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满级考古大师 > 一百三十九章 又是一段旅途结束

一百三十九章 又是一段旅途结束

秦始皇陵,是别想挖了。

曾国的灭亡原因,暂时也没办法找到结果。

从冬天,一直到快要入夏。

半年的时间,文峰塔、叶家山、枣树林三大片曾国高级墓葬群,才基本发掘完成。

总共将近两百座,横跨西周初年到战国中期的曾国墓葬,大大丰富了现代华夏对这个西周古国的了解。

除此之外,三大墓葬群加起来,还有那么十几二十座战国中期之后,乃至后来汉、唐、宋、明时期的墓葬,都有发现。

全部清理完成,并且回填后。

光是文峰塔墓地,就出土了一共超过两千件文物。

三大墓葬群加起来,前后共出土了近万件文物。

这些文物大部分都属于曾国的,小部分才是后来时代的,大大丰富了随州本地博物馆的馆藏。

而这个以“随”为名的城市,也终于能够凭借着地下出土的文物,真正意义上拥有和朔源出了一个古国的脉络。

随着发掘的结束,随州博物馆也进入了重新装修阶段。

新准备的“曾(随)国展厅”,也在加急筹备。

甚至随州博物馆还打算拿三大墓葬群出土的文物,做一场全国巡回展览,从首都博物馆开始,准备两年内至少在全国六个地方办巡回展。

当然,随州博物馆也没有逃过“借文物”。

国博那边,在得知出土了证明曾随是一国的青铜戈,纪录了吴楚之战的编钟,吴王子光戟后,立马就闻着味赶来了随州。

打算将这些文物先带到国博做一场“穆穆曾侯——曾国出土青铜器特展”!

至于这场展办完之后,这些文物会不会还回来,那就不知道了。

不过陈翰觉得应该会还。

虽然这些曾国出土青铜器,对证明曾国存在,和朔源曾国历史很重要。

但是曾国说破了,也就是东西周时期的一个小型诸侯国,也不是那个时代的主角。

说实话,国博应该是看不上的。

最起码也得是曾侯乙编钟那种级别的文物,国博才能心动。

当年曾侯乙编钟也是随州出土的。

但是可没落到随州博物馆手上。

争抢这个文物的是湖北博物馆和国博,两边撕逼了好久,最终湖北博物馆以地域优势,还是拿下了曾侯乙编钟。

至于出土当地的随州博物馆,一点争夺权都没有。

倒是现在这批曾国的青铜器、车马器、玉器,可以留在随州博物馆,大大增加随州博物馆的吸引力。

一个地级市,通常藏品中是很少见青铜器的。

特别是那些在春秋战国时期,还处于“蛮荒之地”的省市,更是没有多少青铜器出土。

比如陈翰的老家福建,很多市的博物馆里,只有一些明清时期,最多再追朔到唐宋时期的馆藏。

像编钟、鼎、簋这种器物,根本不可能出现。

现在随州这个湖北小城市,能拥有这么一批系统性的,从士到大夫再到国君级别的青铜礼器展览。

简直满意的不能再满意了。

参与了叶家山墓地发掘工作的随州博物馆考古队,从发掘开始到结束,脸上的笑容就没见少过。

逢人就说:“感谢大家为随州考古做贡献!”

那叫一个乐呵。

......

2019年6月26日。

文峰塔墓地。

原本坑坑洼洼,一个个大小不一的探方,都已经陆续回填了。

停工了半年之久的房地产开发商,终于能重新开工了,指挥着施工队和建筑车辆,进行着地基平整工作。

树立在工地旁边的流动板房内。

社科院考古所的职工们,也都在忙着收拾自己的行李,准备离开这里。

过去的半年里,是大家丰收的半年。

墓葬真的太多了。

六十六座墓,平均到每个人身上,都有两个以上墓。

以一个墓为一篇论文,那至少也可以产出两篇论文来。

更别提其中有很多墓的出土文物都足够单开一篇论文。

比如根据出土的车马器,谈一谈曾国的战车与中原诸侯战车区别。

根据出土的陶器,浅谈一下曾国的制陶风格。

根据墓主人的社会地位和随葬器物,谈一谈曾国的礼制,以及社会生产力。

而被孔建文重点培养的陈翰,也撰写出了三篇重要论文。

这三篇论文,分别以【曾国的始封】【曾国春秋时期从左右文武到左右楚王的改变】【曾国的臣服与落寞】为论文主题。

大致梳理了一遍这个受封历史长达七百年的西周姬姓诸侯国,目前可以考考古证据揭示出来的历史。

毫不客气的说。

这三篇论文,一旦发表之后,将会成为未来学者们研究“曾国”时,必须要看的论文!

从考古的角度找寻到的曾国历史,不敢说百分百是正确的,但是出错的几率绝对要比文字记载更小!

以孔建文的眼光来看,陈翰的这三篇论文,完全够应付博士毕业了。

直接从中拿出一篇论文来做博士答辩,都能过关。

不过孔建文并没有提前给陈翰毕业的想法。

他今年才博一,运气好遇上了曾国大型墓葬群的发掘,这才有机会研究这个在历史文献和考古领域都算是冷门且成果稀少的课题。

虽然几篇论文的水平,都能达到博士毕业论文的标准。

但是他的学习却还没跟上。

不说别的,社科院那边专门为研究生、博士生开设的理论知识课程,陈翰都还没上呢。

田野考古是一门经验科学。

不像物理、数学等学科,一些超级聪明的学神,只要够聪明,可以一两年就读完博士,破解一个个物理、数学难题,一步登顶。

但是考古所谓的理论知识课程,其实就是将前人干田野考古的经验,传授给新人。

这是必须要学的东西,也不可能有人没学之前就生而知之。

就算是家里有祖传的盗墓手艺,那都不行。

就像是学医学的,毕业论文写的再好,课程内容没学完,理论和实践知识没达到一定水平,也不能毕业!

所以这次文峰塔的发掘项目结束后,陈翰回京城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回归校园,去上课!

至少要学两年的课程,之后孔建文才会给他准备毕业答辩的事情。

当然,如果上课的过程中,突发新发掘项目,陈翰也还是得跟着导师到处跑。

这学,还有的上呢!

加入书签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