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平凡的中国梦 > 丝路四年:打工者的爱情(2)

丝路四年:打工者的爱情(2)

深圳的工作倒是非常好找,很快他们就进入了这家世界上最大的代工工厂。小芳被分到了包装组,小孙进入了一个比较重要的元器件的组装岗位。也许是出于农村人的朴实,也许是出于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小孙干的非常的卖力,也非常的出色。上手速度非常快,得到了他的领导的认可,第一个月就拿了一个岗位能手的称号。很快,两个人兴奋的领到了第一个月的工资。小孙是880块,其中基本工资1500块,加班费100块,岗位能手的奖励80块。小芳,你到了50块,两个人加在一起就有了5000多块钱。这样一笔钱对于两个孩子来说已经是一笔巨款了。于是两个人决定在一个月仅有的两天休息日拿出一天去街上逛逛。

这一天终于到了,两个人换上自以为是最好的那套服装,离开宿舍。到哪去呢?两个人一合计说罗湖海关那边是通往香港的地方,就到罗湖区看看吧!于是两个人来到罗湖区。他们首先面对的就是一个看起来很高档的商场叫万象城。两个人也没考虑太多就一头扎了进去。里面豪华的装修和琳琅满目的商品,让两个人非常好奇。每一名服务员的气质和神色让他们俩人仰慕不已。一阵兴奋过后,小孙想到要给女朋友买点礼物。可能他也知道那里面大多数商品都不是他能企及的。于是就到了一个销售休闲服装的专柜里。因为他想到那里那些薄薄的上衣和裙子应该不会太贵。出于自尊心的考虑,小芳在挑选衣服的时候并不敢先看价格吊牌,而往往只是在挑选衣服的时候顺便看一下吊牌上的价格,可是就因为这样往往看得不是那么仔细。终于,她挑到了一件浅黄色的衬衣,并且她以为她看到的价格是5元,虽然这与她以前买衣服的价格相比是贵了一些,但觉得这个价格能够承受。就在衣服试好,跟售货员说了就要这一件之后,小芳顺带问了一句:这衣服多少钱?那位售货员甜甜的向她笑了一下,告诉她:靓女,您挑的这件衣服是50元。听到这个价格,小芳的脸腾的一下红了。片刻,她拉住了正在包装衣服的售货员的手。低声的对那位售货员说:“姐姐,对不起,我们俩是打工的,刚才我看错了价格,这件衣服我能不要吗?”因为在她的印象里,在老家要是出去买东西,挑好的东西,讲好了价格,要是不买,卖家会非常不高兴的,有时候还会发生一些不必要的争执。

可她没有想到的事,在听说不买以后,那位售货员仍然是甜甜的,对她笑了一下说:靓女,不买没关系的!

此次的小孙在旁边有些血脉喷张,他在旁边一直看着,一直在盘算,为了小芳,她是不是要掏出这个50块钱。她看到小芳的尴尬,他觉得这个女孩值得他付出,于是就坚定的对售货员说:姐姐,这个衣服我们要了,于是就从兜里把刚发的工资拿了出来。

小芳看到小孙的举动愣了一下,然后又忙拿双手过来堵小孙的双手。嘴里低声而又严厉的说:你干什么?这件衣服太贵了,买了它,我们下个月连饭都吃不上。于是又拼命的拉起小孙的手飞似的向商场外面跑去。

背后那位售货员仍然是甜甜的目送了他们两个。但心里却旋过了一个念头:“这是一对儿不错的恋人。”

剩下的逛街已经没有什么心情了,印象中只留下他们走了很长的路,一直走到天色很晚。通过这次买东西,他们感受到了深圳的魅力。这里是一个繁华的世界,但同时也是一个成熟的社会,与他们的家乡相比,这里并不是到处充满歧视。但他们不知道的是这个改革开放已经0多年的城市,之所以变得这么成熟,是因为发生过太多丑小鸭变天鹅,凤凰变乌鸡的故事。因此,他们所谓的成熟只是一种表现形式,而在每个人的心里骨子里应有的东西却没怎么变。倒是那位训练有素的售货员最后的那一点念头是这个声调里不多见的一种善良。

随后的半年时间里,他们两个只是埋头苦干,省吃俭用。偶尔他们会想家里的人,想到落泪,但最终两个人谁也没和家里人联系。由于小孙的聪明能干,半年后他被提升为班长,工资又涨了一些。虽然这样,他们俩也没有兴趣到那些豪华的大商场里面去买东西,因为他们感觉他们没有时间。总体来说,他们俩对他们的收入比较满意,但唯一不满意的是他们要想维持这份收入,必须不停的加班,他们俩每天的工作时间接近1个小时,每个月只休息两天,每到休息日,他们除了做完必要的内务整理,就只想呆在宿舍里面睡觉。其他什么事儿都不想干,他们太累了,他们的工友也都是这种状态。下了班洗洗就往床上一躺呼呼大睡。公司里也有游泳池阅览室,但他们哪里有时间去那里消遣呢?又过了一年半,由于小孙勤奋好学,工作认真严谨,同时又乐于助人。小孙很快又从班长提升了拉长。并且据小孙的同事说,再过一段时间,他们的主任可能就要离开回老家了。如果小孙继续努力的话,很有可能接任主任。果然,不久以后主任离职了。可是接替他的,并不是小孙。就在这个消息宣布后的那天下午,到了快下班的时候,人事主任通知小孙到他的办公室去。

在人事主任的办公室里,主任看到了小孙情绪上的不快。于是他就和蔼的跟小孙谈心。“小孙啊,知道你没能提升到主任,心里不愉快,可是你知道具体是什么原因吗?”

小孙向他摇了摇头!

“公司提拔主任是有学历要求的,至少大专以上的文化程度,可是你呢,只有高中,虽然员工和领导都非常认可你,但是我们这里不能坏了这个规矩。你明白吗?”

此时小孙才明白没有提拔的真正原因,他的眼里充满了泪水,这时他才知道当初他失去的那份录取通知书是多么的重要。他太明白他的父亲为什么在他上大学这件事上投入那么大的精力。

就在小孙思考上述问题的时候,人事主任又来问他:“小孙,没有想过读一个业余的大专或者大学吗?你的经历我是知道的,当年你为了你的女朋友没有去读大学,这个事情我们对你是非常钦佩的。可是我要告诉你,要想在深圳的正规企业发展,一个必要的大学文凭还是非常重要的。咱们公司的老总,非常的尊重人才,尤其尊重那些敢于自我奋斗的人。所以即使是自学教育所拿到的文凭在我们公司也是获得认可的。你有考取个大学文凭有的实力,不要放弃努力,行吗?”

此时人事主任的话语深深的温暖了小孙的心,也重燃了小孙的希望。但是很快他想到了一件事,眼睛当中刚刚闪现的那点希望之光又黯淡了下来。他给主任低低的说了一句:“不是不想去读书,只是平时加班太多了,没有时间。”

主任理解的向他点了点头,也似乎带着一些迷茫的给他说了一句:“在深圳都这样,谁有那么多的时间呢,自己去努力吧。”“对,你可以考个自修,那样就不用白天去上课了。”主任又补充了一句,他所说的自修就是通过参加成人高考获得学校录取,之后发了教材,在家里自学再参加考试的那种学习方法。

主任的最后一句话点醒了小孙,也坚定了小孙的信心。当年他就参加了自学考试。应该说对他这个有一定功底的学生来说,自修考试不是一件太困难的事儿。这以后,约半年时间里,小孙经过了艰苦的跋涉,他像以前一样,没有放弃过加班,因为按照他们的工资体系没有加班费,就相当于没有工资。

没有时间学,他就见缝插针的学,晚上下班后别的工友都睡了,他弄了一个台灯捂在被窝里面学。这样第一次考试他报了六门课程,并且一次全部通过。不幸的是就在他考试全部通过的那一段时间里,由于休息严重不足。小孙连续发生了两次晕倒事件,去医院诊断倒没有什么大事儿,医生都是给他说休息休息就好。小孙也知道自己的身体没大事儿,因为每次晕倒之前他都感觉自己好困,他不觉得自己是晕倒,倒好像觉得自己是睡着了。

但是小芳不愿意了,她哭着求小孙:“你不要再读书了,你当年为我付出过一次,我对不起你,但我不能再没有你。如果你的身体出了问题,就等于我又对不起你一次。我们现在这样很好,我很满足。再过上两年我们就回家结婚,我想我爹爹现在能够接受我们。你不要有那么高的理想,咱们老家很多人不都是这样过来的嘛。”

可就在小芳哭着求小孙不要再读书,这件事发生不久,新的《劳动法》颁布了,他们这间工厂被定义为无需连续加班的工厂。在新的法律面前,这间世界上最大的代工工厂不敢无视法律的存在。于是就做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用工制度的调整。在短短的时间里整整增加了一个班次的员工。这样一来,每名员工的休息时间,每个月可以多出八天来。小孙和小芳他们每月的休息时间一下子从两天增加到了十天。突如其来的变化带给这些来自全国各地的打工者们巨大的幸福,不仅是小孙有时间去学习,而且他们还有时间常常一起去看看电影。过去那种怎么睡也睡不够的感觉没有了。阅览室、游泳馆过去常常空无一人,而现在渐渐的人增多了。甚至有时候在阅览室里连个位置都找不到,游泳馆常常爆满到像人们说的那样下饺子。

受小孙的感染,小芳也去参加了成人高考去自修了,但此时她比小孙已经晚了二年多。。。。。

从回忆中醒来,两个人回到了现实之中,又陷入了一次甜蜜的小小的争执。

一个说:“你先说。”另外一个说:“你先说。”他们俩是在争执,谁第一个先给家里说他们下一步的打算。。

其实在他们离开五年多的时间里,从第三个年头开始,也是新《劳动法》执行以后,因为小孙的工作和学习都进展的不错,有一些可以值得安慰的东西,让他们的父母放心了,他们两个就已经开始和家里联系了。两家的父母从最初的失望、焦虑、愤怒,到对孩子的失而复得,已经没有太多的怨气。甚至,最近两年的春节也都是两人结伴一起回家过的!不过,不生逃婚的气,却生了别的气,两家的母亲都觉得孩子年龄不小了,总是要他们早一点结婚。可这回轮到小芳赌气了,他总是撒娇似得跟母亲说:“当年啊,你们因为结婚的事儿没让小孙去上大学。这回我怎么也得让他拿到毕业证再结婚。”对于孩子的任性,母亲也没有办法。

虽然小孙觉得现在有这么多的时间,结婚也未必影响他上学。但小芳坚持的条件只有一个,不拿到毕业证,别想结婚。于是就出现开头的那一幕。

“爸、妈,我的毕业证已经拿到了,下个月,我和小芳回家办婚礼,你们老人家觉得好吗?

“好勒,孩子,我们早就盼着你结婚了。”电话两头的哭声中断了谈话,但是没有中断这股从城市流向农村的暖流。

据说半年以后,小孙顺利的当上了车间主任,月薪也超过了两万元。就是这样,在这个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劳动力解放背景之下。一个普通的农村劳动者,第一次真正平等的和那些有先发优势的城里人有了一次公平竞争的机会。(未完待续)

加入书签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