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再战绿茵 > 第二十七章 爷爷奶奶

第二十七章 爷爷奶奶

礼拜天的早上,六点过,客厅里就传来了电视机的声音。

“那个小狗蛋,这么早就起来了!”睡在一边的老婆,一只手遮挡着面庞,烦躁的滴咕着。

“那不就是你限制看电视,而引发的吗?

珍惜这周末短暂的时光啊!

你看,我们儿子,

看电视,是多么的刻苦

是多么的自觉

是多么的上心!

哈哈哈哈哈”枕头另一边,传来了杨鲲嘲笑着老婆,揶揄着儿子的爽朗笑声。

“就你疼他嘛!将就他嘛!”老婆愠怒似的回着。

“你知道啊!?

我就这一个,

我不疼他,不将就他,

我他妈照镜子,都想抹了镜中人!

哈哈哈哈”再次笑着。

不一会儿,杨斯芮房间的门,也开启了。

“哈哈哈哈,

我家儿女双全,

两个都很用功啊!

至少在看电视这方面,

绝对的高度自觉,

超越常人的作息时间,

就这一点

他妈的,牛逼!

像我。

哈哈哈哈”

杨鲲,再次的自乐着。

“爸爸,我们几点去爷爷奶奶那边啊?”杨斯芮穿着春夏季节的睡衣,走到了杨鲲的床头,问询着。

“宝贝,你先去洗漱,吃了早饭,再来叫我。”杨鲲懒懒的回道。

“乖女儿,餐桌上有昨天我给你们买的面包,一会儿烧壶开水,热两盒牛奶哈!”妈妈也是懒懒的,说完也回头,一只手继续掩面,侧卧着。

临近十一点的时候,杨鲲带着儿女们来到了爷爷奶奶家里。

爷爷奶奶家住在街区范围里,一个属于中档品质的小区。

雅苑,两个金灿灿的大字镶嵌在大门口。

老远就可以看见!

面对大门行进的路上,左右两边的铺子里各式各样的灯光,见证着那份繁忙。

两排铺面,通向小区大门口的通道里,夹杂着几个小摊贩推着花车、小推车等流动行头,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还有蹲在墙边,刮着鱼鳞的卖鱼郎。

杨鲲开着车,目视着,心情很愉悦,眼里的一切,挺好!就像小时候一样,市井而自然。

门口值班室里里外外,坐着几个保安,六神无主的样子,坐在那里,只觉得他们的脸上,全都写满了疲惫。

周围两排椅子,坐着一排排白发苍苍的老人们,

在扯着家常,在下着象棋,在追忆峥嵘似的,慢节奏的岁月,挺好的!

栏杆开启,车子就进入了小区。

进到电梯,按下4楼的按键,杨鲲带着女儿、儿子就来到了爷爷奶奶家门口。

绝大多数的周末时光里,特别是礼拜天,固定的内容之一,就是带着杨斯芮、杨皓轩,去往爷爷奶奶家,吃一顿午饭、吃一顿夜饭。

杨斯芮、杨皓轩倒是很乐意!

两姐弟,这几年来,从争抢看电视,最后杨鲲确定一人半小时的规则平息了争论;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姐姐看电视时,弟弟就会问“爸爸,多少时间啦?”

而当弟弟看电视时,姐姐还是同样的口气问着时间。

裁判不好当!

可是只要裁判不下场亲自参与比赛,那就是个好裁判。

更是裁判的底线!

谁曾想,姐弟俩上小学以后,特别是姐姐,不知从哪儿知道了游戏啊、流行音乐啊等等,如杨鲲小时候一样。

弟弟,也必然会受着影响。

这最近的半年,每当礼拜天到来的时候,姐弟俩,一大早就会起床,激动着、鼓噪着尽快的赶到爷爷奶奶家。

玩手机游戏!

站点:塔^读小说,欢迎下载-^

杨鲲倒是替孩子们高兴似的,陪伴着、固定着;

两姐弟,长大了。

手机游戏,也是验证长大了一些的附属品。

至少杨鲲是这么理解着的。

倒是,老婆除了传统节日会来这边以外,其余礼拜天固定式的团聚,从没有来过。

杨鲲,似乎从没给老婆施加过“什么形式化的孝顺般说辞”的压力;

只是深刻的理解着“自古婆媳难交好”的传统,并不强求似的心境,倒抚平了很多的情绪;

爷爷打开了门,两姐弟,急急的脱下各自的鞋子,换上拖鞋,迅速收缴了爷爷奶奶的手机,就窜进了沙发里;

“爸爸、妈妈,”杨鲲招呼着。

“儿子,过来啦!”妈妈从厨房里走了出来。

“韶华呢?怎么没一起过来?”妈妈大多数时候,都要这样问一问。

“她在家里做卫生。”杨鲲答道。

“干脆叫她来吃晚饭嘛,何必一个人在家里呢?”爸爸也搭了一句。

“没事,管她的。”杨鲲也换上了拖鞋,朝两姐弟的方向走去。

“儿子,早上我就把茶水给你泡好了,你再添点开水,自己喝啊!”妈妈给杨鲲招呼着。

鲲爸、鲲妈所住的房子,一室一厅,一厨一卫,大约不到五十个平米。

每当杨鲲带着孩子们过来以后,修长的客厅,倒是显的有些拥挤了。

可是,爷爷奶奶是很高兴的,毕竟,那就是晚年生活里,渴望的人气吧!

餐桌、餐椅,都是略小一号的,

毕竟房子小,平常也就老两口在家做饭,自己吃;

客厅的沙发,直直的靠着墙,也就够两姐弟,对向伸开腿,倚靠的不太宽裕的空间;

沙发前一张木茶几,摆着苹果、橘子、还有核桃、水果刀;

玻璃壶、暖水瓶、纸巾包、玻璃、陶瓷、不锈钢水杯,各式各样,堆放的满满当当;

茶几一步开外的墙上,悬挂着一部电视机。

“三洋!”

不知道是鲲爸故意的,还是无心的。

选择了这样的一个品牌。

那时的三洋,18寸的彩色三洋,见证着杨鲲小学六年的时光。

那时的三洋,镀铬的频道按钮,塑料齿轮似的调频搜索方式,厚厚的机箱,后脑勺上还有一个伸缩的天线杆。

《恐龙特级克塞号》、《神笔马良》、《变形金刚》、《哪吒闹海》、《大闹天宫》、《葫芦娃》叮当冬当的响。

儿时的杨鲲,和爸爸妈妈就住着一个小房子,可还是比如今的宽敞。

加入书签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