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北朝世兵 > 第二百三十章 山雨欲来

第二百三十章 山雨欲来

工业革命这个词,对于中国的先人来说是一种模糊的侮辱。因为以人为机器的年代,世家大族早早就把这个革命做完了。

只不过这个革命的时间……有待商榷。因为如果是世家林立的战国末年就有了此种制度,那么也就说明二千五百年前就已经完成了。剩下要讨论的,不过是进行了多少次的探究。

而至于什么中国古代无资本,什么明朝才有资本主义萌芽……对于这种幼儿园教科书的一家之言,赵烈和历史学家只能干笑几声“呵呵”,然后转身继续去实现自己未竟的心愿。

赵烈通熟历史,自然也能从历史的蛛丝马迹里找到人们讳莫如深却经常出现在汉青上的世家大族的所作所为。世家大族……史书不敢提及,因为姓氏这种东西,延传无数年。总有其子孙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不允许人对他的祖先提及一星半点。

为政要干净,不仅仅要给平民一种遥不可及的压迫感和无力感,更重要的是给身边儿的人一种压制。有如李虎杨忠之流,是不是好东西暂且不谈,若是提及其人……得看看世家的脸面。

作为一个显而易见的恐怖,人们似乎最喜欢将其隐藏起来,显而易见却装作若无其事。有如皇帝的新衣,所有人都需要的,说到最低也不过是苟活于世。

为了实话将自己置身于危险之中,是最不明智的。故而没人会把五姓七望拿出来比较什么,自然也不会有人把九品中正制当成一种弊政,大加挞伐。对也是对,不对也是对。要么同舟共济,要么同枝而焚。

赵烈想要做到的,恰恰不是革命,是另一种“公天下”。一种实际意义非常需要考究的政策,也就是一人治之,群龙无首。

天底下为人为势,总要经过资本积累完成自己作为个人,亦或是作为家族的兴盛的根基。无论如何,都要有多少人的尸体垫脚,才能完成一个人的渴望。

这个人,可以是汉武帝,也可以是世家大族。为何这个皇帝必须是汉武帝,而不是其他皇帝?很简单,因为从古到今除了极特殊的历史环境下的皇帝,每个所谓的明君,都没能将世家大族玩弄于股掌之间。

当然也正因为这种无敌,导致了汉武帝信心爆棚,最后将国家的其中一个关节玩崩,让世家得到了喘息的机会。

资本的积累可以说是为了野心,也可以说为了无敌。以为随心所欲的时候,是人最快乐的时候。也可以为了子孙万年,毕竟人的生存很大一部分意义之中,都在于延续种族的生命。

当人的野心与自己和他人起了冲突的时候,这种平衡就会彻底迷失在人类的情感之中。无所谓酸甜苦辣,也无所谓爱恨情仇,事情一旦到了自己觉得受到威胁的时候,什么招数都会用出来,这也是引发不稳定的根源之一。

而这种公天下,需要的不是毁灭谁,也不是成全谁。而是要限制人的野心,限制人的欲望。这个很难做到,因为一致对外的情况,很难出现在统一而强盛的国家之中。所以必须得有一个人来把控政局,以一人之力,来操纵天底下的大势。

那如果天下世家大族强盛得压迫所有人的时候,就得用一场血腥,弥漫整个大九州。通过手段,制衡改变政局,将整个时代变成一个稳定的盛世。

如同生物链,一个完整的系统需要太多太多的手段去维护,如果能维持住,想存在多少年都可以。一旦维护不住,就如同恐龙灭亡一样,推倒重来。任何制度都有优劣,正如任何生物都有长短一样。不分先进落后,关键在于人的野心,是否会超过制度,变成一种狭隘和禁锢。

而这次河南之行,最重要的一点就在于对这个野心奠定一个基础。赵烈不需要算,也不用开启什么工业化。因为人就是机器,人就是工业化的牺牲品。

中国的老祖宗早就想明白这点了,所以才有了后世人划分的“封建制度”下的“奴隶制度”。

早在汉代就有了“聚集千人于府中纺织”的工厂化模式,赵烈就能聚集几千人在北方弹棉花。世家大族买卖奴隶以开矿、煮盐、烧炭。赵烈就能释放劳动力,将其变成国家机器的驱动力。

棉花的种植,是突破世界屏障的一种很重要的东西。有了它,就是有了抵御严寒的附属品。面对零下四十度的漠北,再也不用恐惧会因为穿着单薄被活活冻死。更重要的在于,将这个时代的货殖,重新拉成一种体系。

世家大族不会对某一种利益趋之若鹜,却会对一种体制进行长久的争夺。从了解到熟悉,一切都需要一个过程。而这个过程,就是赵烈想要把握的最重要的开端。

货殖体系,也是中国的祖先最重视的一种体系,没有之一。从八千年前的贝壳钱币开始,天下最重视的东西就是买卖用的恒久之物。人们对其的一种坚信在《资本论》里莫名其妙,但是在中国的祖先看来,却是一种小小的手段,一种竭取地利,供养人心的手段。周而复始的货币,会让社会稳定,仅此而已。

天下大势就如同居山之楼一样,当天地开始弥漫云雾的时候,一切都是镇静不动的。当一切都要开始的时候,风便会吹满高楼。

赵烈要改变,要创造,要统治,要将整个社会拉到一个全新的高度。他得做这场雨的主宰者,并非云彩,并非闪电,而是整个自然,他要为整个自然,把持一切!

如果能将河南大片土地纳入自己的这条线的范畴,影响力就会越发扩大。官府会因为利益,购买棉花,批准百姓种植棉花。赵烈收棉花是高价,人则会竞相争逐利益。

价格高低只在一时,不在一世。关键的目的在于将整个体系结构稳定,而后将金钱活泛起来。中国少铜,却能活起来,里面的智慧,就需要非常的高深。

鲜于安通很乐意于此事,一来一去能赚五六十万贯……赚翻天!政绩啊,有了这些钱,就等于民生,民生好就是清官啊!清官就相当于名声,名声大了就可以运作自己进入长安为官。为官可以用这些钱买势力,结党营私。

世家大族自己就是族长……九品中正制下,如果能花钱买上一个七品,今后几百年,子孙都会无忧无虑!

他与赵烈详细商谈

了里面的细节,赵烈并不完全顾忌今后的利益和眼前的利益。如今整个永安镇已经开始疯狂赚钱盈利,不出五年,这些花出去的钱,搭出去的人脉关系,都会变现,成为永安镇大加建设的垫脚石。

四年时间,赵烈花出去六七百万贯家财。但是能赢得的,除了整个商业帝国今后九万万贯的来往利益。更重要的,则是这些利益就是他踏入长安的九层之台。

他的权力可以大到皇帝不敢杀他,世家不敢动他。只要――只要这些事情通通铺垫完!出将入相,天下人的目光与顾忌,都会在他的身上停留。这种身份……在后世称之为大资本家,也可以称之为某首富。只不过这个首富的称号,是活在上层社会的言传里,与幽州贾氏同样。

……

灵州的夜晚比如今的永安镇还要安静,家家户户因为养不起狗,都自己守夜听音。家家户户的丈夫(这里的丈夫是大丈夫的含义,无夫君的意思)手里都放着铁叉和短刀,每个女子身边都藏着棍棒和短鞭。

赵烈深夜回了驿馆,前去拜访今天同行的那个隐士。希望能摸清他的底子,希望他能出山。

清风伴书卷,赵烈隔着矮墙远远看过去,他依旧一身短衣,却坐在那里翻阅书籍,一边下笔书写着什么,一边翻看。

他对书籍非常的呵护,不经意之间的动作中,总是担心书页被一个细微的动作弄皱。案几上书墨的香气,总也让人流连忘返,甚至赵烈已经到了窗外,他也不知。

赵烈敲了敲门,文士将笔放下,将书卷摊平放在案几上。整理一下自己的衣襟,方才请道:“请进!”

赵烈踱步进来,看着案几上的书籍,饶有兴致:“公既然如此爱书,为何不肯入仕?想来以公的才能,能以贫贱的身份为官府写文书,想来也是十足的大才。”

那文士哂笑道:“公可是胡儿?”

赵烈一愣:“胡儿与汉儿,在如今有什么区别吗?还是说公的借口,就是为了驱祸避世,永远飘荡在荒野之中?”

文士起身说道:“如今汉儿与胡虏,确实没有什么特别的不同,同流合污,沆瀣一气。来来往往,营党结私,胡汉通亲,约为连理,让人不耻!”

赵烈说道:“我是十足的汉人,曾经在汉中郡北,是一个寒门子弟。我且想问问公,就算如此,公能否驱逐胡人,恢复天下汉姓否?”

文士将脸一别:“不能,天下已然肮脏,我生于世间,却无能为力!”

赵烈说道:“既然事情已经成了定局,为何不能破局?以公的能耐,为何非要别于世事而安于现状?”

文士一言不发,坐在那里盯着书籍良久不肯抬头。赵烈笑道:“公喜欢书,我可以赠送十万卷与公!不过这书籍在用,没有用上的书籍……看了,也等于无用。我参加过征梁元帝萧绎的战争,他把十四万卷书全都烧尽了。在别人看来,是一种绝望。在我看来,却是遗害天下汉姓子孙!”

文士起身怒吼道:“胡说八道!书生肯为家国死,焉能低头做胡人!!”

加入书签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