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抗日风云记 > 第六章 初期准备

第六章 初期准备

余飚很诧异,没想到杜聿明会这么做,国军中这样的军官真是太少了。

其实,历史上的杜聿明从担任第200师(后来成为国军五大主力之一的第五军的主力师)师长,就认为,对于一支军队来说,拥有优良装备只是条件之一,最重要的还须有能够使用这些装备的官兵,否则,优良的装备就是一堆废铁。因此,他集中全副精力大举练兵,决心在短期内将第二百师练成一支能够驰骋疆场与日军打硬仗的劲旅。

杜聿明主张练兵首先练官,练官首先练自己。当装甲兵团团长后,对自己要求更加严格、为了掌握技术。他穿上工作服,刻苦学习驾驶和修理,常常钻到车底下修底盘;他还把新发现的问题,随时提出来和大家一起讨论。杜善于学习,做到不耻下问,深入探索,终于由外行变成内行,逐渐系统地掌握了机械化部队的作战指挥要领。在他的带领下,全师官兵钻研技术蔚然成风,形成了练兵**。当时,国民党随军记者评论说:“他虽非机械专科出身而钻研机械知识,极有心得。治军之暇,仍手不释卷,将来学问之造诣,兴事之成功,无可限量矣。”

杜聿明一说话,其他人便都闭上了嘴,虽然心中不服气,却也不敢表露。

“列多,列多,哦,在这里。”杜聿明手指在地图上划动,终于在印缅边境处找到了这个小镇,又划回密支那,划回云南。然后又从密支那量了下到仰光的距离,摇头苦笑道:“仰光要失守了,说明日本海军在东南沿海已经占了优势,即便我军能够重新夺回来,物资就能够运来吗?”

“可从地图上看,要修从列多到密支那的公路,将是很艰巨的任务。”一个参谋指着地图说道。

“如果形势真的发生了剧变,再难也要修。”杜聿明坚定的说道:“中国不能没有外援,你们都知道,没有外援,我们怎么和日本人打下去。”

“缅甸的华侨很多,军座可以建议军统先派出人员进行联络,我军如果入缅作战,他们就将是好向导,好侦探,好战士。而且我们最好有自己的情报网,小心英国人使诈误导我们。”余飚轻声建议道。

“嗯,这种事情他们做比较合适。”杜聿明笑着点了点头。

“另外,畹町将是我军出入的重镇,在那里提前构筑坚固工事,作为物资囤积中心,军座以为如何?”余飚谨慎的说道。

杜聿明哈哈一笑,拍了拍余飚的肩膀,转身而去。

余飚并不是无的放矢,因为按照历史所述,杜聿明作为中缅印马军事考察团成员,赴缅甸、印度、马来西亚作了为期一百天的军事考察。考察结束后,他进行了冷静的分析,然后,通宵达旦地在长达三十万言的“中缅印马军事考察团报告书”上,执笔写下与余飚所说相似的结论。当然,杜聿明只是提出了应应集结主力在缅甸边境预先构筑阵地采取决战防御,后面的大发挥是杜聿明所没有想到的。

未料胜,先料败,听起来有些悲观,但如果对于真正的、称职的军事指挥官来说,就是预留后路,谨慎从事而已。下令冲锋,原本是步兵打仗的口头禅:紧要关头人敢于下命令撤退,才是指挥官的真功夫。

“振生兄不愧是余萍先生的知交,看来已经得到了余先生的真传啊!”一个军官上前笑着说道,后面还跟着一个戴眼镜的军官。

余飚愣了一下,说实话,他是刚刚赶到,还未和同僚们熟习。

“这位是第200师师长戴兄,这位是新22师师长廖兄。”余韶见兄弟发愣,赶忙介绍道。

戴安澜,廖耀湘,真是大名鼎鼎的人物啊!余飚赶紧与这两位抗日名将握手寒喧,太值了,这趟来得太值了。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廖耀湘戴着眼镜,说话也慢条斯理,“那个丛林生存手册我也读过了,只是那些蜘蛛、蚂蚁、蟋蟀、螳螂蚯蚓……实在是难以下咽,难以下咽。”

“只是以防万一,要是补给充足,谁吃那玩艺儿。”余飚笑道。

“振生兄曾经创造单面战壕歼灭日军的战例,可这具体的,我还真不大清楚。”戴安澜说道。

“其实很简单,是报界给夸大了。”余飚连比划带说将单面战壕讲述了一遍。

“有意思,有意思。”廖耀湘推了推眼镜,脸上露出了笑容,“我方能用,日军占领却无从施展,真是巧妙的构思。”

“说到底,还是在敌后战斗频繁,对敌战斗经验丰富。”戴安澜点头道:“我们都是大兵团作战,忽略了很多小巧的战术,增加了士兵的伤亡,真是惭愧。”

“看来今天是没什么事情了。”余韶瞅瞅周围人都走得差不多了,笑着提议道:“咱们找个地方喝几杯,好好聊聊。”

“我来作东。”余飚笑着说道:“我比你们先到,稍微熟悉一点云南的美食。”

戴安澜和廖耀湘相视一笑,一方面他们对余飚所说很感兴趣;另一方面他们更熟悉杜聿明的脾气禀性,知道余飚今天博了个头彩,肯定得到了杜聿明的青睐,和余飚交往有利无害。

正如他们所料,杜聿明是真的被余飚的构想所打动了,这比他所做出的《中缅印马军事考察团报告书》更加详尽,更加稳妥。他一边重新完善中英缅共同防御计划草案,一边任命余飚为总监督,各个部队在滇缅边境进行丛林战的适应性训练,并开始在畹町、松山构筑坚固的工事。

一开始进行丛林训练,第五军将士才真正体会到丛林的可怕,辨别方位,长途行军,就地取食,这些是基本技能。而蚂蝗、蚊虫、蛇蚁……这些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小东西,在它们的地盘上却是既猖獗又狠毒,给将士们造成了相当大的困扰。虽然余飚尽量采取了由易而难,由近到远的方式进行训练,但依然有很多的非战斗伤亡。

杜聿明在此期间,一面集中精力完善计划,一面抽出时间来检查部队的训练情况,并用传令嘉奖和用物质鼓励训练刻苦的部队,以鼓舞士气。

这时,一支特殊的新兵部队也赶到了这里,加入了训练,他们就是南洋华侨总会动员来的第二批青年。李静华还是挺有力度的,竟然能让陈嘉庚向国府提出要求,由余飚来训练这批新人。不过,这说起来也不难,陈嘉庚可是财神爷,国府拿人手短,想拒绝也不敢。

加入书签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