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光绪之中华再起 > 第六十五章 改朝换代

第六十五章 改朝换代

中俄战争硝烟弥漫着,各国似乎都在期待着两国的下文呢!是战还是和谈还是先谈着再战,只是谁也没想到中国皇帝在大战刚刚结束一阶段的时候就直接进军北京。

自甲午之后,清政府便开始训练新军,最初是由荣禄训练,后来并不成功,于是将淮军进行改编,李鸿章在时便开始了,但动作幅度不大,李鸿章去世后,这才统一大规模改编,将北洋各军统一编为武卫军,作为拱卫京畿的主要武装力量,武卫军的总人数和八万左右,八国联军的主要交战对象就是武卫军,战力可见一般,三万的外国杂牌军就能攻入北京更别有内应的新军了。

凌晨时分,新军便登上了列车,第二天的傍晚就到达了北京城,第一批只有四千人。在军队到来的一个时之前,北京城里突然出现了几百名持枪的武装人员,这些人很快控制了车站,这是早期由董亮秘密派到北京的。

四千人要占领京城有些难度,但随后两个时内又有四千人到达。此时城内只有荣禄率领由八旗子弟组成的武卫中军在南苑驻守。武卫中军根本不是新军的对手,一打照面就溃散,八旗兵懒散惯了,而且双是面对着皇上的军队,缺乏对战的勇气。

当黄立三率领着最精锐的三千近卫军到来的时候,北京已经基本被控制住了,过程顺利的只有最乐观的估计才能预料到,大街已经被封锁了,街上除了战俘空无一人,颐和园也已经被控制了起来,不过不巧的是慈禧不在颐和园中,对于紫禁城的攻打颇费了一番脑筋,紫禁城大门紧闭,里面也有不少的卫士,因为吴鹏讲过不准破坏,所以军士也不敢贸然往里闯,更不敢用大炮轰。只是将紫禁城包围了起来。黄立三立即给吴鹏发报,报告好消息。另外就是拿出一份名单来,按照名单派军士将各大臣、王公贵族都看管起来。这在来之前就已经布置好了,一个队负责一家。

吴鹏也没有想到进行的会这么顺利,他还以为要来场攻城战呢!现在可好,连大炮都没有用。吴鹏连夜坐火车来到北京,进京之时已经是第二天上午了。

在上午九钟的时候,紫禁城大门被打开了,出来一个太监,正是德张,德张出来就要见皇上,不多时吴鹏赶到。

“奴才参见皇上……太后有旨,请皇上去太和殿……”德张见到吴鹏跪下道。

“进去就不必了,立三,率军进去,将每一个人都看押起来,特别是太监宫女,紫禁城的好东西可不少,别让这些人顺走了!”吴鹏此时根本不想见慈禧,慈禧还在太和殿等自己,太和殿这么重要的地方难道要举行一个禅让仪式……。

吴鹏不去想这些,以唐绍仪为首的文官也来了不少,进入京城之后,满清的官员吴鹏一概不用,既然武力夺取就直接改朝换代。

陆军还在大规模地从东北往京城调兵,不过很多过京城直接往南走了,他们的目的地是汉口。

北京城的居民一夜未合眼,第二天起床一看,满大街的士兵,这些士兵与清兵完全不同,头上没有辫子,而且穿的军装也大有不同。京城的人对于政治是很敏感的,很自然的这些兵就是皇上的兵了,皇上进京了!

安民告示很快就贴出来了,而皇帝入主京城的消息也在第一时间通电全国,京城的权力变动对于地方影响并不大,而且大多数人是有这个预期的,吴鹏第一个命令就是给两广总督岑春煊,命令他全力配合高丰军队的抗法战争,虽然他还不清楚岑春煊是不是真心效忠自己,但命令却是不容反抗的,第二道命令是给广西提督苏元春的,命令他听命于于即将到来的高丰。

这两个命令是最为急迫的,而且他也相信两人肯定会执行,起码表面上绝不会同自己作对。

吴鹏是下午来见的慈禧,顺便再来看看紫禁城,唐绍仪现在虽然很忙,但还是陪同吴鹏一起来了。

“皇上,您真的要搞清算吗?要不要再考虑考虑!”在如何对侍朝廷这些达官贵族的问题上一直没有一至的方案,吴鹏自己也拿不定,要现在他是大清皇帝,是不合适搞清算的,但若这么算了,吴鹏实在不解恨!唐绍仪也是来找吴鹏商量的。

统一全国吴鹏肯定不能用进行原班人马了,一朝一朝臣,对侍清朝的达官贵人问题了别人的发言权有限,因为皇帝也是这个体制的受益者,皇帝也是大清国的皇帝。吴鹏也知道自己的身份,但却也不能容忍那些达官贵人们腐蚀着国家,两百多年间,这些人掠夺的财富也是惊人的,吴鹏也打着这笔财富的主意。

也许人都是这样具有两面性,后世的国人对于清朝多有恶评,写个清朝的穿越甚至都有可能被某些愤青骂作汉奸,不过另一方面,古装剧各朝代中清宫戏占最多,十部中有八部是清朝的,吴鹏在后世最烦的就是清宫电视满天飞,没想到自己穿越之后竟然成了清朝的皇帝。

“皇上您看这样行不行,我们进行有限度的制裁,目前中华不能过分内耗,人民的注意力也不应该集中到如何对原朝廷达官贵人的贪污**之中去,若是一刀切全部清洗,到时候民族矛盾可能会加大,不利于皇上施政……,所以我们不妨只剥夺财产,不对人身、名誉进行清洗,让那些贵族继续保持这个头衔,但仅限于一代……”唐绍仪道,他的很有道理,吴鹏所想的也是将满清官员所吞进去的都吐出来,若是彻底清洗,不仅于法律有违,也不利于施政。

“嗯!以这个思想弄个章程出来,速度要快!”吴鹏边走边道,不多时来到了看管慈禧的院子里。

“参见皇上!”与慈禧在一起的还有几个宫女与太监,这些人虽然没见过吴鹏,但也知道来的就是当今皇上,全都跪了下来。

“起来吧!”吴鹏不耐烦地道,慈禧坐在椅子上看着他,一动不动。

“皇上终于肯来了!”慈禧还是不阴不阳地道,两人十五年没见了,当年吴鹏离京之时只有十七岁,现在已经是三十多岁的中年人了,而慈禧现在也更加衰老了。

吴鹏看着慈禧没有多话,本来他见着慈禧好像有很多话要,但又不知从何起,教训她一顿吧!到了现在吴鹏觉得那些话有些无聊了,以后世的词语来,就是两个人根本没有共同语言,不到一块去。

“唉!皇上,你这是何必呢!你想进京一声就行。想必皇上也知道,哀家自会打开城门迎你进来!”慈禧幽怨地道。

“皇上,你打算如何对待我这老婆子!”慈禧看吴鹏一直不话,过了会儿又问道。

“你会平静地度过晚年!”吴鹏淡淡地道,之前他想过无数种可能,甚至直接把慈禧杀掉,但最理智的还是让慈禧活着,无论从哪个角度讲。

“我想也是这样,对了皇上,哀家还有一个问题,你到了鞍山之后性情大变,满脑子的西式思想,不仅把穿戴换了,连辫子也剪了,难道皇上不是爱新觉罗的子孙了吗?你的这些思想是从哪里来的,皇上别是李恩富、刘家照等人影响的,哀家知道,在他们来之前皇上就有这些见识,而且还会讲英吉利话!”这里慈禧心中最大的疑问,她对于皇帝还是了解的,看着皇帝长大的,对于皇帝的性情、爱好等非常了解,但自从皇帝到了鞍山,就像变了一个人一样,她有时候甚至怀疑现在的皇帝与以前的皇帝不是同一个人。

吴鹏也拿了个橙子坐了下来,看着慈禧道:“朕去到鞍山之后有一天,做了一个长长的梦,梦里出现了一百年后的世界景象,在那个梦里,有飞机、汽车……朕所有的改变都源自于那个梦!”

吴鹏也不知怎的,突然向慈禧了起来,这些事情他是谁也没有透露过的。

“一百年后的中国是如何评价哀家的!”慈禧也饶有兴趣地问道。

“在一百年后,若是让人们选一个清朝最恨的人,太后稳居首位!”吴鹏毫不犹豫地回答。

“放肆!”慈禧怒了。

“哀家为大清守了四十年,劳心苦体难道还错了!”没想到慈禧最看重的竟然是自己的名声。

“哼!太后,你我里都清楚,何必这些冠冕堂皇的话!你的心里除了权力何曾有过国家!日本太后捐首饰建海军,中国太后挪用海军经费建颐和园,差输掉了一场战争!劳心苦体!哼!你主政的主四十年正是中国加速衰败的四十年,国人不恨你恨谁!”

“皇上也别我,我施政再差也是为了大清的江山,皇上施政再好,最后却不一定是大清国的江山了,哀家听皇上向往西方政体,君不君臣不臣,皇帝后果未必比的上哀家!”

*********************************************

(对不起各位书友,在书中对于评论中的恶评的反驳了一下,本来评论就不多,没想到遇到一愤青,我就不信那人就不看电视。)

最后一,芷文是汉族,而且没有民族偏见。芷文开始写文以后才知道写文的艰辛,作者不是大神,写文一分钱也拿不到,只是想着有人看书,而且偶尔投张推荐,这明有书友喜欢芷文的书,这就满足了!提建议非常欢迎,不喜欢看的不要骂人。

加入书签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