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繁华调 > 第一卷:繁华荣慕 第三章 涵元谷底

第一卷:繁华荣慕 第三章 涵元谷底

次日天色未亮,夫妻俩带足干粮上山,那涵元谷在十王峰群山之间,道路曲折,颇为隐蔽,两人皆是高艺在身,也并不疲累。

直走到日高近午,李元芳指着前方一处山头道:“看,山上那块大石有字迹。”

如燕抬手遮阳,细看一会儿,怪柏奇松之间,的确耸立一块大石,石上隐隐有字。那山极高,远看虽近,相距却有数里之遥,又走了一盏茶功夫,才到山脚之下。

山体陡峭,只有零星碎石凸出在外,李元芳一束袍襟,对妻子道:“昨日我已探过路了,你看仔细,依法跟上。”说着提起内息,以轻功纵跃而上。

如燕退后几步,看他踏足之处,山石并无碎落,待他离地三丈,也跟着上崖。夫妻俩轻功俱是不弱,不过一刻,前后登上山顶,走到大石之旁。

这座山绵延狭长,两侧均是陡峭崖壁,如燕从北面攀上,向南看时不禁吃了一惊。但见山顶约有三丈宽窄,面前是一个圆形谷口,四周被绝壁围堵,方圆足有数里,云雾缭绕,深不见底。

山风吹拂,两人衣衫簌簌翻飘,李元芳道:“你看,若从山下远观,如何想到这里竟有一个山谷?难怪无人知道。”

如燕嗯了一声,转身看向那块大石,只见那石高有丈余,粗近三丈,其上苔痕斑驳,露出涵元谷三个斗大字迹。伸手拂拭青苔,这三个大字飞扬潇洒,与玉锁中帛片上字迹全然相同,只是笔力雄浑,入石足有指节深浅,乃是宝剑划刻而成。

如燕轻叹一声,道:“看来这就是涵元谷了,只是四周没有道路,不知怎生出入?”

李元芳微微一笑,指着大石阳面道:“说起来也是稀奇,这石下生着许多古藤,被人编成了藤梯,长年累月,藤粗叶茂,极为结实,可以攀援上下。”

如燕见那古藤已有碗口粗细,虽然生长枝叶,藤条却十分光滑,旁边还垂着一条粗索,脸色一变,向李元芳道:“你昨日下去了?你怎么敢?万一这古藤断裂……”

李元芳忙道:“我岂会轻易冒险,当时上头有人看守,绳索备得够长,几不费力就到了谷底。只是天色已晚,我见既无毒蛇野兽一类,也未多停留。”如燕嗔了他一眼,两人攀援藤梯,先后下谷。

谷中山风听得真切,谷口云海翻腾,浪翻浪卷,日影斜照,山上枯草秃枝,并无太多阻挡,只是石壁几近垂直,鲜有落脚之处,好在那藤梯本就生在山壁之中,极为结实。

堪堪大半个时辰,夫妻俩下到谷底,着地之时,双足踩在了一片厚厚枯草之上,两人相扶站稳。只见四面山体自上而下,一般的光滑平直,绝壁千仞,看这陡峭山势,怕是正午时分方有日光照在谷底。这山谷东西狭长,南侧终年不见曦月,零星生着几棵耐阴草木,北侧却长有不少大树,俱剩枯枝。

向西遥望,远处一片幽蓝,似有一泓碧水

深潭。李元芳道:“这地方不大,能留下甚么?”

如燕四下一瞧,抬手指道:“不对,你看那处石壁,如此光滑,怎会长草?”

李元芳顺势望去,只见十余丈外,一片石壁上,高高低低生着枯草,在平滑石壁上颇为突兀。两人快步走去,近前细看,石壁自下而上,共有五丛枯草,或大或小,越来越高,生草之处都是方方正正的一团泥土,旁边石壁上苔痕点点,隐约有些字迹。

李元芳伸手拂去,只见字迹数行,寸余大小,书曰:“余乃萧延,以银霜剑、追魂刀纵横江湖。武氏构陷余家,父龄幼冲,流配岭南,余生烟瘴之中,父母天伦,仅得四载。七岁学艺,年十四出师,至今十六年矣。六亲无依,杀人无数,所向无敌,浮名无用。时至今日,欲了残生,独念生平所学尚无传人,不忍随余长眠地下,故留于此,以待后人。入我门下,须当多行善事,去恶锄奸,不负余之所望。长安四年七月书。”

李元芳恍然大悟道:“难怪当时他重回洛阳,像是抱了求死之心,原来早有此意。”

如燕道:“萧大哥将平生所学留在这山谷之中,等有缘之人前来修习,后来见到延青,在玉锁留书,指点他前来学艺,怕是动念收他为徒了。”说着再看“六亲无依,杀人无数,所向无敌,浮名无用”,一十六字饱含辛酸,不禁悲从中来。

李元芳疑惑道:“说到你和他的武功家数,从前我就十分不解,为何你们师出同门,所学武功却并非一路?”

如燕叹道:“那是因为我师父脾气古怪,说各人天资不同,不可一概而论,因此每个弟子所学的功夫都不相同,同门之间也不许较量。后来我才知道,这是为防门中出现叛徒,一旦动起手来,各人互不熟悉对方所学,方便弹压。”

说着又瞧了石壁一眼,“萧大哥虽是我师兄,可他从小就是单独习武,与我们不在一处,常常数月都不见面。至于他学些甚么,我们也都一无所知。”

李元芳哦了一声,不禁深服此法思虑周密,将近前一束杂草伸手拔起,啵的一声,尘泥掉落,露出一个尺许大小的石洞,正色道:“如此说来,此处所留都是你师门绝学,我可不敢看,免得你怪我偷师。”

如燕点头道:“这话不错!”

见这石洞方正平直,显是人力所凿,不知是有意填充泥土,还是日久年深,积土生芜。伸手入内一探,洞深近二尺,从中摸出一卷物事来,用油布包裹得严严实实。打开一瞧,原来是一支五寸宽窄的绢布卷轴,其上写着“镈焰元气功”五字。

只见卷首书曰:“镈为周时重器,似钟而大;焰主炽热阳刚,烈而势盛。此余独得之秘,入门之法,其余刀剑轻功,莫不持此为根基,学之应勉。”再向后看,即是一套运气练功法门,旁边绘有图形,指引经脉及真气走向。

如燕奇道:

“这里有些运气法门我虽学过,整套功夫却比我所学高明得多了。”

第二个石穴离地半丈,打开一瞧,其中也是一支卷轴,其中却是轻功身法及一套玄妙步法,其中画有身姿图形,或曼妙出尘,或潇洒飘逸。

第三层石穴又比前两个大了三倍不止,不仅藏有卷轴,另有刀剑鞭枪各样兵器在内,虽已近二十年不见天日,仍旧青光隐隐。打开油纸包,其中有数个卷轴,剑法刀法掌法之类无所不包。

至于第四层石穴离地甚高,比前一个高了丈余,李元芳一跃而上,离地近丈,足尖在山壁上一点,又跃尺许,一把攀住石穴,从中取下一包物事。不料那油布忽开,掉出不少东西,叮叮数声散落一地。

李元芳跃下站定,低头一看,却是五六柄小小飞刀,精光闪闪,锐利如新。他将飞刀一一拾在手中,只见刀身微弧,寸余长短,柄若云纹,尾缀彩丝,一只枭首双目圆睁,呼之欲出。不禁笑道:“这可是我生平所见最厉害的暗器之一,没想到却能传授我的儿子。”

如燕叹道:“我当初也想学追魂刀,只是师父说这刀太过霸道,只要出手便会致人死命,而我年纪太小,不能自持,若学了恐怕还要伤及自己人。因此没能修习。”说着摊开卷轴,图上果然绘了教授飞刀之技,如何运劲,如何掷出,一举一动无不详尽。

待到取下最后一幅卷轴。只见画满各样兵器,以暗器居多,形式各异,不下百种。

看看再无其他,李元芳将几个卷轴包作一包,负在背上,如燕把剩下兵器等物一一包裹,放回石洞。

拿过一条软鞭,见此物通体深紫若黑,其中掺杂点点金丝,忽然认出,这是当日在天目山中所见的那条紫金鞭,原来遗留在此。如燕一时好奇,有心试试厉害,握住鞭柄随手向一旁石壁挥出,只听啪的一声,石屑纷飞,石壁上竟破出一块拳头大小的圆坑。

李元芳所用链子刀功夫,与软鞭长索套路相似,颇知一些运鞭握索的法门,但这一甩之力竟至如此,当真出乎意料,诧异道:“甚么东西如此厉害?”接过鞭子一看,但见鞭梢嵌着一颗大金刚石,精光闪烁,一旁却有无数银色小钩,细如牛毛,正慢慢隐入鞭身。

如燕道:“此物不是凡品,将来或有用处。”拿来收做一盘,挂在腰间。

两人收拾停当,从藤梯上去,如燕看着谷中草木山石,心念一动:“倘若延青学有所成,须教他亲自来这谷底一趟。”

一这番极费工夫,夫妇二人下山之时,将近酉正,烟迷草树,鸟雀投林。待到赶回农户家中,天边已是山月微蒙,李延青见父母归来,自然欢欣雀跃。

次日清晨,一家三口辞别农户,返回钱塘,途中为防不测,在市镇买了许多旧字画,与那些卷轴放在一起,果然毫不起眼。

加入书签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