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村委会 > 第一百七十一章 记挂

第一百七十一章 记挂

午饭是在陶村长家解决的。

只能在达凤吃,因为达凤距离大堡镇要两个多小时的路程,太远了!因此,每次下乡都是在达凤这边吃。

达凤有条小街子,也就是几户条件算好的人家围起来的一段路。

“达凤下去岔河的位置,到街天时,邻国做小买卖和居民会到岔河沙滩上,和中国这边交换商品,做生意。”熊主席介绍道。

“所以有经商头脑的这几户人家就在达凤这条小街开了饭店。”陶村长补充。

路小北看了一下这条所谓的街,就只有坡坡上右手边的一家饭店,然后左手边有一家小卖部之类的,其他的就没有了。

“街天的时候,达凤附近的村民通常会拿一些苗族裙子来卖的,街天时热闹。”陶村长无措的解释起来。

主要是他不想在场的几位领导觉得达凤这边的街太寒酸了吧。

“平时拉砖来这边的驾驶员也会在街上的这家饭店吃。”

哈,这陶村长老在解释。

饭店很小,却很干净。

“良副,今天辛苦了,中午在我们达凤尝尝原生态土鸡,没喂过饲料的,今早还在山上满山跑的。”靳哥热情介绍起来。

“哦,这倒稀奇了。”刘总和小李感兴趣起来。

大城市来的最喜欢农村的原生态生活。要吃鸡,现拉来杀,要吃蔬菜,现去家门口或屋檐后山的菜地里摘……

没有比这更新鲜的了!路小北来白马县工作之后,对当地人口中所谓的“粗茶淡饭”是赞不绝口。

坐下之后,等着上菜,吃的是黄焖鸡。先用农村的那种土砌起来的灶,上面嵌着一口大铁锅,铁锅下面烧柴。然后用大火猛翻炒几下炒熟,只到闻出鸡味,之后往里加水,盖上锅盖,闷十来分钟,出锅之后,用锑盘盛上,放到已摆好电磁炉的桌上煮。

陈支书和路小北已自发的去打蘸水了。

路小北来过几次,对白马县吃食熟着呢。

蘸水老板可以帮配,也可自己动手。这边的人大部分喜欢自己配。

毕竟有人爱吃辣,就辣椒放多些,有人爱吃麻,就放些花椒。

陈支书已洗好薄荷,给每人的蘸水碗里放上。

路小北还在里面放上了腐乳。

“良副、刘总、李哥,要吗?”独美不如众美,路小北询问一下意见。

“不,不要了。”良副说道,刘总、小李摆手,只能作罢。

“要酸杆子吗?”路小北又好心问道。

“也就是柠檬汁。”见三人疑惑,路小北解释起来。

“来一点。”良副递蘸水碗给路小北。

“我也来一点。”刘总说道。

小李默默把碗推向前。

吃酸的开胃。

于是一伙人围着电磁炉吃起午饭来。

没喝酒,知道上海人不但守时,而且严格执行禁酒令。

其实人人都不想喝酒的,都怕喝酒。喝酒也就是喝个气氛,劝酒倒酒中,人与人之间热络起来,氛围一调动起来,觥筹交错之间,感情借着酒劲也就增近了。

有甚者,借着酒劲把平常不想说、不敢说、不便话的话说出来,打开话匣子……

更有甚者借着酒劲发酒疯。

不知多少领导感谢中央八项规定,酒都喝不得了。

禁酒令下来之前为了应酬不得不喝酒,禁酒令下来之后,大家都遵守。有理由有借口不喝酒了。挽救了多少干部的身体,也为国家挽回了损失。

党的事业需要干部带头领路。

保住干部的身体,也就是保住了国家宝贵的财产。人才是第一生产力。

“工程进度这些我倒不担心。老百姓的建房热情也挺高涨的。我现在就担心快接近年关了,现在正在盖房子,过年之前不可能完工。他们在哪,老百姓在哪过年呢?”良副说出心中所思所忧。

“谢谢良副关心我们老百姓。”陈支书表态。

“这个问题我们考虑过。有部分群众是另选址建盖的,可以在老房子过年。”陈支书接着说。

“有一部分是拆除重建的。″

对呀,众人担心倒一致起来,房子都拆了住哪呢?在哪过年?

“但是他们有一些小耳房。已经是北方说的厢房,把床、被子、衣物这些搬到小房子里面去住。一家人挤挤凑合一下,就在那个小房子里过年呗。”

“等到明年,都可以住进新房子里面过年了,到时一家人开开心心的。感谢党、感谢上海人民呢。”靳哥一气呵成说完。

“吃水不忘挖井来。住进新房不忘党和上海人民。”镇上李书记如此总结道。

……

于是就有了下面的对话,在下午的走访中。

“大妈,吃饭没?”良副问道。

“闹了闹了。”苗语吃的意思。

熊主席负责翻译。

路小北来这么久了,简单的日常用语他能听懂,有时也会说几句,就为了拉近与乡亲们的距离。

但上海的领导是听不懂的,所以需要翻译。

这位婆婆家就是拆除重建的,住在正在建盖大房旁边的小耳房里。

可是没有厨房,在小耳房里住也不方便,就在耳房边用那种蓝白黄编织塑料袋,扯了一大片,靠墙那面不用围,顺势利用那面墙,只围住两边就可以了,留一面做门,上面用拆下来的木条料子搭上下来的瓦片,形成一间简易的厨房。

放上电磁炉,就可以做饭吃了。

“明年,咱们就可以住进新房子、大房子了。”良副有些动容。

说话声音很大,因婆婆耳朵有些聋,要说大声才能听到。

“对对,荣、荣……”“荣”苗语里好的意思,婆婆看起来很开心。

“婆婆,您这个是什么?”良副看到婆婆掀开围腰,坐着的腿上摆放着个竹制的篮子。

“这是火笼,也可叫火龙。”熊主席介绍。

“冬天老人取暖用的自制设备。”

路小北也是第一次见,和上海人一样好奇呢!

“火笼里面放上炭,就暖和了。”

“不会烧到吗?”良副代表不知四人行问出心中的疑问。在场的都一副见怪不怪,除了良副、刘总、小李,加上一位虽到白马县工作了,但也是第一次经历当地冬天的路小北。

加入书签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