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百家祭 > 第三三八章 红尘俗事

第三三八章 红尘俗事

说书人说的不是书,是人生万千的故事。

胡虚站在台上,台下是万千观众,正在凝神倾听他的一言一行。

那一刻观望台下,胡虚有一瞬间的失神。

在很多年前,那个偏僻小城里,曾经有个中年书生,会经常来此陪伴少年胡虚。

文采冠古绝今的中年书生,总是会在门前小院子里,教他学琴棋书画,与他谈诗酒花茶,陪他嬉笑玩闹。

可是,少年胡虚最喜欢的,是那娓娓道来的故事,是那一言道尽天下事的气概,是那一语道古论今的情怀。

很多年以后,当胡虚流落街头,不得不以说书谋生,混迹于酒楼瓦肆。无意中才得知,那个中年书生,未曾成名之时,也是靠走街过巷,穿城越府,以说书谋生。

原来,他和当年的他,曾如此相似。

这种关系,也许就是血脉相承吧。

只是,如今的胡虚,并不想承认这种关系,哪怕他的一身所学,皆是源自于他。

他蓦然想起少年时的梦想,那时总在中年书生耳边唠叨的空话。

总有一天,我要一扇一木走天下,让千万人能够听到我说书,听到我讲的人间故事,听他们为我喝彩欢呼。

那个中年书生,总是微笑不语,轻轻抚摸着他的头,笑道,好好好。

如今,他站在这万人瞩目的舞台,那个人却再也不会出现。

在登台之前,胡虚早已把这凤炎都城的千万人打量了一遍,也在宫墙城楼上寻觅过多次。

他终于确认,他确实没有出现。

哪怕他的儿子,已经登台说书;哪怕他的私生子,此刻登台说书;哪怕两兄弟,陌路相争。

那个中年书生,终究没有来看一眼。

算了吧,自从他离开之后,就是如此绝情无义,自己又何必多在意。

没有人听到胡虚心里的那声轻叹,只听到他讲出来的动听故事。

方才的口技惊艳四座,一言传万千声音,让台下万千观众早已按捺不住,只等着他秀出更多的记忆。

不过,出现在人前的胡虚,并没有继续用口技来取巧,而是讲了一个故事。

这个故事,不是修行者大战凶猛异兽的天人之举,也不是将士百战死守国门的沙场烽火,而是一个红尘俗世间,普普通通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一个小县城,发生在一户普通人家身上。

那户人家,夫妻二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家中有幼儿欢乐绕膝,虽然清贫但也颇为自乐。可是,有一天,他们的孩子被贼人拐走了,只留下一串小铃铛。

夫妻二人伤心欲绝,丈夫日夜穿山越岭,逢人便打探消息,只是一无所获;妻子天天痴守家中,茶饭不思,以至于彻夜难免。

幸好,天不负有心人。某天有三个少年义士来到小县城,得知了夫妻丢失孩童之事,便行侠仗义助其寻找。他们四处打探,终于得知孩子是被山上的贼人偷走了。

三名少年义不容辞,深入山林中,与盗贼大战三天三夜,终于救出了孩童。

只是那孩童,已经被山贼折磨得不成人样,早已失去了童真的色彩,变得痴呆傻愣。

后来,那个孩子有没有好起来,说书人并没有说。

说书人最后说,他也许永远不会好起来,他也许明天好起来。

只要我们不曾放弃希望,那么所有的绝望悲伤,终究会成为过往。

故事讲完,第二柱香,恰好燃尽。

说书人一拍醒木,一收纸扇,一个鞠躬。

一壶浊酒入喉,飘然潇洒离去。

故事的开始,他一口道千言,说尽家中悲伤事,痛失儿女,家逢烈火。

故事的转折,他一语说人生,点燃人间执念火,不离不舍,绝不放弃。

故事的最后,他给人留下希望,飘然离去。

徒留那个锻红锦袍的身影,让台下观众仰头凝望不舍。

徒留一个红尘故事的尾声,让万千百姓燃起希望之光。

胡虚回到幕后,并没有看到观众的表情,但依旧能够听到观众的欢呼喝彩声。

在那喝彩声之中,还偶尔夹杂着几道抽泣声,只是被掩盖了欢呼之下。

不过,也没有人能看到胡虚眼角深藏的泪水。

红尘俗事知多少,何妨付与说书人。

这个普通的故事,源于胡虚多年来的说书经历,源于他曾经穿街过巷看过的人情冷暖,源于他停留酒楼茶馆感受过的人间悲欢。

更源于这段时日来,他和凌浪涯一起,为拯救孩童所做的一切。从江渡小镇到烈刀门,从河鱼帮到凤起码头,他所想念念不忘的,除却要相助凌浪涯成大事,更有对这人间冷暖的感知。

他看过渔翁的无奈,感受过妇人的眼泪,听说过农夫的担忧,也见过父母儿女重逢重逢的欢喜。

只是,他最忘不了的,是当时凌浪涯因为被追杀而失踪十多天,自己孤身一人翻山越岭地去寻找,那时候的绝望无助和日夜担忧。

幸好,除夕团圆之夜,两人终于重逢,最后居于老渔翁家中。

那一夜,他住在杂物房中,身旁是重逢后的凌浪涯,而一墙之隔处,是依旧担忧孩儿的老渔翁夫妻。

一堵不隔音的墙,他听到了那对夫妻的深夜对话,感受到了他们的辗转反侧难入眠。

如果没有这段经历,胡虚不会说出这段故事。

世人皆说,唇薄的人最无情。

可他剑眉星目,双唇薄如刀锋,为何是重情人。

欢呼声渐停,说书人离场,胡虚长吁一口气,嘴角上扬,勾勒出一道完美弧线。

在那负责官员的指引之下,胡虚三人离开了屏风后的停留区,开始重新登上右祭坛,静等闯关结果的宣布。

闯关过后,再无压力,自然便轻松下来。

胡虚踏着竹木阶梯登上祭坛,途中的小说家弟子看着他的目光,皆是神色各异。在他们看来,哪怕自家少主虽然不擅说书,但肯定也不是寻常人可以比拟的。

可是他们都没有想到,在这世间,竟然有人可以仅凭一张嘴一个故事,就让万千人的心情,随之起伏不定。

讲一个故事,把人逗笑容易,把人逗哭困难,把人逗得又笑又哭是难上难,在最后还给予人无限希望,更是万难之举。

举手低眉间,娓娓道来的,人间冷暖红尘俗事,不过一个故事。

居于左祭坛的凌浪涯,看到胡虚返回祭坛上,和他平视相对,不由得相视一笑。

他当然知道胡虚所讲故事的渊源,甚至那拯救孩童的三名少年义士,本来就是以他们为原型。而那段拯救孩童的经历和故事,自然也是发生在他们身上。

更何况,他们的身上,还留着当初大战之后留下的伤口,那都是事实的见证。

当时胡虚曾考虑,是否要如实把烈刀门拐卖孩童之事说出来,以此揭发他们的暴行。可是后来想想,倘若真的如此做,只会惹起民众慌乱,徒增无益的效果。

于是,他思索几回,最终改了故事的主线,也改了直接揭露烈刀门暴行的举动。

正当右祭坛闯关结束,左祭坛闯关即将开启时,那重返宫墙城楼的三名主裁判,皆是神色各异,一时不知如何评价。

良久之后,一直沉默的王平图宰相,问道:“不知两位,觉得这三名少年如何?”

——未完,待续——

加入书签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