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奋斗在残明 > 第021节 大同之战(六)

第021节 大同之战(六)

姜瓖原来做出的策略,在大同依城防守清军的主要原因是害怕多尔衮的星术。吴三桂语焉不详,如今又是大清的王爷,姜瓖不知道他的话有多少是真的。此番看来,至少吴三桂描述多尔衮的星术还是很危险的。

姜瓖捧着儿子姜日升的尸体,裹上白布,慢慢走向义庄。义庄是停放尸体的地方,如今这里已经铺满了层层白色菊花,并且延续到明堂。虽然明堂据说是祭天的地方,但是姜瓖没觉得那里停放战士的尸体有什么不妥。这些将士们是为江山社稷牺牲的人,他们才是应该躺在明堂的人。

黄梦曦静静的站在义庄门外,看到姜瓖走过来,问道:“贱妾能看看儿子吗?”姜瓖让开道路,让身后的士兵将去世的战士尸体送到义庄内,自己却捧着姜日升的尸身走到路边:“自己家儿子,怎么能不让看呢?”

黄梦曦用手慢慢拉开盖在姜日升尸体上面的白布,姜日升的头发只剩下脑后面一点,而且有些散乱。黄梦曦想要整理,但是尸身太重,无法将头发弄好。姜瓖索性将白布摘下,将儿子尸体抱在胸口:“我知道,你想再给儿子收拾一下。你做吧,我给你扶着,这也是我们最后一次见儿子了。”

南十方早就捧过来一盆水,站在一旁候着,满眼红通通的。黄梦曦将姜日升额头的鲜血擦掉,还是那个高耸的额头,真好看。黄梦曦用毛巾将姜日升的鼻梁擦干净,露出高耸的鼻子。还有嘴角和鼻孔里面的鲜血,擦去后,还是那个稚嫩的儿子,仿佛会睁眼说话似的。黄梦曦又将儿子只剩一截的头发打开,细细的梳理整齐,梳的顺顺当当。

黄梦曦眼睛通红,但是还坚持没有哭出来,一边给姜日升整理衣服,一边哽咽地问:“老爷,我们的儿子,他,死的像个爷们……”

姜瓖将儿子尸身重新抱在怀里:“他是你我的好儿子,是我姜家的骄傲。没人会嘲笑他的辫子,他永远是我姜家的人。”

黄梦曦怯怯的问道:“贱内能和你一起进去吗?贱内还想多看他两眼。”姜瓖点头。

黄梦曦紧紧跟着姜瓖的步伐,而姜瓖捧着儿子的尸体来到明堂一个普通的床位上,将儿子轻轻的放在上面,仿佛儿子只是睡着了,还会醒过来。

周围没有别的人,姜瓖一只手拉着黄梦曦的手,一只手拉着姜日升的手,似是和人说话,又似自言自语:“儿子在阵前和我说,下辈子还要做我的儿子。”

“唔。”黄梦曦轻声的答道。

“他不愧是我的儿子,他在阵前没有丢我的人,丢姜家的人,丢大同的人。儿子,你此时去了,爹还不能陪你。爹对不起你,这辈子没能保护你。下辈子有机会,爹做你的儿子。”姜瓖眼睛看着蓝天,轻轻的说。

黄梦曦把脸扑在姜瓖的胸脯,呜咽不止。眼泪终于落下,宛若流瀑一般,再也停不下来,将姜瓖的胸口打湿。

多尔衮坐在军中,任由军医拔出手臂的铅弹。军中没有麻药,多尔衮就这样坐在那里,对于军医拔出铅弹的过程看也不看,只是静静的看着前方。豆大的汗珠从额头留下来,掉到地上,但是多尔衮哼也不哼。

多尔衮心里关心的不是身体的疼痛,自从铅弹打入身体,多尔衮就知道星术被破,也是自己过于托大,没有将大萨满带到阵前护法。贴身护卫血滴子依紫霄擅长的星术是水力,可是大同的水极为贫乏,依紫霄没有用武之地。

阿济格站在旁边,不住指挥人,换血,拿麻布。多尔衮嫌他乱,让军医给自己捆绑固定好,就让所有人出去,对阿济格冷冷的说:“有什么事,尽管说。”

阿济格有些踌躇:“本王知道皇父摄政王不喜欢本王的会战主张,但是此番,不进行会战,姜瓖之乱解决不了。”多尔衮被封为皇父摄政王,礼仪与顺治相同,阿济格也有些畏惧。

多尔衮自然知道阿济格的想法,此人虽是自己的哥哥,却老是爱耍一些小聪明。阿济格曾经就喜欢制造会战局势,让众多八旗精锐在他麾下,眼看着通过回疆事件将他手下遣散的七七八八,此刻他又想借助姜瓖的事件趁机做大。

但是多尔衮瞬间就想好了计策:“英亲王说的对,姜瓖之事过于复杂,一定要在大同进行会战。本王会亲自作为指挥官,指挥大同之战,还希望英亲王会支持本王。”

阿济格的脸色有些尴尬:“一定,本王一定会支持皇父摄政王的。”

多尔衮冷笑一声:“本王的第一个命令,就是让尼堪南下太原,运粮送到大同。英亲王就能专心负责大同城里的姜瓖,掌握大同附近我大清主力部队的调动,英亲王看是否合适?姜瓖是你的老对头,英亲王对付他最有心得。其他的,本王来想办法,怎么样?”

阿济格满脸惭愧,不知道说什么。多尔衮披上大氅,推开帐门,走向自己的帐篷。头顶的天色陈铅一般,灰蒙蒙的,不时飘下一两朵雪花,还未落到地上就化了。多尔衮心中暗自神伤,今天一战死伤了不少手足,阿济格还想要争权,鳌拜索尼都是跟着豪格扫荡四川的精锐之师,给了阿济格,他却还不知足。多尔衮看着阴沉沉的天,仿佛压在心上沉沉的锡。多尔衮在想:多铎啊,你若是在,哥哥我怎么会这么为难?

“报!”一个戈什哈跑过来,递上一个军报。多尔衮看过,仿佛晴天霹雳,差点没摔倒那里。

军报上只有一个消息:豫亲王多铎,已经辞世。

多铎长达半年卧床不起,而且没有知觉,其实撑到现在已经很不容易了。多尔衮却总觉得多铎的死亡充满了奇怪,但是又说不明白。自从阿济格带着草莓见过多铎,把多铎移去了东海珊瑚,这个举动就让多尔衮很奇怪。草莓看到多铎只是一个劲摇头,也没多说什么。

多尔衮心中已经打好主意:“让医官整理医嘱,将豫亲王的死因写为天花。此外日期提前些,写成本王从大同回来的时候。此次豫亲王不必大发丧,避免动摇军心。”

多尔衮赶忙回帐中留下命令就离开大同。大同的大清军营由阿济格掌控,而多尔衮要赶忙回到京城,一为援军,一为多铎。

多尔衮匆匆赶回北京城,向顺治皇帝和太后大玉儿汇报了大同战事,表示要亲自主持大同会战,顺治皇帝和太后都表示支持。顺治还表示多尔衮暂时处理一些私事无妨,姜瓖之事不会是大乱。

多尔衮从紫禁城出来,就去看多铎。多铎的去世对于多尔衮指挥的大同之战蒙上了一层阴影。多尔衮尽全力安排多铎的葬礼,而心里,对战局已经有了新的打算。

眼下因为大同战乱,整个山西几乎全部在响应,除了太原外,晋南晋东南全部是明军残余控制。太原的巡抚祝世昌是个文臣,当初是济尔哈朗钦点的。其实多尔衮知道,此人是给顺治搜罗美食去了,算不得什么干才。能在山西如此纷乱的局面下坚持到现在,祝世昌也着实不易。

而大同姜瓖的触手已经伸到了河南,那些曾经是李闯李自成的地界已经全面投降了河南地盘,已经全面投降了魏世骏。若不是号称屠夫的孟乔芳在陕西死守潼关,西安还未曾丢下,否者闯贼若是全线复兴,对*是不可磨灭的灾难。

但是孟乔芳的日子也过得不*稳,北面有榆林的李永强打下延安,兵锋直接威胁西安。西面,丁国栋也带领回民到处叛乱,随时可能进攻陕西。

孟乔芳最大的威胁来自南面,李闯军麾下如今最大的战力——位于四川的夔东十三家的忠贞营,已经蠢蠢欲动了。他们南面是大西军,刚刚投降南明永历政权。这两支队伍一旦合流,他们的力量不容小窥。无论是忠贞营的李过高一功,还是大西军的孙可望、李定国和刘文秀,都是一等一的名将。

就像阿济格说的,大同若不进行会战,姜瓖将永远成为大清心头的刺。虽然在大清版图内大同不是边陲,但是这个位置在蒙古与内地交界之处,大同一旦作乱,内地和蒙古就产生隔绝,这个地方绝对不能出问题。

多尔衮决定会战,将大清八旗军现在还在南方的主力战将博洛调回来,支援太原。做为交换,多尔衮给予济尔哈朗更大的权力,虽然济尔哈朗手下的士兵,已经大多都是汉人了。虽然孔有德已死,但是尚可喜、耿仲明的部队,对于济尔哈朗也是很大助力。此刻看来,当初顺治建议济尔哈朗坐镇南方,还是好处很多。毕竟是皇太极御点的两大辅政大臣,多尔衮和济尔哈朗,如今一南一北,掌握着大清的整个局势,不被南明占了上风。

而为了给孟乔芳解围,多尔衮决定派吴三桂西进,与孟乔芳共同守卫陕南和汉中。

看着舆图上的几个位置,李成栋的势力看似最大,其实多尔衮知道,李成栋的势力最小,因为,他只带了三千人进入广州城。既如此,可以实行此计。(未完待续)

加入书签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