高杰军虽然只有不到三千人,但是配合着十二条船,可是一支不小的战力。

李成栋衣冠鲜亮,高杰浑身土气,旁边的邢氏也早已满面都是土。可是李成栋走到高杰身前,重重的单膝跪下,主动给高杰行军礼,然后退到一旁,半身鞠躬,让高杰和邢氏率先上船。这一下就将高杰军灰丧的士气一扫而空,高杰军人人振奋,想不到主帅还有如此计策!而高杰上船后命令全军上船休整,所有人都有了粮食、药品,有伤的伤员可以治疗,饿肚子的人有食物,所有人都有军饷。高杰还把孙传庭许诺但是没有发的赏金发下,高杰军从此焕然一新。

高杰心中暗自得意,自己新投马士英,原本得不到他的信任,但是此番出战,就是要让马士英好看。高杰军虽然是农民军出身,但是能征善战,是大明军中不多的精锐,此刻又有船队傍身,更是不把对手放在眼里。高杰军一路北上,正好和豪格的军队对峙。

豪格的八旗铁骑所向无敌,在满清的三路军中,动作最快。但是马再快也很难渡河,特别是河中央还有一支这么大的船队,豪格正在犹豫,就看到河上有五条小船靠岸,每艘船上各下来一百多人,都推着小推车,而小推车上,正是大炮。

豪格吓一跳,此次南下,为追求高速进军此番没有携带重型火器,红衣大炮这类重型火器大多在阿济格和多尔衮手中。这时豪格手下大将鳌拜和索尼求见。

鳌拜主张打过去,而索尼主张派遣部队勾引一下。因为索尼注意到高杰的人使用的不是红衣大炮,而是别的炮,他担心大船上有红衣大炮,因此建议派小部队勾引一下。

于是索尼带领一百人率先前行,这一百人都是骑兵,在渐渐接近的时候,索尼看到这是一支大明精兵,至少身上的衣甲都是新的。最让他惊奇的是,这些人看上去推着一些小车,竟然几个人从小车把东西搬下,组合一下,就成了一门炮。这下子虽然对方一对也才一百多人人,但是大小炮足有二十架。

对方的大明军队也大概也知道危机,动作越发迅速,眨眼功夫就将大小炮以此排列好,还在准备装弹。此外这些大明军队将小车推到前方,形成据马栏,他们本人退到大炮后面,手中都拿着火铳,一看就是训练有素。

索尼正在犹豫,却听见身后号角响起,这是豪格让他退后的意思,索尼不敢犹豫,连忙带兵撤去。就在刚走的地方,竟然落下几枚炮弹,索尼恍然大悟,这是从船上发出来的红衣大炮。幸亏索尼撤得快,否则全军覆没。

索尼赶到豪格身边,鳌拜满脸愧疚,豪格安慰索尼:“怎么样?没受伤吧?”索尼摇头:“没事,这汉人狡猾狡猾的。他们用小部队作为诱饵,实际上大船上备有火炮,这是明军典型的凭城用炮战术。”凭城用炮是大明典型战术,大清太祖努尔哈赤就是死于凭城用炮战术上,大清的人对此战术印象深刻,因此都认真记得。

豪格点头:“不仅如此,他们伏兵。”说着远处一指,清朝人目力远胜汉人,能看到远方一团黄色雾,索尼犹豫:“伏兵?”

豪格道:“有可能。”鳌拜问道:“肃亲王,现在怎么办?”

豪格哈哈一笑:“怎么办?好办!我们入关为什么?抢人抢粮抢财宝。这里有硬骨头,我们就不碰。全军听令,不再向南,往西部前进。”

看着眼前的八旗铁骑撤去,李成栋十分可惜:“这些满洲鞑子倒是狡猾,不上钩。”高杰摇头:“非也,我们要在这里保护当地军民,不能离开。若是江南四镇的兵马从南方赶来,这满洲鞑子的前线就在淮河了。”

高杰回头,看到邢氏走过来,她刚刚在船下筹粮去了,当下十分在意:“怎么样?当地大户说什么了?”

邢氏摇头:“他们不肯同意捐银派粮。说……”

“说什么?”

“……”

高杰大怒:“是不是说我们是农民军,不是官兵,所以不肯派粮。”看着邢氏满脸惭愧,高杰安慰道:“让你一个妇人家做此事是辛苦了。”高杰回身吼道:“来人,传我帅令,派人去到大户那里说,若是不派粮,就抢。敬酒不吃吃罚酒,给我狠狠的抢。但是记住,不许抢佃户,谁抢佃户的东西,小心我要他人头!”(未完待续)

加入书签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