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晚清神捕 > 第529章 金积堡战役打响

第529章 金积堡战役打响

李国楼率领四百多名李字营战士离开董志县城,长长的车队屹立在风雨中,披着蓑衣的骑兵坐在马上,头戴宽大的斗笠。枪械、战刀套在皮套子里,荷枪实弹的战队,看上去雄壮而威严。中间马车上包裹着一门门*炮和铜炮,一支能打硬仗的队伍,悄无声息的站立,等待李国楼的检阅。

这支队伍只缺一面战旗,下雨天那面李字战旗,没有插在战车之上,来炫耀它的武功。

李国楼没有踏上马车,去和他的婉娘儿女情长。

他和战士们一样,跨马前行,这是一个离别的日子,带有些许愁绪,又有一些牵肠挂肚。沿街站满了送行的百姓以及退伍的老兵,很多百姓依然身穿军服,肢体残缺不全,还绑着绷带,拄着拐杖,一路上的百姓都在向李国楼行军礼。

李国楼的眼眶有些湿润了,脸上流淌着雨水和泪水,向街道两边的百姓,拱手致礼,国家永远不会忘记这些老兵,为祖国统一所做的贡献。他不扰民,准备默默的离开董志县城,但还有这么多百姓自发的来送他,得到董志原百姓的爱戴,不容易啊!在战争中还能悲天悯人,有他这种情怀的战将,在大清屈指可数。

李字营的战士同样被百姓们感动,一篮子鸡蛋,几双布鞋,代表着军民鱼水情。

并辔而行的魏涵宇无比伤感的说:“假洋鬼子,这次一别,不知何时才能相见,真羡慕饭桶、许岚他们俩。”

李国楼抹一把脸,微微叹息道:“老魏别去想了,我们还年轻,理应开创一番事业。天下大雨,你也别送出十里之外,送至城门口就行,我们俩还讲究什么?心意我领了。以后回京时,我们一起畅游。”

“你呀别冲动,就算婉娘被人抢了,也不值得你去拼命。”魏涵宇狭促的挤一挤眼,说了一句怪话。

李国楼面容古怪的看了一眼马车,有点害怕被婉娘听见,撇一撇嘴,说道:“老魏,给我正经点,说不定我兴致来了,还会赋诗一首,被你这么搞法,雨中的好心情又没有了。”

爽朗的笑声之后,几名老朋友在城门下分别,三碗践行酒喝完,李国楼、饭大慧、许岚重新跨上战马,挥手与魏涵宇告别。这一别至少是五年,也许是永远,惆怅絮绕心头,每个人沉浸在无尽的伤感之中。

绵长的队伍在雨中默默的前行,告别了董志原,前方依然是一望无垠的黄土高坡,地势慢慢变得平缓,远处的山梁在眼帘里朦朦胧胧。

延安地区奇特的沟壑.梁峁、崾岘为沿途的风景增添了几多诗意,是行军中驰骋想象的空间。这些黄褐皱折,满目荒凉的地方,隐藏着无数危险,很多百姓亦农亦匪,会打劫落单的清军。

这些土匪大都是逃亡金积堡途中散落在沿途村落以及山林里的人,也有当地积年土匪,两股势力勾结在一起,骚扰清军的运输线。过去这里是马化龙的地盘,所以当地百姓眼里只有教主马化龙,没有清廷这个概念,民众独立性很强,把清军看做入侵者。

马化龙*教苏菲主义哲赫林耶学派第五代教主,经名妥必尔图拉,尊号赛义德·束海达依,即殉道者的领袖。

金积堡在灵州西南五十余里,东通花马池,南通固原,西枕黄河。

马化龙家族世居金积堡,富甲一方,享有大清世袭制的萌阴,可以说马化龙家族世代受到大清的恩宠,但他还是反了,自封“总理宁郡两河等处地方军机事务大总戎”。世受皇恩的马化龙造反,让清廷很恼火,但一时也无力对付马化龙。

在国内战事漫长时,清廷采取远交近攻的策略,向马化龙屡次抛出橄榄枝。

原多隆阿部将穆图善接任宁夏将军,督办甘肃军务。他采取招降政策,宁夏起义回民举城投降,马化龙也接受了“招抚”,成为金积堡地区,朝廷任命的地方官。

灵州一带回民素听马化龙之命,对清政府委派的地方官,极为藐视,不受约束,官长坐视回众而莫可如何。

马化龙仍保持相当大的独立性,地方公事及征收钱粮等向皆由他主持,拥有委任参领、协领以至知州等大小官吏和管理军政事务之权。马化龙和他委任的官吏在金积堡地区执行团结汉民和“少杀人”、“重农事”的政策,领导回汉人民兴修水利,增加粮食生产,促进了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比较安定,受到当地群众的信任。

马化龙有智有谋,在回民中有较高的威望。1862年他领导当地回民起义之后,陕甘回民纷纷投奔金积堡,以致势力大振,凭借地理优势,以及民心所向,多次把进攻的清军打得大败。他还向大清皇帝献表、进贡,想以既存事实,让大清承认金积堡的高度自治。

清廷也曾经和马化龙求容取媚,热络一阵,但那是政治斗争的需要。现在清廷腾出手来,再也不肯容忍金积堡独立*体系之外,一个国家哪能有国中之国?可以说大清言而无信,也是政治家谋略应有的胸襟谋略,国家只讲霸权,不讲信义。

马化龙安于现状,甘于做一路诸侯,势力没有向外拓展,没有在大清疲弱时趁势坐大,错失良机。现在只能以守势,对付清军的进攻。

马化龙知道清王朝决不会允许这种状况长期存在下去的。因此他一方面向清朝地方政府输粮输款,表示恭顺。另一方面则在金积地区修仓储粮,筑寨建堡,购马造械,加紧进行防御清军进攻的准备。为了壮大自己的力量,马化龙与河州、西宁、肃州等地的甘肃回民起义军保持联系。陕西回民起义军退入甘肃后,马化龙不断在物质上给予帮助,

“陕回败则资以马械,陕回穷则助以军粮”。因此,“自灵宁西达西宁,南通河狄,各回民无不仰其鼻息”。

可以说马化龙在大清背后使绊子,资助造反的回军,给清军造成实际的伤害。

左宗棠对于马化龙恨之入骨,不除不快。左宗棠还欺骗马化龙,写下书信,明白无误的说:“官军只剿陕回,已抚之甘回安居无恐。”

左宗棠让马化龙安于现状,没有正式和大清翻脸。如今清军平定董志原,打通了向金积堡前进的道路,清军岂肯班师回朝,终于到了刺刀见红时。

左宗棠向马化龙摊牌,让马化龙的地方武装放下武器,接受朝廷的招抚。一切准备就绪之后,左宗棠开始向甘肃回军大举进攻,矛头首先指向金积堡。

清军分兵二路,对金积堡发起进攻,北路清军由刘松山部进抵灵州,派兵攻占吴忠堡东面的郭家桥。

中路清军则由固原、平凉北进,左宗棠本人也由泾州进驻平凉。这样清军对金积堡形成了大包围的态势,准备以雷霆万钧之势,一鼓作气收复金积堡。

李国楼对于参加围攻金积堡战役,其实并不热络,所以才会在董志原留守一个多月,为地方重建出谋划策。

金积堡地区的一座座石堡大都建造在地势险要的山坡上,攻打这种坚固的堡垒,挖地道非常缓慢,要用*一点点炸开石洞,炸开一道城墙需要付出艰辛的劳作。清军若是正面攀登进攻,只有用战士的生命去肉搏战,这种吃力不讨好的战役,他没有兴趣参加,故此李国楼磨磨蹭蹭不肯离开董志原。

身处前线的徐占彪认为李国楼有参赞之才,写信催促他到郭家桥,因为清军攻打第一座堡垒——吴忠堡,就遇到非常大的困难,战事进展不利。

此时马化龙才认清左宗棠的嘴脸,正式和大清反目,宁夏地区的回民与陕西回军团结战斗,奋起抗击清军的进攻。当刘松山部从灵州向郭家桥进犯时,沿途回民堡寨开放枪炮,且傍堡列队,呼杀官兵,驻守在宁安堡、同心城、预望城等地的陕甘回民起义军也前来助战,清军被阻于吴忠堡一带。

为牵制北路清军,灵州回军破坏刘松山部的后方运输线,并趁虚攻占了灵州城。为了挽回战事不利的局面,左宗棠亲赴灵州指挥作战,誓要收复灵州城。

金积堡战役的总指挥就是提督刘松山,副总指挥徐占彪,正在穷于应付马化龙的骚扰战术,他们处于进退维谷之中。对付造反派的骚扰战术,清军一贯的做法就是烧光抢光杀光!

可这次不行,那是会把整个宁夏地区的百姓逼反的。马化龙虽然地方割据,但名义上还是大清地方官,所以宁夏百姓还有大清子民的意识,总不能杀光治下百姓。这仗还没打完,就会被朝廷锁拿回京,一辈子的仕途也到头了。在开军事会议的一帮军官直挠头,在想如何对付回军的游击战术?

清军执行的策略是修建一座座烽火台,沿途驻扎一支支军队,这让漫长的补给线更加困难,兵力也拓展不开,疲于应付回军的骚扰战术。清军后方不稳,前线哪敢放开进攻?清军就在这种环境下和回军打一场疲劳战。

刘松山脸上那道疤痕像蜈蚣一样抖动,狞笑道:“老子不急,有得是时间,等左大帅收复灵州城,我就要马化龙去死。你们再给我说说,如何保障后勤运输线?郭大嘴不许提杀,要不老子先拿你开刀。”

“一劳永逸啊!刘军门,我可是忠心可表,要不由我出头,责任我来担当。”郭宝昌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要把一个屎盆子往头上扣。其他将官纷纷附和,踊跃表现大无畏精神,会议室里闹翻天,都要刘松山快下决心,解决掉沿途的麻烦,开辟一条无人区。

刘松山大怒,一拍桌子,喝道:“胡闹!左大帅的命令敢不听吗?三令五申下来了,在宁夏要攻心为上,你们胡诌乱语,想把整个宁夏地区的百姓逼反吗?蒙古人怎么办,西藏人又怎么处理,汉奸杀得光吗?尽给我出馊主意,都给我坐下,再给我想办法。”

会议室里安静下来,将官们纷纷坐下,还能有什么好办法?沿途清军驻军,使用战时残酷的连坐法让地方上百姓不敢通匪。这是清军打仗时惯用的看家法宝,也要一点点深入,才能发挥功效。

“禀刘军门,下官认为重用崔伟、蓝明泰这两人,就可以解决我们后勤运输线被游击队骚扰的情况,还能撇清我们和地方上的恩怨,让那些少数民族无话可说,这叫以夷制夷。”黄鼎气定神闲,一副老成谋国的样子。

“黄道员,你是说让崔伟、蓝明泰当地方治安官?”刘松山抚着一部大胡须,思索黄鼎的话,是否可行?

“是的!崔伟是形象工程,抬他出来只是装样子,让他坐镇灵州城,我们就没后患。蓝明泰就是汉奸,让他去做恶行,与我们何干?而且这个人就是喜欢作乱,对付回军的游击队自有心得,用这两人比我们派驻二万兵马还有用。”黄鼎循循善诱,说出道理,让在座的人刮目想看,一起附和黄鼎的话,都说这个主意妙到巅毫。

黄鼎脸上泛光,享受众人的夸赞,捋着胡须自鸣得意的眯眼,一件大功揽在身上。其实这是李国楼写信给他,利弊给他分析过了,李国楼最擅长出鬼主意,黄鼎还想与李国楼合作下去,暗藏在回军里面的那四千多名暗探,即将发挥功效。(未完待续)

加入书签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