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无敌武神在都市 > 第177章 蛤蟆跳村的大生意

第177章 蛤蟆跳村的大生意

兴许有一天,也可以做到凭感觉开枪的那一步。【】

王秀不依不饶的叫嚣:“干不过武装直升机,干不过主战坦克,甚至连条狗都打不过,还自称什么特种兵?特种兵不过如此啊。哈哈哈……”

“谁告诉你特种兵出门必须扛着反坦克导弹的?任何有丁点儿军事常识的人都会翻着白眼告诉你,不论侦查还是特战,特种兵还真的属于低配的轻步兵。

防空,反坦克装备不是没有,也不是不会用,而是大部分时间,这些器材对于特种兵担负的任务基本没用。”蚂蚁冷笑连连的鄙视王秀,“对于军犬我就不多说了,让立志说说那晚对付草原狼的情形就成。”

想起狼群的可怕,熊立志就倒抽了口冷气,要不是有霸王破军令开外挂,后来村民及时赶到,这么多人绝对连个全尸也留不下。

野狼已经这么厉害,受过训练的一大波军犬绝对是特种兵的噩梦。

王秀和蚂蚁相互拆台,谁也说服不了谁,结果,熊立志的第一天训练,就在两人的争吵声中过去了。

日子一天天过去,大家的伤势也在恢复。

熊立志上午跟王秀学习枪法,下午跟蚂蚁和洪北山学习特种兵军事技能,他的手枪枪法练的不错,现在还没能学会三十米内打断匕首刀刃,但是五十米内打移动靶倒是能枪枪命中。

跟蚂蚁学的也不错,袭扰,破坏,敌后侦查什么的,学的理论知识不少,只差实践了。

其他养伤的一帮人则不像熊立志过的这么充实,他们没事的时候和哈丹巴特尔,陈老汉喝喝小酒,上山打打野味,日子过的快乐又潇洒,所有人彻底爱上了这个东北的小山村,甚至都不想走了。

眼看着进入了九月份,蛤蟆跳村所处的华夏极北之地已经开始变凉,树叶开始飘落,风吹得冷飕飕的。

而就在这时,村子里竟然变的热闹起来,人们也变的忙碌,因为和外蒙古的走私生意进入了旺季。

每年的阳历11月26日是外蒙古国的建国日。

在这时,外蒙古国全国放大假,人们组织盛大的庆祝活动,不单单为了庆祝这个节日,更像是一个全国性的party。

人们趁着放假,走亲访友,一家团聚,更重要的是要储备食物和各种物资,迎接冬天的来临。

全国的农牧民也会从全国各地赶来,卖出一年的收获,买来入冬所必须的东西。

而全国的商人们必须在阳历十月之前把货备足,如果等到11月份,不但没时间准备,更赶不上早已开始储备物资的购物大军。

外蒙古国的工业非常非常弱,很多生活必须的商品自己不能生产,人们对商品需求又非常大,怎么办呢?

进口呀。

北边的老毛子自顾不暇,自己还缺东西呢,哪有剩余的卖给外蒙古国?

只有指望南边的华夏国了。

华夏国号称世界工厂,没有买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

于是,连带着蛤蟆跳村的生意也火爆了起来。

据哈丹巴特尔说,这一个多月的营业额能占村子全年营业额的五分之三还强一点,甚至比外蒙古国开那达慕大会时的营业额还高。

大家估计是和季节有关,外蒙古国的建国节是11月份,已经是冬季,那达慕大会是六月份,正是农牧民正忙碌的时候。

于是九月份的第一天,当村长的哈丹巴特尔天不亮就来到村委会。

今天哈丹巴特尔的主要任务就是收钱。

收谁的钱?

收全村每一家每一户的钱。

大家想一想,要给一个国家供货,成百上千的外蒙古商人来这里采购,蛤蟆跳村备货备少了可不行,商品的种类少了更不行。

小到锅碗瓢勺,大到摩托车,电视机,只要有需求,就必须满足外蒙古商人们。

这么浩大的工程,要有充足的资金和人手,单靠蛤蟆跳村的一家一户甚至一族都不行,并且哈丹巴特尔想到走私这个办法时,目的也是想为全村人找一条挣钱的门路。

于是在九月份的第一天,大家会为进货进行集资。

平时,每家每户都是在走私活动里有份子的,村子月也会发一回,甚至几回红利,只不过这个月资金缺口大,村民会临时追加一回集资,缓解一下采购资金的压力。

当然,这种临时集资,会在活动结束后,立刻把本金和红利返还给村民们,村民们只留下很少的一部分钱,继续当作股份,用来保证平时走私活动的正常运行。

本来陈天侠等人的伤已经快好了,大家原先还商量着什么时候回海边市。

现在蛤蟆跳村开始忙碌了,熊立志等人觉得村民们帮了自己这么大的忙,如果拍拍屁股走人,太不仗义了,他们一帮人就商量还村民的人情,打算晚走一阵,大忙帮不上,小事总可以做吧?

村委会在村子的正南边,其实不过是两间普通的房子,当作哈丹巴特尔办公的地方。

哈丹巴特尔和熊立志,老道等人离村委会还有五六十米,已经能听到前面乱哄哄的说话声。

拐过了几个弯,到了近前,黑乎乎的一片人,吓了熊立志一跳,本来熊立志以为哈丹巴特尔来的这么早是想准备准备,哪想到村委会门前的小广场已经挤满了村里的人。

“村长来了。”

“哈丹巴特尔大叔来了。”

“呦,立志也来了。”

……

人群见到哈丹巴特尔等人,热情的同他们打招呼,并且自动的闪开一块地方,让给他们。

哈丹巴特尔刚面朝人群站定,几个蒙古族的小伙子麻溜的从屋子里搬出两张办公桌和几把椅子。

一个戴着老花镜的老汉在左边的办公桌后面坐下,从抽屉里取出厚厚的一本稿纸和一支钢笔。

哈丹巴特尔拉着熊立志哥俩到了右边的桌子边上,笑着说:“立志啊,你们年轻人头脑清楚,今天你们几个帮忙收钱,我就躲个清静。特么的,每年数钱数的我头都大了,年龄不饶人啊!”

熊立志点点头,和另外两个小伙子一起,围坐在右边的办公桌旁,两人一组,专门负责数钱。

“老少爷们,静一静。”安排好熊立志等人,哈丹巴特尔冲人群大声的喊,“按往年的规矩来。”

原来嘈杂混乱的几百号人像得了命令似的,老少妇孺纷纷走向了圈外,留下每家的户主按站的离桌子远近自动排好了队,长长的队伍一直排出了广场。

第一个是个小伙子,高高的个子,留着平头。

熊立志认识这个小伙子,他是陈老汉家族的,叫陈平杰。

陈平杰笑嘻嘻的冲记账的老汉先喊了声叔:“我这儿有两千元,两个人。”

说完,双手捧着两叠华夏币,递给了坐的最近负责数钱的两个小伙子。

两个小伙子分别接过钱之后,快速的数完之后,相互交换,相当于把钱数了两遍。

两人确认无误后,冲记账的老汉报数:“陈叔,两千元整。”

老汉点点头,提笔在稿纸上写下:陈平杰,两千元,两个人。

两千元是钱数,这个熊立志明白,可两个人是什么意思就搞不懂了。

“是这样。”哈丹巴特尔解释说,“因为到了九月十月,原来固定在走私队的人忙不过来,每家有闲的人,可以过来帮忙,每月发工资,挣点外快。”

“哦,这样啊!挺好的。”看来老道也不懂,他好像还有问题,可又不好意思问,实在憋的受不了,才小声的问哈丹巴特尔,“你们不用验钞机,检验一下钱的真假吗?”

哈丹巴特尔凝视着面前长长的队伍,好一会儿才用右手指着自己的心脏部位;“良心,良心就是我们的验钞机。”

接下来,是第二个,第三个……

熊立志和弟弟学着那两个小伙子的样子,把村民交来的钱各自点一遍,再相互交换,确认各自数的钱数相同后,最后报给老汉,然后再数下一个人的。

熊立志忙活了好一阵子,他发现每一家的钱大概都差不多,多者四五千,少者两三千。

然而据哈丹巴特尔说,别看每一家的钱不多,但已经是每家每户全部的家底了。

熊立志明白,村里实在是穷,碰到像这种客户稳定,渠道畅通,稳赚不赔的买卖,傻子才会留一手呢!

四个人清点了一上午,数的手都抽筋了,怪不得哈丹巴特尔说数钱是个体力活。

等送走了最后一个村民,老汉把账目也总了出来,一两百位村民,总共交来了七八十万华夏币,还大多是十块二十,五块一块的零钱。

熊立志四人用两个硕大的鹿皮袋把村民的希望小心翼翼地装好,两人抬一个,送到了哈丹巴特尔的家里。

接下来进货的工作顺利多了,由于是多年建设好的进货渠道,哈丹巴特尔率领村里的马车队到了县城的商家,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经过二十多天的忙碌,终于把货备齐了。【】

加入书签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