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奋斗在残明 > 第001节 姜瓖反正(一)

第001节 姜瓖反正(一)

顺治五年,天气出奇的冷,北京城在十月就出现了第一场雪,到了十一月,北方地区遍地饿殍。北直隶、山东、河南、陕西的普通百姓,有本事就南下或者东下,没本事就逃到山西,再不济就只能暗害路人,杀人进食。

此时的北方已经再次出现了崇祯朝末年的恐怖景象,死尸在市面上公然叫卖,死人肉被公然按斤称重,一两死尸肉卖一两白银。而死人身上的旧衣服、破毛皮,被卖到十两银子一两。人们早已习惯了吃人,因为吃人者很快就会被吃。因为吃人太多,那些羸弱的人伸着芦柴棒的胳膊,眼睛里充斥着鲜红的血色。

就在这个时候,大清兵部命令下达到山西的太原和大同,要求准备粮食和士兵北伐,对付“即将入侵”的喀尔喀蒙古。

因为天下大寒,草原也不例外。草原今年结霜的早,草场早早就没有草料。喀尔喀蒙古的俄木布额尔德尼、巴尔布冰图等两部以行猎为名义,洗劫了归化城的土默特部。俄木布额尔德尼、巴尔布冰图两部是当初和阿济格合作共同攻击回疆的喀尔喀部落,原本阿济格答应会给他们赏赐。但是在顺治五年天下大寒,再加上圈地,大清统治的绝大部分地区都没有粮食,俄木布额尔德尼、巴尔布冰图等人在没有得到大清奖励心怀不满,于是将目标锁定了归化城,将土默特部当做受害者。

大清就以此为名,要求北方唯一有粮的地区山西准备粮食军队北伐。此事由阿济格督办,面对英亲王的压力,宣大总督耿焞在应付一个月后,终于没有办法,亲自来到大同催办粮食事项。

对此,负责接待的姜小轩干的事情是将耿敦带到大同城外无数饥民面前,问他如何解决饥民的事情。

耿焞看到饥民们衣衫褴褛,姜小轩命令人放粮时,拿出来的的粥耿焞尝了一下,十分苦涩,不是用白面或者大米熬制,应该是英亲王传说中当地粗粮。耿焞给身后的戈什哈尝了一口,没人能咽下。姜小轩满脸苦涩:“大灾面前,百姓们连吃食都没有,如今粮价已经贵到十两银子一石,哪里来的粮食打仗啊!”

一个戈什哈嘴贱,说了一句:“此等贱民活着有什么价值,怎么不把粮食剩下给大军留着。”姜小轩身后已经有人面露怒火,耿焞连忙拉住这些不懂规矩清兵,那个戈什哈一边走到清兵人中一边嘴贱:“我说的有错吗?这些贱民吃粮食就是浪费。”

他的头顶传出一个冷酷的声音:“其实他们也想吃肉!”

戈什哈还没有来得及抬头,从天而降一个大网,他就被细网分割成碎片。

不仅他一个,他周围四个身穿清服士兵的戈什哈全部被分成碎片。

纤尘冷冷的对身边人说:“好久没有开荤了,今天晚上有肉吃,把他们都拾掇起来,晚上下锅。”

纤尘身边数十个人就这样把四个戈什哈的身体捡到钢盆中抬走,留下满地鲜红的印迹在雪地中。

耿焞吓得满脸煞白,他知道大同人跋扈,他从宣化到大同不是经过左云或者平型关或者阳泉,而是经过蒙古草原绕行而来。没想到刚到大同,耿敦身边的四个戈什哈就被杀了。戈什哈都是满足贵胄之后,在大清朝廷的手段之一。在大清的封疆大吏身边派出这些人,不是照顾,而是监督。这些不知好歹的大同人,将这些戈什哈杀死,这是在惹祸上身。

姜瓖终于出现在雪地中,一身皂色,在雪地中十分扎眼。耿焞激动的冲上去:“姜帅,你这是在干什么?你是想造反么?”

语言上的挑拨没有用,耿焞这才发现,姜瓖身穿明装,大清的红顶子和马褂都没有穿。耿焞脸色一下变了。

姜瓖冷冷的说一句:“按照议程,总督大人明天需要到城外检查草料,希望大人明日早点出城。”

耿焞吓得匆匆赶回驿站,一晚没睡好,就在驿站凑合一晚。第二天天刚亮,耿敦就赶到所谓的城外草料仓库。那里有一辆驷车,耿焞没有犹豫,坐上驷车就立刻离开了大同城。

回头看着高大的大同城,耿敦不住的摇头,这座城池太可怕,耿焞庆幸自己还能活着离开大同城。

因为当天,姜瓖向天下发布文书,宣布大同反正。

姜瓖站在校场的台子上,身后,是被风吹的烈烈直响的征西大将军旗。姜瓖一身戎装,看着面前整齐的雁北军,*等人站在那里,面色凝重。

姜瓖大声说了一声:“现在,我宣布,大同反正。”

张悦在姜瓖身边,大声朗读讨清檄文,都是姜瓖不大懂的话。什么“因天下之失望,顺宇内之推心,爰举义旗,以除妖孽”,什么“匡复之功何远?班声动而北风起”。张悦书记出身,也不知道从哪里寻得这等文字,文绉绉,就是听不懂。

简短檄文之后,姜瓖看到张悦停止说话,前进一步,对着校场的雁北军士兵,大声的说道:“尔等父母妻子皆在大同。当年先皇在世,大同何样?万邦来朝,摩肩接踵。大同有天下最富裕的集市,大同有天下最好的物品。大同有媲美秦淮八艳的雁北六玘,大同有天下最美味的凤临阁。而如今呢?六玘身影不再,凤临阁半死不活。因为大清将大同的商人赶走,也不许我大同与外人生意。大同地处雁北,偏避寒冷,地狭人稠。不做生意,我们大同人没发活。不抵抗大清,我们的日子没法过。”姜瓖缓缓的说:“在这样下去,你我就和北直隶的那些圈地中人一样,成为饿死鬼。”

校场上,黑压压的沾满了雁北大军。姜小轩、*、杨振威、姜文泰,姜长波等都在那里,他们身后,全身武装的雁北军威风凛凛的站在风中,武器在风中发出咧咧的声音。

姜瓖继续说道:“大清入关已经五年,天下苍生苦不堪言。大清在剃发、圈地,毫无天意生生之道,是非我中原明主。如今天下,都在大同一举。安史之乱,大唐光复江山,全靠睢阳。建炎南渡,大宋可保半壁江山,采石矶一仗建功。而今天下大局,在此一举,今日我等大同一战,必将恢复大明江山。”

雁北的风凛冽的刮着,将姜瓖的话传到每个人的耳中。众人齐声喝道:“复我大明,复我大明!”

姜瓖大喝:“今日我等,宁可死于刀下,也不做虏清的饿鬼!”

“嚯!”雁北军一致回应。

姜瓖回身,用力的抓过征西大将军旗。他拔出腰上佩剑,在手上割破一道口子,然后用手涂抹在征西大将军旗上,用鲜血将征西二字涂成和旗面一样的红色。征西二字,贪婪的吸食着姜瓖的鲜血,很快就变成鲜红色。

时间很长,又似很短,也不知道用了多少鲜血,才将二字染完。

姜瓖将大旗交给南十方,征西大将军旗变成了大将军旗,重新矗立在大同城墙上。自从崇祯皇帝让它离开大同城墙,这是五年后,第一次再次出现在大同的城墙下。南十方双手拿着旗杆,踩着楼梯登上城墙,将这面大将军旗,用力的插在城墙上。

姜瓖在城下宣布:“从今天起,我们就是大明的部队了!”

雁北军一起唱道: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姜瓖走下台来,大喝一声:“抬我马朔!”早有人捧来马朔,姜瓖喝道:“马鹞子跟我来,其他人按照姜小轩的命令各自准备。”

说罢姜瓖跳上一匹黑色的高头大马,黑马长嘶一声。旁边,*也跳上了他的红马背上。二人骑着马顺着北面城门就跑过去。

*还不知道怎么回事,虽然大同最近风声很紧,他有心理准备,但是突然之间姜瓖就宣布反正,还是很出乎*的预料。但是*并不害怕,只是有点可惜,这种避祸桃花源的日子,终于走到尽头了。

北门守卫张博岳一看姜瓖到了,赶紧打开城门。城外,两个人带着人马早已准备多时。*一看到今早通知自己的姜灵也在,而另一个人是姜崇武,二人都是带领骑兵的人。二人身后的雁北军,都是黑压压的一片,黑盔黑甲,唯一区别,是姜灵身后的大旗上面是陷阵,而姜崇武身后的大旗上面,是黑旗。

雁北军有三支骑兵,总管是姜建勋。其中姜建勋率领陷陈营,势力最大。此外还有陷阵营,旗号与陷陈营很是相似,是雁北军对付敌军的很好战术。此外还有黑旗军,据说这种黑旗军还有一支秘密部队,连*都不知道秘密是什么。眼下姜建勋不在,姜瓖亲自带领黑旗军杀出大同城,*用脚后跟想都知道这是要大战一场,只是对手是谁?大清的谁?(未完待续)

加入书签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