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文明破晓 > 第380章 顺流而下(十)

第380章 顺流而下(十)

2000多年来,不管朝代如何变化,大部分四川人供奉的都是‘川主’。一般来说,在名字里有个‘主’的,都是神仙鬼怪,‘川主李冰’在四川人眼中也是神。只是2000多年前,这位后世的人神,川主李冰的确与那时候的四川人一起行走在四川大地上。

能够证明川主李冰存在过的,就是由川主李冰亲自设计与建设,并且运行了两千多年的都江堰。

4月7日,结束了对云贵视察后,吴有平乘坐飞机抵达了都江堰。哪怕是唐山铁道官学堂出身,吴有平也知道都江堰。此时亲眼看到这个塑造了2000多年富饶四川的水利工程,吴有平感慨之余,却感觉些许失望。

在过去2000年多年中,都江堰早就形成了非常完备的岁修制度。每年冬春季的枯水期,并不宽阔的岷江口通过架设木质的‘杩槎’作为骨干,配合装了石块的竹笼作为阻拦。形成了拦河坝,让江水完全从外江流走。让工人们能够维修都江堰的主体,以及内江。对于如何维修,李冰留下了六个字,‘深淘滩,低作堰’。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参与岁修的人们要完成两件事。第一件事,用竹笼装石块的建筑材料垒堰体,在维修排除内江水中泥沙的‘飞沙堰’时,要保证飞沙堰的位置比较低,以方便排除泥沙,这就是低作堰。第二件事,将内江江底的淤泥石块清理掉,使得内江的底部比外江低,这就是‘深淘滩’。

都江堰是一个人工水利建筑,由最靠前的‘鱼嘴’,‘宝瓶口’,‘飞沙堰’三部分组成。以前的堰体部分都是用竹笼装石块组成,就地取材,在当时的情况下已经是最优解。2000年来,在湍急的岷江水中,这种人工材料很容易毁坏,每年都要花力气制作。这也出现了延续了2000年都江堰主体材料‘刚与柔’的争论。

总会有人希望能够建成不会被摧毁的都江堰本体,免除掉每年的垒堰体工作。历朝历代也都有人做了各种尝试。有些尝试当时就失败了,也有些尝试经过十几年后才失败。总之,无一成功。

今天,吴有平看到的就是民国政府铁道兵团的尝试。在都江堰的位置上,出现的是由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的都江堰坝体。经过战争的考验,铁道兵团完成的钢筋水泥浇筑件能够抗炮弹,不管岷江江水中携带的石块多大,其威力总是比不上150炮弹。这个浇筑件又是在江底挖了6米的深度,更是江水难以撼动的。

四川省政府的书记、省长、水利与农业厅长都亲自来参加开水仪式。现在的制度已经定下,任何与都江堰有关的活动,都得由省政府亲自批准才行。

也许是见惯了大场面,吴有平只是非常得体的完了他身为总理身份的出席工作。当‘杩槎’在喧天的锣鼓声中被推倒,江水勐然涌入江中,向着灰色的都江堰堰体冲去。当水流将都江堰堰体淹没到只剩下不到两米的高度之时,参加放水仪式的人群中传出了惊叹。这个巨大又新奇的堰体明显撑住了,没有被立刻冲垮。

等水流变得规律起来,吴有平与省委书记与省长等人在水利厅长的引领下参观了都江堰。都江堰是个无坝引水工程,最精妙的核心在于,充分利用河道与堰体的形状,在引水的同时自动去除岷江江水中的泥沙,将清水引入到宝瓶口,灌既成都平原上的数百万亩良田。

没有都江堰的时代,四川就是‘赤盆’,水旱灾害此起彼伏,成都平原是个‘人或成鱼鳖’的灾区。有了都江堰,成都平原就成了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可谓之‘天府’也。

铁道兵团的同志们紧张的看着水流运动,当飞沙堰前的内江水中形成了直径数米的旋涡,将泥沙卷在其中,使得进入宝瓶口的江水变得越来越澄清的时候,铁道兵团的同志们忍不住欢呼起来。

这个新的方桉是何锐制定的,因为大大加长了都江堰的堰体长度,又是用了钢筋混凝土,很难修改,同志们都很担心弄巧成拙。现在眼见都江堰运行良好,大家的不安消退,剩下的自然只有欢喜了。

吴有平并没有这么激动,虽然也知道对何锐的盲目信赖并不科学,但是吴有平总是觉得何锐的决定就会正确。如果不正确,一定是执行者出了问题,把何锐良好的方桉给执行坏了。

完成了放水,吴有平立刻召集同志们开会。都江堰虽然重要,但是对当前的中国来说,还有更重要的工作。更何况都江堰水利工程在计算机帮助下,经过精致的计算已经胜利完工,就更得争分夺秒完成其他工作。

“现在成渝铁路即将完工,我们接下来要完成成昆铁路工程。”吴有平对与会的铁道兵团同志们说道。

与铁道兵团谈话的时候,吴有平非常放松,铁道兵团的同志们也颇为放松。因为大家都觉得对方是自己人。铁道兵团的同志们大多很年轻,口音也大多是北方口音。这也是没办法事情,毕竟之前中国主要铁路学校就两所,一所是已经改名为北平铁道学院的前唐山铁道官学堂,这所学堂也是吴有平的母校。

另外一所是何锐到东北后开办的‘东北铁道学堂’,之后东北铁道学堂从四平迁到了沉阳,又改名为沉阳铁道学院。沉阳铁道学院大量师资来自于北平铁道学院,两家一脉相承,人员来源都集中在北方。此时的人员构成由北方为主,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在铁道兵团看来,总理吴有平无疑是排名第二尊敬的大学长。至于排名第一的是谁?自然是现在的中华铁路研究院的院长,总工程师詹天佑先生。

铁道兵团的同志们听学长讲到成昆铁路,不禁面露难色。这条铁路当然很重要,一旦完工就打通了西南大动脉。但在崇山峻岭中修建铁路,对于铁道兵团是一个很有难度的挑战。

吴有平当然知道这些,他继续说道:“同志们,接下来的战争并不需要成昆铁路,成昆铁路是为下一场战争做准备。所以国务院已经责成教育部完成了建设成都铁道学院以及昆明铁道学院的计划,今年开学季,两所铁道学院就开始招生。”

这才是真正的好消息,铁道兵团的同志们终于露出了笑容。吴有平趁热打铁,宣布自己会在成都多待几天,虽然无法参加成渝铁路通车仪式,却要为优秀的同志亲自授勋颁奖。

吴有平并没有吹牛,他到成都之前就已经对修建成渝铁路的铁道兵团第三局与第四局下达了评功的命令,就在第二天,吴有平亲自给赶来的人员授勋。

首发&:塔>-读小说

上台的同志们有工程师,有技术工人。高矮胖瘦各不相同,但是在气质与学历方面却都有高度的同质化。他们要么是铁道学院毕业,要么是铁道技术学校毕业,年轻的校友们见到吴有平学长亲自授勋,一个个脸上都乐开了花。吴有平与表现优秀的年轻学弟们一一握手,还鼓励几句。

受奖人员要么是一身书卷气,要么是精明强干中有受过教育的那种灵动。这就是铁道兵团,虽然也属于军委领导,部队编制,但是这支兵团的组成只有三类人,管理人员,工程师,专业技术工人。在部队中,其学历只有空军才能与之相比。

开火车只是铁道兵团并不特别重要的工作之一,测绘、地质勘探、桥梁设计与施工,隧道工程,甚至是定向爆破,才是铁道兵团中最具挑战性的工作。

在授勋完成后,吴有平做了热情的演讲,期待铁道兵团的同志们能够再接再厉,立下新功。在热烈的掌声中,吴有平大声说道:“我期待在未来二十年中,铁道兵团同志们的平均受教育时间,能够每年增加0.3年。让铁道兵团成为一支真正的高技术团队!同志们有信心么?”

“有!”台下的同志们当即以雷鸣般的声音大声回应道。

但高兴总是短暂的,吴有平与四川省政府的同志们以及铁道兵团3、4两个局的书记与局长一起开会的时候,气氛就凝重起来。

从早在1903年,清政府就有兴建川汉铁路的意向,而它的西段就是成渝铁路。满清覆灭后,其间的政府更以修路为借口,不知搜刮了多少民脂民膏,结果只是在地图上画了一条"虚线"。

1924年3月,民国国防军攻入四川,当地军阀顷刻土崩瓦解。国防军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先将艳滪堆上的文物移走,大量拍照与摄影留念,随即将长江上着名的艳滪堆炸碎。自此,横亘长江航线上的这块巨大礁石除了有几块安置在江边作为留念,其他的部分已经消失在滚滚江水之中。

铁道兵团第3局在4月初开进四川,大量物资逆流而上,通过紧急改装的运输船向四川开始运输修建铁路的物资,铁路建设正式开始。经过12个月的努力,铁道兵团第三局投入了200名工程师,1100名技术工人,加上雇佣的当地18万群众,即将完成了这条504公里长的铁路。

面对同志们对战争的询问,吴有平介绍了情况,“滇缅公路即将完成,这是一条上千公里的公路,动用了500名工程师,5000名技术工人。在当地维持着40万以上的雇佣的工人投入工作。要作战就需要后勤,四川的农业状况很好,我们希望能够就近购买粮食。”

站点:塔^读小说,欢迎下载-^

不等同志们发言,吴有平的秘书走了进来,递交了一份电报给吴有平。在同志们的注视下,吴有平看完电报,就将电报纸交还给秘书。同志们没能从吴有平的神色中看出些什么,就继续问起自己关心的问题。

吴有平回答着问题,心中想的还是这份电报。电报内容很简单,“4月7日,我军与缅甸民族革命军在密支那与英国军队交战,我军全歼英军200人的混合部队。”

战争这就爆发了么?吴有平也不知道自己该怎么看这件事。

加入书签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