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奋斗在残明 > 第030节 大同民堡(上)

第030节 大同民堡(上)

百里芸认真地看着橘妙春:“妹子,姐姐痴长几岁,此时说一句掏心窝子的话。大家都是大同出来的,不能此时放着大同不管!”

百里芸接着对枣强王长鞠一躬:“小七在这里请求王爷出来主持大局,眼下海岛大同财力不够,小七愿意关税为抵押,向王爷借钱,图谋北伐。”

枣强王淡淡的问:“按照大明律例,王爷不干涉地方政务。既然七郡主有这个打算,正巧,杨夫人在此,她的银子很多,七郡主不妨求助于她。”

杨夫人叹一口气,终于被枣强王推上台面。杨夫人也不客气:“七郡主想要北上,海岛大同是七郡主可靠的后盾,请放心。”杨夫人是史可法的夫人,熟悉军防布置。若不是史可法一心求死,扬州本不会一天就克。作为史可法身边抛头露面的女人,杨夫人可是对此极为熟悉。

百里芸也不知道杨夫人底细,看此女竟然顺杆晚上爬,心中已有主意:“那就麻烦杨夫人了。海岛大同是姜帅心力,眼下姜家除了未成年的小公子外,还有一人在岛上,那就是姜瑜玮将军。还劳烦杨夫人和姜将军一起保卫海岛大同。”

海岛大同不是无懈可击的,在前不久,百里芸和橘妙春一同外出,海岛大同就被西班牙籍红毛番攻入烧杀抢掠,差点海岛大同就被歼灭。若不是郑成功正巧到达,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完全不知道。所以如今海岛大同的人不敢托大,有了姜瑜玮将军坐镇,众人心中还稍微安稳一下。

百里芸心中冷笑,高敏宗临走之时,给了百里芸一个隐藏的队伍,那就是大同矿工。他们的首领伍二麻子,可是高敏宗一手提拔的。当初抵挡红毛番,这支矿工队伍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而高敏宗在离开海岛大同前,给伍二麻子最后的命令,就是完全遵从百里芸的命令。这个命令,是百里芸隐藏的护身之法。

百里芸正式对橘妙春行礼:“橘公主,小七以海岛大同城主的身份,请您的橘氏水军北上,带领所有船只。有小七的全部财产和杨夫人的钱款作为抵押,你看是否合适?”

橘妙春看到百里芸瞬间安排好,知道百里芸早就有所准备,也不惊奇。橘妙春此时最相信的只有韩昭德,她回头看着韩昭德:“夫君莫要如此,你说此时该怎么办?你是姜帅都依赖的智囊,我听你的!”

橘妙春的表态让韩昭德放下心来,连忙从袖中掏出一个册子,认真的解释起来。橘妙春认真的思考,不时的询问,最后问一个问题:“我军五百艘战舰,两千三百艘运输船全部北上,海岛大同防卫势力就很小了。七郡主,你确定要这么做?”

百里芸心中也拿不定主意,她回头看了一眼枣强王和杨夫人,杨夫人用力的说:“七郡主请放心,有我在,海岛大同固若金汤。我,绝不会让扬州惨案再次发生在我面前!”杨夫人说的斩钉截铁,言语诚恳。而她身后,枣强王默默的点点头。

百里芸虽不明白杨夫人的动机,但是看到枣强王的动作,心中已经有了计较。百里芸回事对橘妙春说:“是,此番,就麻烦橘公主了!”

海岛大同作出决定,在郑氏水军大乱的时候,海岛大同要派水军北上援助大同。其中,水军由橘妙春负责,陆军由百里芸负责,西门静辅助。而韩昭德,作为出战军师。一行人在做了认真的准备后,浩浩荡荡的北上,向着天津卫驶去。

在北方大同,就在博洛将姜建勋的南征军消灭之后,阿济格得到多尔衮命令后,也在大同北方采取行动。

多尔衮回到北京城的名义是因为多铎的病情(丧事),其实真实的目的是从各地征兵。北直隶、山东等地几乎无人为清军作战,多尔衮从哪里准备兵源呢?

答案是辽东。

多尔衮将很多其他民族的士兵送上战场。

比如科尔沁蒙古的部分人员。

比如东海女真的部分人员,多尔衮完全不顾俄罗斯人已经在辽东烧杀抢掠的客观情况,任由俄罗斯人的雅克萨城堡建立起,却也要整掉人来攻击姜瓖和大同。

再比如,来自朝鲜南部的朝鲜“义军”,也来参与大清平叛。

这些杂牌军被派到了阿济格的清军大帐中,阿济格根本不让他们对大同城进行攻击,因为他们根本不可能接近大同城的护城河。

每当有清军靠近,大同城墙上的投石机就会投下一个个巨大草堆。草堆没有完全燃烧,而是有浓厚的烟,而且发出红色的烟雾,让人鼻涕眼泪直流,根本无法作战。

草莓亲自查询后告诉阿济格,这是从西南购买的作料,叫做辣椒,是作为调味料用的。没想到姜瓖这样作为武器使用。

但是也没有违背姜瓖和阿济格的誓言,这是作料,不算做毒药……只是这种作料混上烟十分辣眼睛,根本睁不开眼,是一种让清军束手无策的武器。

所以阿济格没有派兵攻击大同城,他下达了一个更加阴毒的计策——让没有见过血的清军援军,去攻击大同城周围的城堡。

大同号称北方锁钥,因为具备七十二堡,是一个众多城堡的地方。这些城堡共同形成了一个整体的防御网。在姜瓖的构想中,清军在大同城前面布阵,由这众多城堡护卫攻击给大同送军粮的清军,可保证大同整体的防御。

姜瓖没想到清军有能力去侵袭其他诸堡,更万万没想到,清军在大同跟前聚集了二十万兵马。

清军与明军最大的不同,就是清军几乎没有专门做杂事的事情,所有士兵都是杰出的战士。二十万清军的战斗力,几乎可以比得上百万明军。而此时在大同的清军的辎重运粮队伍,一支是喀尔喀蒙古从厄鲁特蒙古运来的肉食,一支是通过漕运运到京城的粮食,由南北两支,运到大同城下。一支走阳泉、太原。一支走北面草原。都是很远的道路,所以成本很高。

但是北京城的顺治深知此战的关键含义,尽全力保证粮食能够运达大同前线。所以阿济格才能将姜瓖在大同城内困住,姜瓖很难出外作战。

阿济格能够困住姜瓖,就有能力去攻击其他城堡。因为攻击这些城堡的主要目的,是取得军粮。不然运送军粮的队伍若是老被大同周围城堡攻破,清军就没有粮食可以吃了。

阿济格可是有大炮的,一门大炮,就足以让不少城堡的城墙攻破。阿济格可没有打算攻击大城池,他的目的是军粮,所以,免不得会攻击一些大的民堡。顺便还可以搜集一下被攻破城堡内的粮食,虽然可能性很小,明军看到城堡被破几乎第一时间就会点燃内部的粮食库。

宁可将粮食稍微灰烬,也不留给清军,这就是大同百姓对于清军侵略者的回答。

这一日,在大同西北行进这一支清军,大约有三千多人。但是他们不是长袍马褂,而是举着太阳花旗,下面两个巨大的字——朝鲜。为首一人提着长矛,就是这支部队的将领——朴爻莲。

这是一支来自朝鲜南部支援清军的朝鲜“义军”,自愿来到大同。此时他们出现在这里,是因为这里有一个民堡。虽然阿济格同意攻击民堡,但是大清的八旗军是不愿意攻击民堡的,因为“有损荣誉”。

但是朴爻莲和他的朝鲜军却很爱干这种事情,因为这也是军功,而且对手不如他们勇猛。这些朝鲜人完全不相信对手只是普通百姓,对于民堡的所有人一定会举起屠刀。

此外,大同虽然地处雁北,天气寒冷,但是比起朝鲜极寒,也是不如,所以这支朝鲜军在大同完全没有寻常兵士不适应的推辞,而是主动出击攻击民堡成风。朝鲜兵虽然不善作战,但是擅长打架,最喜欢对待没有作战能力的普通大同军民。因此这支部队频繁出击,死在这些朝鲜军手下的大同军民不下万人。

朴爻莲来到民堡前,大声喝道:“堡内人员听着,快些奉献出粮食,否则死路一条。”其实朝鲜人不会说中文的只是少数,大多数贵族是会说中文的,特别是高级贵族。像朴爻莲这样的大将,会说中文很正常,只是发音不准罢了。

冯宝在堡墙上大喊:“汝等朝奸,忘恩负义!朝鲜二字得名于我朝太祖皇帝。后来我朝万历皇帝为复汝国衣冠,历时六年与倭寇作战,才留下满洲鞑子之祸。汝等国君宣祖大王尚知道再造藩邦之恩,汝等却发兵侵袭我朝,是何道理?”

朴爻莲懒得和这个民堡的人说话,随手一挥,身后一阵箭矢高高飞起,直接飞入堡内。冯宝赶忙从堡墙下来躲避箭羽。

冯宝从堡墙上下来,看着面前的三百多位乡亲,手里拿的锅盖、擀面板,挡住箭矢。这些人老的小的都有,都是再熟悉不过的表情。(未完待续)

加入书签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