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要氏传奇 > 第三十二章 《神思》和迷魂术

第三十二章 《神思》和迷魂术

“独我儿郎,忧患实多,天地沧桑,何处安养,世事无常,朝生暮亡,惟神惟采,千载传歌。”

“这歌是何人所唱,怎地如此凄婉悲怆?”听着听着,凯里有些入迷的感觉,鼻头居然酸了一下,泪水夺眶而出。

“这首歌叫《送歌》,是在下闲暇时的即兴偶笔。”要江子又给自己满满斟了一碗酒,也不解劝凯里,再次一饮而尽。

当他放下酒碗,眼圈也不由自主地红了。

“要氏族人多以行商为业,常年奔波在外,受背井离乡、妻儿离别之苦,加之连年战乱,兵匪横行,但凡一日出门,端的是朝不保夕,不知何时就横死他乡,尸骨无存。”

“所以,我才做此歌子,以祭要氏一族死在外埠的可怜乡人,希望能召唤他们的亡灵回到家乡。”

“原来如此!”家奴出身的凯里被深深地触动了,凝神倾听着《送歌》悠远而如泣如诉的曲调,凯里仿佛回到了自小离别的遥远故乡,见到了白发苍苍的父母和玲珑秀美的爱人,他们一起在茫茫大漠草原上纵马驰骋。。。

“我的爱珠儿。。。”凯里多年来藏在心底里的情感登时喷涌而出,他仰头喝干碗里的酒,又一把夺过要江子手里的酒壶再次斟满。

“要先生,您真是一个性情中人,这样好听的歌子,我这辈子能听到一回,也不枉此生了。来吧——”

凯里把酒碗一举,“您对我凯里的脾气了,今夜我们就是朋友,大漠人对朋友是肝胆相照,我们干了这碗酒!”说完也是一饮而尽。

这场两个人的豪饮居然持续了一个时辰,那只装满了烈酒也仅仅有一斤半重量的锡酒壶,好像总也倒不完酒似的,没完没了地给两个人的酒碗一次又一次地斟满。

身量比凯里小一圈的要江子这时候成了一位千杯不醉的酒神,酒到杯干,大呼酣战。

而明明有着好酒量的凯里却已经不行了,他喝了至少三十碗烈酒,脑子早已发懵想不成事。

眩晕中的凯里只觉得头疼欲裂,哪里还顾得上琢磨这酒壶里的酒怎么总也喝不完呢。

守在营帐外面的凯里的亲兵队长古赫,虽然没有将军号令无法进去,却一直凝神倾听着里面的动静。

虽然他也很担心山岗上的这些南蛮是诈降,但是外面的敌人都是拜跪在远远的地方,一直在自己的五百勇士监视之下。

即使在营帐里面,将军也是带了二十个亲兵护卫随身保护,这些家伙个个都是百战之余,里面的十来个老百姓根本不是对手。

所以古赫对凯里将军的安全并不担心,只是有些奇怪里面的酒宴怎么吃了如此之久。

古赫正琢磨着是不是冒着违抗军令的责罚进账查看,忽然间营帐的帘子被掀开了,凯里步履稳健地从里面走了出来。

随后十几个亲兵也鱼贯而出,在凯里身后站成了一排。

“将军,您再不出来,末将就要进去找您了。”古赫见状赶紧上前禀道。

“这些南蛮子竟然敢和我拼酒量,真是自不量力。”凯里哈哈大笑起来。

古赫恍惚间觉得今天将军的声音浑厚沙哑,与平时有些不同。

但这个念头只是一晃而过,他也并没有往深处去想。

“将军,我们现在怎么办?”古赫注意到,营帐里的敌人并没有一个人出来,难道将军把他们都杀了?

“这些南蛮子身轻量浅,都被我一个人给灌趴下了。”凯里不屑地一摆手,“尔等上前听令!”

“末将在!”

“你带领五百勇士将这个营帐包围起来,不准擅入,也不许任何人出来,等我回营向大帅请示后再做定夺。”

“末将遵令!”古赫用手指了指山梁上跪拜的敌人,“那些南蛮子怎么办?”

“他们喜欢跪着,就让他们跪好了,”凯里呵呵一乐,“不要理他们,一切等我回来再说。”

说罢,就带着那十几个亲兵迅疾下山而去,很快就消失在茫茫夜色之中。

这段插曲说到这里,心明眼亮的看官或许就已经猜到了,要江子准是用了什么奇巧妙计,带着最后十六个的要氏子弟逃出了生天。

要江子用的是“**术”和“神妆术”。

“神妆术”在之前的故事中已经有所介绍,在这里暂且放下不言。

此次要江子的成功脱险,关键在于他对金兵使用了“**术”。“**术”的关键在于迷惑对手的头脑,昏乱对手的心智,使其失去起码的判断能力,任对手宰割。

而要成功实施“**术”,必须要经过媒介的传递,也就是第三股力量,诸如药物、声音、景象、动作、食物、美酒等道具,扰乱并控制对手的思想,以暗示支配对手按照我的意愿行事。

暗示法则的神奇莫测是像凯里这样的粗莽之人无法想象的,更谈不上理解。

那首《送歌》在这个“**术”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要氏后世一般认为《送歌》是要江子个人所作,是因为此歌曲在南宋时期的这场关乎要氏生死存亡的战役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并因此载入了要氏族谱之中。

实际上,《送歌》的原始形态,还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的要襄子时代。

据要氏族谱记载,楚灵王因琐事怒杀宠妃甄姬,后悔恨不已,经常在梦中见到甄姬披发流血之状,灵王夜夜惊魂,不堪折磨,遂令宫中诸术士解惑。

诸术士集思广益,各显神通,共同创作了一种似悲似诉的曲调,训练了数十宫中艺人在灵王安睡时轻声吟唱。

这种曲调是没有歌词的,但是需要多部和声配合,唱起来低回婉转,余音袅袅,似魂灵叹息,又似仙人低吟,纶纶清音如素手拂面,在午夜寂静之时,几有让万千魂魄安息之效。

灵王此后果然没有再做同样的噩梦,并对诸术士大加封赏。

要襄子是个有心人,就对此曲调详加探究,经过多年坚持不懈的试验摸索,他把各个声部的功效进行了修改完善,逐渐演变成蛊惑人心神的一种萎靡之乐,并命名为《神思》。

加入书签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