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红色蒲公英 > 第一百八十五章 物以类聚

第一百八十五章 物以类聚

客厅硝烟弥漫,书房里面却温情盎然,卿师长与欧亮把盅言欢,探讨文房四宝,别有一番情趣。古玩之中文房四宝属于特例,因藏品稀少档次较高,在收藏界被视为另类,寻常人买不起也玩不起。

作为军人,卿师长对古玩纯粹出于利益驱使,啥赚钱买啥,至于真伪、渊源、品相等,一概不懂,所以才急于结识业内行家。此前卿师长已经买了不少藏品,良莠不一,赝品占多数,也包括笔墨纸砚,欧亮不请自来,如久旱逢甘霖,让卿师长喜出望外。

欧亮信手拿起书桌上的砚台,瞄了几眼,心中已然明了。卿师长看在眼里,忙问道:“兄弟,这方砚台咋样?我可是花了大价钱从二仙桥买来的,你千万不要说有假哈!”欧亮呵呵一笑,笑而不答,又把砚台拿在手上仔细端详。

“师座真想知道这方砚台真伪?我说了您可别后悔,算啦,还是不说罢了!”欧亮边看边说,一副于心不忍的模样。卿师长是急性子,欧亮越不说他越着急,抓耳弄腮,像热锅上的蚂蚁。

欧亮噗嗤一笑,对卿师长说道:“师座莫急,逗您玩呐!”卿师长听欧亮这么一说,得到少许慰藉,又问道:“我花了三百大洋,你看值不值?”欧亮把玩着砚台,缓缓答道:“这方砚台确实是产于东部古歙州地区的歙砚,品相也不错,可惜您买贵了。”

“此话怎讲?买家当时说这方砚台就是歙砚,而且是‘龙尾砚’,要不为啥收我三百大洋?卖家与我熟识,知道我的身份,竟敢糊弄我,不想活了!”卿师长怒不可遏,一巴掌拍在书桌上,随即大喊道:“来人!”

门外立即响起脚步声,一个全副武装的警卫闯进来,立正敬礼道:“师座有何吩咐?”卿师长正要下令,欧亮拉住他的手臂,说道:“师座别急,我的话还没说完呢!”又对警卫说:“你先下去吧,我和师座有话要讲。”警卫望着卿师长,不知所措,卿师长挥挥手,没好气说道:“去吧,一会儿再叫你。”

欧亮拉着卿师长坐下,嬉皮笑脸说:“我说您买贵了,并没有说您买的是假货,急啥子?这方砚台出自安徽古歙州地区没错,但绝非婺源出产的歙砚‘龙尾砚’,出产地不同价钱自然相差甚远。”

“能卖多少钱?你就直说嘛,值不值三百大洋?”卿师长只关心商品价格,其它方面都不在意。欧亮心里暗暗鄙视,表面上若无其事,轻描淡写回答:“尽管非‘龙尾砚’,但品相上乘,从外观来看,很可能产自明末清初,价格也不菲。依我判断,至少值一百大洋,只多不少。”

卿师长长舒口气,一块石头落了地,眉开眼笑,频频点头。虽说多花了两百大洋,总比买到赝品强,卿师长暗自庆幸,晚上可以睡个安稳觉了。

有了砚台的教训,卿师长联想到毛笔和纸张,都是用得上乘佳品,会不会也买贵了?机会难得,卿师长打算趁欧亮在这儿,干脆开个品鉴会,如有赝品赶紧处理掉,一等一的货色留着养老之用。

湖州毛笔和宣城宣纸是中国最好的笔纸出产地,这一点连门外汉卿师长都知道,但厂家纷繁复杂,林林总总,其中名堂只有行家清楚。欧亮自幼耳濡目染,说不上业内高人,也算得识货之人,面对一大堆湖笔宣纸,从容不迫,精挑细选,很快分成两类。

欧亮拿起一根湖笔,对卿师长讲解道:“这湖笔产自浙江湖州南浔区善琏镇,相传秦朝大将蒙恬‘用枯木为管,鹿毛为柱,羊毛为被(外衣)’发明此笔,被誉为‘笔中之冠’。湖笔又称‘湖颖’,所谓‘颖’,就是指笔头尖端有一段整齐而透明的锋颖,业内人士称为‘黑子’。”

卿师长凑近细看,这支毛笔笔头尖端果然有一段整齐而透明的锋颖,欧亮解释道:“不要小看这锋颖,用上等山羊毛经过浸、拔、并、梳、连、合等近百道工序精心制成,大诗人白居易曾以‘千万毛中拣一毫’和‘毫虽轻,功甚重’来形容制笔技艺的精细和复杂,所以有‘毛颖之技甲天下’之说。”

加入书签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