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清穿之庶女将军 > 第013章 官场黑暗

第013章 官场黑暗

可一直被困在这里,也不是办法。我便看向他,希望他有什么高招。玄见我一直盯着他,倒有些气恼了,“不如我出去转转,看有何法子出去,你目标太大,就留在这儿待着。”

玄说完,就头也不回地走了。

也只好如此了。我颓然地坐下来,尽量让暴躁的情绪冷静下来。

“你是镇国公府的瑾瑜世子?”角落里,突然响起一声不大确定的声音。

我定睛一看,是那位伤痕累累的郭景瑞,他识得我不足为奇,所以我朝他点了点头,直言道便是在下。

“虽几次于远处遥望过世子玉颜,但如此近距离的一睹芳容,觉得传闻果真不假,世子果然赛过潘安啊。”郭景瑞重咳嗽了几声,还好这个阁楼隔音效果好。

我不免眼角一挑,如此黑暗的光线,他都能看得起我的模样,还真是个人才。我知道他在担心什么,便对他道:“放心,我们不会弃你于不顾,既然把你救到此处,也定会把你一道救回京中。只是不知,你是否真是郭大学士之儿?”

“景瑞确实是郭大学士之子,郭家向来一脉单传,而今除了我,家父再无所出。”郭景瑞听我这般说,就如吃了定心丸一样,但听到我的质疑的提问,便赶紧开口答到。

“哦?”我挑高音调,“可为何京中的郭府,还有另一位郭大才子?”

郭景瑞没听明白我的话,颇愣了许久才道:“此话怎讲?”

“我说京中有一位长得跟你一模一样的郭大少爷,正游走于政治朝野之中。这还差十几天才春闱,这位郭大才子就迫不及待沾权了。”我挑事实的说。

听完的我话,眼前的人一个激动,想站起来奈何伤太重,只得重重地跌坐回原地。这个郭景瑞睁大这一双眼,张大这一张嘴道:“这事……怎么可能?世上,怎会有一模一样的人……”

“不信啊?得,等咱们回到城中,你便会知晓何为鬼斧神工。”我闭眼,准备假寐一会儿。

沉默了良久,角落里的人才开口道:“想必世子是相信我才是真正的郭景瑞,不然您二位也不会出手相救郭某。”

看来,能想通透这点,不辱没他大才子的名声。我嘴角微微扬起一个弧度,“说说你为何被抓来此处的事吧。”

郭景瑞有些烦躁地挠一头的乱发,蓬头垢面的他,若不是玄说认得他,我还未必能认出他是谁,毕竟我与他只是有数面之缘。

“我也不大记得清日子了,总之酷热到严寒之间交替,被关押之中大概大半年已过去,我觉得自己还能活着,简直就是奇迹。”最后一句,颇为自嘲。郭景瑞是扭曲这面色说的,这段被关押的过往,他的身心必定受到不少创伤。

“关押之所,没有被挪动过?”我细问。碧翠山庄被朝廷抄过,如果郭景瑞一直被关押此处,官衙中的人不可能没有发现他。

“小挪不多,大挪倒是有过一次,还是动用了马车,走的是山野之路。”郭景瑞想了想,对我说到。

这碧翠山庄就是在半山腰中,走的必定是山野颠簸之路,由此推论,他郭景瑞之前被人绑走,必定是被藏在京中,活着京郊不远处,因为还能以他要挟他朝中的父亲。

“为何他们不杀你?”我拧眉问了最为关键的一句。毕竟已有假的郭景瑞在郭府住下,他已无用处。

郭景瑞先是茫然摇头不知,但过一会儿之后才开口道:“父子连心,些许父亲已识破此子非彼子。”

即使一个人再像另一个人,都会有一定的马脚露出,所以瞒得了一时瞒不了一世,没准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才没有杀害他。

我撇开这个话题,“你可知你是今年春闱夺魁中最热门的一位?”

他在我的目光下点点头,也不否认自己的才学,“早些年还未参试前,就有无数王公大臣欲拉拢和结交,我还以为他们是看中父亲的高位。官场之事郭某不是不懂,而我当时一心只想读圣贤书,并不多想与官场之人沾边。”

“而参加科考,也只是为了证明自己的一番才学,如若真能一举登科榜上题名,那也只是想当一方百姓的父母官,做自己力所能及之事。您若说郭某心高气傲也好,不懂世故也罢,京中这个权与利的漩涡,我是不想参与进去。”

听完这一番话,我脸上现出佩服。看来京城第一才子并非浪得虚名,更没有一脑门的心思在书本上,他看待当今朝局的事态,比他父亲还看得通透。

“可奈何你生长在官宦之家,以才学而博众,金科状元想不被朝中大臣拉拢,及早站好队伍,那倒显得失常了。”我笑道。

他被人绑走,小大半与他推拒站队有关,大部分还在想得到他老爹的支持。郭大学士出身书香门第,虽来自乡下,比较爱显摆宫中御赐的恩赏,但他跟季伯鸣一样,在九龙夺嫡中一直处于中立。

自从他随身玉佩被我见到之后,我便知道郭守敬已倒向太子,黄河一案,倒是帮太子于康熙面前迂回不少事。

只要一站队,就得一站到底。这浑水趟了,再怎么冲洗干净还是会有一身的骚,其余几位有心争储的皇子,以及皇子身边的大臣们,可就不那么给予他好脸色了,更别说中立的一方大臣们。

我见他不再说话,便转言安慰道:“放心,这会儿出去了,必定不会耽误你的春闱科考。”说完后,我却听见了一声苦笑。

郭景瑞笑过之后,一脸寒心地道:“十年寒窗苦读,未必就是为了一朝功名。”

我瞬子一沉,看来此人对官场的阴暗已极为心寒,已不想参加科举获得功名,并用自己的才学造福于民。

自古学子,十年寒窗都只为一朝金榜题名,或者造福一方,我不信他郭景瑞苦读十年的书,没有一丝的抱负,圣贤书可不是这么教他的。

如果他肯定利用自己的聪明与修为,在官场上必定有一番作为,但前途坎坷是必定的,看他的对权利的取舍。(未完待续)

加入书签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