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大唐挽歌 > 第4章 民心

第4章 民心

她小心翼翼的在小桌子上放下碗,害羞的说道:“请贵人用膳,乡下地方, 没啥东西招待,请多包涵”之后就低头退回了里屋。

老管家端起碗溜到角落去吃了, 主人也都退下了,两人看着这缺盐少 味的鱼,勉勉强强的动了下箸,就去安歇了。杨俊鸿想:“这肯定是他们拿 出的最好的东西了”这更坚定了他的决心。

一阵压低的话语传入耳中, 他睁开眼一看,天光大亮。走出屋去,看到父 亲正在和老管家商量着。旁边一小伙子,正尴尬的站在旁边, 见他出来,露 出感激的一笑。

杨老爷见儿子出来了,关切的道:“孩儿,感觉咋样”

“父 亲,我觉得我现在能一拳打死一头牛。”大家都发出愉快的笑声。

从父亲处得知,前天晚上拉来五车粮食,都按劳力分给了佃户,够大家将 就吃一个月。有了吃的,积极性也起来了。昨天开始疏通沟渠,效果显著, 雍大爷也带领一部分劳力强的人,砍了一大堆树,堆在河边,等他回来看如 何处理。

看到外面静悄悄站在那眼巴巴盯着他的两三百号人,感觉到自己身上有 担子了。如果说依靠,他就是这些人唯一的依靠了。

思索了一下道:“父亲大人,这几天为了我的病,你也很辛苦,就回 去好好休息下。我身体感觉好多了,就在这和大家好好合计下,看怎么度过这次 大旱,留几个麻利点的家丁给我吧。”

“好吧,吾儿有如此想法,为父全力 支持,但学业也不要放松,马上要秋闱了,希望你能顺利考上秀才,也不枉 全家的期盼。这里饮食粗粝,回头我打发秋香和喜旺过来伺候着。”

“好的 ,谢谢父亲大人。”

目送父亲离去后,沉思了一会儿, 然后回头对老管家说道:”去把纸和笔 拿来, 我有用处。老管家茫然的看着他说这里没有纸和笔,况且纸是很贵的 。

他这才想起来唐朝制造纸的成本是很高的。他抬头看了看周围一片 片浓密的树林和竹林又回想了一下《天工开物》里面关于造纸方法,不由得 露出了会心的微笑, 看来又多了一项广进财源的技巧。

于是他微笑着对 老管家说”那无妨,你去找一些木炭和能写得现字的树皮或布帛也行。”看 着雍大爷和老管家匆匆的离去,他又回头对前面的人群说道:”凡是你们中 懂木工的都站过来,我有事要向你们交待。”下面窃窃私语了一阵,陆陆续 续站出了十几个老实巴交的佃户。

这时候雍大爷和老管家回来了,他们手上拿了很大的几块树皮和几截 木炭。按着在上一世在《天工开物》上面看到的制造水车的方法,他在树皮上 画了一张图纸给大家看, 并告诉他们这种水车的使用方法。

让他感到吃 惊的是,没想到古人居然智商并不低,他们居然看懂了这个图纸的工作原理 和结构。正因为看懂了,所以他们看向他的目光就变得崇敬起来。其实这个 原理在今天看了十分简单,就是运用河水流动的冲力,把水车架上的水桶里 灌满水之后旋转到高处。然后由于重力作用使水桶倾斜,水就倒在了水渠里 面流向田里,但是在古代没有人想到这个方法,所以他们的浇灌劳动效率就 很低。

看到工匠们拿着图纸扛着工具兴冲冲地向河边走去,他想到若稍加点 拨,那么这个时代的技术一定会远远的影响领先于世界的其他地方。

看来对 古人智商的担心可以放下来,那么其他几项酝酿中的技术也可以逐渐提上了 日程。这使得他才开始穿一到这个世界上,只想安安稳稳过日子的想法发生 了改变,希望通过自己一千多年的知识积累能够逐渐改变中国历史的走向。

想起黄巢攻进长安的惨状,元清两次异族的入侵打断了中华民族历史文明 的进程,不由得握紧了拳头。自己一定要尽最大努力,来扭转历史的轨迹, 尽量不让这种事情发生。

就在心潮起伏间,后面传来一个怯怯的声音,“少 爷,请进来用午饭"。杨无病忙回头一看,看到雍三娘正低着头,看着自己的 脚尖,用细如蚊蚋的声音对他说着话,而他的双耳也变得通红。看他这举止 和自己上一世的女友和起来相似。想到这里,不由得心如雷击,“好吧,既 然老天莫名奇妙吧把我扔到这个世上,那么我就用我的最大的努力保护像她 这样的人。"

吃过早饭后他漫步走向河边,看到大家都正在热火朝天的干着活。看了一会儿,他皱起了眉头,如果按这种古老的方式联结水车的架构,那 么效率是很低的。于是用树皮画了几种钉子的图形叫家丁杨智送到自己家的 铁匠作坊里面去,照样式打造几百支过来。

在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改用大铁钉连接后,水车的建造进程速度十分快 。他又根据《天工开物》的记载,让工匠们做了几十辆独轮车,大大地提高 了泥土的运输效率,并根据现代的样式叫自己家的铁铺里打了几百只铁秋和 锄头。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之下,仅仅用了十天时间就完成了在以前半年都不 能完成的浩大的工程。现在在这些村民的眼里,他就像神一样的存在,仿佛 在他的大脑里有取之不尽的智慧。

在这期间杨老爷也来看了两次,他觉得这个方法的效果十分好, 就让下面的家丁和几个佃户村的庄头把这几种方法依葫芦画瓢向各自的村庄 里推广开去。

随着水车制造成功,一条条沟渠里面灌满了水。这一股股涓涓 的细流,缓缓地流向了干枯的稻田, 秧苗也逐渐恢复了翠绿的颜色。大家从 这绿色中看到了今年丰收的希望。

这次事件也使得杨府在周园的佃户心目 中威望达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以前对杨府的种种成见,也逐渐烟消云散 去。在这次事件中其实最高兴的莫过于杨老爷和他的家人们,因为他们从杨 无病身上看到了杨家今后更加兴旺的契机。

随着抗旱的胜利结束,杨无病也收拾东西带着下人们准备打道回府,因 为十月的秋闱马上就要到了,他还得去考一个秀才才好给家里的老爹交差。

在这里他用平等的交友方式和雍家的人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走的时候全 村人把他们远远地送到了河边儿,雍三娘悄悄地送给了他一个铜簪子,虽然 这个簪子在杨家不算什么,但是对于姑娘来说就暗示把自己的一切托付给 他了。他看着姑娘掩泣而去的背影,心里不由的充满了惆怅,因为在这个等级 分明的时代,他注定不会和这个与他上一世的女友长得极为相似女孩之间再 有多少交集,至少杨父这一关他就不可能过去。

在回去的路上,看到河两岸的稻田里翠绿的秧苗,他感觉到今年一定会 是一个丰收年。自己的第一个计划,在这个时代顺利的实行,并取得了意料 之外的效果,使得他对今后的路有了更坚定的信心。随着庄稼的大丰收,伴 随着的是收获更多的民心。在任何时代,老百姓的支持,可以使他能够拥有 对抗任何强大势力的资本。

才走到庄园的大门口就看见院里到处都是人,一问那迎接他的管家才知 道他的父亲趁他今天回来,宴请所有的亲朋好友,庆贺他大病初愈,死里逃 生。

在进大门的时候,不断的有客人对他点头示意。幸亏在他大脑里面还留有 前任的全部记忆,因此还能勉强应付不至于露馅。

家里的亲戚们都听说了在 这次抗旱中他的事情,都感到很是吃惊,没想到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居然会 干出这样叫人不可想象的事情, 纷纷夸奖他是杨家将来的千里驹, 特别是他 的奶奶和母亲更是喜出望外,从来没想到自己的儿子把身体治好了,而且还 能干出如此令大人都觉得不可能完成的事情。看到母亲和奶奶对自己的态度 ,让他仿佛回到了前一世, 那久违的亲情又回到身上。

当送走了所有的客人之后,杨无病疲惫地坐到书房里面。正在沉思中,父亲敲门走了进来,坐在他的旁边对他说:“这一段时间看看你也很是辛苦 ,在家好好休养几天。过一段时间,我打算带你去涪城拜访一下我的几个朋 友,因为你十月就要参加秋闱了。这样一可以结识更多朋友。其次,也可以 向他们请教一下学问上的东西,对你将来的考试很有帮助。最主要的是带你 一起见识一下我的一个同年,他马上就要来涪城任知州了, 此人的学问很大 ,连为父一向都是很佩服的。"

在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杨无病闭门不出,就呆在书房里研究老道送他的 那幅卷轴。他总觉得自已的这种特异功能应该和蛇毒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应该 是那条金角巴蛇没有把他毒死, 然后蛇毒激起了他体内的潜能,让自己的感 觉器官比常人敏感了无数倍。

又搬运了几天自己的周天后,他注意到自己的 视觉甚至能够看清麻雀拍打的翅膀,力气和灵敏度也大得惊人, 他想这应该就叫 所谓的功夫了吧。自从来到这个世界,已经快一个月了,他还没见过这 个时空所谓的武林高手到底是什么样的,所以也不知道自己的功夫到底有多 高, 不过想来用来防身应该是没有多少问题了。

一个月以来,他一直在书房里面勤奋不懈地练功和研究着那件卷轴, 对于十月份的秋闱并没放在心上,因为他知道乱世即将到来。考取个秀才起 不了多大的作用,而一身强悍的功夫才能在这个乱世中有一个立足点。

家里人以为他正在书房里面勤奋的用功,所以并不来打扰他,只是每天准 时的叫家丁把饭菜给他送到书房里来。在这一个月以内他感觉自己的功夫进 展十分神速,因为每次通过内视他看到自己的所谓内丹变得越来越精纯, 而 且那些不知名的气流在体内流动也越来越流畅, 意味着自己在兵荒马乱中 也多了一份自保的资本(未完待续)

加入书签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