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春秋学院 > 第一百六十四章 回院(二)

第一百六十四章 回院(二)

而惠施也从庄休的表情推断出他自己的狼狈,后直接抓起姜璇的手臂用她的衣裳的擦拭自己的脸。

庄休眼睛立即瞪得滚圆,就在他以为姜璇要对惠施大打出手他准备好言相劝时,姜璇竟然只白了惠施一眼,没有骂更没有打,完全默许了他的行为。

“这......你们这......”庄休在惠施和姜璇之间用手指了指,问道,“姜璇你不生气吗?”

姜璇以一种心疲力竭的语气道:“习以为常了,反正他在我眼中已经从‘人’降格到了‘兽’,而我以宽宏大量的人格原谅了这‘兽’无礼的行为。”

惠施瞥了一眼姜璇也很是蹊跷的没有与她争辩,与庄休说了一声,便自己回了屋子,姜璇则将东西整理好之后,和王嬷嬷知会了一声,然后去浴池去沐浴了。

至于最后的公孙鞅,他彻夜未归,只是在飞鸽上给庄休他们发了句消息,说他今夜有事不再回来,之后就没了动静。

等到天明,久违不见的秦宰相再次现身,他们带着仪仗而来,敲锣打鼓地送周御书院的学生离开。

而惠施听着这热闹的锣鼓声,心中难免会有所误解,他对庄休道:“总感觉秦人这是再欢迎我离开,这锣鼓声要比迎接我们时敲得要热情、真诚了许多。”

“还好吧,味道还可以......”庄休知道惠施再与他说话,但至于在问些什么他就不得而知了,因为他正一门心思在人群中寻找施岚青的身影。

可这次送别的队伍中并没有招贤馆甲班学生的身影,所以庄休苦寻无果之后便失落地耷拉着脑袋,整个人也精气神也衰败到了极点,而这一幕幕都被施夷光看在眼里,却什么话也没有说,只是暗中记下,将这笔账算到了施岚青的头上。

“送君千里终须一别,七日后在八院统考上再见面。”秦宰相没有像中原人那般寒暄客气了半天,而是直接了当地说了最简洁的告别词。

周御书院的两位周学官如今在秦地生活了一月,也适应了秦人干脆利落的告别方式,于是也用秦地一种只有对最好的朋友时才会行的一种手礼,用这手礼向秦宰相拱了拱手。

庄休等后辈也跟着周学官施礼,但他们的礼是最寻常的以晚辈见前辈的那种。

一番必不可少的礼仪之后,周御书院的几人进入传送阵,秦宰相他们对附近的士卒摆摆手,士卒们就取来启动传送阵的材料,着手启动传送阵。

短短半盏茶的时间,一道光柱再次冲天而起,远在一方的施岚青瞧着光柱,眼中、心中满是不舍,她知道这光柱中就有她心心念念的人。不过较为幸运的是,七日之后她也将乘坐这样的光柱前往心念之人所在的地方。

...

周御书院的传送殿外,站满了前来迎接甲班学生的人,这些人并非周御书院安排的,而是他们自发的。当然甲班的学生不可能受到整个周御书院学生的拥戴

,所以传送殿外恭迎的学生大都是个大门堂的门生,他们身上或有着统一的服饰或配饰来区分。

像是剑堂的门生,里面负剑的或背其他武器的人不再少数,且各个五大三粗几乎和秦人无疑,而儒书阁的门生大都穿着青白等素雅的儒服,身上的气质也文质彬彬,有些手上还绻着一卷书简,就怕别人不知道他是读书人一样。

只是除了这一群个性鲜明的门生外,还有一群穿着各式各样、不统一的衣服,身上气质也不尽相同的人聚在一团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但他们的眼角余光却不约而同地往传送殿的大门处望去,显然是在等什么人。

传送殿的大门被打开,盖聂、荆轲他们先出来,殿外剑堂的门生立即咆哮起来,全然不顾周遭鄙夷的目光。

“御艺就是御艺,里面的人都这么不知礼节,在公共场地大声喧哗真是粗鄙至极!”

这样的细细碎碎的念叨声不断,但是剑堂的门生听后竟都是置若罔闻,很是罕见地没有出手打非议者,更没有反驳,可这却没有让那些非议者收敛,反而使他们的气焰越来越嚣张,对剑堂、御艺的修士的措辞都尖酸刻薄、难入人耳。

好些剑堂门生手上的青经暴起,牙关紧咬,显然是在压制怒火,一些人跑到门主盖聂的提议要用武力反击,可盖聂却像是开了窍一般,回道:“武力只能让人一时屈服于你,一旦你武力松懈了,他依旧会爬到你头上作威作福,所以对付这种人,我们无需理会,等在七日之后的八院统考上一展雄风,他们自然而然不敢再来置喙我们,甚至你记住这些人的面孔,你会发现不久之后,明日阿谀奉承者和今日肆意侮辱的人,他们其实是同一群人。”

剑堂内躁动的气息被安抚,盖聂也许自己都没有发现,他现在是越来越有领袖的风范了,而他成长脱变的原因,就是在某一夜,他找上了施夷光,与她刨心实谈之后,他便变成了今日的模样......

细心的人还会发现他是甲班前几个自主完成“及冠之礼”的人之一,他的发髻也不再似原先那般散乱不羁,现在倒是梳理得整整齐齐,越来越有大将的威仪风范了。

常常跟随他的荆轲,自也完成“及冠之礼”,但显而易见的是,对于荆轲而言,他的“及冠之礼”对他的变化仅仅是换了一个发髻样式而已,他由内而外的变化几乎没有,与寻常傻憨的模样一般无二。

剑堂的人走后,传送殿的门前的人理应少去许多,但是粗略看去,传送殿门外的人还是那般拥挤。

等了约一炷香的时间后,传送阵连续降下五道传送阵,其他门堂的门主也都陆续回来,尤其是儒书阁的朱嘉,他在稷下学宫与学宫内的学生乃至祭酒都进行了详细的儒书论道,一月下来废寝忘食,获益匪浅,他回到周御书院的第一件事便是儒书阁的门生召集起来,然后将他所得所悟倾囊相授。

也许有人会觉得朱嘉无私,其实不

然,儒书礼术不似寻常民间的食物秘方,只要告诉了别人,别人便可轻易照搬照抄,复刻出味道不差一丝一毫的东西来。朱嘉将自己的所得所悟毫无保留地告诉了其他人,可即便这样,能接纳朱嘉的儒书礼术的人也不多,而接受了这些人也不可能完全接受,毕竟人生而有贤愚。

就像圣人从不吝啬自己成圣的道理,且将自己的心得传扬地天下尽知,可这满天下能成圣的人依旧寥寥无几。

像朱嘉这样的人不会藏私,他信奉“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的道理,比起自己一人孤芳自赏,他更希望更多几个同道之人与他一起论道,这其中的乐趣非切身体会是不能理解的。

所以这天底下,文人儒生最相轻,却也最惺惺相惜,他们人生理念会起冲突,但绝对不会吝啬自己会的东西,因此人们常常能在朝堂上看到两位文人时争吵引经据典、恨不得将自己会的道理一股脑的塞给对方,可却对对方给来的白白送来的道理拒之门外,不愿接受,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便是大部分修士无法成圣的重要原因。

儒书阁、甲魁堂、钱复钱堂等这些门堂都离开,七大院中就只剩下最后一院,那就是离得最远的招贤馆,也就是庄休他们还未到来,而这时还停留在传送阵殿外的那些服装迥异的人的目的便是昭然若揭,他们应该就是等着庄休,想要加入庄休忘恩负义堂的学生罢了。

他们没等多久,最后一道光柱冲天而降,伺机已久的人立即停止说话,严阵以待地等着传送殿的大门打开。

瞬息的时间在他们如火上膏油般急不可耐的急切心情下,变得异常难熬。

不过好在这等待终于迎来了尽头,传送殿的大门被打开,庄休他们七人出来,两位周学官还需向周院长禀告这一月的状况就先行一步。

而等这群等待的人朝远去的周学官施完礼后,他们蜂拥围上庄休五人,将他们的去路拦住,并不停地慰问着,就是矜持着不肯说出自己真实的目的。

庄休疲于应付,他瞧附近的人明显心中还有什么话想要问出,却又遮遮掩掩不知是不好意思,还是因为其他,于是他就推开包围住他的人群道:“你们有什么问题就直接说出来,不用遮掩的!”

那群人互相对视了一会后说道:“那我们就直接问了!听说你们初入招贤馆就大闹了一场?”

庄休还以为这些人是明嘲暗讽,为的就是贬低自己等人的鲁莽行径,就干脆道:“怎么?不能打吗?”

“能能能!”那群人赶忙赔笑,然后继续道,“听说招贤馆大半的高手都被你们五人给挑翻了?”

庄休皱了皱眉,一月前的那天的记忆有些模糊,当时擂台之上他认识的,能叫出名号的就只有施岚青、甘甜和杜佩,而招贤馆甲班的学生只有十人,现在占了三人,要说招贤馆大半的高手被他们挑翻了显然有些夸张,他就如实回道:“没有大半,只有小半。”

加入书签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