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浏阳梦癫三十年 > 第32章 泰北(11)之文化班

第32章 泰北(11)之文化班

清点现场以后才发现,这次对方来了五个人。三个人趴在岩壁顶端,另外两人就埋伏在巴裕那块石头南面的树林里。开火以后不久,南面的两个被巴裕他们干掉,阿毛打死了岩壁顶上一个敌人。而我方也损失了三员团丁,包括第一小组的一名,巴裕身边挂油壶的那位,和领着颂猜一起走的阿毛。巴裕也负了伤,腿肚子上挨了一枪。难怪刚刚他一直躲在那块石头后面,单手举枪还击着,就没有挪动过窝。

就着溪边掩埋好三名队友的尸体,押着两名俘虏,扛着几竿剩下的枪,和搜罗好每个尸体身上的子弹,他们踏上了回村的路程。

是的,俘虏也必须带回去。当时的规矩已经是:如果敌人已然投降,就不能随便杀死俘虏,除非他们自己也走不动了,那就毙掉算了以免增添累赘。

颂猜从岩壁顶上扔下的三杆枪,其中两支已经摔坏。他又学习到这神秘的杀人武器,其生命也是很脆弱的。从那十几丈高的岩壁顶上扔下来摔在石头上,枪也牺牲了,不能再用。跟刚刚成为朋友的阿毛哥一样,稍不留神就丢掉了小命。

对于颂猜来说,阿毛的死来得太突然了,就好似内心深处被瞬间抽空了一样,欲哭无泪。少了一个经常会关心自己的室友,又没人说话啦,今后的生活怕是会更加寂静了。

可是平淡的生活,怎么会有如此残酷的一面?可以说是“生死相伴”?人活着的时候,还有孩子们的嬉戏,老人的慈祥,女人的爱。如果死了,啥都没,除了在这寥无人烟的深山老林的溪水边,一个不足两尺深的小坑,三具尸体挤在一起,上面再堆上一些溪水里捡来的碎细石头。

好在阿毛昨夜才说过的:这条小溪里的泉水,比我们村子那河里的水要甜!

颂猜已经万分后悔当时多嘴跟他开了一个玩笑:“这里水甜,那你就留下来呗”。

阿毛真的就留在了这青山绿水之中。他的父亲母亲知道吗?颂猜除了知道他叫阿毛,可以讲一口流利的中国话,其它一概不知。颂猜从来不会问别人这类问题的,因为自己初来乍到,又害怕别人问自己同样的问题。

本来正常时候回村只需三个小时的时间,可他们这一路走了五个多小时。两个俘虏走得很慢,他们还扛着四杠空枪,巴裕队长已经是一瘸一拐地,颂猜护着他走在最后。

进村的时候,已经燃起了火把。等到他们走过村子东头的岗哨,老段带着村子里还没有睡觉的人都迎了上来。他们已经猜到,巴裕这一趟肯定遇到事了。

阿香跟继母赶忙扶着巴裕回到他的宿舍进行包扎敷药,两个俘虏锁进了牛棚,颂猜和另外一名队友随着已经迎出来的几位,拥进了他们的单身宿舍。茅草屋里的其它室友们立刻围了过来,帮忙卸枪卸刀的,帮忙端水过来洗脸洗脚的。这一刻,颂猜感受到这个小集体里的温暖。

室友中间的两个人帮忙清点了一下带回来的枪械和子弹,赶忙扛着就交到老段家,由他老人家管理这些多余的武器弹药。

熄灯以后,这帮队友们仍然兴奋地围着里面那位问这问那,希望详细地听听今天发生的故事。在他们的言谈中,颂猜知道了隔壁床位今天幸存的队友名字叫做昂登,是个缅北人。这位阿登,后来成了颂猜的好朋友。

大通铺上,今晚就空出了两个床位,其中一个就是阿毛的。还听到黑暗中的议论里提到,那位腰里别着油壶牺牲了的队友,已经有了一个两岁的孩子。颂猜听到这些久久不能入睡,他知道,那位可怜的新寡妇,过几天该会领着自己的孩子,去到那条溪水边上坟了。

一夜过去,村里的人都知道了昨天发生的战事。

等颂猜早晨起来准备去面见老段时,段叔已经来到了这个单身宿舍的门口。看见颂猜的第一句话就是:“昨天表现好样的!”

他拍了拍颂猜的肩膀,巴裕这时拄着一根简易拐杖站在自己的茅屋门口:“老段,就把工仔放我队里吧?”他那时刻紧绷着的脸上有了一丝笑容。阿香还站在一旁,摸着巴裕的那只拐杖。

这一刻,颂猜已经能够理解,巴裕为什么会常常绷着一脸的横肉,这种“生死相伴”的保卫工作,比自己的想象危险太多了。昨天,也就是看见阿毛牺牲在跟前的那一刻悲愤,使颂猜忘记了生死。这个时候再让颂猜冲进枪林弹雨,他会犹豫的。

老段笑了笑说:“等村长回来再说吧。”

他也知道巴裕这次损失了三名团丁,但自己手下的劳动力也从来不够啊。

这个时候的罂粟苗该十天浇一次水的,老天这个季节的雨水又不多。平时要请巴裕派几个人,过来帮助栽种罂粟或是做些农活,那是很不容易的事。所以大部分时间,帮老段干活的都是村里的老弱妇孺。按老段的管理,成年妇女和五十五岁以上的,干一天活算十分;十六岁以下的孩子们帮工算三至八分不等;如果保安队要是派团丁过来帮工,巴裕要求算十五分。到了收获季节和“药坊”里熬制过的药膏卖了之后,统一分钱分日用物资的时候,就按照这个工分计算。

个别家庭有困难,和年过五十五“老人”们的补助,则按另行规定派发。这个时候,村子里面已有三至四户光剩五十五岁以上的“老人”家庭,他们都是跟着老段和村长两人早期到这里安家,后来家里的男人或是大一点的男孩子打没了,所以需要补助。

这天早晨老段的身边还有三个客人,颂猜看见他们仨跟老段握手辞行以后,拧着昨日巴裕背回来的小包,走到牛棚那边押着两个俘虏离开了村子,往西面方向离去。室友们告诉颂猜,这三个人昨天就过来接应了。这次颂猜跟着巴裕去送寮国的货,是钱货当面两清。所以,巴裕的“空”包里面该有这次的货款,就是几根小金条。这次除了运保费,由于村子里牺牲了三个人,对方该多赔一些的,“因为你们昨天回来太晚,他们仨就住在村子里了。”

“那伙袭击你们的,就是他们客户那边的小弟。这两个押回去的家伙,小命难保!”一位同住的团丁如此权威发布着。

客方来人没走多久,就听见他们离开的方向传来“呯……”一声枪响!刚才那位啥啥都知道的“权威发布”团丁有些紧张,而又得意地补充了两句:“毙掉一个!”

“剩下的一个要带回去审问以后,才会再毙掉的。”

两天后,村长素察带着参加比武大会的十几个精兵回来了。他听说了巴裕他们遭遇伏击的事件之后,在家里召集了一个小小的会议。就是村长两口子,老段两口子,还有巴裕一起的五个人。

阿香不肯离席,算是旁听了这次小小的村委会。

巴裕细致地汇报了四天前,这次运送货物遭袭,以及反败为胜的情况。对颂猜当时的表现做了十二分的称赞,并谢谢老段在行前特别提示要去六个人。由于保安队的团丁今次损失三员,他正式提出要把工仔转到他们保安团的请求。

老段对此没有异议,但还是等着村长拿主意。他这会儿的心里,却想着一个并未成熟的小心思。

段婶也说着:“这个‘工……仔……’好似身手还不错,不然那面十几丈高的石壁能够那么轻巧地翻上去”。看着段婶说着“工仔”不顺口,村长老婆说道:“给他取个泰文名字吧,就叫‘颂猜’?”

阿香听后看了一下继母,翻了个白眼。她知道,继母一直想为老爸添个儿子,这么多年来,只生下两个小妹妹。如果生了个儿子,就会叫“颂猜”的。继母今天这么慷慨,把“颂猜”这个名字给了出来。

“好呀好呀,颂猜这名字好听也好叫!”段婶完全附和阿香的继母,她俩都是泰国人。就这样,工仔从此以后就被称作“颂猜”了。

村长这时吐了一口浓烟,熄灭了火纸,把旱烟竹筒在地上敲了敲,说:“今后村子里还是要留人多一些。十四岁以上的男孩子,也可以开始操练起来了,操练得好的就可以配枪。工仔……就叫颂猜吧,可以编入保安队。但是老段需要人手的时候,可以随时调回来帮忙。好像这家伙学东西还蛮快?”

村长素察说完几句,看着老段。

老段接过话题,说道:“暂时拨给保安队我没有意见。只是我有一个不很成熟的想法。想单独跟老大您讨论一下。”老段对村长素察一直非常尊敬。说完以后,他看了看巴裕、阿香,和自己的老婆。

以这种语气说话的时候,周边几位也非常知趣地准备散了。阿香扶着巴裕离开的房间,段婶跟大家打个招呼:“那我先回去,挑一套好些的旧军装给颂猜先送去吧。”既然可以转到保安队了,就可以配一套旧军服。其实这里的保安团丁们,也没有特定的制服。平时也就一套老式**短袖制服和一套平民服装,换洗着对付。但他们的鞋,可是“美斯乐”那边给的,质量相当不错,说是台湾方面支援的。

等三个人离开后,村长老婆泡了一壶茶过来,给他们俩一人一杯,自己也端了一杯,坐在了边上,没打算走。她可是个喜欢旁听的人,大大小小的事都爱参入意见一下,她也猜到老段要说的不会是什么军机大事。

老段看着大嫂笑了笑,对村长说道:

“这个颂猜呀,来自长沙!”跟着段叔的三个月里,颂猜已经告诉他自己来自长沙,因为打架伤人逃到云南,再从云南逃跑出来以后,被救到了这里。

“长沙可是一个历史名城呀,我们过去在部队上也学习过抗日战争时期的长沙会战。”

村长看着老段不说话,心里琢磨着这个老段卖什么关子。当时**的长沙会战和抗日跟这个小崽子有什么关系?

“他小学毕业。”

村长素察回了一句:“你不也是小学毕业?”

“我那叫什么小学毕业啊!也就读了三年书。我们那个时候你知道了,战乱时期哪有机会读啥子书喔。后来不就被抓了壮丁?”“一晃三十几年过去了!”

“那么怎么样?”村长有点不耐烦了。

“他的文化比我是好很多,而且还能算!我测试过他的。”

“我想呀,是不是在我们村子里办一个学校?就让他来当老师。”

“哦!那村里孩子们的年龄这么混杂?”村长老婆有了兴趣,她自己在清莱读的小学,后来学了一点医。成年以后嫁给了素察。

“年龄不是问题。可以混在一起学呀,总比以后是个文盲要好!”老段回答。

“是啊!”村长想起过去这么多年,虽然带着一票人在这里自立门户,解决了吃饭的问题。但因为离美斯乐太远,不可能送孩子们到那里去读书。目前这个村子里吧,除了个别人家把自己的孩子送到美斯乐和清莱那边读书以外,其它的孩子都还是文盲呢!

他也考虑过这个问题,但一直苦于找不到一个解决的办法。

“那,不是中国大陆现在的字跟咱们写的不一样吗?”村长想起一个具体的问题,他也在当兵之前读过两年小学,能识字。

“这个不是问题。颂猜学的是简体字,咱们用的是繁体字。但我手边的资料给他看过,颂猜大部分都能猜得出来。他要是边学边教,应该不是问题!”他考虑过这个事情,也从这一刻叫上“颂猜”这个新名字了。

素察觉得没有了太多疑虑,试一试无妨!他说:“你从‘美斯乐’那边先弄一套小学课本过来,让这小子先看看?”

“我也是这么想,把台湾送来的小学课本先弄一套,让他先看看。如果他能看懂,我们可以根据课本的进度,依葫芦画瓢地,开一个文化班试试。”

这个时候,泰北**居住的美斯乐大村庄里,早就有了中文学校,用的就是台湾援助他们泰北孤军的繁体字中文教材。

(本章完)

加入书签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