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步步青云 > 第二十九章 百姓最愚昧 百姓最无愧

第二十九章 百姓最愚昧 百姓最无愧

第二十九章 百姓最愚昧 百姓最无愧

“柴镇长?”

坐在榕树下陪着儿子玩皮球的李大龙身上,丝毫没有之前面对柴小虎时候的嚣张跋扈跟满身戾气。只有一位深爱着儿子的父亲,厚重若山。

柴小虎长时间的直视,终于引起了李大龙的警觉。在砮山公园见到柴小虎,还是很出乎李大龙意料之外的。柴小虎倒是仿佛忘记了跟李大龙之间的曾经的不愉快,上前蹲下身去,逗弄起了李大龙的儿子。

李大龙站起身来,摸着高过膝盖的儿子头顶,悻悻然笑着。

一位父亲,在儿子面前,总有最好的那一面。柴小虎会主动上前,并没有向李大龙挑衅或是在李大龙儿子面前打脸李大龙的意思,只是看到李大龙这对父子,想起了自己小时候被父亲李占山带着到当时还有砮山残余痕迹的砮山公园玩耍的场景。

柴小虎并没有在榕树下逗留多久时间,逗弄了一会李大龙的儿子,跟李大龙寒暄了一句,便告辞离开了。

一直在不远处静静站着的秦挽,饶有兴致的看着这一幕,并没有上前。李大龙倒是从始至终都有些尴尬又有一分作为父亲特有的自豪,柴小虎起身告辞后,李大龙注视着柴小虎的背景一直被榕树遮挡了去,又抱着儿子在榕树下坐了下来,手中捧着皮球的李大龙,心思却不知飞到哪里去了。

“收买人心?”秦挽开口问出了心中的疑问。柴小虎似乎早就猜到秦挽会这样问自己一般,刚才他确实看到了秦挽看自己是那副不屑一顾的眼神。

柴小虎摇了摇头,闷头走路并没有说话。本就在柴小虎身前半个身位的秦挽却加快了脚步,向着湖心岛正中央的“映月居”而去。

所谓“映月居”其实就是一个小院子,却颇有来历。映月居正中有一口小井,却直通深处,难探其底。井壁不知是何物构筑,每当月圆之夜,月辉洒落院中,井底一轮满月倒影栩栩如生,两厢映照,小井总有金色光芒迸射而出。

这边是映月的由来,也就是砮山公园的湖心岛会被乘坐映月湖心岛的缘由所在。

见过之后的一场动荡中,映月居倒是被保存了下来,其中就是另外一番故事了。柴小虎跟在秦挽身后迈步进入映月居。

随着共和国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响大地,这块文明古地上,百姓生活更见安泰,物质生活不断提升中,精神建设却有些力有不逮,映月居中香火袅袅,倒是也有为旅客测字摆卦、求签祈福的文案三三两两的靠着小院院墙立着。

未必都是真,未必都是假,不过是一个个生活,一个个故事。秦挽与柴小虎显然对测字祈福这些事并没有多大的兴趣,倒是有一对对的小情侣在一个个香火文案旁徘徊着。

柴小虎已经看出来了,秦挽今天游玩的兴致远远大于应付相亲,自己也便做个人工摆台,干干脆脆的跟在秦挽身后做个小书童。

二人在映月居转了一圈,秦挽特地在无名小井旁站了一会,二人都没有开口说话。柴小虎跟着秦挽从映月居出来的时候,李大龙父子二人的身影已经从榕树下消失了,柴小虎当然也没有闲着没事的去找寻一番。

秦挽迈步走过索桥,沿着湖水岸边慢慢踱步,一直到挂着“曲水流觞”牌匾的近湖廊道中。秦挽和柴小虎找了一个还算干净的栏杆处坐下,柴小虎有意与秦挽拉开一段距离,秦挽对此默笑不语。

“小虎,砮山公园里并没有山,为什么要叫这么名字。”

“大姐,砮山公园原本就是因为临靠砮山才得名的,不过在上世纪中叶的时候,棣县居民为了开采矿石,把砮山炸掉了大半。你们那边那个小土堆,现在倒是没人称呼砮山了,但那确实是砮山的遗址。”

秦挽好像是第一次知道砮山公园名字的由来,听到原本不算太高但也很是巍峨的砮山竟然被炸掉了大半,不禁吃了一惊。

“我在棣城这几年,从没听说过棣城出产矿石。煤矿?铁矿?总不成是金矿吧?”

在柴小虎面前的秦挽似乎有意将自己的真实感受通过言语、表情直接的表达出来,柴小虎看到秦挽脸色不善,讪讪一笑,回应道:“那个时期,群众的心态都是激昂奋进的,‘三年赶英、五年超美’在那时候的百姓心里,可完全是触手可及的高度。”

秦挽突兀的挺住了脚,没有回头看向柴小虎,但柴小虎明显感觉气压开始变得有点低了起来。

“自古百姓最愚昧。”秦挽的声音虽然很好听,但是出口的这句话却叫柴小虎今天第一次蹙起了眉。

不等柴小虎发作,紧接着秦挽又说了后半句话。

“自古百姓最无愧。”

柴小虎一双细长的眼睛,突兀的灿然炫目。

然而美好的事情若是能一直美好下去,那就不是小说而是美梦了。柴小虎与秦挽之间由凝固有变成静谧的氛围却被一个突兀出现的着急嗓音打乱。

“老大,姐,救我。”一米八六的秦井生,俊俏的五官堆积在一起,一张脸却似乎走形了一般,心急忙慌的从湖边拥挤的人群中窜了出来,向着已快要走出“曲水流觞”廊阁的柴小虎二人跑了过来。

“老大,救我,救我啊。”

秦井生倒好像真的失了分寸,抓住柴小虎的衣袖,死命的攥着。柴小虎也被秦井生吓了一大跳。兄弟几人在一块这么多年,就是生死关头也没见过秦井生这么失态啊。柴小虎潜意识里还是觉得秦井生在装样子,指不定心里又在搞着什么飞机。

身后的秦挽这会却走了上来,一巴掌重重拍在秦井生的后脑勺上,秦井生一双眼盯着柴小虎竟没有发觉背后伸过来的黑手,被秦挽打了个正着。

“老大不小了,没点正形。”

秦挽怒其不争的说了秦井生一句,然后才问道:“怎么回事,说。”

似乎秦挽这位秦家第三代的大姐在家族里很有分量,秦井生当即便放开了柴小虎的衣袖,只是依旧苦着一张脸。

不等秦井生开口回答秦挽的问题,三五个人影又从湖边观赏荷花池的人群中走了出来,对着的方向正是站在廊阁出口附近的柴小虎三人。

“秦哥哥,你不要跑。小佳要抱抱你。”

一个二八年华的小女孩在三个黑衣大汉的左右护持下,向着柴小虎几人走来。小女孩对着柴小虎身边的秦井生深情喊着话。

看到这幅情景的秦挽,两条好看的眉毛已经皱在了一起,一直知道这个“不成器”的弟弟,在女性朋友这方面多少有些瑕疵,但秦挽怎么都没想到,秦井生会对一个未成年的小姑娘下手,这会更是被姑娘带着亲戚朋友找上门来了。

心中猜到这份情况的秦挽,对秦井生这个最小的弟弟当然是气不打一处来,但是作为姐姐又怎么真的会在这个时候不去为弟弟遮挡一番。

却说柴小虎见到那小女孩的第一眼,便楞在了当场。

这女孩,柴小虎认识,不,应该说李木子认识。

这小女孩正是现在的青县县委书记范凯的女儿,范瑶。

范瑶今年十八岁,但是从面目身形上看过去,不过十五六岁,固然有范瑶本就长的嫩的缘故,却还有一个根本原因。范瑶是一个智障儿。范瑶从小没有母亲,只有父亲。

范瑶出生的时候,范凯还在青县东南方向的青江水库做水库管理员,春夏交替的季节,连绵不休的倾盆大雨,彻底是的青江水库上游的堤坝决堤。当时还是小年轻的热血党员干部,范凯在抗洪第一线一做就是半个月,对于快要临盆的妻子,范凯已实在无暇顾及。

范凯家在当时还被称作青收乡的村子里,范凯妻子是被邻居大姨在大雨夜用平板车拉着送到镇卫生所的。

等到堤坝一波洪水过去青江水库终于风平浪静下来,一身疲惫不堪的范凯,拖着沉重的身子,回到自己家中。

四敞大开的木板门、浸了一地雨水的外间屋子、找不到大肚子妻子身影的范凯真的慌了神。

隔壁大叔一直在家里守着,听到范凯家的声响,才一溜小跑过来。

盯着狂风暴雨赶到镇卫生所的范凯,却没能见妻子最后一面。只留下襁褓里的一个小女孩,是范凯唯一的血脉。

范瑶,母已赴瑶池,父当记心头。范凯给女儿起名单名一个瑶字。

当一个人行走在天地之间,自觉遭遇到了这世间最大的不公而心如死灰的时候,老天会再次降下惨痛来告诫世人,伤痛永远没有尽头。

范瑶长到四岁的时候,范凯已经从青江水库调回青县水利局工作,更是因为在水库工作中的兢兢业业、时刻确保民众利益高于一切,被提拔为水利局副局长。

范瑶一直被范凯带在身边,范凯也没有再娶妻的打算。就这样孤儿寡夫的生活在青县这座本就不大却五脏俱全的小城里。

然而,四岁的范瑶,仍旧是一个雨夜,父亲范凯下乡镇召开防汛动员大会,一场大雨阻断了父亲回来陪伴女儿的归路。

对唯一亲人的渴盼,促使小瑶瑶独自一人在雨中撑着小花伞等着父亲的归来。

骤雨狂风从来不会因为雨中的人有一丝怜悯,范瑶在雨中昏了过去。(未完待续)

加入书签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