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漂泊的部落 > 第22章 图腾

第22章 图腾

康回又对我解释,他们还有小家庭的习惯,通常会私藏食物留给自己的妻儿。现在尽管男、女分开,他们依然惦记着各自妻儿。

我想到了诺亚也有一些儿子的观念。我与诺亚、康回三人商议后,更新我们男、女生活圈的规则。我们规定各成员的称呼,由姓、氏、名,三部分组成,无论来自那个团体。“姓”来源于其母亲的姓,“氏”来源于父亲的氏,然后再加上平时随意被叫唤的“名”。

在篝火**舞会中,增加了长老对配对人选把关的仪式。通常是对照双方的姓、氏,不允许有姓和氏的重合。跟母亲的“姓”能够确定,“氏”有时却含混不清,通常是由其母亲武断决定,所以配对的重心是配姓。

很久以后,部落将逐步形成氏族,坚持并发扬了“姓别婚姻”的传统。在氏族社会的后期,由于男性为主导,男性抢夺了配姓制度,姓和氏就这么被颠倒了,男性继承了姓。

这种习俗最终形成了一种社会伦理,遵守这种伦理的人群有更多的竞争优势。早期“百姓”是指有这些姓别婚配习俗的氏族。同时还有许多没遵循这种习俗的部落或流浪人群,都不在“百姓”之列,他们以后都会默默无闻地被有姓别的人群同化。

我们对某个人的称呼,在做祭祀礼仪里、正规场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一会儿称姓、一会儿称氏、一会儿称名。如果如实在本小说中写下,习惯碎片化的读者定会晕头转向。所以我只能用文献中的称呼来说故事(文献记载也碰到这个问题)。

当然,我们的部落是好动的。在月亮部落有点威震四方的时候,我们决定搬迁。康回部落也是流浪而来,对于搬迁没有异议;而且就按照他们原来行程的惯性,沿着海岸线继续向南。然后顺势、不期然地折向西北。

忽然想起,刚才我讲到有关智取野猪、康回部落加入的故事中,很少提及诺亚。现在我才发现诺亚总是默默呆在一边,无精打采。

诺亚已经完成护送我们渡海的任务,没有必要再参加途莫测的征途。但是诺亚如果和我们告别,一是洋流问题回不去,那些木筏在几天后的涨潮时飘走了;二是势单力薄,很容易受到那些野蛮部落的欺负。据他所知,在印尼群岛中也有食人族。

尽管诺亚在我们部落里已经如日中天,说出话也是一言九鼎,他完全可以提出折衷的意见,例如我们可以落户在这里,直到有一天他有机会回去,但是他没有提出。诺亚知道我部落的性格,冒险出海足以显示了我们的决心,他不想扫我们的兴,只能被动地跟着我们。

直到他确认有自己的儿子在途中诞生,诺亚的情绪才稳定下来。

由于我们有配对人选把关的仪式,如果有人对此心细的话,就能分辨谁是谁的孩子,里面的误差当然很大。但诺亚确认他有第二个儿子,含,是女蛙所生。

我在心里推算,含最有可能是我的孩子,但我从不对外讲起。从建立男、女生活圈后直到故事的结束,我都不认谁是我的孩子,我认为这是作为大长老的基本素质。

海龟族过来的四人一直被人们高度尊重。诺亚没多久又多了一个儿子,雅弗。并且,闪、含、雅弗这三个称呼以后都成为单个的“氏”。

海龟族及诺亚被认可的后代开始迅速增长,并在后来超过我们人口的三分之一。海龟族以后的氏族都是根深叶茂,许多文献都把他们当成文明发展的主线。

(本章完)

加入书签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