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古村振兴 > 第53章 保护古村(4)

第53章 保护古村(4)

其他人纷纷认领了祠堂、大夫第、刻书坊、豆腐坊等古建筑。

只是,在临走前,万松教授说道:“有一个人要我帮他以60万元认领金辉公祠修缮,这个人他说目前还不便于透露自己的姓名,在适当的时候他会露面的。”

李留城觉得很惊奇,他只知道,金辉公祠,曾经是红军和八路军、游击队战士伤员疗伤的地方,在革命年代曾经立下汗马功劳。

金辉公祠,是李家村为了纪念明朝时德高望,热心村里公益事业的李金辉而建立的祠堂。

这些年来,金辉公祠没有人料理,因此变得衰败,只剩下几根柱头还硬撑着,到了非修复不可的地步。

李留城也没多问,有人修复金辉公祠,那当然是大好事,因为这个公祠面积大,仅次于李家祠堂,将来搞古村旅游开发能发挥作用的。

虽然修缮的古建筑只是一部分,还有很多没有认领,但这是一个好的开端。

李留城很开心,为了表示对认领人的谢意,他向大家颁发了“李家村荣誉村民”证书,以后他们可以每月免费在李家村住上5天,并且终身免门票。

李家古村认领维修祠堂、古建筑等,引起了社会强烈反响。

李家村的好运接着来了。

原来,金峰县的古村落,经过国家、省、市、县有关媒体和专家、学者的推介、宣扬,一下子引起了国家文物局等有关部门的注意。

一场规模宏大的“拯救古屋行动”在金峰县拉开了帷幕。

李家村成为首批“拯救古屋行动”的古村。

“拯救古屋行动”,就是国家出大头,居民出少部分钱,把那些破败的古屋进行抢救性维修。

但是,对于李家村的村民来说,他们更希望国家全部出资修缮古屋才好。

李留城又开了一次村民大会,会上,李留城说:“乡亲们,这是一次非常好的机会,我们可要抓住,错过了就不知要等多少年。”

李高通站起来说:“国家政策确实好,但是,我觉得我家的古屋也有三百年的历史,年久失修,也没有什么太大的价值,要是自己出几万块钱修缮,有啥意义,我又不住进去。”

“就是,国家要是全部出资修缮好差不多,我们也可以夏天去古屋住几天,那里夏天确实凉快,我住这钢筋水泥房像蒸笼一样热。”村民李考生插话道。

一旁抽闷烟的李秋仔也忍不住说:“我确实想花几万块钱修缮一下我家的古屋,毕竟那是我们家的祖屋,我们二十多代人都在这里出生、成长,你说,到了我这一代就倒掉、毁坏了,我怎么向老祖宗交待,我得好好把它修缮一下,将来交给下一代,可是,我把这事情跟我在深圳打工的儿子一说,他立即提出了反对意见,说那样的破屋,谁还稀罕,就让它自生自灭吧,想到这,我就犹豫了,到底是修还是不修呢?”

......

李留城一边仔细地听着,一边认真地在笔记本上记录下村民的意见。

等大家都说完了,李留城缓缓从凳子上站起来,说:“乡亲们,可能你们提的一些意见,听起来很合理,但是,你们要搞清楚,这是一项长期投资,我们要把眼光看远点,将来搞古村旅游开发,你们的古屋必将升值,到时候,如果你的古屋没有修缮好,没有游客进去,你没有收益,你不要怪我没有提醒哦。再说,这是国家对我们李家古村的一项照顾政策,一些古村没有这样政策,他们还嫉妒呢,你说我们还不要珍惜这样大好的机会吗?”

村民听着听着,似乎明白了其中的意义,于是,大家便接受了李留城的建议,开始参与“拯救古屋行动”。

过了不久,金峰县通过招标,一支从浙江专门修缮古屋的传统工匠队伍来到全县各古村,进行古屋修复工作。

在李家村,带队的队长是来自浙江东阳的传统工匠李喜江,这个50多岁的汉子,从木工做起,刻苦钻研,成为一代工匠,他曾经参与修复过全国大约000多栋老屋,经验丰富。

李喜江带领0多人的队伍,驻扎在李家祠堂,开始漫长的修缮老屋工作。

李留城立即维他们购买好了床、被单等生活用品,希望他们能够把李家古村的古屋修好。

李喜江的村庄牌坊也是刻有四个字:陇西世家,因此,李喜江感觉到了自己的家里一样。

李喜江对李留城说道:“五百年前,我们是一家,都是陇西世家出来的,说不定我们是兄弟呢,我是仁字派,你呢,真好,在这里遇到同姓的宗亲,所以,我要求我的队伍一定要精益求精,把李家村的古屋修缮好。”

“是啊,我们都是姓李,如今是天下第一大姓,我们李家古村今后要发展旅游,你们可得好好修缮一下,这可是最重要的旅游资源啊”李留城诚恳地说道。

“真羡慕你们村,你看我们村,连祠堂都没有,也没有出过什么大人物,而你们李家村出了那么多的进士、举人等,还出了书商,古建筑保存这么完美,还是红色革命根据地,生态环境又好,这样的地方发展旅游,一定会火,你们的日子很快就会好起来。我听说,河南的老君山因为是纪念《道德经》的老子,老子也姓李,所以天下姓李的到那里旅游都免费,你们以后是否也给姓李的优惠,至少半价吧,哈哈。”想不到李喜江这么会说话,应该是他走南闯北到过的地方多,见过世面的缘故。

“至少你们以后来我们李家村旅游,全部免费,因为你们是功臣,这点奖赏也是微不足道的。”李留城对李喜江还是蛮有好感的,也相信他们能够把李家古村的古屋修复好。

接下来的日子,李家村的老屋里,响起了锯子、刨子等工具“哐当哐当”的声音,那真像是一首什么曲子。

李喜江作为领队,他先是找到李留城,他们一起查看《李氏族谱》,尽可能找到这些古屋的图片。

然后,李喜江根据这些图片,画出每一栋古屋的原始模样,他想尽可能把古屋修复成原样。

看起来修复一栋古屋很简单,实际上,不是那么简单,李喜江参与了000多栋老屋的修缮工作,他已经把老屋当作是有灵魂的生命,他对每一道工序都很用心,一旦不满意,只能返工。

古人建老屋讲究风水,这个不能破坏,还有那些柱头的朝向,雕刻的花纹等都有讲究。

在古代社会,人们往往把建房看作是最重大的事,安居乐业,如果住的地方不好,就会影响一个人甚至一家人的事业。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李喜江从细节入手,从简单开始,步步挺进。

柱头该换的换,天井石板缺了的补上,砖块与瓦片缺少的也用外地老屋拆下来的砖瓦补上。

一栋栋老屋得到了修复,李留城一看,还真像那么回事。

李家古村的古屋就要焕发青春了!(未完待续)

加入书签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