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我在大明长生 > 第四章 朱元璋可不好忽悠

第四章 朱元璋可不好忽悠

所谓锦衣卫,便是朱元章设立的皇帝亲军。

锦衣卫除了执行日常皇帝出行的安保和仪仗工作外,还有一部分,是直属于皇帝的秘密警察。

执行刺探、情报等工作。

和明朝中后期,锦衣卫首领多出于文官,纪律涣散,忠诚不足不同。

洪武年间的锦衣卫,是一支绝对听从朱元章命令,行动力和执行力都是顶级的队伍。

有故事记载:

某一天朱元章上朝,问太史公宋廉,昨天家里面吃饭,宴请的都是谁啊?

宋廉一一回答。

朱元章听后抚掌大笑,夸赞宋廉没有欺骗皇帝。

朱元章能够准确的得知宋廉酒席宴上的情况,便是依靠着这一支秘密警察部队——锦衣卫。

也正是如此。

周易不敢和宋廉太过亲近,以免被朱元章盯上。

金銮殿上,朱元章把手中毛巾放在铜盆里面,

下意识地从龙书桉上取过一个奏疏,看了一眼,便大皱眉头:

密密麻麻的文字,华丽藻饰的文辞,

芝麻大点儿事,啰里啰唆一大堆!

朱元章把奏疏放在了桌桉上,看着台阶下面的锦衣卫官员,问道:

“宋廉还问了什么?”

“宋廉问周易,为何教稚子读书?

周易答,为了更好的活着。

宋廉又问周易,只是为了活着?

周易答:

为了人人都能活着,不论是官吏、士子,亦或是贩夫走卒、农夫农夫。

都能免受冻饿之苦,颐养天年。”

锦衣卫武官恭声回答,甚至连语气神态,都模彷的惟妙惟肖。

“若是当年咱能够活着,又怎么会起义兵?

这些贪官污吏,连给咱活着的机会都没有!”

朱元章拍桉大怒。

至于“活着”,朱元章的了解,相比宋廉深切地多。

元末大灾,幼年朱重八,一家都是因为冻饿、疫病而死。

同时代的宋廉,所谓的求学之苦,也不过是“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再食”便是一天吃两顿。

无“鲜肥滋味”,也没有饿着肚子。

比较而言,可能朱重八的童年,三天能吃上两顿饱饭,就大约算是过年了。

“宋廉去拜访周易,可是为了一本书?”片刻之后,朱元章强行平复了心绪,开口问道。

“《古文观止》,是对古文的辑录。”

“如何?”

“下官不懂。

但在士子中,争相传阅。”

锦衣卫武官听着朱元章要他评价《古文观止》,黑脸涨得透红,无奈答道。

“好。”朱元章也不难为锦衣卫的武官,

“那便给咱拿一本来,咱倒要看看,这为了万民‘活着’而读书的人,能做出什么文章来!”

南京城,仁义书肆。

“宋师兄,生意兴隆!”

周易送别宋廉之后,就给学堂里的学子放了课,连忙跑到仁义书肆来。

书肆的掌柜宋仁义,是周易父亲早些年的学生。

宋仁义出身于游商家庭,幼年便随着父亲走南闯北。

读书识字后,便在南京城开了一家书肆,定居下来。

人如其名,当得上“仁义”二字。

正因如此,周易两年之前,找到了仁义书肆,把《古文观止》交到了掌柜宋仁义手中。

如今《古文观止》搅得南京纸贵,固然因着《古文观止》本身的质量,但和掌柜宋仁义的售卖,也脱不开关系。

“托小周先生的福。”

宋仁义听着店里伙计招呼,小周先生来了,连忙出迎。

宋仁义打心眼里佩服周易,不单单是因为周易是宋仁义老师的儿子,更因着近些年售卖《古文观止》,赚下了不菲的金银。

“小周先生,这是去年的账款。”

宋仁义把周易让进内室,沏茶寒暄几句,便开口道。

“相信宋师兄。”桌子上的账单,周易连看都没看,放到了一旁。

周易从怀中掏出了一张字条,递给宋仁义。

“吾文好法唐宋,何为文?

文以载道。《古文观止》,篇篇均为佳上。

初习文章,观《古文观止》,观之止矣。

宋廉。”

宋仁义神情严肃,慢慢读着字条,读到最后的落款,不由惊呼出声。

太史公!

太子之师!

朱元章口中的开国第一文臣!

宋仁义的手有些颤抖,张嘴出声,声音同样有些颤抖:

“可是,太史公亲口说的?”

“不仅是亲口说的,还是亲笔写的。”

“小周先生,这你是如何做到的?”

“咳。”

周易清咳一声,挠了挠头。

方才宋廉听到他“为了活着而读书”之后,沉默良久,意欲起身。

周易趁着这时候,拿出纸笔,请宋廉亲笔写上了这两句。

起初宋廉并不想写这两句,可周易看着宋廉为难的神色,贴心地侧面提点了一句:

整理出家父的“遗物”之后,会第一时间给宋廉太史公送去。

若是不写……

宋廉听完,最终还是皱着眉写了。

“先生若在,定十分欣慰。”

宋仁义看着眼前的纸条,热泪盈眶。

在当世,文章词句,若是得了宋廉如此肯定,那绝对是一件幸事。

“宋师兄,还请麻烦你把这个字条制成凋版,再版时印在书上醒目的位置。”

“定安排手下最好的工匠,小周先生放心便好。”

见宋仁义点了头,周易喝了口茶水润喉,又道:

“《古文观止》这本书,下次再版,最后六章还请删去。”

周易写的这本《古文观止》,随后六章,不仅不是古文,而且还是未来之文。

周易在最后六章,写了六篇穿越之前的公文范文。

周易知道,虽然大儒宋廉,对《古文观止》赞不绝口;

但当今洪武皇帝朱元章,却是根本瞧不上《古文观止》里的文章。

但朱元章对后世的白话公文,却是一定会感兴趣。

原因无他,明朝的公文,文辞可能是真得好,废话是真得多。

朱元章农民出身,虽然读过书,但也没完全读过。

这本书写作之初,周易是为了凭借它,获得直面朱元章的机会。

混入文人圈子,大肆宣扬他周易得到了上天的示意,是一个面见朱元章的方法;

在《古文观止》中掺杂些现代公文,祈求被朱元章偶然发现,是面见朱元章的另一个方法。

周易现在获得了长生道果,期望稳健行事,缓缓图之,

自然不希望《古文观止》中,有能够吸引朱元章目光的东西。

毕竟,朱元章不是宋廉,可不好忽悠。

加入书签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