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明末之七海为王 > 第二百八十九章 详情

第二百八十九章 详情

李自成听着刘宗敏的话,满意点点头,自从他当造反起兵的那天起,就明白一个道理,不管做什么,就怕人心不齐。而现在顺军大营里,他和刘宗敏的态度一致,是大顺团结的关键,毕竟此次北上进攻京城,顺军老本主力的一半是刘宗敏麾下,他倒不会有顶着干的可能,但阳奉阴违,李自成也受不了。

“继续说,汝侯,你继续说呀。”刚才刘宗敏的心思和他一致,因此李自成鼓励他继续说下去。

刘宗敏继续说道:“这些时日,微臣一直回想前些时日亳侯的一些话,觉得很有道理。现在的局势,做最坏的打算,总归是没什么坏处的,总比得意忘形,被人出其不意占了便宜的好。

因此,纵然不知道东虏何时打来,咱们也不宜在此地多留,还是尽快返回京城,布置防务为好。”

张鼐问:“汝侯,咱们大军从京城来,皇上当着百官的面说了,就是要降服吴三桂,他归顺就罢了,不归顺,就打的他归顺。现在吴三桂没有归顺,咱们就这么回去,是不是........。”

张鼐一边说,一边偷瞄李自成,发现他脸色不大好看,也就没有把话说完,但意思已经表达清楚了。

刘宗敏叹气说道:“皇上的面子固然重要,但打天下不能光顾着面子,能保住里子,再顾面子。

现在局势很明朗了,东虏寇边的消息,是吴三桂一方主动提供的,说明要么他们提前掌握了确切消息,要么就是已经和东虏联络过了。而从吴三桂那方来想,咱们和东虏打起来,才能要到更高的价码。

现在东虏已经出兵,他当然不会现在归顺了。是不是要归顺,要看咱大顺能不能打赢东虏,要什么价码,看咱大顺需要不需要他帮忙。

而来亨提供的消息也很重要,好家伙,一个领催,管着个不大的庄子,家里就有几十头大牲口,马骡许多。那东虏那边,马匹必然多,骑兵也多。

咱们要是现在和吴三桂撕破脸,我估摸着山海关还没打下来,人家东虏也就到了。从盛京到山海关,一路骑马,估摸七八天也就到了,咱们一打,就是逼着吴三桂投东虏啊。

既不能打,东虏也在进军,不如速速撤回京城,这边和吴三桂好商量,哪怕他不投咱们大顺,别投了东虏,咱们就少一个麻烦。真的要是逼着吴三桂和满清合伙了,别的不说,这京城是肯定保不住的。”

李自成点点头:“义侯,你不要说了,汝侯的话说的不好听,但却是实在道理,朕的面子,舍了就舍了,只要仗打赢了,什么面子就都能找回来。”

张鼐选择了闭嘴,宋献策却是嘿嘿一笑,说道:“也未必如此嘛。”

“哦,军师可是也感觉前景不妙?”李自成问。

宋献策摆摆手,收起手里的扇子,说道:“局势如何发展,汝侯都说明白了。以微臣所见,现如今与东虏之战,更为迫切,因此皇上需要率军返回京城,布置应对,但也未必全数把兵马带回去嘛。”

“军师,分兵可不成!”刘宗敏当即说道。

李过也说:“对,本来兵马就不够,分兵岂不是自取死路?那李肇基说了,东虏全国兵马,有十四五万,入关兵马,不会低于十万,东虏本就善战能打,咱们兵力劣势,如何还能分兵?”

宋献策拱拱手:“汝侯、亳侯,请让微臣把话说完嘛。微臣是说,现如今皇上可以带营中步队先行折返回京,留下一员大将,继续招抚吴三桂,再坚持几日看看,若吴三桂还是不下决心,就莫要撕破脸,把骑兵带回京城。

反正此地距离京城,对于骑兵来说不过两三日光景,哪怕是东虏进了蓟镇边墙,折返回去,也是来得及。”

“何必这么麻烦,不如一起带回去。”刘宗敏心直口快,政治头脑又简单了些,立刻说了出来。

李自成、李过等人皆聪明,立刻明白了宋献策的意思,这是既然把重心转移到应对东虏寇边上去,又保全李自成这位皇上的面子。

李自成现在折返京城,是为了筹措粮饷,布置兵马,应对东虏寇边,那么次要工作,也就是招抚吴三桂就落在了留在山海关外的大将身上,而过几日,骑兵也回京城,那就不是这位大将没有完成皇上的圣旨,和皇上有什么关系,李自成的面子也就保全了。

刘宗敏眼见众人神情有异,立刻明白了宋献策的话另有深意,他虽然政治头脑简单了些,但也不傻,略微一想,就明白了过来,脸上的表情转换了几个来回,又是说道:“你们怎么不说话,这样太麻烦了,没有骑兵,那些步兵能做什么,粮草来来回回的供给,损耗多少呀。

军师这个法子,不好不好,吴三桂是铁定不会现在归顺的。”

想明白了其中深意,刘宗敏还在装傻,其实就是不想成为留下招抚吴三桂那个人。

李自成哈哈一笑,果然说道:“汝侯,军师的计策还是很好的,你不明白,就不要反驳了。你速去各营,交代一下,布置拔营回京的事。”

众人也不知道刘宗敏真傻还是装傻,见他嘟嘟囔囔出了帐篷,也就不说什么了。

张鼐看了看众人,说道:“皇上,微臣请求留下来,招抚吴三桂。”

李自成微微点头,迎难而上,是忠臣表现,张鼐是他从孩儿军中一手简拔的,这留下必然是声名受累,他还主动请缨,可见忠诚。

李自成还未说话,李过微微摇头:“义侯,你过于年轻,平日精力多用在军务上,吴三桂那等奸诈小人,你未必对付的了。你还是随皇上回京布置吧,由我留下,和吴三桂周旋几天。”

李自成看了看二人,还是觉得李过老成持重,更适合些,而且李过是身边跟随最久的老臣,又是宗室,一点声名损失,对他来说,不算什么。

“亳侯,此事交由你了,迫使吴三桂归顺倒是不重要。重要的是注意山海关的动静,朕还是有些顾虑,怕吴三桂投了东虏。”李自成说。

李过微微点头:“微臣明白了。”

“好,各自回营准备吧。”李自成说。

李来亨也是从垫子上起来,他缓了好久,身体松快了不少,见李自成要散了军议,立刻打断:“皇上,另有一件事微臣还未来得及禀报。”

“还有什么事呀?”李自成问。

李来亨说:“皇上,此次突袭辽东,侦查虏情,微臣与李肇基麾下亲将唐沐打交道不少,也接触了李肇基战舰上的船员,得知了很多情况,需要禀告皇上,另有一件要事。”

“哦,你不要着急,反正拔营事烦,有的是时间让你说。”李自成对李来亨越看越是满意,心里想着,待过几日,要当真封他个官职,让他当起差事来。

“是,皇上。其实咱们弄错了李肇基的许多事。

看起来,他似乎是吴三桂的军师,实际并非如此,这人说的是京城官话,可却是南方来客,也不是辽镇之人。

他是一个海商,拥有一家名为东方商社的大商社,他的人都叫他大掌柜。但这商社,可不是咱们以为的那些商社,在觉华岛,微臣亲眼得见,李肇基拥有诸多炮舰,每一艘炮舰上都有十几门或者七八门的红夷大炮。

而且他还有一旅精兵,据说有四五千人的规模,铳炮犀利。

他那些亲随手下,从打扮到行事风格,都与军队没有区别。

对了,皇上初抵山海关时,所见那小红夷炮,以及那日亳侯与军师会谈,所见他射的很准的鸟铳,都是李肇基的部曲,与吴三桂无关。那小红夷炮,名叫野战炮,那特殊的鸟铳,名叫燧发......唉.......。”

李来亨一时想不起那个憋嘴的词,仔细想了想,说:“微臣实在想不起来了,但也在唐沐那里亲眼见了,那鸟铳铳管里,用钢刀拉出了几条线,据唐沐说,铅子是被那几条线弄的,才打的准,打的狠。

对,想起来了,叫线膛枪,没有线的铳,叫滑膛枪。”

众人都被李肇基的背景弄的有些诧异,谁也不想一个商人有如此能量和成就,李过问:“那李肇基什么来历?”

“听水手说,东方商社占了福建外一座大岛,在与朱明的两广来往很好。还打了海外倭国的一个岛,那座岛是金银岛,有五十五座金银山。他们一边做生意,一边帮朱明朝廷打海盗,搭上了两广总督沈犹龙这条线。

崇祯帝让沈犹龙勤王,就把李肇基的东方商社所部带来了。”李来亨说。

李自成连忙问:“既然是沈犹龙的手下,如何与吴三桂纠缠不清?”

“唐沐说,沈犹龙很小气,只愿意封李肇基一个参将,而吴三桂拉拢李肇基,说若是一起归附大顺,要从您这里给李肇基求个世袭罔替的爵位,还要在沿海给他谋一块封地。

李肇基是个海商,被这些条件打动,所以偷偷为其谋划支持,沈犹龙并不知道。”李来亨把从唐沐那里听来的话说了出来。

李过点头:“皇上,如此说来,李肇基不仅头脑聪明,而且实力不俗呀,这人不能小觑。”

众人都是同意,李来亨又说:“皇上,微臣还发现,李肇基和吴三桂也不是一条心。”

“如何说的?”李自成问。

李来亨说:“在返程的船上,唐沐跟微臣说,李肇基让微臣给皇上带话,说他与东虏有不共戴天之仇,因此任何与东虏为敌的势力,他都愿意相助,此次北上参与勤王,也是想打东虏的。

对了,皇上,李肇基可不是大明的百姓。所以对大明没有什么忠诚。”

宋献策微微一笑,打开扇子,一副高深莫测的模样:“这话不值当信,李肇基定然是发现,跟着吴三桂未必能拿到最大的好处,他主动联系我们,可能是想甩开吴三桂,让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什么与东虏有仇,帮助对抗东虏什么,不可信。”

李来亨说:“军师说的倒也未必,因为李肇基他可不光是说,还准备做。”

“如何做?”

李来亨从怀中掏出一个蜜蜡封口的竹筒,说:“唐沐说,这是李肇基亲笔,要皇上亲自拆看。”

加入书签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